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生“自主尚艺”习惯的培养

2021-09-16 18:20王玲
基础教育论坛·上旬 2021年9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艺术教育

王玲

摘  要:“尚艺”,即崇尚艺术。“自主尚艺”,是指小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独立地、主动地和自控地进行艺术活动。小学阶段艺术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小学生自主从事艺术活动的习惯。文章从培养小学生“自主尚艺”习惯的意义和途径两个方面进行阐述。

关键词:艺术教育;自主尚艺;习惯养成

孔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孔子所说的“质”指的是人的朴实的本性,“文”在古代指“诗书六艺”,换言之就是现在所说的文化艺术素养,两者相得益彰,才能具备更高的素质。人文艺术素养和鉴赏能力并不是天生的,而是经过后天慢慢培养起来的,这种培养称为艺术教育。小学阶段的艺术教育,既要培养学生感受美、理解美的艺术欣赏能力,又要培养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艺术表现能力。每名小学生都拥有一颗艺术的心,但是他们年龄小、认知低、自控力差,要培养他们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需要在教师的引领下,培养学生独立地、主动地和自控地从事艺术活动的习惯。

一、培养小学生“自主尚艺”习惯的意义

艺术教育是教育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它有益于陶冶学生的情操,开发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也是坚持立德树人育人目标和奠定幸福人生基础的有效途径。

1. 推进学校艺术教育,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关于推进学校艺术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指出,艺术教育对于立德树人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新形势要求加快发展学校艺术教育。艺术教育能够培养学生感受美、表现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念,陶冶高尚的道德情操,培养深厚的民族情感,激发想象力和创新意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人文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学校艺术教育承担着重要的使命和责任,必须充分发挥自身应有的作用和功能。

2. 培养学生的艺术能力和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是为了学生未来生活和发展奠定基础的教育。在小学进行艺术教育,虽然有发展艺术特长的任务,但是对大部分学生来说,并不是要使他们成为艺术人才,而是为了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为他们的幸福人生奠定基础。教育家叶圣陶曾说,普通学校设艺术学科,目的当然不在于使学生成为画家、音乐家。人譬诸花草,文艺就是雨露。人不仅须有物质上的欲求,尤须有精神上的需求。每个人都是追求幸福的,在满足物质需求之后就会有精神需求。人的精神生活离不开艺术,欣赏艺术能给人的精神带来愉悦,对生活充满热情。

二、培养小学生“自主尚艺”习惯的途径

我们常说,种下一个行动,收获一种行为;种下一种行为,收获一种习惯;种下一种习惯,收获一种性格;种下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是一种经过反复训练和个人实践而形成的自动化的思维方式、处世态度、生活行为,它具有很强的惯性,像转动的车轮一样。人们往往会不由自主地启用自己的习惯,无论是好的习惯还是不好的习惯,都是如此。由此可见,习惯会在不经意间影响人的一生。

1. 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创设艺术教育的氛围

《孟母三迁》的故事人人皆知,可见环境对一个人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为了培养学生“自主尚艺”的习惯,学校要创設让学生看得见、摸得着、感受得到的艺术教育氛围,从而引发学生对艺术欣赏的认知和喜好。校园文化物质环境一墙一廊、一草一物的建设,除了形式上的美感,吸引学生的眼球,更要有内容上的感召,陶冶学生的情操。当学生驻足在“名人堂”展板前,品读着“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等名家名句时;当学生边看图片边了解中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号、500米口径球面射电望远镜、天鲲号绞吸挖泥船、中国歼20隐形战机等领先世界的高科技时;当学生站在“不忘初心,重温红色足迹”前,被中国五大革命圣地震撼着;当学生每天走过彰显着中华传统艺术色彩的“感恩轩”“美德鉴”“榜样行”“向阳花”时;当学生在“剪纸飞扬”“美工坊”“美之品”“笑脸秀”等艺术展园看到学生的艺术作品时……艺术教育的种子已慢慢植根于学生心中,发芽于学生的情感中。

2. 加强艺术课程建设,提供艺术体验的机会

培养学生“自主尚艺”的习惯,没有学生的行为实践,是谈不上习惯的。课堂教学是实施艺术教育的主阵地,是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素质的关键环节。“艺术教育不是少数学生独享的奢侈品,而是每个人都能从中享受、获得、习得的核心素养”,这是学校一直坚持的艺术教育理念。为了使学生从课堂中更深入地体验和创造艺术,学校从艺术课堂教学出发,在形式、方法和手段上进行改革,形成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营造一种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气氛,使学生充分显露自己的艺术潜能。同时,加强对艺术课程的研究,使艺术课不断开拓、创新,成为受学生欢迎的学科。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按照“聆听—感受—体验—创新”的思路让学生自主参与,以直观形象、灵活多样的方法让所有学生体验音乐的魅力,享受艺术的熏陶;在美术课堂教学中,以“情感体验”为纽带,以“美”为境界,让学生在动中学、玩中思、乐中画,在动态的、开放的活动和情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体验美、参与美、创造美、拓展美。

音乐和美术作为艺术学科,可以通过开发主题课程,打造音、美跨学科整合课程。因为音乐和美术这两门平行学科,都是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一种美育的工具,其共同点是在一定的艺术氛围感染下,都能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感受艺术“美”的真谛。例如,将“说唱京剧”一课尝试整合的做法是:两位任课教师采取“美术—音乐—美术”的学科顺序穿插进行授课。首先,美术教师通过川剧《变脸》,引领学生走进精彩的戏曲世界;其次,音乐教师走进课堂,趁着学生对京剧的浓浓热情,组织学生学习和表演唱《说唱脸谱》;再次,美术教师走进课堂,指导学生运用刚才从美术课和音乐课了解的知识开始艺术创作,运用绘制的方法表现谱式各异、色彩多样的脸谱;最后,学生带着自己绘制的脸谱,在音乐教师的指挥下意犹未尽地表演唱《说唱脸谱》。这节学科整合课程使学生感受到了中国戏曲音乐的魅力,进而激发学生热爱中国戏曲艺术,唤醒他们对中国传统艺术的热爱,达到传承与弘扬的目的。

3. 创新艺术活动载体,搭建学生自我展示舞台

学校经常让学生展示什么,学生往往就会经常去做什么,甚至在家中反复做,这对培养学生“自主尚艺”习惯是十分有意义的。学校可以将艺术教育与德育活动紧密结合起来。例如,每年开展“传承中华文化,弘扬民族精神”艺术节活动;邀请大连市的艺术团体、大连城市国际交响乐团等高层次艺术人士到学校演出;开展剪纸大赛、好声音大赛、美工艺术展览、器乐演奏比赛、戏曲比赛、诗词诵读大赛、手抄报书法展、变废为宝服装服饰秀等。经常让学生展示艺术作品,不仅愉悦了学生身心,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而且会促进学生“自主尚艺”习惯的养成,发展学生创造美的才能和兴趣,使学生获得成功感,让有趣的艺术教育真正点燃学生的心灵,丰富学生的生活。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自主尚艺”的能力,学校构建“艺术必修 + 拓展选修 + 展演实践”艺术校本课程新模式。每周开展艺术小组活动,如剪纸、城市小设计者、名画欣赏、衍纸制作、管弦乐队、舞蹈、合唱、健美操、书法、棋类、文学欣赏、英文歌曲等。通过拓展选修课程,从课程设置上实现“合格 + 特长”和“普及 + 提高”,使学生“人人有兴趣爱好,个个有艺术特长”,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尚艺”习惯和藝术素养。

4. 多元评价跟进,助力艺术教育发展

评价是指挥棒,学校评价什么,学生就会在什么地方去努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尚艺”习惯,除了评价学生的艺术欣赏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更重要的是评价学生是否有“自主尚艺”行为,是否坚持。评价主体采用教师评价、学生自评、同学互评三种方式,设为“课堂教学过程性评价”“期末考查终结性评价”和“‘自主尚艺创新性评价”三个评价阶段。通过评价,让学生有目标、会方法、善总结、乐实践,为提高学生的“自主尚艺”能力奠定基础。

三、结束语

每名学生的内心都有一颗艺术的种子,我们要精心培育,耐心引导,牵着他们的手,为他们打开一扇艺术之门,帮助他们不断养成内心充盈的生活态度,攀登人生路上处处皆风景的艺术之巅。

参考文献:

[1]叶圣陶. 叶圣陶教育箴言[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3.

[2]商金林. 为新文学理论奠基:叶圣陶早年的40则《文艺谈》[J]. 文艺理论与批评,1994(5).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艺术教育
养成教育之我见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浅谈学前儿童艺术教育与心理健康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