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剪纸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中的实践探索

2021-04-13 16:38贾立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37期
关键词:剪纸教学幼儿园教育

【摘要】幼儿阶段的教育在人生中发挥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在此阶段接受的教育能對幼儿后续人生的发展产生一定影响。本文即以剪纸教学入手,分析了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剪纸教学的价值与途径,以期为同行业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剪纸教学  幼儿园教育  融入实践

【中图分类号】G6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37-0128-02

幼儿园教育几乎是每位儿童成长过程中的必经教育阶段,在此阶段中的幼儿普遍对世界具备极大的好奇心,也具备更多潜能亟待开发。美术教育是幼儿园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接受美术教育能使幼儿具备发现美与创造美的能力,同时开发其想象力与动手能力。而剪纸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将其融于幼儿园美术教育,不仅能激发幼儿的创造力,更能使其在潜移默化中感受中国传统文化,培养其文化自信。

一、将剪纸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的价值

剪纸艺术在我国具备悠久的历史,也是我国文化艺术领域的瑰宝,跻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剪纸艺术以剪刀或刻刀为主要工具,在红纸或彩纸上剪出或刻出花样图案,并将作品张贴于门窗上,其形式较为丰富,且具备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传播范围也相对较广。从某种角度来看,剪纸已成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象征之一。与此同时,教育是文化传承的载体,尤其在幼儿教育中,剪纸教育更承担了文化启蒙教育的责任与义务。对此,教育家陈鹤琴曾说:“小孩子应有剪纸的机会。”其将剪纸的优势归纳为两点,其一是剪纸能够使幼儿养成独自消遣的好习惯,其二是剪纸能够有效练习手筋。由此可见,剪纸有助于引导幼儿提高注意力,使其能够在较长时间内专注于同一事物,同时锻炼手部肌肉群与手部精细动作,以此开发幼儿大脑,提升其手眼协调能力。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剪纸教学,不仅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更能锻炼幼儿专注力,提升幼儿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其健康的审美情趣与思维能力,也能够激发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在潜移默化中使其更具文化自信[1]。

二、现阶段将剪纸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现存不足

首先,幼儿园美术教学活动中的剪纸教学过程相对单一,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并未真正发挥幼儿的课堂主体作用。实际教学往往仅由教师进行示范,幼儿再依照教师的动作沿纸上设定的线条进行裁剪即可。而在引导幼儿熟悉剪纸流程后,教师也往往缺乏进一步引导,幼儿的创造能力在此过程中并不能被有效激发,且剪纸教学中也缺乏文化知识的渗透,使得剪纸教学相对枯燥。

其次,剪纸教学并未以幼儿认知特点为依据,部分教师所选内容相对复杂,尤其小动物之类的剪纸具备一定难度,幼儿不易学习,更不易操作。此类限制使得幼儿园剪纸教学的内容较为有限,难以融入更多剪纸纹样[2]。

三、将剪纸教学融入幼儿园教育的策略

(一)创设剪纸教学情境

为提升剪纸教学的趣味性,同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教师可从创设情境入手,立足于激发幼儿学习剪纸艺术的兴趣,为幼儿创设与其认知特点更为符合的情境。在创设剪纸教学情境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并将剪纸内容与其个人喜欢进行有机结合,在此基础上灵活运用多媒体,同时穿插故事与游戏等方式,为幼儿创设与剪纸艺术更具契合度的学习情境,使其在接触剪纸艺术的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索欲,从而由兴趣引导,开始自主学习剪纸艺术[3]。例如在剪纸教学前,教师可先收集我国各个区域的剪纸艺术作品图与视频等资料,再经由筛选整合,将其制作成为剪纸艺术介绍短片,并在剪纸教学中以此短片作为引入材料,提升幼儿对剪纸艺术的求知欲。如可以在短片中为幼儿展示“龙凤图”“十二生肖”等色彩鲜艳的剪纸作品,同时可选择较为简单的且富于趣味性的历史知识与民间风俗习惯融入其中。如在为幼儿展示“八仙过海”的剪纸时,可适当为其讲解八仙中张果老倒骑毛驴的故事,使幼儿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传统文化,拓展其视野。也可引导幼儿结合自身生活经验,回忆春节时期见过的门窗上的“福”字窗花,将此类与幼儿生活贴近的情境作为剪纸教学的引入材料,以此激发幼儿对剪纸的学习兴趣,从而为后续教学打好基础。

(二)确保幼儿的课堂主体地位

在剪纸教学中,教师应当充分考虑幼儿思维认知能力与动手能力,在指导其学习剪纸的过程中依照循序渐进的原则,使剪纸教学层次化,以此确保不同层次的幼儿都能在剪纸教学中有所收获,从而保障幼儿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4]。例如在初次接触剪纸时,教师可安排幼儿剪几种简单的线条,以此对剪刀与剪纸等基础操作加以熟悉。在熟悉基础操作后,可进一步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图形练习。在经过一定的剪图形练习后,幼儿将逐步掌握简单图形的剪纸要领,教师则可继续引导幼儿学习更为复杂的剪纸技巧,如“挖剪”等。经过循序渐进的练习后,幼儿逐步能够操控剪刀完成简单图形的剪纸过程,也将对简单的剪纸逐步丧失兴趣,在此情况下,教师则可及时讲解更为复杂的剪纸技巧,如“对称剪镂空”“拼接构图法”等,引导幼儿在探索过程中发现更多剪纸的乐趣,也为其适当增加挑战性,以此使其继续保持学习剪纸的热情。

与此同时,教师也不能忽视幼儿的个人喜好,可根据幼儿个人喜好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引导其深入探究。对此,大班的亮亮深有体会。亮亮特别喜欢小白兔,不仅家里养了一只宠物兔,而且有一只兔子造型的橡皮,而且毛衣上也有可爱的小白兔图案。在与亮亮沟通后,教师了解到亮亮对小白兔的喜爱,并邀请他共同探索用纸剪出小白兔的方法。亮亮与教师对小白兔进行仔细观察后,总结出了小白兔的特点:有一对很长很长的大耳朵,脸小小的,身子圆滚滚的,四只小脚有时候看不见。在教师的引导下,亮亮顺利在纸上画出了一只不太标准的“小白兔”的形象,教师在征得亮亮的同意后适当修改了其所画线条。最终亮亮按照线条顺利剪出了一只小白兔,并在剪小白兔的嘴巴与眼睛时运用了刚刚掌握的“对称剪镂空”的技巧,最后又利用“拼接构图法”使剪纸拼接成为一只完整的小白兔。在此之后,亮亮又逐步学会了自己画出小白兔的形象,并全程自己完成剪纸,在兴趣的引导下,亮亮也体会到了剪纸的乐趣。

(三)采取科学评价方法

评价是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在幼儿剪纸教学中,教师也应当在幼儿学习剪纸知识或完成剪纸作品后及时进行评价。在对幼儿学习过程与学习成果进行评价时,教师应当把握以鼓励为主的原则,以此满足幼儿成就感,提升幼儿自信心。即使幼儿一时难以剪出理想状态的纹样,教师也应当对其进行纵向比较,多给出“与上次相比,你这次剪得更好了”一类的评价,以此使提升幼儿对于剪纸的信心。切忌与其他幼儿进行横向比较,此类比较易使幼儿产生自卑感,甚至出现不再主动参与剪纸教学的情况。教师应当科学评价,鼓励幼儿参与剪纸活动[5]。

喜爱小白兔的亮亮在班级里有一位极为要好的小伙伴儿明明,与亮亮不同,明明动手能力相对不甚理想,想象能力也不如亮亮丰富。因此在剪纸过程中,明明对亮亮的剪纸作品始终抱有一丝羡慕,但自己却无法完成与亮亮同等优秀的剪纸作品。针对明明的问题,教师为其设计了专属评价,在评价体系中,明明与亮亮结成了“一对一”关系,使其评价得以有机结合,明明也在专属评价中获得了更多自信。

在“一对一”关系中,教师先为明明寻找了更为简单的剪纸纹样,对于亮亮剪出的小白兔,教师对应设计了简单的胡萝卜与青草等各类纹样,并帮助明明一起练习画出“胡萝卜”与“青草”。在反复练习后,明明也能逐渐画出像模像样的“胡萝卜”和“青草”了。教师进一步鼓励明明独立在纸上画出两种纹样,并大胆使用安全剪刀,按照自己画的线条把“胡萝卜”和“青草”剪下来。明明第一次剪“青草”的时候还畏畏缩缩,但在剪“胡萝卜”时就相对放松了很多,最终顺利剪出了“胡萝卜”与“青草”。教师挑选了亮亮剪出的两只小白兔,分别将它们与明明的胡萝卜和青草贴在一起,并在明明的评价中专门设计了一条“为朋友剪的小白兔提供食物”一项,在此项评价下给予了明明最高评价。明明也由此获得了巨大的成就感,每天路过展示板都要欣赏一会儿自己给小白兔准备的“食物”。在成就感的驱使下,明明也逐渐开始喜欢剪纸,甚至开动脑筋为“胡萝卜”选择了不同配色,将绿色的叶子与橘色的胡萝卜身体分开剪,再用“拼接构图法”合在一起,正是教师的科学评价让明明树立了自信心。

四、结语

综上所述,幼儿园美术教育首先需要对幼儿身心发展特点与认知特点进行综合考量,再以此为依据引导其在美术教育中感悟美,最终实现创造美的过程。在幼儿园教育中融入剪纸艺术,能激发其艺术创作灵感,释放其想象空间,使其创造出各具特色的美,并在创造过程中享受成就感,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提升文化自信,为其后续人生旅途奠定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冯炜钰.民间文化艺术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的渗透路径[J].幸福家庭,2021(2):40-41.

[2]刘银花.在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渗透民间艺术文化的策略[J].新课程,2020(30):165.

[3]莫如钰.传统手工藝融入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个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

[4]赵萌,农丽婵.浅谈学前教育专业学生手工应用能力的培养[J].美术教育研究,2020(12):170-173.

[5]蒋玲.布依族民间美术应用于幼儿园艺术课程的个案研究[D].贵州师范大学,2020.

作者简介:

贾立(1975年2月-),女,汉族,甘肃省庆城县人,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剪纸教学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剪纸教学实践策略研究
论幼儿师范专业的剪纸教学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倾向问题的研究
幼儿园教育中家园协作发挥的作用解析
刍议幼儿园教育教学中民间艺术文化的渗透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如何在剪纸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剪纸教学”的课程开发与实施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