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国斌
【关键词】生成性学習;现场体验;语文核心素养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37-0071-02
美国心理学家维特罗克提出,学习者的学习是基于原有的认知结构以及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事件,从环境中接受信息相互作用,主动选择信息和建构信息的过程。特级教师李仁甫据此提出了“生成性学习”的理念,并且丰富了它的内涵,认为它有三个关键点,分别是增强源动力、形成互动场、激发主动性。《佳人》这堂课充分体现了李老师语文课堂生成性学习的理念,笔者试作具体阐述。
一、追本溯源,自然生成
这里所讲的“本源”,既是指文本《佳人》的本身,也是指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李老师运用恰当的策略,把学生对《佳人》的解读作为课堂资源,做课堂的组织者和助学者。生成的重要前提是学生的学习,学生在学习过程提出的问题或出现的问题,恰恰是推动课堂前进的动力。李老师在检查预习阶段,没有简单地投影易错字当场检测,而是请学生朗读课文,在学习现场生成教学资源。
生: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师:有个字好像读错了,其他同学有没有发现?
生:恶(wù)衰歇。
师:为什么读“wù”而不读“è”?
生:“厌恶”的意思。
师:你能告诉我们依据吗?我们要学会从文本或注释当中提取有效信息。
生:注释中有“厌薄”一词,因此读作“恶(wù)衰歇”。
书后注解是学生自学课文的“拐杖”,李老师让学生结合注释,反复诵读课文,走进文本,深度预学。“恶(wù)衰歇”中的“恶”的字音并不难,学生的误读是鲜活的学习资源,教师并没有直接告诉学生正确的读法,而是请其他学生纠正,使学生的注意力更容易集中。在追问之中,李老师不留痕迹地指导了学习方法。
“增强源动力”是李老师的一贯主张,问题源自学生,融入学生。在李老师的耐心引导下,学生借助注释明确了字词的意思,进而读懂整个句子。教学重点的确定应该依据课堂上的具体情形而定,课堂永远充满了变数,只有根据教学现场随机应变、顺学而教,课堂才会自然而然地生成。
二、巧设活动,互动生成
“形成互动场”是李老师的又一主张,在课堂上给学生空间和舞台,表达自己的想法,让沉默的大多数不再沉默。课堂的意外和不可预测性,恰恰是生成性学习最期望的状态。在学生的心目中“佳人”究竟什么样的形象呢?李老师设计了这样的活动:请用一个词语来表达你心中的“佳人”形象,并写在草稿纸上。李老师鼓励学生从多个维度表达出自己的理解,又能让更多的学生参与课堂。
分享引发交流,此时的课堂会出现类似于话剧的舞台效果。在黑板上呈现的众多答案中,学生自主选择一个产生了共鸣的关键词,结合文本说出理由。该堂课上至少有38个学生发言,人人参与了学习活动,均有各自的收获。通过深度互动讨论,学生的思维被激活,发言特别积极,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
精彩的语文活动形成了互动场,产生了思维的碰撞和激荡。李老师强调,生成课堂上的活动一定要有语文味。他别具匠心,聚焦意象“泉”,采用仿例造句的形式,在不改变结构的基础上,将诗歌原句中的意象置换为“泉”,选择恰当的动词修饰。创意仿写表面上是对文本的重构,实际上是以一种迂回的策略走进文本深处,是对文本内涵和思想深层赏析的高明手段。
三、顺学而引,主动生成
语文课堂上的“互联”,主要在文本的范围内进行,以文本为中心,按照学生的认知需求进行。学生在深度学习文本时,就会产生一定程度的互联现象。李老师在和学生交流的时候巧妙引导,产生文本内外的相互联系。李老师认为,文本的适度延展能体现师生共同理解文本的主体精神,在文本《佳人》和相类似的诗歌(诗句)之间建立相关联系,能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竹子是贞洁的象征,在古诗词中有着许多诗句印证,李老师借题发挥,联系郑板桥、苏轼的诗句,聚焦竹文化,让学生在课堂文本和课外积累之间感悟体会。
以诗教诗是最佳互联方式,李老师除了引用其他诗人的诗句,还借用杜甫本人的另一首诗《咏怀古迹(其三)》,让学生感知“佳人”王昭君的形象,引导学生思考“作者为什么写佳人”这个主问题,带着任务去阅读探究。相类似的主题让思维产生互联,学生进而能深度思考,深层次聚焦主题。师生互动对话后一致认为,作者是“悲昭君以自悲也”,由此水到渠成得出“悲佳人以自悲也”的结论。
生成性学习顺着学生的思维流向,关注学生思维的差异性,根据不同文体的延展性,在具体可感的语境中深度学习、反复咀嚼,生成非线性的联系,学生的生生互联就会自然形成。
生成性学习注重原生态学习,提倡进入文本原汁原味地学习,从文本和学生的原初学习中汲取动力,形成源动力。在师生的不断推动下,课堂上学习环节不断变化,在师生互动中,不断产生差异、陌生甚至意外,形成了互动场。由此,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得到空前的激发,教学资源不断生长。课堂风行水上,师生如沐春风,生成性学习自然而然、不着痕迹。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盐南高新区伍佑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