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定祥
摘 要: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应用汉语言文字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隶属于该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美学课程必须进行实践性改革,既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要求,又呼应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趋势,符合现代美学的发展趋势和新的课程观念,是美学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美学实践性教学不能忽视美学在人格塑造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需要确立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三位一体目标指向,结合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模式、课堂教学和课外审美活动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调整和改变。
关键词: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 美学课程 实践性教学
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隶属于主动适应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地方性本科院校教育体系,担负着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应用汉语言文字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竞争力的应用型人才的任务。既往地方高校汉语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往往向重点高校研究型人才培养看齐,强调学生的文学理论素养积累,市场经济主导的社会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更强调复合知识结构和复合能力,不仅强调培养学生的情感美质,还重视培养学生应用汉语言文字的言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作为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体系中的美学课程,只有在实践性上做出调整,从强调美学知识的哲学性、逻辑性、理论性转向重审美活动、重审美参与、重审美经验、重迁移,才能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
一、美学课程实践性教学改革的背景
1.审美泛化和日常生活审美化趋势。
后工业、后现代时代,服务业、娱乐业等所谓第三产业取代传统制造业成为经济生活的主导,互联网的普及,使“今天的审美活动已经超出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融入大众的日常生活中,艺术活动的场所已经远远逸出与大众的日常生活隔离的高雅艺术场馆,深入大众的日常生活空间”[1](165-170)。文化成为大众消费的商品,人们的审美活动及审美趣味日益多元化和世俗化。美学正经历由精英美学、理论美学向大众美学和应用美学转变,美学教学必须适应这一急剧变化的文化环境。
2.美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及文艺美学提出。
从美学研究的历史看,从古希腊探索美的本质的哲学美学到十九世纪后的重视审美经验的审美心理学再到艺术社会学,美学发展的基本趋势从形而上学的纯理论思辨转变为自下而上地强调体验和实践,从哲学美学向应用美学和交叉学科转变。如跟汉语言文学专业相關的中国本土化学科“文艺美学”,把美学的思辨过程延伸进感性形象的文艺活动之中。作为美学和文艺学交叉学科,学者们一般认为研究对象是文学艺术的审美经验,并认为审美经验包含两方面内容:“一个是直接经验,就是审美者对文学艺术作品直接的审美经验,也可以说是英国美学史家鲍桑葵所说的审美意识,另一个是间接经验,就是其他美学家和文艺鉴赏家对各种文学艺术作品的审美经验,这是属于他人的经验,特别是众多美学家的经验,具有很高的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2](175-177)文艺美学的这种界定赋予了美学学科发展时代性与实践性。
3.新的课程观念和美学教学改革需要确立美学课程的实践性。
按照英国科学家波兰尼提出的默会知识(tacit knowledge)概念,明确知识(explicit knowledge)是指那些通常意义上可以运用语言、图表或数学公式表达的知识;默会知识是指那些平时我们没有明确意识到,但又影响我们心理和行为的知识。默会知识需要各人在自己参与的相关实践活动过程中获取[3](6)。美学等文艺学课程属于默会知识,美学的诸多知识只有通过切身体验和参与,才能在审美活动中获得。在传统教学模式中,美学被界定为研究美的本质,探求审美关系和审美活动规律的课程,哲学性、抽象性、理论性是其主要特征。只重视美学知识的积累,忽视审美能力的增强和美学素养的提高,学生不能恰当运用美学理论鉴赏、分析文学艺术作品,审美经验普遍处于缺失的状态,影响美学教学实际水平的提高。
以实践性作为美学课程教学的逻辑起点,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课程讲解的核心本体,培养学生在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既是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办学要求,又呼应日常生化审美化的趋势,符合现代美学发展特点和新的课程观念,是美学教学改革的现实需要。
二、加强美学课程实践性改革和研究的思路
所谓美学课程的实践性,就是确认美学学科的实践性品格,强调学生在美学教学和研究过程中的主动参与性,强调学生通过自我主体确立自身审美意义世界获得审美经验,获取美学知识和提高美学素质,实现审美感受能力的增强和美学思维的锻造,使之能够运用于具体的审美实践中,能够欣赏、鉴赏美和创造美。具体来说,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在教学目标上,美学实践性教学要求确立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三位一体目标指向。
目前在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中,存在一定的矫枉过正的现象,语言类、写作实践类课程课时大增,美学等文艺学理论课程或被砍掉或被删减。这一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有悖于大学教育最重要的育人目的。从大学走出的人,无论从事什么工作,都要以在大学专业学习中所建构的精神世界和专业理论素养作为背景。以应用型本科汉语言文学专业为例,基本内涵应该是强调人文性和工具性共融、理论性和应用型并存。人才培养的定位既不是研究型大学的学术型、理论型人才,又非高职高专的岗位型、技能型人才,而是人文应用型人才[4](74-76)。将人文知识和人文素养通过一定的工作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造福于社会的人才,是能够适应社会发展、具有很强的生存和发展能力、在当今社会能够发挥实际作用的人文知识分子。因此,作为实践性教学的美学,既要适应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对言语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需要,又不能忽视美学课作为人文学科在人格塑造和培养方面的积极意义。努力实现这些指标:其一,系统地传授审美理论知识和理论,使学生拥有丰富的美学知识修养;其二,培养和增强学生对美和艺术的欣赏和创造能力,使其能运用美学理论指导审美实践;其三,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塑造学生的精神品格、提高学生的人生境界。上述三大目标,辩证统一,互为依存,不可做片面化理解。
2.在教学主体方面,更新教学理念,开阔视野、提高素养是美学实践性教学实施的前提。
泛审美时代,美学的关注对象广阔无边,美学学科身份越来越复杂、混融和多元,教师要避免过于重视美学知识体系与美学概念范畴的传授,将美学关注的中心转向当下的社会生活,同时要勤于思考和研究,掌握美学学科学术前沿成果,这将使美学实践性教学的立足点更辽阔高远。但必须指出的是,对现实生活的关注和对感性回归是美学的趋势,并不意味着要取消美学理论的传授;增加审美经验,增强审美活动的体验性,并不意味着美学不需要理论思辨力。坚持哲学美学的理论思辨和文学艺术的鉴赏恰当结合、传统经典阐释和当下生活审美化恰当承接、基本美学立场与大众文化之间适度平衡,是教师应有的教学理念。
3.在教学媒介方面,整合优化各方资源,包括教材内容的取舍与改造、多媒体制作和网络的合理使用等是美学实践性教学实施的保障。
实践性教学不是要全然抛开教材,教材永远是教与学的重要凭借。但要克服目前一些教材在编写上混淆哲学系和中文系特点、过于重视逻辑性和思辨性的缺陷。可以参考和吸收侧重于突出文学艺术作品审美经验的文艺美学成果,对教材进行科学合理的取舍,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美学原理和范畴,同时开阔思维视野,参与审美实践活动,实现知识能力的迁移转化。教师要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将教学的文本、图形、动画、声音、视频等精心组合,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营造愉悦的教学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唤起学生的审美经验,使学生在良好的心情下接受知识,在潜移默化中接受美的教育。教师还可在学校相关网站上借助超星学习通等建立基于网络的美学教学平台,将教学大纲、课件、教案和教学视频挂到网上,与美学相关的各类参考资料,如学科研究成果、各类艺术品等提供完整的资料或链接,帮助学生自主查询和研习;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教学过程,在平台上围绕相关论题自由讨论、发表意见和完成作业。这些都能锻炼和增强学生在美学方面的实践应用能力。
4.在课堂教学模式上,实施“探究—实践”模式,其教学程序和环节是:体验—探究—反思—迁移”。
其一,体验。教师对整个教学内容通盘设计考虑,理出传统和现代美学关注的最基本问题,精心选择隐含美学问题的文学艺术案例,适当借助多媒体技术,预设相应的审美教学情境。案例要跟学生审美经验有密切关联,能够唤起学生的情感需要,学生在体验中激发联想和想象,发现问题,引发探究问题的欲望。
其二,探究。以美学问题为引导,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学生分析探究问题,理解基本的概念、原理。以问题为纲,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帮助学生进行美学思考,展现美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历史源流、发展前景等方面的知识,揭示内在的矛盾张力,使他们具有开阔的理论视野。
其三,反思。以体验活动为材料,针对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和个体体验,回过头思索问题,确保对于每个重要的美学问题都能够有自己的解读。
其四,迁移。把探究、反思的成果运用于实践,能够解决一些具体的美学问题,能够欣赏、鉴赏分析文艺现象,讨论现实生活、文学艺术实践中的热點问题。形式可以是小论文、学年论文、毕业论文、文学评论、影视批评、美学随笔等或参加读书报告会、演讲辩论赛。实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5.课堂审美教学实践与课外审美实践活动相结合。
在课堂教学中对美学的主要理论问题,要能够结合审美对象包括艺术作品的实践过程进行内在的体验和深入的思考,通过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增强实践应用的能力。课外审美实践活动是对课堂审美教学实践的补充和深化,有很多方式:可以引导学生就报纸杂志、影视及网络等媒介涉及的文化热点进行美学讨论;邀请美学专家讲学,鼓励和指导学生美学方面的科研活动;指导组织学生社团活动,如美学名著读书会、影视鉴赏沙龙、戏曲艺术社等;组织学生外出参观博物馆和艺术展览,欣赏和考察当地的自然风景和人文景观,特别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内容。这些可以丰富学生的感性知识,开阔学术视野。
6.改革课程考核方式,突出过程性评价。
将作业分为阅读作业、理论探讨作业和实践应用作业等类型,鼓励提交美学和艺术类的读书报告、艺术评介、调研报告、课程论文或毕业论文,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分析能力、写作能力。这些做法都体现了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特色和优势。
总之,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要充分考虑应用型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办学特点,以实践性作为美学课程教学逻辑起点,以审美经验作为美学课程讲解的核心本体,从教学主体、教学媒介、教学模式和课堂内外结合及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入手,探索教学改革,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完善学生知识结构,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提高学生人文素质三位一体的美学教学目标,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陶东风.日常生活的审美化与文化研究的兴起——兼论文艺学的学科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2(2).
[2]曾繁仁.试论文艺美学学科建设[J].学习与探索,2005(2).
[3]钱振华.科学:人性、信念与价值——波兰尼人文性科学观研究[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8.
[4]陈吉猛.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文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初探[J].中国电力教育,2008(18).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应用型语言文学专业美学课程的实践性教学研究”(项目编号:XJK015BGD 054)阶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