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整合理念下单元整体教学的基本策略

2021-01-14 00:44:24王存梅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2021年12期
关键词:整体教学单元教学

王存梅

[摘 要]统编教材各个教学板块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这需要教师基于大单元的整体视角,将“单元整体育人”作为开启教学的出发点,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教学框架和板块。教师应整体解读单元编排意图,明确能力生长的单元目标;整合统整教学资源,构建能力生长的教学板块;全局设置学習方法,创设深度体验的学习活动。只有这样才能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

[关键词]整合理念;单元教学;整体教学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21)34-0052-02

统编教材采用“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双线并行的方式编排内容,无论是精读课文、略读课文、语文园地、口语交际,还是习作板块,彼此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这就需要教师以整体化的思维,重视单元资源的匹配和统整,关注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打破传统教学“就一篇教一篇”的弊端,引导学生在单元整体学习中自主探索、深入反思,推动学生语文核心素养的发展。笔者以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为例,谈谈运用单元整合思想展开教学的一些实践与尝试。

一、整体解读编排意图,明确能力生长的单元目标

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了解课文内容,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对于五年级学生而言,他们已经学习了详细复述、简要复述,对于复述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经验,本单元提出的“创造性复述”是一个全新的要求,需要学生在深入、通透地把握内容的基础上,融入自己的理解和想象,展现出一个属于自己的“新故事”。设置这样的语文要素,旨在让学生将故事复述得更加生动且富有吸引力,以历练学生的想象能力。

纵观整个单元,除了相关的课文外,编者还在“口语交际”“交流平台”等栏目中相机渗透了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和策略。比如,“口语交际”要求学生在创造性复述故事的时候,要形成鲜明的听众意识,可以通过配合手势、表情等方式,更加形象而直观地展现自己创造出来的故事。有些课文的课后习题还匠心独运地展示了连环画,为学生创造性复述搭建了平台,并且暗含着要合理地借助媒介来开展复述的要求。这个单元还配合“创造性复述”的要求设置了“快乐读书吧”,旨在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内容,进一步借助民间故事的丰富题材鼓励学生多阅读、多实践、多体验。

纵观整个单元,编者完全依循着单元整体育人的价值取向编排课文,教师就可以从单元视角出发,明确教学目标,落实语文要素,助推学生语文关键能力的成长。(1)激活原始学习经验,运用已经掌握的方法,自主阅读民间故事,解决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感受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形成继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瑰宝的意识;(2)紧扣民间故事的文体特点,通过自主发现、合作探究等多种途径,感受故事在情节安排、想象创造、人物刻画和情感抒发方面表现出来的特点,进一步丰富学生对民间故事的认知;(3)结合文本特点,利用课后习题,掌握创造性复述的方法,并能配合相应的动作与表情,合理化地进行创造性复述。

有了明确的单元教学目标,教学单元中具体的课文和栏目时就有了方向,就能让所有教学环节都积极地为单元目标的落实服务。

二、整合统整教学资源,构建能力生长的教学板块

对于创造性复述而言,学生难学的并不是要掌握相关的知识,而是难在将知识转化为能力,这需要教师在板块设置中提炼出富有价值的任务。以这个单元为例,教学资源都与民间故事有关,语文要素是“创造性复述”,教师就可以创设“民间故事我来讲”的真实情境,形成“我阅读”“我探寻”“我交流”的任务类型,并相机设置与之相对应、相匹配的三种基本课型:(1)单元导读课,旨在整体性了解单元中三篇民间故事写了什么;(2)统整推进课,在学生了解单元故事内容的基础上,尝试对民间故事的特点进行即兴提炼和感知;(3)成果展示课:将自己在单元学习过程中所掌握的方法以成果交流的方式展现出来,形成资源互享、成果共鉴的整体效应。

板块一:阅读民间故事的丰富内容

以单元导读的形式,将三篇民间故事统整起来落实,初步把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并在逐步推进的过程中梳理情节、感受人物,逐步将创造性复述落实到位,并借助单元其他板块的信息,提炼出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并在创造性复述的过程中展现出来。教师可以将“快乐读书吧”进行前置处理,在学生掌握了创造性复述的基础上,鼓励学生将学习到的复述方法及时进行巩固,保障语文要素的高效落实。

板块二:探寻民间故事的内在特点

一个单元,连续三篇民间故事,学生在掌握其内容的基础上,已经从中感受到了民间故事的基本特点,这是学生进行创造性复述的基础和方向。因此,教师除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单元中的民间故事之外,还要创造性地将三大民间故事补充进来,师生共同辨析故事的异同点,从中感受民间故事奇特丰富的想象和古代劳动人民借助民间故事所表现出来的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的朴素情感。整个板块,教师既需要借助单元课文内容,引导学生感受故事之间在人物和情节上的差异,又需要借助多维的材料,与学生共同提炼出民间故事的核心价值和共性特征,积极破译民间故事的内在密码。

板块三:搭建民间故事的交流平台

有任务,就应该有成果;有成果,就应该引导学生积极展示。在学生有了探究成果之后,教师不能让学生零零散散地分享,而是可以借助专门的平台,鼓励学生将自己所形成的感受进行汇总、梳理,形成一个相对整体的感知报告,以体系化、结构化的方式进行交流汇报。同时,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将民间故事进行缩写,用改写的方式向其他学生推荐自己所了解的民间故事,相机开展“民间故事擂台赛”。

这样的活动就整合了单元学习的情境、单元的内容资源,打破了传统教学中以单一零散的知识点为抓手的方式,给学生营造了广阔的语言构建和运用空间,促进了学生方法策略、情感体验和文化修养的协同发展,也推动了学生核心素养的不断发展。

三、全局设置学习方法,创设深度体验的学习活动

单元整合理念需要呈现出资源的整合性和课堂的开放性,应该在真实化、可感化的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改变传统教学亦步亦趋、小碎步前行的短性格局,逐步向着大板块、体系化、板块化的模式转变,相机扭转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自主、合作与探究的过程中,实现思维能力的不断发展。

首先,单元整合理念不能针对零散的一处,应贯穿于整个单元学习的始末,在学习起点中就要设置好学习的过程,预测到学习的结果。尤其是学习过程中的一些表现型任务,教师可以将清晰而明确的目标呈现给学生。比如,单元导读之前,教师就以“把民间故事讲得更生动、更有趣”为切入口,然后在综合性观照单元内容时,分别从素材选择、复述要求、配置动作等多个方面提出具体而明确的要求。这样一来,学生就能够在整个单元的学习过程中,为了不断朝着新目标迈进而逐步进阶,每一篇民间故事的复述训练,都在为后面的学习奠定基础,而在一些细节的呈现上,学生又能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配置适切的动作和表情,在实实在在的活动中获得言语实践能力的不断生长。

其次,单元整合理念为学生提供了更为丰富的言语实践空间和时间,让学习更有深度。教学中,教师可以紧扣单元目标,遵循由感知到实践,再到迁移的思维过程,将学生的思维意识引向更为深入的结构化层次中。比如,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的创造性复述,就应该是一个从个体到多元,从零散到综合的循序渐进的过程。以《牛郎织女(一)》为例,教学的重点就是要将情节说得具体生动。鉴于此,教师为学生设置了这样的学习活动:(1)借助“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这一部分内容,学习作者是怎样抓住中心意思将情节讲述具体的;(2)在文本留白处,充分结合课后练习,口语交际中的策略,自主思考可以运用哪些方法将情节讲述具体;(3)鼓励学生选择课文中自己较为感兴趣的情节,在尊重原文的基础上尝试进行想象,将故事讲得更具体生动;(4)实现文本之间的迁移,紧扣《牛郎织女(二)》中的故事情节,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学习到的方法进行实践运用。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从学习到运用,从单一到多维,创造性思维呈现出不断纵向发展的趋势,既丰富了思维品质,又推动了言语能力的不断生长。

再次,将具有共同目标和兴趣的学生聚合在一起,可以分享资源、相互学习、彼此鼓励,这样完成教学目标的效率会更高。新课标也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单元整合理念下有着鲜活的情境,就更需要团队的相互合作。以本单元的习作“缩写故事”为例,在获取相应方法之后,可以让学生行缩写,然后将选择相同故事的学生聚合为一组,为他们搭建相互交流、彼此分享的平台,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适当的评价标准,如是否提取了原本故事中的关键信息,是否尊重了原本故事的主题中心等。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课堂中的一员,已经不仅仅是教學的点拨者和引领者,同时还是学生的后盾和支持者,要为他们拓展丰富多样的学习支架。比如,(1)文本拓展资源:可以为学生补充不同版本的民间故事;(2)典型视频资源:可以点击播放名家讲述故事的视频,同龄人参加讲故事大赛的视频等;(3)技术支撑资源:教师可以事前找好相关的图片和音乐,在学生练习、分享、汇报的过程中及时出示,以契合学生的创造性复述,让学生复述出来的故事更加生动,更加吸引人;(4)主题网站资源: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主题性的网站资源,如中国民间故事网、外国民间故事电子书库等。

在这一系列活动中,学生不再是被动吸收知识的容器,而是成了积极探寻、主动构建的学习主体,语文要素也得到了真正落实。

总而言之,基于大单元的整体视角,将“单元整体育人”作为开启教学的出发点,教师运用统整化的单元教学思路,情境化的单元教学任务,构建起整个单元的教学框架和板块,充分激活和唤醒了学生内在的认知动力。需要强调的是,设置任务的驱动学习,需要有一个度的把握,切不可打着单元任务群的旗号,掩盖学生对文本内容的感知与体验,否则就会矫枉过正,不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发展。

(责编 刘宇帆)

猜你喜欢
整体教学单元教学
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化学平衡的移动”单元教学创新设计
化学教学(2017年1期)2017-03-01 13:26:35
实施整体教学 落实语用训练
整体教学:儿童数学教学的智性建构
译林版小学英语story time板块整体教学的探索
文理导航(2016年36期)2017-02-07 01:17:29
运用分析、比较策略设计单元语言实践活动
考试周刊(2016年100期)2017-01-07 18:01:22
关于小学语文单元整体教学探讨
文理导航(2016年33期)2016-12-19 17:01:49
初中语文单元教学现状与对策初探
巧用单元课文整合有效实施群文阅读
“学讲方式”在语文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4期)2016-06-18 17:54:16
数学整体感知策略在单元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13期)2016-06-18 08:4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