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研究

2021-05-30 18:30刘小华肖函
早期教育·教研版 2021年10期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域活动

刘小华 肖函

【摘要】合作是个体社会性发展的基础,早期教育阶段是个体合作行为培养的关键期,对个体的社会性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通过自然观察法中的叙述性描述记录法收集其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案例,探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通过对收集的合作案例进行编码,建构出分析框架。结果发现:大班幼儿性别意识明显,倾向于同性别合作;大班幼儿较多使用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策略,合作水平集中于适应性协同阶段。当大班幼儿采用合适的合作策略且拥有较好的合作水平时,更容易促使合作成功。

【关键词】大班幼儿;区域活动;合作行为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10-0038-05

【作者简介】刘小华(1969-),女,山东武城人,新疆军区总医院第二幼儿园园长、幼儿园高级教师,乌鲁木齐市高新区(新市区)教育局兼职督学;肖函(1999-),女,山东菏泽人,新疆军区总医院第二幼儿园教师。

一、问题的提出

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合作是一种社会互动和学习的主要形式与途径,合作行为是幼儿亲社会行为的表现形式,其发展有助于帮助幼儿克服自我中心、改善同伴关系、发展道德自律、提高社交技能、促进个性和社会性发展,是否具备良好的合作意识及能力将决定儿童能否顺利融入团体和社会[1][2]。而区域活动是意大利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目标提出的、将幼儿教育划分为不同的活动区的一种教育思想,也是幼儿游戏和学习的重要场所[3],在幼儿一日活动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区域活动中幼儿不仅可以自主地进行游戏与活动,更重要的是在与同伴之间进行交流合作中获得成长。总的来说,区域活动的开展对于培养幼儿合作能力和提高幼儿社交能力有着重要价值和作用。

鉴于此,为了解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行为现状,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中的叙述性描述记录法,收集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案例,分析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特点及存在的问题,为今后进一步的研究提供相应数据及案例,为教师或其他相关人员更好地了解大班幼儿合作水平提供一定的帮助。

二、研究设计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自然观察法中的叙述性描述记录法(观察记录表见表1,下页)。与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相比,采用自然观察法可以了解幼儿合作行为的全过程,有利于研究者获得真实的关于幼儿合作行为的数据。此外,叙述性描述记录法具有开放性和非选择性,能够捕捉伴随行为发生的情境(场景和情景),可以从目标行为描述和解释中提取观察信息。

(二)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用目的性抽样方法选取了S地区两所幼儿园进行观察,因为这两所幼儿园多年来一直与研究者保持密切而良好的合作关系,为研究提供了宽松的研究环境。由于大班幼儿合作行为较小班、中班幼儿出现的频次更高,故选择大班幼儿进行观察。在上述研究场域中,本研究共收集到42例区域活动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的完整案例。

(三)分析框架与概念解析

本研究的观察分为两个阶段,即预观察阶段和正式观察阶段。在预观察阶段,研究者进入幼儿园用叙述性描述真实、详细记录大班幼儿与同伴的合作行为事件,基于已有行为事件进行类属分析,建构分析框架,并对分析框架中的二级概念进行案例解析。

分析框架

本次研究建构的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事件的分析框架包含二级概念,其中一级概念分别为“合作行为性別类型”“合作策略”“合作水平”和“合作结果”(见表2)。

概念解析

为进一步明确分析框架中的概念体系,运用抽象定义与操作性定义以及案例佐证的方式对分析框架中所有概念进行解析。

其一,关于“合作行为性别类型”。“合作行为性别类型”是指合作行为发生时不同性别儿童的合作状况。具体有“男男合作”“女女合作”和“男女合作”。

其二,关于“合作策略”。“合作策略”是指为了实现共同目的而结合在一起的幼儿,通过彼此的配合、相互协商以及对自身行为和情绪的调控,进而达成一致的目标。通常,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会出现五种策略,即“单向命令型合作”“单向主动搭讪型合作”“单向请求型合作”“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双向协商型合作”。其中,“单向命令型合作”是指在合作过程中,幼儿语气坚定或强硬地告诉别人做什么,包括自己主动发出指令或回答别人的询问,使用命令策略的幼儿企图通过改变对方的愿望和行为而达成合作的意图。“单向主动搭讪型合作”是指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为加入合作活动,得到他人的认可,幼儿努力在言语或动作上与他人的意图、行动保持一致,使用主动搭讪的幼儿经常使用调整自我的方式达到合作的意图。“单向请求型合作”是指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为达成合作,主动征求他人的意见或者请求别人帮助自己,恳请对方答应自己的要求,使用单向请求的幼儿经常使用调整自我的方式达到合作的意图。“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是指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幼儿之间互相配合,相互协调,以确保合作行为的顺利进展和合作目标的实现。幼儿能够考虑到合作双方,使用分工协作的策略达到合作的意图和目标。“双向协商型合作”是指幼儿在合作过程中,语气委婉地向对方表达自己的想法或提出要求,希望双方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幼儿能够考虑到合作双方,使用协商的策略达到合作的意图和目标。

其三,关于“合作水平”。我国学者曹中平在对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的观察研究中,将幼儿的合作行为水平划分为: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适应性协同、组织化协作四种水平[4]。本研究根据所观察到的合作案例,将意向性合作水平进一步划分为“单方意向性合作”和“双方意向性合作”两类,因此,本研究中的幼儿合作水平主要分为四个即“单方意向性合作”“双方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以及“适应性协同”。其中,“单方意向性合作”是指在游戏中,幼儿只有一方有合作意愿并表达出来,但遭到另一方拒绝或忽视。“双方意向性合作”是指幼儿在游戏中,游戏者有进行合作的意愿但目标不明确,意见容易产生分歧,没有具体的合作行为。“自发性协同”是指在游戏进行中,幼儿通过言语沟通,能够协调统一合作意图但尚没有明确的合作目标,整个合作过程显得没有组织性,自由松散,易受到外部因素干扰而中断。“适应性协同”是指幼儿围绕与任务或问题相关的主题,进行有针对性和计划性的语言交流,游戏过程中能通力协作、相互配合、共同商量,合作目标较明确,整个过程能按照游戏者或者合作双方的意愿展开。

其四,关于“合作结果”。“合作结果”是指合作行为结束时的状态,主要包括“合作成功”和“合作不成功”两种。

(四)一致性检验

本研究对大班幼儿合作行为进行分析时,为准确把握分析维度的二级概念,三位研究者对42例案例进行了一致性检验,结果显示:“合作策略”的一致性检验为97.6%,“合作水平”的一致性检验为95.2%,“合作结果”的一致性检验为100%,“合作未成功”的一致性检验为100%。检验结果良好。

三、研究结果

(一)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状况

1.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状况

在本研究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类别,即“男男合作”“女女合作”和“男女合作”。在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状况见表3。

由表3可知,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以同性别合作为主,高达28例,占比为66.7%,其中“女女合作”类别18例,占比为42.9%,“男男合作”为10例,占比为23.8%;异性合作的“男女合作”类别为14例,占比为33.3%。

2.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策略状况

在本研究中,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使用的合作策略主要包含:“单向命令型合作”“单向主动搭讪型合作”“单向请求型合作”“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双向协商型合作”,具体结果见表4。

由表4可知,在42个合作案例中,45.2%的合作采用“双向分工型”的合作策略,9.5%的合作采用“单向命令型”,11.9%的合作采用“单向主动搭讪型”,14.3%的合作采用“单向请求型”,19.1%的合作采用“双向协商型”。

3.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水平状况

在本研究中,大班幼儿合作水平主要分为四个:“单方意向性合作”“双方意向性合作”“自发性协同”以及“适应性协同”,具体结果见表5(见下页)。

由表5可知,在幼儿合作水平中,合作水平主要为“适应性协同”,占比64.3%;紧随其后的是“自发性协同”,占比21.4%;而意向性的合作水平占比较低,其中,“单方意向性”合作水平占比为4.8%,“双方意向性”的合作水平占比为9.5%。

4. 区域活动中大班幼儿合作结果状况

本研究将合作结果概括为“合作成功”和“合作未成功”两大类,具体结果见表6(见下页)。

由表6可知,在大班幼儿的合作结果中,合作结果为“合作成功”的案例有29例,占比69.0%,合作结果为“合作未成功”的案例有13例,占比31.0%。

(二)大班幼儿合作结果与合作行为性别类型、合作策略及合作水平的差异分析

研究表明,幼儿在合作过程中存在合作行为性别类型、合作水平及合作策略使用的差异,这样的差异会导致不同的合作结果。选择同性别的合作对象、采用多种积极的合作策略且表现出较高的合作水平时,合作更容易成功[5]。因此,本研究采用交叉列联方法对大班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合作策略、合作水平以及合作结果进行差异分析,以探讨大班幼儿不同合作行为性别类型、不同的合作策略及合作水平导致的合作结果(见表7)。

由表7可知,在合作结果为“合作成功”的案例中,男男合作有6例,占比14.3%;女女合作有10例,占比23.8%;男女合作有13例,占比31.0%;在合作结果为“合作不成功”的案例中,男男合作有4例,占比9.5%;女女合作有8例,占比19.0%;男女合作有1例,占比2.4%;且χ2=5.630,p=0.060,p>0.05,表明大班幼儿的合作结果在幼儿合作行为性别类型上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合作策略上,合作结果为“合作成功”的合作策略中,单向命令有1例,占比2.4%;单向主动搭讪有1例,占比2.4%;单向请求有5例,占比11.9%;双向分工有17例,占比40.5%;双向协商有5例,占比11.9%;合作结果为“合作不成功”的合作策略中,单向命令有3例,占比7.1%;单向主动搭讪有4例,占比9.5%;单向请求有1例,占比2.4%;双向分工有2例,占比4.8%;双向协商有3例,占比7.1%;且χ2=13.702,p=0.008,p<0.01,表明大班幼儿的合作结果在幼儿合作策略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在合作水平上,合作结果为“合作成功”的合作水平中,单方意向为0例,占比0%;双方意向为1例,占比2.4%;自发性协同为4例,占比9.5%;适应性协同为24例,占比57.1%;合作结果为“合作不成功”的合作水平中,单方意向为2例,占比4.8%;双方意向为3例,占比7.1%;自发性协同为5例,占比11.9%;适应性协同为3例,占比7.1%;且χ2=15.615,p=0.001,p<0.01,表明大班幼儿的合作结果在幼儿合作水平上存在极其显著性差异。

四、讨论与分析

(一)大班幼儿性别意识明显,倾向同性别合作

本研究的研究结果表明,大班幼儿在进行合作对象的选择时,具有较明顯的性别意识,更倾向于选择同性别的合作伙伴。这样的研究结果与以往的研究结论一致,即同性幼儿合作频次较高[6]。性别意识是成人视角下的性别刻板印象的一种表现,在幼儿的认知和社会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7]。由于性别意识的发展,不同性别的幼儿在选择游戏种类和游戏材料时存在差异。从游戏类型上看,男幼儿喜欢选择追逐打闹等比较激烈的游戏,女幼儿会偏好选择安静的游戏如过家家。从游戏材料上,男幼儿偏好选择“男性型”的玩具,如汽车、枪等;而女幼儿偏好选择“女性型”的玩具,如洋娃娃、毛绒玩具等。因此,性别意识使得儿童更愿意选择同性别的同伴进行合作。

(二)有效合作依赖于明确分工策略的功能定位

策略,一般意义上是指为达到某种目的使用的手段或方法,合作策略就是指在合作过程中,为了促进合作行为发生及合作成功完成所采用的手段或方法。当参与游戏或任务时,采用多元的合作策略,可以增加合作成功的机会。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的合作过程中,主要使用单向命令、单向主动搭讪、单向请求、双向分工、双向协商五种策略,其中使用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策略导致合作成功的案例所占比例较大,为45.2%。儿童合作的基本动机是被同伴接纳,使自己与他人或社会和谐相处。对于合作策略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和理解。幼儿对合作的认识和理解与成人有着极大的不同。有研究者指出,幼儿通常将合作看成解决难题和完成任务的途径,并认为“合作是分工做事”[8][9]。分工是协作的前提,不仅可以节约或减少幼儿因变换活动中的不同操作而损失的时间,还可以充分发挥幼儿自身的特长,提高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的参与度[10]。因此,明确分工策略的功能定位有利于幼儿获得合作成功。

五、结论与反思

(一)结论

本研究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运用自然观察法中的叙述性描述记录法收集大班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案例,通过构建分析框架对幼儿合作行为进行分析,得出如下结论。

(1)大班幼儿性别意识明显,倾向于同性别合作;(2)大班幼儿较多使用双向分工协作型合作策略,合作水平集中于适应性协同阶段;(3)当大班幼儿采用合适的合作策略且拥有较好的合作水平时,更容易促使合作成功。

(二)反思

本研究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行为进行探讨,虽然研究方法得当、研究程序严谨,但本研究仍然存在不足之处。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在对大班幼儿区域活动中的合作案例进行收集记录的过程中,研究者严格按照观察法的实施标准进行观察,并对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合作行为进行客观描述。但是,所有记录的信息都是通过眼睛和脑思维的加工之后才得以以文字的形式被记录,在这个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研究者主观判断的影响。其次,本研究从区域活动出发,对大班幼儿的合作行为进行案例收集。而区域活动包括角色区、表演区、建构区等区域,每个区域里的游戏类型不一样,大班幼儿表现出的合作行为也有一定差异,而本研究并没有对合作行为发生的区域进行分析。今后研究可以进一步对多种游戏类型进行分析,探讨不同区域中的合作行为的差异。

【参考文献】

[1] 吕芳.4-5岁儿童合作认知的发展特点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9.

[2] 崔丽莹. 幼儿合作行为的发展与影响因素研究述评[J].学前教育研究,2010(04):48-53.

[3][5][6] 胡娜.3-6岁幼儿区域活动中合作行为研究[D].南宁:南宁师范大学,2019.

[4] 曹中平.中班幼儿角色游戏中合作能力发展的初步观察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1994(02):43-46.

[7] 夏绮慧.幼儿性别意识分化与心理理论的发展——基于玩具选择偏好的实验研究[D].南京:南京师范大学,2018.

[8] 曹茹.幼儿园户外活动中同伴合作行为的研究——以昆明市呈贡区三所幼儿园为例[D].昆明:云南师范大学,2017.

[9] 陳琴.4-6岁儿童合作行为认知发展特点的研究[J].心理发展与教育,2004(04):14-18.

[10] 徐理.企业项目管理的组织结构研究——基于分工理论的视角[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5.

通讯作者:刘小华,375689037@qq.com

(责任编辑 张付庆)

猜你喜欢
大班幼儿区域活动
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襄阳市郊区农村大班幼儿合作能力发展现状研究
大班幼儿感恩教育实践与探讨
小班幼儿数学区域活动要体现“生活化”
增强大班幼儿美术欣赏课有效性的几种策略
关于幼儿园区域活动设置的思考与探索
简谈幼儿区域活动材料的投放
品三口而知味
编趣味绘本,绘精彩童年
大班幼儿绘画活动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