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阅读习惯的养成与能力的初探

2021-03-24 10:11陈红刘朝义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阅读能力

陈红 刘朝义

摘 要:随着课程标准的实施与深入,数学教育教学不仅要教给学生数学知识,还要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提升学生的数学文化。而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是数学素养中最重要的一环。

关键词:数学文化这; 阅读能力; 现实意义与途径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2-047-002

一、数学文化的价值内涵及其数学背景

数学文化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来谈,狭义的数学文化包括数学的思想、方法、观点、以及它们的形成和发展等。广义的数学文化除包括狭义的数学文化内容之外,还包含关于数学家与数学史等。進入21世纪之后,数学文化的研究更加深入,一个重要的标志是数学文化走进中小学课堂,渗入实际数学教学,努力使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真正受到文化感染,产生文化共鸣,体会数学的文化品位,体察社会文化和数学文化之间的互动。数学的内涵,包括用数学的观点观察现实,构造数学模型,学习数学的语言、图表、符号表示,进行数学交流。通过理性思维,培养严谨素质,追求创新精神,欣赏数学之美。数学文化和其他文化现象一样,如果数学文化直接支配着人们的行动。孤立主义的数学文化:一方面拒人于千里之外,使人对数学望而生畏;另一方面,又会孤芳自赏,令人把数学家当成“怪人”。学校里的数学,原本是青少年喜爱的学科,却成了打人的“棒子”。优秀的数学文化,会是美丽动人的数学王后、得心应手的仆人、聪明伶俐的宠物。伴随着先进的数学文化,数学教学会变得生气勃勃、有血有肉、光彩照人!当数学文化的魅力真正渗入教材、到达课堂、溶入教学时,数学就会更加平易近人,数学教学就会通过文化层面让学生进一步理解数学、喜欢数学。要让我们的数学课堂有数学文化,那就需要师生们拥有对数学文化的喜爱和探究的习惯,要有广泛阅读数学的习惯,在大量的阅读中体验和掌握数学文化。

二、数学阅读能力培养的现实意义

小学数学学科中的阅读能力与语文学科的阅读能力有所不同,不仅仅只有文字阅读,更具有学科特点的是拥有符号阅读能力和图形阅读能力等几个方面。其中,文字阅读能力是指对数学定理等内容的理解能力,以及对数学应用题文字描述的审题能力;其次,符号阅读能力,不仅仅包括学生对加、减、乘、除号以及括号等符号的理解和阅读能力,还包括对几何符号等数学知识的阅读和理解能力;同时还有图形阅读能力,主要是指对几何图形等各种图形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以及将图形与数学公式相互转化的能力;以及数学小报、数学绘本、数学历史等读物的阅读,如数学家故事、数学史,数学故事、数学日记等。培养学生拥有良好的阅读习惯,不仅让枯燥的数学符号学科变得有趣,让孩子们感受到学校与生活的紧密联系,同时通过数学思维方法的阅读有助于学生实现自我学习能力的养成和思维的提升,提高解题和应用的能力;同时对学生的长远发展直观重要,甚至比学习某一个板块的知识更为重要,可以通过这些有关思维的数学日记以及数学史的学习,我们应该对学生在数学阅读方面能力提升加以培养,更能够让孩子在数学历史或者日记中学到学科知识和完成育人的教育,让孩子们在这些读本学有所获,学有所长,学有所用,让孩子们在阅读中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

三、培养数学阅读能力的策略与方法

1.巧设问题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小学数学知识普遍具有逻辑性与抽象性较强等特点,使得小学数学成为学生们较为困难的学习内容,这也是导致小学生数学阅读兴趣较差、自主学习意识较弱的重要原因之一。数学老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对设计引人入胜的情境激起学生的兴趣,从而通过阅读指导,训练学生的阅读习惯和专注度,这对于学生兴趣和自信心的培养至关重要,对后续学习也有一定的影响。例如二年级下册我们在学习有余数的余除法这课时,学生对于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联系体会并不深刻,很多老师往往只是设计了几个算式,让学生分一分、摆一摆,写出算式之后观察就得出结论:在有余数的除法算式中,余数要比除数小。像这样不完全的归纳法对于学生的思维培养是不利的,对于数学的严谨性也体现得不够,在除法运算过程中,与余数有关、影响余数的绝不仅仅只有除数一个,所以我们应该更多地设计更好的情境激起小学生的思考。对此我们可以设置如下情境:“每组任取一些糖,平均分到5个盘子里,余数大的一组获胜。”裁判员老师宣布规则。小明组取了27颗糖果,小红组取了37颗糖果。分完以后,两个组都只剩2颗糖果。平局的情况下引起了两组的思考:“怎样才能让剩余的糖果更多呢?”通过这个过程培养学生用数学思维方式思考问题,感受影响余数的因素——盘子数和糖果数。“我们想再拿一些盘子。”小明说,于是老师给了小明组两个盘子;“我们刚才的糖果少了些。”想想说,“那再给你10颗糖吧!”老师说。拿回糖果后想想和组员高兴坏了,“这么多糖,能赢了吧?”“管他的,先分分看。”小红组边说边分,最后还是多2颗;“哎,拿回2个空盘子,这回输定了。”“别急,我们先匀匀看。”小明组动起手来,最后还是剩2颗。“我有办法啦!”小红大声喊道。通过第二次分物的过程,和两组分物情况的对比,还有小红组的汇报让学生感受到调整的方向是除数而非被除数有关,明白余数比除数小的道理。“又是平局?这次随便拿吧!”老师说完,想想快速抓起桌上的3颗糖,小红把3个盘子拿在手中,都高兴地笑了。小朋友们,猜猜看哪组能赢呢?想想拿回糖果一分彻底傻眼了,刚好分完,一颗不剩!余数为0。“我放一颗回去!”组员边说边行动,通过调整,小明组最后余4颗,他们欢呼起来了。小明组把盘子里的糖果再匀了匀,发现只余下1颗。“我们放几颗回去吧!”通过调整,最后居然余下了8颗。小红得意地笑了,原来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让学生感受到除法模型中每个量变化对其他量所起到的作用力,充分地感知余数真实产生的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被除数和除数)。

2.圈画重点字词,提升阅读效率

数学语言逻辑性强,解决数学问题需要一定的推理能力和理解力,这不仅需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从问题情境中获取数学信息,还要理解各部分量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这对于从低段向高段过度的学生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在低段很多问题的解决都是两个信息和一个问题的简单数学问题,但是随着年段的升高,数量和数量关系越来越复杂,这就需要对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进行正确的指导,从而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学会在长信息中找重点字词,将常常的文字通过关键字词的勾画来理解题意。例如小明买了每盒12块装的巧克力6盒,每盒价格是20元,小华买了同样的巧克力3盒,请问两人一共花了多少元?对于这类数学信息较多的题目,学生首先要学会正确的分析方法,排除干扰信息,然后根据问题寻找关键信息解题,我们在指导学生解题的时候,其实应该指导阅读的方法,对题目中重点字词和信息进行圈点,提升获取信息的能力,从而提升解题效率。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在数学阅读过程中的关键要素精确提炼能力,还包括学生思辨结合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能力等数学素养的培养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3.动手动脑结合,提升阅读理解

小学数学教学内容普遍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而小学生的理解能力尚在培养阶段,数学思维也处于不断完善和发展过程中,这使得学生单凭阅读很难清晰、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不利于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升。所以在阅读过程中,还应该间或掺杂一些动手操作的活动,或者让学生通过摆一摆、画一画、看一看等操作中去发现知识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和规律。例如在执教三年级下册学习了面积单元之后,很有必要对周长和面积加以区分,以及周长和面积在切拼过程中变与不变加以理解。我们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用24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有多少种拼法呢?每种拼法拼出来的长方形周长一样吗?让学生动手去操作,并且通过操作出的图形画图和计算出他们的周长,一下之就知道长方形不同,但是它们的面积是一样大的,只是周长在发生变化,而且还发现,当长方形的面积相等时,长与宽的差越大,周长越大的规律,同时还会在这个规律中进一步深挖?为什么长与宽相差越大,周长就越大呢?越接近正方形,长方形的周长越小呢?得出这样的结论之后,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继续观察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激发学生思考,然后发现在拼的过程中,边与边之间存在重合遮挡的关系,越接近正方形,重合遮挡的边也就越多,从而周长也就越小。除此之外我们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尝试:如果是用24厘米长的绳子围成一个长方形,那么这些长方形的面积之间又有怎样的变化规律呢?诸如这类知识,我们除了要让学生自己阅读之外,还应该增加一些指导和动手操作的因素,有些东西光看和理解,有的时候是不够的,所以将阅读和实践相结合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对数学知识的阅读理解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图形思维的培养。

4.课内外阅读相结合,拓展学习空间

课堂学习的视线是有限的,往往很多问题仅靠课堂上的时间很难全方位地覆盖到,对此我们应该培养孩子良好的数学阅读习惯,读题、读教材,学会预习和思考;读一些数学家故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读一些数学读本,培养换个角度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某套读本中关于指导学生画图解决问题的方法中,设置了如下桥段:三个小朋友来到了烘焙坊,准备进去参观一下,小思建议大家带着数学眼光进行观察,精灵提议比比看谁的收获大。

他们来到了烘焙间,师父要烤90个面包,已经烤好36个,烤箱一次最多能烤9个。想想在思考:至少还要烤几次才能完成呢?精灵提议大家画图看看。小思很快画出了数量关系图,想想的实物图画了好久啊!精灵画了个直条图,大家看不太明白,图上没标问题,而且只有一个信息。精灵修改了一下,立刻变成立信息完整、问题清晰的好图。小思说:“大家都是先画出总数90个,再去掉烤好的36个,就可以算出剩下的个数”“求出剩下的个数,和指导每次烤9个,就知道还要再烤多少次了。”想想补充道,看来图形不一样,但都能帮我们解决问题,而且每种图都有自己的优势。

图形依赖数据进行支撑,数据需要图形进行表示,二者相辅相成,让学生在观察、讨论、完善的过程中,感受数学抽象的过程,培养抽象意识。同时通过对比,感受不同画法之间的区别和练习,学会在具体情境中进行合理地选择,并画出完整的数学图形。

他们来到了包装间,阿姨正在包装蛋糕,已经装好了4盒(每盒6个),还有54个没有装,阿姨想考考小朋友们:剩下的比装好的多几个呢?小思立刻画出了数量关系图,大家一看就明白了;想想也学着小思的画法画了一个图,“这更像是一道题。”精灵说。精灵用直条图表示了出来,真是太清楚啦!看来同样的图,表达方式不一样,差别也很大啦!比较多少直条图好,数大了实物图不好画呢,总之画图能让问题变得简单明了。

他们来到了餐厅,里面有几张6人桌。精灵发现了一个问題,这些桌子可以拼起来坐,3张桌子拼成一排,最多可以坐多少人呢?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可以把桌子推到一起拼一拼,也可以通过画图来看一看就明白了。小思想了想,觉得最多可以坐14个人,她是怎么拼的、怎么想的呢?小朋友们快去画图来看一看吧。

结合问题情境,通过尝试、对比、优化方案的过程,让学生感受画图解决问题的优势,感受方法多样性的同时,学会面对具体问题情境时正确选择图形进行表达,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严谨性,培养数学眼光看待问题,数学方法解决问题,从而提升抽象能力,这样有价值的数学绘本阅读,极大程度上提升了学生的数学阅读空间。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加强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不仅是提升学生读题、审题和解题能力,更能够在阅读中提升学生的思维品质和道德品质等。作为一线的数学老师应重视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提升,根据课堂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更加具有针对性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从而提升学生的数学课堂阅读兴趣和阅读质量,并促进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王红梅.小学数学核心素养的内涵与培养策略[J]数学教学通讯,2018(31)

[2]李桂龙.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阅读理解探讨[J]新课程(综合版),2018(09)

猜你喜欢
阅读能力
语文阅读能力阶梯式方略探讨
论朗读在大学英语学习中的重要性
小学生阅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的培养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阅读能力
“数”山有路“读”为径
培养小学生英语课外阅读能力要注意“四性”
提高高中生英语阅读能力的策略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阅读能力培养刍议
试析提高二外日语阅读能力之对策
分层导学有效提高小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