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德志
摘 要:史料实证是高中历史学科的重要素养之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是史实确认的重要手段,是实现史事理解与解释的重要基础,是实现史事评价的重要基础,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史料实证;历史理解;历史解释;历史评价
正在修订的《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将历史学科的核心素养初步确定为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等五个方面,其中史料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这一素养是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所特有的思维品质,是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与方法。下面笔者就结合高中教学实际,谈一谈史料实证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具体运用。
一、史料实证是史实确认的重要手段
众所周知,历史事实是指过去已经发生过的一切事件或过程,具有逝去性、一维性、不可回溯性等特点,如果我们想要实现恢复具体历史事实的真面目,唯有借助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相关史料。正如梁启超所说:“史料为史之组织细胞,史料不具或不确,则无复史之可言。”再通过实证方法(古代称为考据)对其进行阅读、分析、归纳、综合,最后重现历史事实的客观面貌。显然,在这个“求真”的过程中,史料实证手段是史实确认不可或缺的重要方法,如果没有其,所有的史料就是碎片化的、没有生命的。而我们教材中叙述的历史事实,就是教材编写者对相关史料进行实证的产物。据此,在历史课堂教学中,往往也需要借助史料实证方法对有关的历史内容进行学习,以帮助学生准确掌握历史上的基本史实。例如运用史料实证方法对“分封制”历史事实的恢复,采用了如下三则典型原始史料文本进行史料实证。
材料一: “昔周公吊二叔之不咸,故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材料二: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爽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史记》
材料三: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孟子》
学生阅读了材料一叙述的内容,可以获取分封制实施的目的证据,从材料二信息中可以知道分封制实施的对象的历史依据,从材料三内容反映出的历史信息揭示的分封制中天子与诸侯的相互关系,然后综合与归纳三个历史材料有效信息进行加工,就可以把西周时期政治制度分封制的真面貌勾勒出来了,这样教学效果一定比教材文本叙述更有说服力。
二、史料实证是实现史事理解与解释的重要基础
历史理解与解释是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历史理解是指研究者以“移情”“重演”“推理”“想象”为手段,力图恢复和重建历史事实的真面目,是历史认识主体与历史认识客观之间相互作用的思维过程。历史解释是指研究者在历史理解的基础上,运用一定的理论、概念、方法对历史事实观察的结果再作理性的分析,说明为什么是那样的客观评判的过程。但对史事无论采用何种理解与解释的方法,都一定离不开史料实证的基本方法,它是历史理解与解释的重要基础。以“百家争鸣”一课为例。教师首先让学生研读下列四则原始史料,并归纳四个派别的思想特点,然后据此将教学内容设计为一个历史剧活动,让学生扮演成各个学派的代表人物,让他们在课堂上神入和重演历史,让他们“穿越”到那个战乱纷争的时代,“移情”人物的内心,体悟历史人物情感的沧桑。
材料一: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诸侯危社稷,则变置。 牺牲既成,粢盛既洁,祭祖以时,然而早干水溢,则变置社稷。——《孟子》
材料二: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绝学无忧。——《老子》
材料三:若使天下兼相爱,爱人若爱其身,犹有不孝者乎?视父兄与君若其身,恶施不孝?犹有不慈者乎?视弟子与臣若其身,恶施不慈?故不孝不慈亡有,犹有盗贼乎?故视人之室若其室,谁窃?视人身若其身,谁贼?故盗贼亡有。犹有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乎?视人家若其家,谁乱?视人国若其国,谁攻?故大夫之相乱家、诸侯之相攻国者亡有。 ——《墨子》
材料四:法者,宪令著于官府,刑罚必于民心,赏存于慎法,而罚加乎奸令者也。 术者,因任而授官,循名而责实,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 贤人而诎于不肖者,则权轻位卑也;不肖而能服于贤者,则权重位尊也。尧为匹夫,不能治三人;而桀为天子,能乱天下。吾以此知势位之足恃,而贤智之不足慕敬重也。——《韩非子》
通过这一史料实证活动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充分认识到儒家的醇厚、道家的超逸、墨家的谨严、法家的冷峻等思想特点,它们共同构造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
三、史料实证是实现史事评价的重要基础
我们都知道人们认识历史并不是单纯为了弄清楚过去发生过什么事情,更重要的是为了探究历史事实所生成的历史意义,即历史评价。历史评价是人们对历史人物、事件、现象从历史或现实价值角度所做的认识。当然,无论是对历史过去产生的意义还是对现实生成的意义,都需要建立在史料實证方法的基础上,否则生成的意义就失去了历史事实的本真,失去了历史的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中,运用史料实证方法,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文本中史事评价的内涵与意义。例如运用史料实证方法对“辛亥革命”的评价。
材料一:共和政体成,专制政体灭;中华民国成,清朝灭;总统成,皇帝灭;新内阁成,旧内阁灭;新官制成,旧官制灭;新教育兴,旧教育灭:枪炮兴,弓矢灭;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盘云髻兴,堕马髻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爱华兜兴,女兜灭;天足兴,纤足灭;放足鞋兴,菱鞋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拜跪礼灭;卡片兴,大名刺灭;马路兴,城垣卷栅灭;律师兴,讼师灭;枪毙兴,斩绞灭;舞台名词兴,茶园名词灭;旅馆名词兴,客栈名词灭。 ——《时报》(1912年3月5日)
材料二:“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抛弃是没有疑问的。” ——引自林伯渠语
材料三:“民国”之取代自秦始皇以来两千多年的“帝国”,是中国近代内在矛盾发展的结果,是一种前无古人的变化。它抉破了历代王朝的更迭机制,否定了整个皇权体制,因而也触动了传统社会的各条神经,是政治制度和社会思想的一大跃进。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从材料一学生可以理解辛亥革命给中国当时社会带来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从材料二学生可以认识辛亥革命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了巨大变化,从材料三学生可以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三則史料从感性到理性阐释了辛亥革命生成的历史意义,学生也就不难理解教材文本中的有关评价:“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为中国先进分子探索救国救民的道路打开了新的视野。虽然它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但为中国的进步潮流打开了闸门,使反动统治秩序再也无法稳定下来,激励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富强而更加勇敢地奋斗。”
四、史料实证是检验历史认识的重要手段
由于受到研究者的哲学观、历史观、思维方式、认识能力等影响,不同认识者往往会形成不同的历史观点。而要检验一种历史认识或历史观点的正确性,同样需要以史料文本为依据。在中学历史教学过程中,学生也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历史观点,为了帮助学生理解这些观点,也需要学生掌握史料实证的方法,以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从证来”的意识。例如,我们以二则一手历史史料为依据,运用史料实证方法论证胡锦涛主席对孙中山的历史评价,即“孙中山先生一生追求真理,始终与时俱进;一生不懈奋斗,始终坚韧不拔;一生热爱祖国,始终致力于振兴中华。孙中山先生的一生,是为近代中国的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无私奉献的一生,是为实现国家统一、振兴中华而殚精竭虑的一生”。(纪念孙中山诞辰140周年讲话)
材料一:文奔走国事三十余年,毕生学力尽萃于斯,精诚无间,百折不回,满清之威力所不能屈,穷途之困苦所不能挠。吾心所向,一往无前,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用能感动风潮,造成时势。卒赖全国人心之倾向,仁人志士之赞襄,乃得推覆专制,创建共和。 ——孟庆鹏:《孙中山文集》
材料二:“中国数十年来为主义而奋斗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国政界中之人格,不屈不变,始终如一者,中山先生一人而已。中山先生真爱国者也;于为国之外,无其他杂念,可谓纯洁之爱国者。中山先生真实行者也;不顾成败,不问毁誉,可谓勇往之实行者……故以有名于世者,中山先生诚中国一人而已。” ——《申报》(1925年3月12日)
学生通过对以上史料进行研读可以认识到,第一则史料是从孙中山自身的角度,叙述其一生革命经历的艰辛和困苦,充分说明他是一位近代中国为民族独立、民主自由、民生幸福而具有无私奉献的民主革命家;第二则材料则是一家近代报纸对孙中山一生的评价,揭示了他高尚的人格和不屈不挠的爱国精神。这些史料充分佐证了胡锦涛主席对孙中山的高度历史评价。
以上是笔者在高中历史教学过程中对史料实证功能的一些感悟,也许是管中窥豹,有待于学界同人做进一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