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流化解难度 互动优化创作

2021-01-12 01:03包建岚
小学教学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交流互动创造能力小学美术

包建岚

【摘 要】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设置合适的交流互动步骤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艺术情感和美术创造力。教学实践证明良性的交流互动能化解课堂教学的难度,优化学生美术创作的过程和结果,促进学生的艺术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美术 交流互动 创造能力

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是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笔者多年的实践经验是把积极营造交流互动氛围当作教与学的关键步骤,在课堂学习过程中教与学良性互动、共同发展,在动态信息交流中相互沟通与积极影响,在教学相长中达成理念共识、技巧共享的目的。

许多教师只把美术课堂当成传授技法的场所,对师生之间语言的交流有所忽略。学生虽然在技法上有了一些进步,但容易造成课堂学习思维呆板。笔者的美术教学实践显示课堂上有学生积极参与交流能给老师和同学带来更多的创作灵感。笔者在教学三年级“我设计的动漫形象”一课时就收获了不少惊喜。笔者让学生在设计好的动漫形象的基础上展开想象编绘故事。交流过程中,学生脑洞大开,结合生活实际,畅想故事情节。比如这样一组画面“在一个很大的房子里住着一些细菌,房间女主人很爱干净,小细菌们很怕她。有一次女主人出差了,房间里只有不爱干净的男主人,细菌们非常开心,为所欲为……”这些语言的表达启发了更多的孩子开动脑筋,神思飞扬,于是《全家合力斗蚊虫》《猪猪的美食》……一批有趣的作品相继出炉,争奇斗趣,好不热闹!

每个学生对自己作品的创作意图、精巧构思展开评述;每个学生把自己的情节设置、情感体验倾情分享。他们的喜怒哀乐流淌成河,情绪之水涓涓向前。整个课堂教学的实施,贯穿着语言的交流。因为有了语言的交流,也就有了同学间思想的碰撞。当然,无论是老师与学生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都有必要注意因地制宜、因境设置。

对于像“像什么呢”“转转儿”等一类创作难度较低的课程,笔者不会事无巨细地讲解技法技巧,而是把课堂交给学生,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学习。低年级“站起来 站起来”一课,笔者首先让同学们拿起一张纸,引导他们自己去想用什么办法能够让纸立起来。有的同学把纸揉成团,有的同学把纸折叠起来,有的同学把纸卷成弯曲的形状。一会儿,同学们手中平平的一张纸就以各种形式立起来了。那么,怎样让立起来的纸张更有趣呢?同学们开始观察教材范例了。在美术创作中,观察范例是激活学生思维的一种方法。学生们明亮的眼睛里尽是宝藏,有看见醒目处的,有发现关键点的,有察觉到隐蔽区的,火眼金睛,见微知著。然后组织小组交流,你言我语,叽叽喳喳;你折我摆,争先恐后。备课预设的制作方法、摆放方式、动手技巧等,学生们几乎都说了出来、做了出来。事实上,低年级的学生也不怎么能亦步亦趋地接受教师教给他们的方式、方法,并动手制作,如果再夹杂点名词术语,有些学生就更听不懂了。他们自己的探索发现在这课堂上便显得弥足珍贵。当然,还会有一些同学可能跟不上整体节奏。怎么办?根据由易到难的顺序,笔者让积极性高、主动性强、思维活跃、口齿伶俐的同学当“领头羊”,上台讲讲他们发现的规律,示范他们成功的动作,鼓励质疑与互怼,小“领头羊”答不上来的话,老师适时答疑解惑。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和自由的交流中轻松快乐地完成了一堂课的教学任务。

对于“综合版画”“包的世界”“纸柱造型”等中高难度的设计应用类课程,笔者主要采用学生探讨互学、教师重点点拨的授课方式。教学“纸柱造型”这一课时,笔者先让学生感受纸的质感、颜色等特性,然后引导学生探究用哪些方法可以让手中的卡纸听话,使他们在探究中发现多种折叠抽拉的方法和利用纸的不同质感、颜色等特点表现他们所要表达的想法。“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当孩子们掌握了一定的方法技巧后,他们的自主创作就有了良好的基础。在教学过程中,美术教师需要给学生提供許多示范性的审美对象,引导他们创造性地发挥个体智慧,创作其想象预设的作品。接下来的环节,笔者让学生在学做基本柱体中分组讨论教师所展示的纸柱成品,引导他们创作作品。畅所欲言的讨论,脑洞大开的构思,技巧共享的创作,小组智慧的火花碰撞出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学生们不仅能做基本柱体,还能创作出一些造型奇特的纸柱作品。对于没有成功的同学,请他们谈谈自己遇到的困难,让他们向成功的同学求助,在启发和努力中克服困难、解决问题。最后,在集体大讨论环节,学生们总结今天学习的纸工制作有哪些规律、遇到了哪些问题、怎样解决问题。通过讨论,同学们发现,部分同学不成功是因为他们在遇到困难时,没有很好的设计意识或没有放开思维,在制作过程中只是漫无目的地剪刻,没有认真思考和关注细节,没有打开空间想象力。同学们经过实践自主发现这些问题后,解决的方法自然就有了。

笔者发现,学生在交流方法和构思时,给予他们充分表达的机会,将更容易发现他们的个性特点。教师可以鼓励学生举手发言,可以引导同桌两两交谈,可以组织小组讨论。交流互动中有一点很重要,就是教师应不失时机地真诚殷切地对学生那些别出心裁的想法,特别是那些稀奇古怪、天马行空的想法给予肯定。例如,在教学“奇妙的图形”一课时,笔者先请学生欣赏一组图片,请他们用适当的词来形容这些图片的共同点,然后进行讨论,使学生们明白用组合和添加的方法可以设计很多精彩的画面。在出示多组互不相干的图片让学生尝试拼摆成不同的形状时,个别同学的“异想天开”,让人惊叹!正所谓,“称职的美术老师有时是美术活动的引导者,有时是美术活动的参与者,而最本质的身份应该是学生艺术活动的欣赏者”。

无论是小组交流,还是选择有代表性的作品让学生上台介绍。在学生们谈自己创作的同时,教师要始终以褒奖的话鼓励他们,以儿童视角看待他们的作品。即使作品不怎么好看,只要学生有自己的想法,能够用语言表述出来,也就成功了!一张不起眼的作品,背后的故事绝对超乎你的想象。课堂教学中师生的对话、生生交流带来的是活跃的氛围、丰富的画面。学生在这种自由、平等、开放的交流互动中定能学习力激增,许多利于成人成才的非智力因素也会激发出促进生命成长的美好力量。

营造良性的交流互动环境,需要美好的氛围与自由的气氛。良好的互动环境是使学生舒展身心参与艺术活动并充分发挥想象力与创造力的重要保证。为了让学生在充分放松的状态下进行创作,教师可根据创作内容,配以合适的背景音乐或多媒体画面。有一个学生用多种材料设计制作了美丽的园林,笔者利用多媒体实物投影把他的作品呈现在屏幕上,配以舒缓的抒情音乐,他缓缓地述说着设计意图:“我的家很小,居住在拥挤的城市里。我的妈妈是护士,也是一位艺术爱好者,业余时间喜欢种花养草,描摹写生。因为地方太小,妈妈喜欢的 很多植物没有地方栽种。我的这个园林就是专门为她设计的,瞧,这个美丽的园林,栽种着花花草草,小桥流水,亭台楼阁,能满足妈妈向往回归自然的愿望,妈妈有这个园林一定很开心!”对母亲的爱,对现实生活的观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对自己创造能力的自信,就这么自然、真切地流淌在小作者美妙的稚语童声中。

“儿童的个性培养在美术教育中主要反映在儿童美术的创造行为中,是儿童自身价值的体现,是对他们作品创造性的肯定和帮助,是美术教育体现尊重儿童人格、培养个性发展,使之达到自我实现,得到自我满足的功能之一。”实践表明,如果美术教师能够营造良好的交流互动平台,让学生们创作前有充分的交流和构思,过程中能切磋探讨,碰撞出思维的火花,在作品完成后分享交流、汲取经验,学生们会得到比个人独创时更多的灵感,创造更多的充满新意的作品,他们的艺术情感在创作中得到升华,他们的审美意识与造美能力有所提高,从而达到小学美术教学“促进学生感知觉和形象思维能力的发展、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的形成,促进学生的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的根本目的。

猜你喜欢
交流互动创造能力小学美术
如何提升初中英语交流互动的质量
音乐教育对于幼儿创造能力的有效培养
如何培养孩子的创造能力席成金
数学建模中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
关于小学美术劳技课程的思考
谈谈如何提高小学生美术欣赏能力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论初中英语课堂交流互动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