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回回+张金荣
摘要:本研究采用教育现场实验,结合时间取样观察法,选取实验班和控制班倾听能力进行测验,并对实验班被试进行两个月倾听能力培养的训练。制定培养策略,经过实验证明训练后的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得到明显提高,并改进了倾听习惯。教师的示范与及时鼓励、为幼儿提供充分的讲话机会、增加幼儿同伴间的交流互动,均对幼儿发展倾听能力有促进作用。研究认为,在发展幼儿的倾听能力中,教师需要发挥好自身的示范作用,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并加强听力,在此基础上发挥幼儿的自主性,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倾听能力。
关键词:大班幼儿;倾听能力;教育现场实验
倾听能力是幼儿语言学习和发展不可缺少的一种能力。幼儿倾听能力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学习和掌握知识的快慢,学会倾听有助于幼儿的语言发展水平得到更快的提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在语言领域的目标、内容与要求中都提到“注意倾听对方讲话,能理解别人讲话的意思”、“养成幼儿注意倾听的习惯,发展幼儿的语言理解能力”,因此培养好幼儿的倾听能力是发展幼儿语言能力的基础。此外,幼儿阶段语言的理解和表达其他领域发展的一个重要基础,而学会倾听则是幼儿理解和表达的基础。良好的倾听习惯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外界事物,获得认知,习得技能。倾听也是人际交流不可或缺的本领,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问题的提出
本研究主要从目前我国小学低年级儿童倾听能力差,影响日常学习等问题,从儿童入学前的大班着手,计划在儿童入学前能够培养良好的倾听能力,为入学做好技能准备。大班幼儿的自控能力、个性倾向等相较于之前都有所提升,也开始掌握认知策略。此外,6岁左右,儿童的社会角色会进行转变,是一个重要的转折期,教师与家长的教育重点应放在培养儿童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上。因此对大班幼儿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意义。笔者在查阅相关文献和借鉴以往教师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初步设计出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的策略,在咨询相关专家和幼儿教师的意见与建议后,对策略进行修改,形成用于本次实验研究的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培养策略。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主要运用实验法对大班幼儿倾听能力进行培训,在测试培训效果的前后过程中,辅以观察法对幼儿倾听外在的习惯表现进行记录。
1、被试选取。实验前为减少教师教学能力对幼儿倾听能力发展的影响,借助半封闭式访谈法对教师的教学能力进行测评。对宁波市某幼儿园的20名大班教师进行访谈,确定出教师专业能力水平较为相近的两个班级分别作为实验班和控制班,各随机抽取了15名幼儿作为被试。
2、研究工具。(1)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访谈提纲。参考叶丽(2008)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结构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现实情况编制,包括教学能力、组织幼儿一日生活的能力、与幼儿交往的能力、合作能力等六个维度。(2)大班幼儿倾听行为表现观察记录表。根据犹元佳(2015)对倾听行为表现总结分类,结合笔者在幼儿园日常观察,修订而成。(3)大班幼儿倾听能力前后测试听力题。听力材料选自赵寄石等编写的渗透式教育教材《幼儿渗透式领域课程(大班)》中的儿童诗和儿童故事。
三、研究过程
概念界定。倾听能力:幼儿在接受到言者外部的言语信息后,能够根据已有的经验将信息内部理解转化处理,并通过表情、语言、肢体动作等途径对言者进行适当的反馈。即幼儿能够认真倾听教师和同伴的言语,眼神关注言者,并给予适当的表情、动作、语言等反馈。(1)实验前测、后测。对实验班和控制班的各15名被试进行倾听能力测试,并用时间取样观察法辅助观测记录被试的倾听行为表现。倾听能力测试:教师按要求各组织一次故事欣赏、听说游戏、讲述活动,主试人员对幼儿的倾听能力进行测验,记录被试的语言反馈,根据要求对被试的反馈进行打分。时间取样观察:主试人员根据《大班幼儿倾听行为表现观察记录表》,对被试在自然教学活动情境下的倾听行为表现进行观察和记录。(2)实验过程。对实验班被试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实验教学,教师按照研究组提供的培养策略从主体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三方面培养幼儿倾听能力,控制班进行常规教学。(3)统计分析。利用SPSS 18.0对实验前后测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四、结果与分析
1、自然教学活动中幼儿倾听行为表现的情况。本研究就实验前期和实验后期,对两班的被试各进行了5次自然情景下教学活动中的时间取样观察,对前期观测结果和后期观测结果分为良好倾听行为和不良倾听行为两个维度做了分析比较,具体结果如下:
由上表可知,在自然情景的教学活动中,实验班和控制班的被试间的倾听行为表现情况通过实验培养发生了改变,可以得出以下三点结论:
(1)两班的倾听行为在培养前的水平相近,且不良倾听行为频次高于良好倾听行为。
(2)两班的倾听行为水平在后测中均有所提高,且实验班提高程度高于控制班。
(3)经过培养,实验班良好倾听行为出现的频次高于不良倾听行为。
2、实验班和控制班后测倾听能力水平差异。
控制班后测成绩和实验班后测成绩,即两组被试的平均测验成绩的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显示,方差齐性不显著(p>0.05),即两组的方差齐。控制班后测成绩和实验班后测成绩之间存在显著差异(t=-2.111,df=28,P<0.05),即实验班的后测成绩明显高于控制班的后测成绩。说明经过实验培养的实验班幼儿的倾听能力水平明显高于未经过实验培养的控制班幼儿倾听能力水平。
3、实验班前测和后测倾听能力水平差异。
对实验班培养前和培养后的被试成绩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的结果表明,培养后被试的倾听能力显著高于培养前的水平,t=-17.864,df=14,P<0.001。根据t检验结果可以说明被试经过培养后的倾听能力水平有十分显著的提高。说明经过实验培养后,实验班幼儿的倾听能力水平得到了明显的提升。
由此可知,经过有计划、有目的地系统培训,大班幼儿的倾听能力能够得到很好的提升,在相对简单的听说活动中表现尤为明显。制定的培养策略具有一定成效,但在深层次的讲述活动中,还需要深入改进与完善。
4、培养策略。设计培养策略从主题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日常生活活动三方面培养幼儿倾听能力。
第一阶段:听力加强阶段
具体要求:上课听讲时,幼儿能够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举手回答问题遵守课堂秩序,不随意打断他们发言。
实验方法:教师作出倾听示范,供学生模仿。课堂上注意提醒幼儿认真听讲,尊重他人发言。教师提问时问题表述明确,指令简洁、具体、明确。课堂讲述内容主次分明。开展听说游戏,对认真听且转述正确的幼儿予以奖励。
第二阶段:倾听能力培养阶段
具体要求:教师提问时能主动举手发言,对其他幼儿的发言予以评价。能够按照教师的指令准确进行游戏、活动。与他人交往时能够静下来听他人讲述,眼睛注视对方,及时予以适当回应。
实验方法:教师在课堂上积极鼓励踊跃举手发言并且遵守课堂纪律的幼儿,并让其他幼儿对发言幼儿的回答进行一定的评价。组织较复杂的规则游戏、听说游戏,简明扼要地表述清楚游戏要求,对能够按游戏规则顺利完成任务的幼儿进行奖励。在晨间活动中多加入幼儿间交流活动,与幼儿分享生活中的事情,做好倾听的示范。午间饭后组织幼儿讲故事、播新闻等活动,请幼儿就某个事件或话题进行自主交流。
五、培养策略有效性的讨论
在通过查阅以往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和一线教师的基础上,研究就实验前测的结果进行了分析。实验前测中可以发现,被试倾听行为习惯比较差,良好倾听行为出现的频率较少,被试间的倾听能力个体差异较大,水平参差不齐。对此,笔者对于研究中应用到的倾听能力培养策略进行了修改。在培养大班幼儿倾听能力之前,首先要帮他们养成良好的听力以及听的习惯,因此实验设计了第一阶段的听力加强阶段,为倾听能力差的幼儿做好听力基础的加强,为后期的倾听能力培养做好基层的夯实。
第一阶段,主要利用教师的示范作用,引导幼儿理解并掌握何为好的倾听的方式。要求教师提问时表述明确,指令简洁、具体、明确,讲述内容主次分明,以便幼儿能够理解教师的语言,在明确活动内容和目标的基础上产生成就动机,以完成活动任务。利用幼儿喜欢游戏的特点组织幼儿听力训练的游戏,鼓励认真听且完成任务的幼儿,也是利用了大班幼儿的成就动机强的特征。由动机和兴趣产生学习和模仿,实验班的被试能够更快且更好地加强听力,为倾听能力弱的被试做好了听力基础的准备。
在被试听力得到加强的基础上,实验设计了第二个阶段,即正式的倾听能力培养阶段。在此阶段中更多地投入了幼儿自主参与的机会,将重点从教师的示范作用上,转移到幼儿听何表达的发展上来。大班幼儿抽象逻辑型思维开始萌芽,对于游戏的要求比中班更高,他们更倾向于有挑战性、复杂性、创造性的游戏,因此较复杂的规则游戏、听说游戏,能够更好地吸引幼儿的注意,使他们调动良好的倾听行为来参与游戏。中班时期开始,幼儿的社会关系,从以亲子关系为主向同伴关系为主转移,因此大班幼儿间的交流不可忽视。所以实验创设了更多幼儿间进行交流的机会。晨间同伴间分享生活见闻,午间饭后幼儿讲故事、播新闻,围绕某个话题进行自主交流,在这些活动中,教师扮演组织者和帮助者的角色,帮助幼儿引出一个话题,适时维持秩序,给予适当的观点等,更多的是幼儿自己倾听别人讲,并用有效的倾听来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使得教学活动中的“课堂倾听”更能有效地融合到生活倾听中,在无形中培养幼儿的倾听习惯和倾听能力。实验结果证明,在这些活动开展后,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了提升,而良好的表达,离不开良好的倾听能力。
参考文献
[1] 冯李琳.低段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2] 赵寄石,唐淑.幼儿园渗透式领域课程[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
[3] 冯李琳.低段小学生语文课堂倾听能力的培养[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3.
[4] 叶丽.重庆幼儿教师专业能力的现状调查研究[D].重庆:西南师范大学,2008.
[5] 犹元佳.4-5岁幼儿倾听行为的研究——以鞍山市某幼儿园为例[D].鞍山:鞍山师范学院,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