摘要:在语文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习得正确表达的方法,收获语文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新年的幸福味道,项目化学习,循着"研读教材文本,设计关键性驱动问题—引领主动探究,在真实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重视个性表达,在展示与评价中升华项目主题,的思路,带领学生在不同的项目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锤炼学习技能,提升语文素养。
关键词:项目化学习;问题驱动;项目任务;多元评价
项目化学习是真实情境下的深度学习,指向关键能力与必备品格的提升和价值观念的养成。语文教学中实施项目化学习,能让学生在听说读写的实践中学习运用规范的语言正确地表达,提高语文核心素养。
统编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人文主题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依次选人了《北京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等与传统节日风俗有关的课文,春节的气息尤其浓厚。实际上,统编小学语文教材中多次编入与新年有关的内容,如,二年级下册的《传统节日》再现了"春节到,人欢笑,贴窗花,放鞭炮,的生动场景,三年级下册《古诗三首》中的《元日》寄托了诗人"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的期待。依据教材现有的内容,笔者尝试开展"新年的幸福味道,项目化学习,一次关于"新年,的项目化学习探究就此拉开帷幕。
一、研读教材文本,设计关键性驱动问题
"项目化学习是一种以问题为驱动,注重持续性的深入探究的学习方式,①,设计高质量的驱动问题,是项目化学习的关键步骤。驱动性问题一般具有情境化有意义可行可持续等特点,需要学生通过搜集整理分析推理等多种方式才能够解决。来自学生的问题,才能真正激发他们的好奇心,驱动他们的学习力。本单元是学生春学期一开学就接触的内容,学生对刚刚过去的春节意犹未尽,讨论的相关话题也比较多。他们提出的有意思的问题有:"有的同学过春节时去向邻居长辈拜年了,我们老家就没有这种习俗,全国各地过春节的活动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爸爸妈妈忙着做生意,过春节最有"年味,的就是一起吃一顿年夜饭,还有哪些更丰富、开心的活动呢?,……对这些有意思的问题做筛选梳理后,笔者和学生一起讨论,确定了关键性驱动性问题:"过年了,怎样让全家感受到浓浓的幸福?,
确定这个驱动性问题的原因有三:
一是它来自学生的生活和思考,能够激发学生勾连新知与旧知的主动性。每个学生都感受过春节的氛围,对春节有真实的体验。况且,现在的学生看得多、走得远,视野开阔,思维活跃。"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从不同角度、以不同的方式初步感知各地不同的风俗,为学生更具个性化的表达提供了基础。
二是它基于教材内容,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相连。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分清内容的主次,体会作者是如何详写主要部分的,"习作时注意抓住重点,写出特点"。要解决这个驱动性问题,学生需兼顾"怎么过年,和"怎么过幸福年"。如此,他们先要总结归纳过年时的多项活动,像备年货、除旧尘、吃年夜饭、拜年、放鞭炮、接灶神、收压岁包等。这可以根据家庭传统习惯、新时代风尚、家庭成员特点等有所侧重地安排项目,有利于落实"分清主次,的语文要素学习要求。之后,还
要考虑让家人"幸福",就得从文本中去感受作者的真情实感。这有利于落实"详写主要部分,的语文要素学习要求。
三是它需要调动学生的多种能力。想要感受到怎么过年、怎么过幸福年,学生需要运用问题分析、调查研究、梳理整合、学习策略等多种方法,从而在真实的设计思维和实践操作中得到能力的提升。
二、引领主动探究,在真实情境中完成项目任务
本项目化学习预计需要两周时间,哪几天需要完成哪些任务,都要做细致安排。师生商议后,我们重点明确了三项挑战任务:一是"我最喜欢的春节:寻找课文中提及的与春节文化关联的、自己最喜欢的点",意在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主动联结课外与生活,使課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生活知识相碰撞、相交融,然后再研究、再创造。二是"我家是这样过春节的:学习课文写法,写一段属于自己的《春节》,内容不限,写好后和全班同学分享",强调创造性地将"所读,转化为"所写",提醒学生及时将本单元习得的表达方法迁移至自己的表达中,通过练习、交流、反馈和再习得,进一步提升语言运用能力。三是"明年你家将如何欢度春节:做一回策划师,策划明年你家如何欢度春节,感受幸福味道",鼓励学生创造性地迁移应用知识,提升应用素养。之后,师生共同商讨、明确要公开的学习成果,包括预估需要准备哪些资料、可以用哪些途径和方法去学习、学习结果如何呈现等。
(一)梳理项目化学习信息
第一个项目任务,学生从梳理课文《北京的春节》人手,获取与春节相关的信息。在此基础上,学生又结合各自的生活经验,通过调查、访谈的方式,梳理本地的春节习俗。有的家乡不在本地的学生,还积极咨询爷爷奶奶等家中的长辈,获取了许多家乡过春节的信息。最终,他们通过筛选,获得了与"我最喜欢的春节,的相关信息(详见表1)。
通过梳理课文、搜集整理,学生又以图表、照片、文字等方式,形象再现春节的热闹活动,同时结合自身经历,回味其中的一个点(或活动),展示自己感受到的新年幸福味道。有的学生展示自己祝福亲友新年快乐,拿到压岁钱时的幸福;有的学生借助朋友圈,展示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时的幸福;有的学生展示自己亲手写春联、贴福字、做花灯的幸福。
(二)汇报项目化学习成果
真实的语言材料和探究,触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他们从课文《北京的春节》中浓浓的京味语言,想到自己汇报项目成果时也可以融人自己的"乡音,;从课文《腊八粥》中垂涎欲滴的小孩儿"迫不及待,等吃腊八粥的急切心情,想到自己逢年过节时翘首企盼的内心感受……在有真实的代人感的同时,学生感受到了过年"幸福,语言表达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并提炼出了属于自己的项目内容表达的方法。大家在讨论中发现:若要讲清楚春节前后一段时间的活动,那不是几百字、上千字能完成的;而且根据以往的经历,有的印象深,有的几乎记不清,有的做法跟别人或其他地区大同小异,这可怎么办呢?还是要从课文中找"样本":有的详写,有的略写,想重点表达什么就把什么写详细,这样,文章就有了主次。通过研读,学生还发现了详写的一些策略:写场面、言行、心理活动等。
由此,学生从容应对第二项挑战性任务,尝试写属于自己家的《春节》。他们创造性地将"所读,转化为"所写",与同学分享自己的练笔,再现自己在新年期间感受到的浓浓的"幸福"。下面是一位学生的练笔:
在我的老家,大年初一时,家家包汤圆、吃汤圆,全村仿佛成了"汤圆村"。我感到很奇怪:为什么大年初一要吃汤圆呢?爸爸笑着说:"汤圆是圆的呀"它不仅代表着团团圆圆,还代表从这天开始,在接下来的一年里顺顺利利,即使有些小坎坷,也一滚就过去了",哈哈"没想到,这个习俗还挺幽默呢"我更体会到了家乡的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期盼。
(三)策划项目化学习方案
有了以上的学习经历和基础,学生顺利地进入第三项挑战性任务。探究持续进行:策划明年你家如何欢度春节,从中感受幸福味道。
学生综合家庭实际和传统习惯,热烈讨论。众多"幸福感,强"过年味道浓幕"符合新时代特征的创新举措纷纷出台:"发闹岁钱太俗气,我们不应该看重钱,可以改成'长鱼为晚鱼送闹岁语''我为长鱼送祝福'等。!"现在讲究环保,不放鞭炮了,可以改成全家齐唱《明天会更好》《新年到》等充满希望和期待的歌曲。!"年夜饭是少不了的,但可以把吃大彰大肉改成吃少油少盐的'健康餐'。"……学生理性分析"谨慎思考,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开诚布公地交流对"年味,"幸福,的看法,沟通技能"信息搜索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个性表达能力等都得到了锻炼。
三、重视个性表达,在展示与评价中升华项目主题
展示与评价是项目化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①在项目化学习中,展示是主要手段,评价贯穿整个过程,应以各种形式的展示和评价,检验学生的项目化学习成果。
(一)个性化展示项目"主张"
常规的课堂以"讲授,或"问答,为主,项目化学习注重学生阶段性成果的呈现。"新年的幸福味道,项目化学习中,我们鼓励参与不同任务的学生个性化展示自己的成果,遭显自己的项目"主张"。例如,其中有一项任务是让学生对"我家是这样过春节的,开展调查研究。调查结束后,笔者鼓励学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汇报成果。学生有的拍摄了"听爷爷介绍春节,的视频,向大家展示自己家乡春节的风俗习惯;有的整合图文资料,做成手抄报,形象地介绍春节全家人不同的行为轨迹;有的做了精致的PPT,配上了热郁喜庆的音乐,再现幸福的一幕幕……这些个性化展示精彩纷呈,其中洋溢的新年浓浓的"幸福"的味道,充分显示了学生跨学科(涵盖音乐"美术"信息技术"地理等多学科元素)的学习成果。
个性化展示项目"主张",给学生带来的收获主要指向两个层面:一是个体思维能力得到了提升。展示项目活动和成果,让学生学会了继承和发扬,学会了摒辈和修正,也领悟到所有的表达都应该基于证据,这些证据,可以来自实际生活"课文文本"正确的价值观,以及来自自己独特的理解和感受。二是解决和探究的能力得到提升。在汇报和展示个人研究成果的同时,学生也注重再现自己的研究过程,再现自己在项目化学习中的探究和体验,再现自己在研读课文时遭遇的困惑和疑难,再现自己搜集整合材料时调整及思考的轨迹……把自己参与的得失成败"晒"出来,将个人独特的思维外显,进而筛选得到更适合自己的项目化学习的探究方法。从"关注知识点"向"关注学习方法与能力"转变,这无疑是个性化展示项目"主张"的优势。
(二)多元化评价项目"经历,
项目化学习突破单纯书面测试的评价方式,倾向于多元化评价,以不同的方式"多个角度评价学生参与项目化学习的"经历"。
"新年的幸福味道"项目化学习中,笔者针对不同的任务制订了不同的项目评价表,以星级评价的方式考查学生的参与情况。下页表2和表3展示的是"我家是这样过春节的,"明年你家将如何欢度春节,两个项目任
这样的评价体现了多元化特征:
一是评价主体更为多元,可以是学生自己、同伴、教师,也可以是家长、小组、班级。二是评价要素更为多元。如在完成“明年你家将如何欢度春节”的方案设计任务过程中,评价要素既指向与语文学科本质有关的能力,如搜集和整理信息的能力、明确表达的能力,又凸显本单元“抓住重点,主次分明”的语文要素,还关注对学生学习态度、专注与坚持、沟通与交流等学习品质的评价,全面体现了对素养与能力评价的指向。三是评价结果更为多元。①充分发挥评价在教育过程中的激励作用,根据不同学生的不同学情给予个性化、多样化评价:“你搜集、整理的本事真高,有画面、有采访视频,老师仿佛见到了你家吃团圆饭时温馨、幸福的画面。”“你设计的方案,主次分明,尤其是掸旧尘、包金钱饺两个重点活动,展现了你们老家特有的风俗习惯,包含了满满的幸福感。”……这些描述性的评价语能很好地激励学生。此外,我们还可以尝试引入等级评价、优秀作品展览评价等丰富多样的评价方式,真正让项目化学习落到实处。
(邹丽华,江苏省无锡市新安实验小学副校长、副书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