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021-09-10 07:49盛炜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5期
关键词:习惯养成道德与法治初中

盛炜

摘要: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教育就是培养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根本目标之一。本文就中学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并立于实践就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路径进行了总结。在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当中,应以道德为纲、以法治为绳,规范和约束中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而使中学生以好的习惯憧憬好的人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习惯养成;初中

引言

学生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自身的道德水平、法治观念以及受道德涵养和法治约束下所形成的行为习惯不仅关乎到其未来的成长,对整个国家的发展都具有着深远的影响。道德与法治教育是中学教育中的核心版块,知识的传导及思想的浸润对学生德育品质的提升、行为习惯的养成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将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视角,对道德与法治课程的内涵做进一步丰富和延展,探讨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中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路径。

一、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必要性

经济社会的发展进程中,政治环境、思想环境及文化环境都发生了一定微观化层面上的变化,这一变化在网络时代背景下被提速和放大,初中学生置于这样相对纷杂的思想和文化环境之中,极容易产生思想侵蚀、文化不端下的行为习惯的异化。部分初中学生盲目的崇拜外来文化、模仿网络暴力,当行为转化为习惯,其成长的危险指数井获得急速地提升。这已经成为社会发展中亟待关注和扭转的一个问题。同时,于家庭生活的层面,很多家长在与学习无关的行为思维无效行为,在这一错误观念的导向下,初学生被培养成了一个小型的学习工具,这造成他们生活能力较差,以自我为中心,独断专行等问题相对严重。在学习生活中,很多初学生在学习的高压下开始迷失自我。从行为习惯养成的宏观视角出发可以将社会、家庭及学校作为行为习惯养成的“真课堂”来实现对其不良行为习惯的扭转。而要实现这三位一体养成教育体系效能的最大化发挥,学校教育责无旁贷

二、如何依托道德与法治培养初中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丰富知识实践途径

知行合一是行为习惯养成中的一个重要途径。青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需在丰富多彩的社会交往和生活实践中,获得行为习惯的养成。因此,在道德与法治的教育探索中,应尝试建设立体的、富有层次实践体系,实现对初中学生习惯养成教育的全覆盖,使得知识学习与教育实践的融合,捍卫初中学生行为习惯养成的沃土。如:可以充分地利用当地的文化旅游资源,将其有效地融入到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的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之中,在课余组织学生到红色旅游景区、革命历史纪念馆、革命烈士陵园等地学习、瞻仰、祭扫,充分地发挥“行”对“知”的促进,可在这一过程当中,适当的融合遵守交规、文化旅游、保护环境等教育元素,用实践来推动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检验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

(二)在课堂中引导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进行道德与法治的课程教学时,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重视行为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也可以根据课程内容进行社会案例的情景创设,然后引导学生共同交流案例感受,让学生自己分辨行为习惯的正确性,最后引导学生谈论正确的行为习惯做法,从而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完善学生的行为道德意识。

(三)家校合作,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

教师在进行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时,一定要加强家校合作,与家长共同促进学生行为习惯的发展。教师可以在日常的班会中将一些学生的不良行为习惯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让家长在平时能够注意到学生的行为习惯的培养;另外,教师可以针对性的将一些行为习惯的培养目标向家长讲述,让家长有目标的帮助学生进行好习惯的养成

(四)、坚持不懈,反复训练

“习惯仿佛像一根缆绳。”这句名言是著名教育家曼恩说的,他说:“习惯仿佛一根缆绳,我们每天给它缠上一股新索,要不了多久,它就会变得牢不可破。”这个比喻非常形象、智慧。他把习惯比喻为一根绳索,每次行为的重复,就相当于又为它缠上了一股绳索。很显然,每天缠,不断缠,缆绳会越来越粗,终于有一天,会粗到牢不可破。对于好习惯,每重复一次,就相当于“缠上一股,又缠上一股!”。而坏习惯如果开了头,每重复一次,缆绳就粗了一些,以后要去掉就困难了。养成了习惯就成了稳定的自动化的行为。所以,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老师要有坚强的教育意志,立下规矩之后就应要求学生坚守。经过日复一日的训练,学生定能养成好习惯。

三、培养初中生良好行为习惯中应注意的问题

(一)抓住小节,着手细微

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处入手,从细微处抓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细节决定成败”说的都是这个道理。平时应注意学生在校时的仪容仪表、交际交往、课桌椅整齐、地面整洁等小节方面的规范训练。要求学生不要随手乱扔垃圾、少吃或不吃零食、不乱倒剩饭菜、遇见客人笑脸相迎彬彬有礼、见到老师要主动打招呼问好等等。经过训练,一定会取得良好的效果。

(二)重视信息技术应用

教育信息化中海量的信息将成为中学道德与法治教育中的重要资源,既可以有效满足学生的自主求知,也可作为丰富教师课程内涵的重要片段。教育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使中学道德与法治课堂实现了文字、声音、图像、动画等多种媒体方式的多元呈现,营造出立体的,动态的教学氛围。

(三)加强自我教育,提高自我分析和评价能力

学生到了初中阶段,自我意识得到了发展,对一些事情也有了自己的看法,这也是学生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重要前提,班主任应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己,培养并提高他们的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能力,在学习生活的过程中使学生发扬优点,克服缺点,养成良好的习惯。

结束语

乌申斯基说:“好习惯是人在神经系统中存放的资本,这个资本会不断地增长,一个人毕生都可以享用它的利息。”你如果养成了好的习惯,你会一辈子享受不尽它的利息”因此教师要在道德与法治教育的依托下多注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使学生更加地自信和积极,逐步提升学生的道德品质,帮助学生发展思想道德文化,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发展,真正把学生培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人。

參考文献:

[1]黄生菊;要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J];魅力中国;2016年28期

[2]张有政;浅谈初中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年30期

[3]张智;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J];校长阅刊;2016年12期

(仁怀市喜头中学 贵州 564505)

猜你喜欢
习惯养成道德与法治初中
苏教·中图版《道德与法治》小学低年级教材解读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物理的“举一反三”学习法
论小学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素质教育背景下初中教学管理目标研究
中小学推出《道德与法治》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