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佳
【摘要】本文聚焦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内容,将其分为文学类、文字类和生活类共三大类、十小类进行研究。针对传统文化的学习流于形式的现状进行探索,并综合实践,总结归纳了一些有效措施供教师参考,旨在将语文学习从“学习文化”上升到“文化学习”的高度,深化文化内涵,助力文化传承。
【关键词】统编版教材 传统文化 教学价值 低年段
统编版小学语文教材是由教育部聘请专家参与编写的。编写小组积极响应教育部对立德树人、体现核心价值观的指示和要求,特别是两个“传统”,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革命传统教育,将教育部2014年颁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的精神融入教材的文章选篇、内容安排、导语和习题的设计等诸多方面,融入语文所包含的语言教育、情感教育、审美教育,让学生乐于接受,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一、剖析:“学习文化”与“文化学习”
德国教育家斯普朗格在“文化本位论”中曾提出:教育目的要围绕文化来展开,用文化来统整教育、社会、人三者之间的关系,最终目的在于唤醒人们的意识,使其能够自觉地追求理想、创造新文化。
然而,在小学语文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在传统文化教学中采取的教学手段与其他课文、知识点大体相同,部分教师进行传统文化教育时仅是将其剖解为语文知识和考试技能,忽略了其作为一种优秀文化所蕴含的独特魅力,这就是片面的“学习文化”。
而“文化学习”则强调突出“文化”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传统文化的内容时,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注重渗透知识技能以外,引导学生理解其中的丰富内涵,并深入挖掘其思想精髓。
综上所述,本文结合传统文化的教学现状,着重探析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注重不断探索尝试,通过更好地理解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水平,让传统刻板的任务式“学习文化”转变为生动积极的主动式“文化学习”,加强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教学中的渗透。
二、聚焦: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的传统文化梳理
(一)文化类传统文化
1.“诗”——古诗词: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中共呈现27首古诗。其中有19首是唐代诗人的作品。
2.“书”——蒙学经典:据统计,该类课文共14篇,选自以《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弟子规》等为代表的启蒙读物。
3.“文”——传说故事:该类课文集中出现在二年级语文教材中。如《曹冲称象》《坐井观天》《刻舟求剑》《大禹治水》等。
(二)文字类传统文化
1.“字”——汉字文化:除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每一册的两个识字单元外,“语文园地”版块中的“字词句运用”“我的发现”也涉及汉字的音、义、形。此外,查字典(音序查字法、部首查字法)、偏旁特点、形近字、会意字、象形字识字等文化知识都被统编版教材收入其中。
2.“语”——语言文化:主要有对韵歌、绕口令、歇后语、山歌等适合学生年龄阶段的语言文化表现形式。
(三)生活类传统文化
1.传统节日:统编版教材对传统节日的渗透非常充分,教材中收有《传统节日》《春节童谣》《端午粽》《难忘的泼水节》《数九歌》《二十四节气歌》。
2.民间艺术:根据学生的接受水平,统编版教材选编了“窗花”“手影戏”等简单却富有趣味的民间艺术内容。
3.饮食文化:教材中的《葡萄沟》《中国美食》不仅介绍了我国远近驰名的食品、菜肴,更刺激了学生的味蕾,让学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特别是《中国美食》,是一篇“报菜名”式的识字课。
4.生肖文化:十二生肖是中国与十二地支相配以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生肖作为悠久的民俗文化符号,承载着许多民间信仰和观念。
5.五行文化:五行,即金木水火土。教材中,“金木水火土”以识字的形式出现在一年级(上册)第二篇课文中。
综上所述,统编版低年段语文教材在传统文化的呈现上有四大特点:包罗万象,涉及的文化类型丰富;取精用弘,内容的选材广泛;百花齐放,传统文化呈现方式多样;洞察古今,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三、实践:从“学习文化”走向“文化学习”
本文探讨几类可行的教学措施,助力教师进行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
(一)慎思:取材分析
在语文教学中,对课本知识进行拓展是最直接、可行性最高的一种教学手段。下面介绍三种可行、易操作的教学手段,并结合教学案例进行详细说明。
1.镜头一:课文插图养养眼
插图在小学语文课本中担当着十分重要的角色,是对课文文字信息的补充。教学时,笔者通常采取“插图三部曲”的手段来帮助学生学习较难理解的课文,这一做法尤其适合运用在古诗词的教学中。“插图三部曲”即充分运用了课文中的插图;根据教学需要补充重要的图片;让学生试着用自己的语言,去解释经典诗文的意思,改成白话文的故事,或画成儿童画、现代画。
2.镜头二:配套动画亮亮相
日常教学中,教师可搜集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动画视频,通过视频中孩子口吻的讲解降低学生的学习难度。在各大视频网站,均有大量优秀的动画作品可供教师选择,在教学时将其作为辅助手段,对提升教学效果而言具有一定功效。在讲解传统节日时,可从《中华传统文化故事·节庆篇》中取材;在讲解古文、警句、四书五经时,可从《中华历史文化名人》中取材;在讲解古诗时,可从《唐诗故事》《古诗学堂》等中取材。
3.鏡头三:优秀书籍取取经
教学《“贝”的故事》一课时,笔者将课文内容延伸,从讲解字源的书中截取了“贝”的介绍,学生们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并纷纷要求家长购买此书以便深入学习。
(二)创想:形式厘定
表演是一种激励学生掌握课文、理解文本的有效方式,能让学生在准备、排练、展示、评比中领会课文内涵,感受文化魅力,营造了一种“学以致用”的良好氛围。
1.“写”——“汉字听写大会”
教师可将“汉字听写大会”搬进课堂。此举不仅能增添学生学习汉字的动力,也为检测汉字学习的过程增加了趣味性。在比赛的形式下,一些平时可能会被忽视的“书写问题”(例如:同音字、形近字)也会被凸显出来,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可着重强调,避免学生出错,可谓一举多得。
2.“读”——“朗读者”
教师可在班级建立一个音频资源库,将“朗读者”搬进课堂。对小学生必背古诗提出背诵要求,搜集学生的课内外朗读音频,建立在线资源库。该资源库可由家长上传学生的练习作品,也可由教师分享课堂上学生诵读的精彩片段,并通过举办“古诗积累大赛”等比赛,形成系列活动,启发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创设古诗诵读的浓厚氛围。
3.“演”——“我就是演员”
教材中不少课文取材自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神话传说和革命题材。可选取对话多、人物多的课文进行分角色表演,也可将一篇文本进行改编,或采用提线木偶配音、给电影配音等新颖形式,这个过程对学生来说,不仅要有对文本的深入了解,还要有一定的表演技巧和生活经验。有了一定的基础后,在组内进行排练,小组成员磨合后进行课堂展演。学生通过这样一系列富有挑战性的训练,不仅对课文内容了如指掌,也能对文章主旨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笃行:空间突破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教学手段的辅助和教学形式的创新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但要学生真正将“传统文化”内化,离不开亲身实践。
1.“入”以引领
学校或教师营造好环境,让教室充满文化韵味,洋溢文化气息,形成耳濡目染的“中华传统文化”氛围。图书角、墙壁、走廊、学校楼梯都可以成为展示栏,让学生画诗、剪纸的作品或是家长的书法作品、古籍中的名人名言等与学生朝夕相处,让每一面墙和每一块黑板都会“说话”。有条件的学校可请当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进校园,带来一场别开生面的见面会,让学生近距离、直观地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2.“出”以引智
对文化最直接的感知方式就是回归生活。笔者曾在中秋节来临前上了一堂假期规划课,将搜集的中秋节习俗美食作为作业进行安排,要求学生假期中进行制作。假期结束后,学生在课堂上分享假期生活,分享的内容形式多样。最后将分享的成果在板报中进行张贴,不仅可以训练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也可使学生有目的地在生活情境中体会传统文化的含义。
随着统编版教材的全面投入使用,教材中传统文化的内容会更加深入地渗入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文化”的力量不容小覷,深入传统文化的学习,不仅能发挥优秀文化“润物细无声”的育人作用,也是弘扬爱国精神的途径,是振兴中华文化的需要。
(作者单位:江苏省连云港师专一附小盐河校区)
3893500338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