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涛
【摘要】“史料实证”属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方法,因此对史料实证素养的探索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用例证方式从四个层面论述史料实证素养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的落实策略,为初中历史教师的史料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史料实证 核心素养 教学设计 落实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0-0117-02
一、要有证据意识,对教材中缺乏史料实证的历史结论,要做进一步的探究工作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青铜器与甲骨文》一课,教材中有这样的结论:“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这个论点对不对,书上有没有相应的历史史料的支撑?这需要让学生阅读教材并做出判断。有学生可能会从教材中找到这样的证据:“据统计,目前出土的商代带字的甲骨约15万片,所见单字有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有1500多字,每片甲骨至少有3~4个字,最多的有150字。”以此证明上述结论的正确性。
通过出土的甲骨文字的片数以及每片甲骨上单字的数目众多来推断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是有一定道理的,作为刚刚接触历史的七年级学生,能够找到以上史料作为论据,已经实属不易,但学生的思维有两个漏洞:其一,数量多就一定代表体系的完整吗?就好像我们学了很多零散的知识,但并不能代表我们形成了逻辑严谨的知识体系和思维系统。其二,学生在书上找到的这一段史料也并不能证明甲骨文在我国已发现的古文字中所处时间的早晚,因此应对教材中的结论有所质疑。
鉴于以上原因,在教学设计中我会接着追问:“文字数量多就一定代表体系完整吗?另外,甲骨文距我们今天有3000多年的历史,而我们讲过的半坡人制作的彩陶上也有刻画符号(陶文),它们距我们至少已经有4000年的历史了,那怎么能说甲骨文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呢?”通过以上问题的提出,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对某一个问题要打破砂锅问到底,通过不断追问,让学生的思维之网越织越密,对相关史料的逻辑分析能力才能不断提升。
在老师的启发和引导下,首先通过进一步阅读教材,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甲骨文出土数量的多少只是甲骨文体系比较完整的外在原因,而甲骨文造字方法的多样性和系统性才是甲骨文体系完整的重要内在因素,这在教材中“甲骨文的造字特点”一目有详细描述;其次,为了弄清楚半坡人陶器上的刻画符号和甲骨文到底哪一个是最早古文字,可以通过网络查阅相关历史资料。
据史料推测,甲骨文有可能不是中国最早的文字,但它应该是目前已知的体系较完整的文字中最早的中国古文字。通过这样的步骤,学生逐渐明晰了“论从史出”的史学原则,逐渐培养起证据意识,提高了史料实证的核心素养。
二、要有质疑精神,对每一个史料证据的真实性要存疑,并对其进行考证和思辨
在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讲到“南京大屠杀”一目时,可设计这样的问题:南京大屠杀被公认为是人类历史上的巨大惨剧,它集中展现了日本军国主义者的丑恶人性和反人道罪行!然而二战后,日本并未真正反思自己的侵略历史,历史学家孙宅巍在《近年来日本国内否认“南京大屠杀”存在的事件》一文中就罗列了20世纪80、90年代日本右翼势力做出的诸如极力美化侵略、否认罪行,公然修改历史教科书、否认南京大屠杀、参拜供奉有日本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等一系列日本右翼势力极力抹杀和掩盖日本在华所犯下的滔天罪行的丑恶行径!作为受到日本法西斯暴行极大伤害的中国人对日本右翼势力对自己罪行的矢口否认当然表现为义愤填膺、怒不可遏,然而这样的做法是不是最理性、最有利的回击方式呢?
在教学中,可接着设计这样的环节:
(1)出示史料一:日本右翼学者东中野修道等人编辑的《检证南京事件“证据照片”》一书的某“检证”——称某照片为中国“伪造”,理由是“照片中的日军军装没有肩章”。然后让学生思考、辩论这能不能构成否认南京大屠杀的证据?(2)接着出示史料二:日本中学教师渡辺久志搜寻事发时照片,发现大阪每日新闻社1937年10月21日出版的《支那事变画报》中“举杯祝贺占领无线电台的田中部队长”为题的一张同样没有肩章;接着在文献中查到陆军省次官梅津美治郎曾在同年8月29日下达通知:“各部队为了‘防谍’可以摘除肩章。”
出示两则史料后,让学生思考:回击日本右翼势力荒谬言论的最有力方式到底是什么?
事实胜于雄辩,正如上海交通大学教授程兆奇所说:“长期以来中国学者对日本的南京大屠杀‘虚构派’长于观念的批判,而疏于材料的辩驳,而对日本右翼挑战的最有力也最有效的回应就是用可靠的证据说话。”
通过以上环节,一方面让学生明白了南京大屠杀铁证如山、是不可抹杀的历史事实;另一方面,学生也进一步懂得了对史料真伪进行质疑、考证和思辨的重要性。
三、孤证不立,要学会运用多种渠道辨别史料的真伪,运用多种可信的史料重现历史的真实
在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中,郑和下西洋的重大意义和影响是一个重点内容,教师如果按教材内容讲授,通过教材中郑和船队出航的时间、次数、规模、运输货物的种类、交往的国家及交往的情况等方面史实的介绍,最后让学生总结得出如下结论:“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是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典范,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
这样的讲授似乎中规中矩、无可厚非,但仔细想来有“自说自话”,甚至“自我吹嘘”之嫌,怎样才能比较客觀地反映郑和下西洋的巨大影响呢?
在教学中,可做如下设计:
(1)出示郑和及哥伦布、达·伽马等航海家航海比较表,在时间、次数、人数、船数、船只大小以及到达范围等方面让学生做比较研究。通过数据对中外航海家进行比较,其说服力是巨大的,自然而然得出了“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创举,郑和是伟大的航海家”这样的结论。(2)引用著名汉学家李约瑟的话:“东方的航海家……从不威胁他人的生存……他们全副武装,却从不征服异族。”通过引述国外著名学者的话,它所产生的效果要远比课本上“自说自话”的效果好得多,也更有说服力,学生不约而同地出了这样的结论:看来郑和下西洋确实是和平交往,是世界各国友好交往、互通有无的典范。
此设计说明:只有通过对多种史料证据进行综合、比较、分析、归纳才能得出更为客观的结论,避免“孤证”的嫌疑。
四、要运用唯物史观的历史核心理论对相关史料进行客观、理性的分析并得出合理的解释
在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教科书《第15课 探寻新航路》和《第16课 早期殖民掠夺》两课中有这样的史料:
材料一:(“哥伦布‘发现’美洲”一目)10月,到达巴哈马群岛中的圣萨尔瓦多岛。后来,他们又“发现”了古巴和海地。在接下来的10年间,哥伦布先后三次西航。
材料二:新航路开辟以后,欧洲大西洋沿岸工商业经济繁荣起来,促进了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世界开始连成一个整体,世界的观念也从此逐步确立起来。
材料三:(“葡萄牙与西班牙的殖民掠夺”一目)西班牙殖民者使用武力强迫印第安人无偿开采金银矿,还在当地开发种植园,强迫印第安人和黑人作为奴隶在种植园里劳作。
材料四:由于西班牙殖民者对印第安人的残酷压榨和杀戮,以及致命的传染病,殖民地内的印第安人几乎灭绝,致使美洲劳动力极度匮乏。
在教学设计中,列举了如上史料后,可以提出如下问题:下面是对哥伦布开辟到达美洲新航路的不同看法,他们的看法为什么如此矛盾?请分析原因。
印第安人:哥伦布把欧洲强盗带到了美洲,破坏了我们的文化,掠夺了我们的财富,他是一个恶魔。
欧洲人:哥伦布“发现”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使落后的美洲走向文明,他是一个功臣。
教师要引导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的历史观——“唯物史观”来客观、理性地分析史料,如:(1)整体观点及纵横分析法;(2)价值观点及社会评价方法;(3)群众观点及人民利益标准方法;(4)辩证的观点及分析方法。
经过教师讲解,学生运用“唯物史观”对上述史料进行个体思考、相互交流,并最终在教师引导下逐渐形成科学合理的历史解释:
(1)从整体观点和价值观点看,人类的生产力与社会交往的发展是同时影响人类历史的主轴。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把欧洲文明传到美洲,促进了美洲的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形态的更迭以及世界市场的形成;同时,人类历史由各地区的相互闭塞到逐渐连成一个整体,人类被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视野拓宽、交往扩大。这些都证明了哥伦布的行动具有重大的个人价值、社会价值和历史价值。(2)从群众观点和辩证观点看,一方面,哥伦布的行为对推动美洲及世界历史的发展具有重大的積极意义,是一个“功臣”;另一方面,以哥伦布为代表的欧洲殖民者来到美洲大陆后,屠杀美洲土著、掠夺美洲财富、破坏美洲文化,侵害了美洲人民的利益,又是个不折不扣的“恶魔”。概括地说,哥伦布航行美洲具有“建立在非正义基础上的客观历史进步性”。
此教学设计重在培养学生自觉运用“唯物史观”的科学历史观来分析史料的意识,以及正确运用“唯物史观”客观、理性地分析史料,并得出合理解释的能力。
总之,“史料实证”属于历史学科五大核心素养中的核心方法,在初中历史教学设计中,要坚持“论从史出”的原则、具备证据意识;要学会辨别史料的真伪,具备质疑精神;要搜集不同例证,谨防“孤证不立”;要自觉运用“唯物史观”,对史料进行客观分析及合理解释。
参考文献:
[1]吴宇桢.良知揭真相[N].文汇报,2014.
[2]荣孟源.史料真伪谈[J].青海社会科学,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