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萌++吴然
摘要:近年来,美剧、韩剧等在中国的风靡造成了一种文化间的“单向流动”,然而《琅琊榜》的热播使中国影视剧也走出国门。故本文以《琅琊榜》为例,探究中国影视剧美学的构建,从画面的艺术呈现到精神内涵的审美取向两个大方面,阐明中国影视剧未来发展需以精品为目标,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导向。总之,只有把握住中国影视剧独特的美学特征,才能世界的文化传播中占有一席之地。
关键词:影视美学;文化传播;传统文化
加拿大著名传播学家麦克卢汉曾经提出“地球村”的概念,他认为,大众传播媒介已经使人类跨越了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使得信息在瞬间便可传遍世界,于是,地球仿佛已经变成了一个村庄。的确,电影电视的国际传播已经达到了相当惊人的程度,并且随着互联网的发展更有愈演愈烈的态势。尤其是美剧、韩剧在吸引世界观众眼球、传递本国价值观、塑造本国形象、发扬本国文化等方面都处于领先地位。
然而,中国的影视剧与其他国家的影视剧相比,我们的独特优势或者说是竞争力在那里?答案是文化传承。如果从先秦时算起,中国传统美学已经有了两千多年悠久的历史,这些及其丰富的美学思想,凝聚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审美习惯和审美趣味,中国影视剧也从中汲取到许多可以借鉴的艺术瑰宝,形成自己独特的美学体系。
在近年来海量铺陈的影视剧中,《琅琊榜》脱颖而出,在国内外均受好评。除了制作精良、画面电影感、男主颜值高等表面原因,其在中国历史题材已经被无数影视剧的细说甚至歪曲以后,以一种崭新的正面价值传递与精美艺术呈现,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积极向上的读解。它扛起了传承中华传统文化的大旗的同时,也蕴含着鲜明的时代精神和当下色彩。故本文以《琅琊榜》为例,来探究中国影视剧美学的构建。
一、画面的艺术呈现
影视剧是视觉文化的产物,《琅琊榜》之所以赞誉不断,原因之一就是其画面的精致及视觉上的美感。其中画面的风格、严谨的构图尤为突出。
(一)画面风格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至今还有很多中国传统元素留存下来,其中中国水墨艺术就是其中之一。在中国水墨画中,笔墨是其艺术语言,讲究“以形写神”,追求“妙在似与不似之间”的意境。
在电视剧《琅琊榜》中,首先是的水墨片头的呈现,其淡雅细腻,时而激昂,时而舒缓,奠定了整部剧的基调。而在剧中,从服装设计到唯美布景,从整体色调到后期特效,好似一幅水墨画卷,让观众在欣赏精彩剧情的同时,也享受到了极佳的视觉体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镜头是男主人公梅长苏出场时,驾一叶扁舟,手持长笛,画面采用中国水墨画的“留白”技法,表现了梅长苏神秘的气质,使人陷入无尽的遐想。
(二)画面构图
构图承载着画面语言的内外张力,有着叙述情节无法比拟的魅力,往往能产生更为强大的美学效果。
在《琅琊榜》播出之初,最为人津津乐道的就是其构图上的美学呈现。其中有对称式的V字形构图、对角线构图、三分法则构图,以及“斐波那契螺旋线”构图。例如梅长苏出场的镜头,他乘一叶孤舟,面对贸然来犯的几艘大船,仍然淡定至极,在“斐波那契螺旋线”形式的构图中,他所占面积相比大船实在太小,但是画面中位置的重要性,凸显了他不可侵犯的地位。
二、内容的审美取向
真、善、美代表了艺术作品内容上的三种审美取向。“真”是一种价值选择,在现实生活与艺术世界的平衡中,表达对生命的关注;“善”是通过对高尚的弘扬,劝诫人们择善而从;“美”是一种价值判断,通过对恶的扬弃,照亮美的存在,使心灵得到升华。《琅琊榜》便是由悲惨往事引出的一个执着了十二年的故事,其中充满了友情、忠诚、正义、坚韧、成长等美好的价值观,传递出真、善、美的价值取向,引人深思又催人向上。
(一)真:对生命的关注
刘勰在其所著的《文心雕龙》中曾经提到,“酌奇而不失其真,玩华而不坠其实”,他认为文词的华美,想象的奇特都不能有损于艺术的真实。
《琅琊榜》有意淡化了故事发生的具体年代,观众很难辨认剧中的“大梁国”存在于中国历史进程中的是哪个朝代。这种架空历史的创作在中国古典叙事类作品中也较为常见,《红楼梦》就是其一。这种创作手法虽模糊了年代背景,但都有着一套细致、缜密的现实主义逻辑以及真挚的情感,且并未妨碍观众及读者对作品中现实主义精神的领会。《琅琊榜》中的执政为民思想、重情重义的人伦关系等,对于今天的观众来说仍具有现实意义。例如剧中靖王刚正不阿的美好形象,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中显得弥足珍贵,让观众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另外,剧中人物对爱情阐释更是符合东方男女那种“发乎于情,止乎于礼”的传统。例如梅长苏与霓凰郡主间的爱情并没有那么轰轰烈烈,而是表现出隐忍和内敛,越是这种隐于内心的爱,越能给观众澎湃的内心感受。
(二)善;对高尚的弘扬
鲁迅更在《摩罗诗力说》中呼唤“精神界之战士”,希望“有作至诚之声,致吾人于善美刚健者”。所以,艺术不仅来源于生活,还需要点亮生活。
剧中正面人物虽然身处权谋、感情漩涡中,但我们仍然可以从他们身上感受到正能量的存在。梅长苏进京“复仇”,虽然处处费尽心机,但是从不伤害无辜,所有的痛苦、黑暗、孤独都用自己微弱的身躯一人承担。
(三)美:对心灵的召唤
“崇真、扬善、赞美”是所有艺术创造向的最高审美原则的概括。而其中“美”则是在“真”和“善”的基础上达到的更高境界。
在《琅琊榜》中,我们看到太子和誉王的美服、美景、以及他们尊贵的地位,这些都是外显的“美”,但是,这背后却传达的是他们丑恶的灵魂。在虚假的“美”和真实的“丑”的对比中,我们受到了视觉上的冲击,道德上的震撼,也促使我们对美丑的反思。
总之,不管是画面的艺术呈现,还是精神内涵上的审美取向,《琅琊榜》都蕴含着中国传统美学的意蕴,呈现出一种正派且大气的格调,并且结合当下,将自古传承的道德礼法在现代社会做出了很好的诠释。
然而,目前有一些影视剧为了获取利益的最大化,引导观众消费灾难、消费低俗。并且,随着国际间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国际影视工业必然会以它特有的方式来影响和改变中国人的审美传统,这就需要我们在不断的与外来文化对话时,校正自身的文化价值尺度。
关于如何在对话中校正,是我们最应该思考的。作为有着两千多年文化传统的中国,浩浩荡荡的历史长卷既是世界文明探索的源泉,又是保障我国文艺创作的不竭源泉。戏曲、书法、音乐、舞蹈等独特的艺术形式,背后蕴藏着道、气、心、舞、悟、和中国传统艺术精神。在文化全球化的今天,中国的影视剧需要将传统符号价值意义和民族话语意义有机整合起来,从而担当起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的重任。总之以精品为目标,以传统文化精神为导向,是未来中国影视剧发展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