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少军
摘 要:小学科学教育中的内容多以学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为主,没有较强的理论研究,内容也比较简单。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就可以采用生活化的教育,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科学现象。这样的教学方法有利于简化教师的教学过程,可以更好地启发学生,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索兴趣。根据“论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这一话题进行分析讨论,旨在促进生活化教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充分发挥作用,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小学科学教育;生活化教育;学习兴趣
良好的小学科学教育对于学生的科学思想的启蒙有非常大的作用,不仅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而且对于学生的生活常识的普及和创造性思维的培养都有非常大的帮助。本文就是针对如何利用生活化教育调动小学生的科学学习兴趣进行讨论,旨在激发小学生对科学的探索兴趣,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促进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
一、利用生活化的情境促进小学科学教育
知识来源于人们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小学科学中的内容比较简单,有很多都是生活中可以看见的。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科学现象,通过对生活中一些常见但是没有深入思考过的科学现象进行思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教科书上的一些科学知识,引导他们发现科学的神奇,学到更多。这样就在无形之中简化了教师的教学过程,也降低了学生的学习难度,对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究兴趣有非常大的帮助。
例如,教师在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的《阳光下的影子》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可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中影子的变化。在学习这一课之前教师就可以让学生去探究阳光下的影子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在实践中观察到了平时不会留意观察的东西,对于科学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在此之后教师进行这一课的讲解,学生就会自然而然将老师讲解的内容与自己的观察过程相联系,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激发对科学知识的思考,有利于加深对这一课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二、利用生活中的材料促进小学科学教育
小学科学教育中理论性的知识比较少,多是简单的实践就可以探究的,因此小学教师应该积极利用生活中的材料带领学生进行一些简单的科学实验。单纯的知识讲解对于他们来说是枯燥无味的,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不仅可以更好地调动小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更有利于加深他们对科学知识的印象,从而提高小学科学的课堂教学效率。
例如,教师在科教版小学五年级的《做个太阳能热水器》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带领学生搜集日常生活中可以得到的材料,带领他们自己动手做个热水器。比如矿泉水瓶、塑料袋、口香糖纸或者是自己动手涂黑的纸等都可以作为实验用的材料。小学生正处于好奇心非常旺盛的阶段,这样的科学实验不仅可以合理调动他们的学习兴趣,加深学习印象,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以及对科学实验的兴趣。除此之外,还可以在班级内营造良好的科学探究氛围,很好地启发学生对于科学探究的兴趣,对他们未来的科学研究都有着非常重要的启蒙作用。
三、利用生活化的课外活动促进小学科学教育
科学不同于其他的学科,学生对于科学知识的理解不需要一字不差地记忆,因此就不需要死记硬背。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学习兴趣,也为了更好地调动他们对科学知识的探索积极性,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实践调动小学生的学习兴趣,让科学知识在生活中得到实践与运用。除此之外,进行小学科学的课外实践还可以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增加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形成更加全面的科学知识。
例如,教师在科教版小学六年级的《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的讲解过程中,可以带小学生进行课外实践活动,带领他们观察操场周围的绿化带中的植物或者是昆虫。这样的课外实践活动不仅有利于帮助学生放松身心,更好地投入到其他学科的学习过程中,更有利于营造轻松的科学学习氛围,对小学生的科学教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教师在带领学生了解校园内生物的多样性的同时更可以激发他们对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的观察意识,有利于对科学知识更好地学习和探索。除此之外,对于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也有一定的作用,教师可以在带领小学生观察这些动植物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渗透环保的重要性,对于提升他们的环保意识也有一定的意义。
综上所述,小学科学教育虽然不作为一项考试项目,但是对于小学生科学探究的启蒙、生活常识的积累以及求知欲的激发等都有非常大的作用。因此小学科学教师可以利用生活化教育巩固学生的科学知识,锻炼他们的动手能力,还可以利用科学知识的学习积累学生的生活经验,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总之,应用生活化教育对于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小学科学教师还应该积极实践,根据实践经验不断改进教学方案,促使生活化教育在小学科学教育中能够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小龙.小学科学生活化教学的策略[J].西部素质教育,2019,5(24):248.
[2]李國彦.浅析小学科学教学中的生活化教学实施对策[J].学周刊,2019(21):29.
[3]葛恒衡.在小学科学教学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对策思考[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5(11):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