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高年段主题单元教学策略初探

2022-03-11 23:54陈曦
阅读(教学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主题单元双减策略

陈曦

【摘要】落实“双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是《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的核心要义。在教学实践中,笔者认为小学语文学科高年段主题单元教学策略应从统整单元目标、丰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发展三个层面进行实践与思考。

【关键词】双减 主题单元 策略

由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指出,学校教育应坚持学生为本,遵循教育规律,优化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在校学习效率,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落实“双减”,构建教育良好生态,体现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如何减负提质,既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又确保学生达到国家规定的学业质量标准?具体到小学语文学科高年段的教学,可以从以下三个层面进行实践:整体架构,立足单元统整目标;多元促学,立足课堂丰富过程;综合实践,立足生活促进发展。

一、整体架构,立足单元统整目标

(一)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的统整

统编版小学《语文》按照“人文主题”“语文要素”两条线来组织单元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解读见下表。

通过对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的梳理,进一步明析如何在教学中落实《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规定的课程目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时,关乎“情”的感受不应直接硬加,教师更不能将自己的想法通过直白讲授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在单元学习中指导学生阅读文本,在语句中品味,在情境中感受,保持学习的持续性。

(二)学科内容领域的统整

语文学科的五大内容领域,包括识字与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和综合性学习。通过单元教学,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堂内容,要认识到五大领域之间的内在联系,将听、说、读、写融会贯通于教学全过程,整体推进。

第一、二课时:单元导入,教学《白鹭》,同步阅读郭沫若散文集《白鹭》,制作“阅读推荐卡”。

第三、四课时:教学《落花生》,同步阅读许地山散文集《落花生》,仿写片段,主题为:由花生想到的默默无闻的人。

第五、六课时:教学《桂花雨》,同步阅读琦君散文集《桂花雨》,开展“体验摇花、留住桂花香”实践活动。

第七课时:教学《珍珠鸟》,完成习作思维导图,选定描写对象。

第八课时:介绍自己的心爱之物,交流讨论,修改、完善思维导图,完成习作。

第九课时:交流单元学习成果,修改习作。

第十课时:成果展示,单元小结。

单元目标的统整,可以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真实经历知识的学习、理解、内化和运用的全过程,通过串联主题,将单元内一篇篇孤立的文章连接起来,达成学习目标清晰、学习层次递进、学习活动整合的目的。

二、多元促学,立足课堂丰富过程

课堂是学生的课堂,教师帮助学生学习,因学而教。语文课堂上,教师要为学生创设言语实践的平台,提供表达阅读思考、分享阅读体验的机会。

(一)整体联动,优化学习活动

建构主义认为,学习的过程应是学习者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即根据自己的经验背景对外部信息进行选择、加工和处理。语文教学要在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上展开,让学生通过预学自主识记生字、理解词语、搜集资料、提出问题。教师在课堂上反馈学生预学成果、调整教学起点、梳理问题、设疑导学,课后依据目标,紧扣主题设计研学任务,帮助学生形成结构化的知识体系。

下图以第一单元第1课《白鹭》教学片段为例,展示学生的学习活动。

建立在学生有效预学基础上的教学,落实了减负提质的要求,给了学生自主学习和展示交流的空间,教学不断延展、建构,让学生既习得知识,更习得方法,从“会学”到“慧学”。

(二)运用多媒体资源,丰富学习过程

多媒体资源,包括文本、音频、视频、实物等载体。教师在单元整体教学中以主题或结构性特点为例,选择相关的多媒体资源,围绕单元主题,丰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感知、比较、整合归纳、阅读评鉴等活动。

以第一单元第1课《白鹭》的多媒体素材为例,像这样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有梯度、有维度,分层次进行叠加,既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又能为学生在课堂上进一步探究文本、感受形象、体会表达提供学习的支架。

三、综合实践,立足生活促进发展

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梳理与探究、表达与交流,是小学语文实践活动的四种主要类型。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师逐渐从关注“教的活动”转向“学的活动”。与此同时,还要进一步探究综合性、实践性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践行“以学定教,还教于学”的理念,才能引领学生全面发展。

(一)由此及彼,从单一走向丰富

在阅读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体验作者丰富的情感,还需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进行类文阅读和整本书的阅读。在阅读中力求开拓学生的视野,多渠道开展学习实践活动。

第一单元的四篇课文的内容共同构筑了世间万物有灵的情境。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体味言语表达的精准、巧妙,体味文学语言的滋味和作者的情感。四篇课文的风格不同,教师在进行实践活动时,要引导学生在阅读中体会作者言语表达的意味和作者的独特情感,从而发现事物特征与抒发感情之间的关联。

(二)由表及里,从乏味走向趣味

語文课堂应该紧紧围绕语文教学最本质的特征,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语文实践活动的设计应延续这一特征,避免形式化。特别是在学生对文本感知能力较差或认知经验不足时,可将实践活动变为“搭石”,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文本。

学习第一单元第2课《桂花雨》一文,“摇花乐”深深感染着学生。如果在体会文章情感的基础上叠加个人的体验,便可设计一场“体验摇花乐,留住桂花香”实践活动。教师组织学生来到桂花树下,摇桂花、捡桂花,创作和桂花有关的主题作品。在活动过程中,学生不由自主地发出与作者同样的感叹:“啊!真像下雨,好香的雨呀!”

活动成果的展示更是精彩纷呈,桂花糕、桂花饼、桂花茶、桂花书签……学生们根据自己的喜好,想方设法留住桂花的香味,也留下了童年美好的回忆。虽然缩短了课堂讲授的时间,但学生对于“为什么作者的母亲说,杭州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一问题,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体会。

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学习时间恰逢中秋佳节,笔者组织了家庭版“中秋茶话会”主题实践活动,从“忆中秋”开始——“访问家中长辈是否像琦君那样有背井离乡的经历,或者请家中长辈分享一下印象深刻的回忆。”再到“品中秋”——“像《落花生》中描述的一家人那样,你们就某一种食物讨论过哪些道理呢?”最后是“绘中秋”——“定格‘中秋茶话会’中你最喜欢的一个场景,创作一幅图画,并为它取一个名字。”

语文学习是联系生活的,有趣味的,教师要以实践活动驱动学生自主探究与学习,不断积累经验,从而增强学习的实效。在国家“双减”政策落地的背景下,越来越多的教师主张“尊重儿童”的语文,实践“为了儿童”的语文,追寻“发现儿童”的语文,以“儿童如何学”来定位“教师如何教”。在进行主题单元教学时,教师关注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和实践活动,能够激发学生的内在学习动力,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为学生持续性学习和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京市第一中学江北新区分校)

3458500338279

猜你喜欢
主题单元双减策略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让主体性活动推动整体阅读教学
初中语文课堂如何开展主题单元教学
小学中年级语文主题单元下整体性阅读探究
例谈小学语文主题单元教材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开发策略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