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金玲 汤丽裙
【摘要】生命的健康存在是儿童发展的基础和前提。从运动学角度来看,无论是民间舞蹈还是早操活动,都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锻炼身体的积极作用。本研究尝试将民间舞蹈作为融入元素,遵循“问题—行动—反思”的实践过程,精心筛选适宜幼儿的民间舞蹈元素融入早操活动,选取了云南花灯操进行重点阐述并提出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策略和建议,以期能为一线教育工作者开展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间舞蹈;幼儿早操;传统文化
【中图分类號】G6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17(2021)10-0047-03
【作者简介】陶金玲(1968-),女,山东潍坊人,南通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博士;汤丽裙(1996-),女,江苏启东人,苏州市姑苏区沧浪实验幼儿园教师,硕士。
早操是幼儿园体育活动的组织形式之一,坚持每天做早操可以发展幼儿的基本动作,促进身心健康。民间舞蹈是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千年历史长河中的璀璨遗珠,传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幼儿肩负着祖国的未来,寄托着民族的希望,加强幼儿的传统文化启蒙教育,不仅有利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而且有利于中华文化绽放别样魅力。本研究尝试将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身心发展特点和已有经验制订行动研究方案,探索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实施路径,以期在促进幼儿体育和美育多元发展的同时,也响应了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要求。
一、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可行性
民间舞蹈强调形体的美感以及与音乐配合的流畅程度,通过身体动作达到抒发情绪、放松身体的效果。幼儿早操是以幼儿的身体发展为前提,通过锻炼身体达到促进身体机能发育的目的。从运动学角度来看,无论是民间舞蹈还是早操活动,都对幼儿的健康发展起到锻炼身体的积极作用。
民间舞蹈对幼儿来说,其学习与掌握的难度较大,并非所有的民间舞蹈都适合3~6岁幼儿来学习。“儿童教育应从儿童身心发展特点和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出发,有目的、有计划地从深厚的文化积淀中挑选出最优秀的部分,用文化化人的方式让儿童获得综合的、有益的生命成长经验,在儿童心田播下中华传统文化真善美的种子。”[1]因此,本研究尝试将民间舞蹈作为融入元素,精心筛选适宜幼儿的民间舞蹈元素融入早操活动,重点介绍了云南花灯操融入早操活动的实施路径。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既焕发了民间舞蹈特有的民族情趣,又体现了早操活动的实用锻炼特征,能让幼儿在民间舞蹈的熏陶中接触和感受祖国优秀传统文化,在耳濡目染中萌发热爱祖国的深厚情感。
二、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实践分析
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实践共分为三个层层递进的阶段,分别是“先舞后操,吸引兴趣”(幼儿龙舞操)—“以操为主,合理结构”(云南花灯操)—“舞操结合,提炼精华”(东北秧歌)。本文的实践分析部分将对行动研究的三个阶段进行介绍,并以第二阶段的云南花灯操为例进行重点阐述。
(一)行动研究的三个阶段
在行动研究之前,研究者依据我国的地域划分,将民间舞蹈进行了整理和归类,形成了民间舞蹈数据库。该数据库包含了海安花鼓、山东花船舞、东北秧歌等民间舞蹈。民间舞蹈因其基本动作较为复杂,对幼儿的认知发展和动作发展有一定的要求,因此本研究以大班幼儿为研究对象,从民间舞蹈数据库中选取适宜的民间舞蹈元素融入幼儿早操活动。
在第一轮行动研究中,研究者了解到该大班幼儿的属相主要是龙,通过访谈该班教师和幼儿,发现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有观看龙舞表演的经验,他们对龙舞这一民间舞蹈有一定的兴趣。因此,研究者尝试将龙舞操引入早操活动,进行创编。但是在该阶段研究中,龙舞的基本动作与幼儿早操动作的融入有偏差,导致幼儿出现了“操不像操”的问题。
第二轮行动研究拟解决的问题是上一轮行动研究中创编动作不够清晰、难度过大、难以吸引幼儿兴趣。本轮研究从民间舞蹈数据库中选取基本动作清晰且易于幼儿学习的云南花灯操为融入对象,并从动作选配、队形安排、音乐选配等方面进行考虑,由此创编出结构合理、动作清晰且能吸引幼儿兴趣的早操。
第三轮行动研究是在第二轮行动研究的基础上,提供一定数量的民间舞蹈供幼儿投票选择,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程度进行自由投票,最后本研究选取了得票最多的东北秧歌作为第三轮研究主题。在该轮实践中,鼓励家长参与其中,丰富多元的活动方式引发了幼儿的极大兴趣,也增强了他们的自主参与意识。
(二)云南花灯操
1. 动作选配
较于其他民间舞蹈,《云南花灯》舞蹈动作简单,配乐欢快,是适宜幼儿学习的舞蹈。研究者与班级教师进行讨论,对《云南花灯》舞蹈的基本动作进行筛选,最后选取了小崴、正崴和反崴等具有代表性的动作,并按早操操节的安排规律进行编排。最后,在研究者和班级教师多次实践与改进后,整合成一套适合大班幼儿的云南花灯操。
2. 队形安排
研究对象的班级共29名幼儿,研究者将队形编排为“1+4×7”队形,“1”是指请一名跳操较优秀的幼儿与领操教师并排站在队伍前方,该位置具有流动性,可由不同幼儿交替上场;“4×7”是指其余幼儿分成4列7排。
在全身运动——扛合扇“火车钻山洞”操节中,队形变化是4列幼儿合并成2列(第1、2列合并,第3、4列合并)。先由两列排头的3排幼儿面对面站立,举扇搭山洞,后面的4排幼儿两人为一组并排依次钻山洞;钻过洞头的一组幼儿站立搭山洞,事先搭山洞的洞尾一组幼儿开始钻山洞。钻山洞与搭山洞的动作同时进行,“8×8”拍后恢复“1+4×7”队形。
3. 音乐选配
《七彩云南》歌曲前奏舒缓大气,间奏欢快有趣,尾奏平和放松,而且旋律强弱多变交替,节奏和速度又较缓慢,是适合幼儿进行早操活动的伴奏音乐。因此,研究者选取该儿童歌曲搭配本套云南花灯操,甜美清新的童声演唱将七彩云南的靓丽风光展现在幼儿的眼前,无形中起到信号提示、调节速度、调动情绪、优化动作的促进作用。
三、民间舞蹈融入幼儿早操活动的策略
(一)甄选适宜的融入元素
1. 适宜幼儿身心发展
幼儿园教育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促进儿童的身心健康发展。《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以下简称《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应该适合幼儿现有的身心发展水平,要在幼儿最近发展区甄选适宜的教育内容。民间舞蹈种类繁多,难度各异,教师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和动作发展水平甄选适宜的元素融入早操活动。例如,大班幼儿的平衡能力发展得较好,教师可以将云南花灯操中的跳撩步动作进行创编,帮助幼儿发展其身体平衡与协调能力。又如针对幼儿手部小肌肉的发展需要,教师选择轻器械(扇子)进行手部针对性的动作练习,如教授幼儿握扇、甩扇、合扇等动作。这些针对性的练习,既适宜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又能够“跳一跳,够得着”,有效提升幼儿的动作发展水平。
此外,教师的教育形式要活泼,教学方法要多样。刘晓东教授认为,“游戏是儿童对自己身心潜能的自发的开发……游戏大多具有体育的价值,尤其是那些以走、跑、跳、投、钻、爬等基本动作为主要内容的体育游戏”[2]。在早操活动中,动作的练习对幼儿来说较为枯燥,而且他们练习了一段时间后,往往会自发地进行追击类游戏。“教师应当注意寻找儿童喜欢的游戏,并注意开发和利用儿童自发的游戏。”[3]因此,教师可以在教授早操动作时融入游戏元素,如第一、二排与第三、四排的幼儿进行“比赛”,相互评价哪队学得最像;也可以在幼儿自发游戏时,组织全体幼儿进行接力跑、“老狼老狼几点钟”等同类型游戏。这不仅是对活动的延伸,同时也是课程游戏化的要求。
2. 契合幼儿生活经验
《纲要》中指出,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既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要有助于拓宽幼儿的视野。加强教育与生活的联系,就是将教育与幼儿当下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无论是日常生活或非日常生活中的生活经验,都可以融入幼儿园课程。因此,民间舞蹈的选择应该贴近幼儿当下的生活,选取与幼儿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的内容融入早操活动。同时,也要兼顾幼儿最近发展区的需求,帮助幼儿在最近发展区内拓展生活经验,体验情感,进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云南花灯》是一种广为流传的持扇舞,所用到的道具——扇子是幼儿日常生活中(如奶奶的广场舞)能看到、接触到的。幼儿对《云南花灯》舞蹈逐渐了解后,不仅知道广场舞可以使用扇子,其他民間舞蹈甚至是幼儿园早操都可以用到扇子,拓宽了自身的视野。
(二)进行早操创编实践
1. 掌握早操创编的基本要求
幼儿早操是一种简单易普及的运动,能促进幼儿身体机能的发育和动作能力的发展。早操创编要有明确的目的,不仅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还需考虑动作要全面,以便能够全面锻炼幼儿的身体。幼儿早操的创编需要兼顾以下几方面要求:
(1)早操动作应当简单易做,活泼欢快。教师可以将反映幼儿年龄特点的点头、拍手、跳跃等动作融入早操操节中。
(2)早操的创编要注意幼儿身体的全面锻炼与发展。一套好的幼儿早操需要将幼儿身体各个部位的动作进行有机结合,起到锻炼幼儿的骨骼、关节、韧带的作用,也要使幼儿的平衡性、灵活性和协调性等方面得到充分协调发展。
(3)合理安排动作程序及活动量。编排成套的幼儿早操的程序主要由“上肢或四肢伸展—扩胸、转体—腹背—下肢及全身—放松、整理”等一系列动作构成。身体动作的速度应该先由慢到快,再由快到慢。整套动作的活动量应该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
(4)注重兴趣,要有美感。幼儿早操的创编,其动作、配乐、使用的器械等应是幼儿感兴趣的、能够引起幼儿积极参与的。
要调动幼儿做早操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幼儿对体育活动的喜爱,早操的创编要贴近幼儿生活,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使之趣味化、游戏化。早操设计应合理科学,若动作、配乐或器械不能吸引幼儿的兴趣,幼儿参与性和积极性必然降低,其锻炼效果也会差强人意。
2. 积累早操创编实践经验
知识的力量在于实践。幼儿教师不仅仅是教育工作者,更是教育知识的实践者。无论是自身的早操创编能力还是园所的早操创编经验,教师都应该从幼儿身心发展的需求出发,“将操节练习、队列训练、体能锻炼进行融合,做到动与静结合、集中与分散结合、规定动作与自由动作结合,从而调动幼儿参与早操活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早操活动中获得全面发展”[4]。教师要不断思考与改进,及时总结创编早操的规律与经验,也要注重与其他教师之间的合作与交流,期待在实践主义理念的激励下,涌现更多优秀的幼儿早操作品。
【参考文献】
[1] 陶金玲.优秀传统文化启蒙教育重在生活体验[J].教育家,2020(03):27.
[2][3] 刘晓东,卢乐珍.学前教育学[M].南京:江苏凤凰教育出版社,2016.
[4] 李莉.幼儿园早操活动开展的现状及其改进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2010(08):67-69.
本文系江苏省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传统文化教育融入新时代青少年生活研究”(项目编号:20JYB003)阶段性研究成果。
通讯作者:汤丽裙,1791704487@qq.com
(助理编辑 姬小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