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建筑科技学院外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114)
《英语语音》是英语专业大一开设的专业基础必修课程,旨在培养英语专业转型进行时背景下交际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外语人才。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掌握英语的音素、音节、重音和节奏等相关语音知识,具备在不同情境下用英语交际的综合能力。在课程设置中,《英语语音》课程处于衔接各门课程的关键位置,语音知识决定了词汇与听力的积累;而语音面貌则决定了口语表达的效果,直接影响外界对个体语言能力的判断;因此,打造《英语语音》“金课”,创建以学生为中心的新型智慧课堂,成为应用型大学英语专业发展的必要环节。
根据高教司司长吴岩2018年在第十一届“中国大学教学论坛”上所提出的“金课”标准。高阶性指的是知识、能力、素质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阶思维。复杂问题一般是非结构性问题,缺乏标准答案,学生难以直接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高级思维指的是综合性、系统性、创新性思维。[1]1换言之,在《英语语音》的课堂上,教学的目标不应该仅停留在传授语音知识的层面上,而更应向培养能力和塑造思维的方向努力。
1.课程内容:线上线下混合,微观与宏观并进,强调情景交际能力
为了使知识、能力、素质有机融合,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和高级思维,《英语语音》课程将设置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线上课程进行语音理论知识讲解和任务布置,线下进行答疑解惑和语音任务实践展示。
就理论知识部分而言,以往教师偏微观视角,多将重点放在音段音位的讲解上,即音素和单词的发音位置、过程和技巧,以此塑造学生扎实的语音基本功,有助于后续的听力和口语学习。而新时代背景下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对外语人才的要求更偏向于宏观的整体语音表达提升,单纯的音素发音标准已经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教学团队将语音知识的宏观解读的比例大幅度提升,将一半左右的课时用来讲解超切分音位,即重音、节奏和语调等的正确划分和表达方法,并辅以大量不同情景下不同语音表达的实践练习,以此整体提升学生的语音面貌和口语表达。这部分宏观学习的内容,还可与英语口语、英语听力等课程横向融合,全方位地提升学生的语音水平。
而线下的语音实践则需要构建一个完整的教学资源库,以进行全面完整的语音练习。针对线上课程所讲授的语音知识,有针对性地组建一系列相应配套的实践练习,如专门针对破擦音练习的朗诵材料练习,或针对语调改变的情景对话练习,等等。这样的教学资源库需要教学团队花费大量心血和时间,通过教学实践的检验后来完成建设。对于《英语语音》这样工具性的课程,只有强化实践环节,才能得到良好的教学效果,才能提升学生的情景交际能力,体现课程的高阶性。
2.课程设计: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导,融入课程思政
就课程目标来讲,在应用型大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学生的专业技术能力养成是核心内容。语音课程目标设置为:在知识方面,能够记住并理解英语语音的基础知识;在能力方面,能够掌握英语话语节奏、连读、强读、弱读、省音和同化,以正确的重音、节奏、停顿和语调,按照交际情景所要求的语速流利地朗读,语流顺畅,语调自然;在素质方面,培养交际意识,提高交际能力。教师的教学目标,依照上述课程目标,可分为以下三点:一是使学生掌握音段音位(音素和单词发音等)的基本发音位置、过程和技巧;二是使学生掌握超切分音位(重音、节奏和语调等)的正确划分和表达方法;三是使学生了解不同的交际情景对语音表达的影响。这样,才能使《英语语音》课程做到以培养学生知识、能力和素质为主导目标,达到“金课”建设的目的。
课程思政的主旨,是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融入课程教学和改革的各环节、各方面,实现立德树人。围绕“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结合”的课程目标,强化显性思政,细化隐性思政,构建全课程育人格局。[2]打造“金课”,课程思政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如何在《英语语音》课程中增设课程思政的内容?在英语语音知识的传授过程中,不可避免会出现中西文化碰撞的时候。此时,教师应充分发挥自己“思想引路人”的效用,正确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两种文化的差异及产生的原因,找到文化相通性和融合性,完成立德树人的终极任务。只有将课程思政渗透进课堂,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的“金课”建设。
吴岩所提出的创新性,一是课程内容有前沿性和时代性;二是教学形式体现先进性和互动性,不是满堂灌,不是我讲你听;三是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不是简单告诉你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而是培养学生去探究,把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出来。[1]2就金课建设而言,即指教学内容新颖,教学手段先进,师生互动频繁且有深度。那么从《英语语音》金课建设来看,创新性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开展。
1.翻转课堂的应用
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的形式已经不算新鲜。自2011年可汗学院兴起以来,翻转课堂的模式已被越来越多的教育者所重视并采用。在翻转课堂上,知识传授通过信息技术的辅助在课后完成,知识内化则在课堂中经老师的帮助与同学的协助而完成的,从而形成了翻转课堂。[3]这种课堂形式强调信息技术的运用和增加师生互动,刚好符合前文所述的《英语语音》课程金课建设的目标。
从教师方面讲,传统的知识讲授环节可以放在线上课堂进行。进入20世纪后,语音课教学的理论讲授主要采用的是语言分析法,即利用音标、语音描述、音位图解、对照发音图及有关语音辅助设备的帮助,学习者进行听、模仿和发音的练习。这部分知识内容数量不多,图示和音频内容所占比例较大,对学生的自主练习要求较高,正适宜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讲解。教师将语音知识以系统的图表和音频视频形式制作成微课,更为直观透彻。很多如发音位置等知识,学生需要反复查阅加深记忆,而线上微课的形式又为反复观摩学习提供了便捷的途径。与此同时,教师在制作微课的过程中,可以对整体学科知识进行再一次的梳理,便于个人的教学研究活动开展。
从学生方面讲,在以往线下课堂中,教师讲解语音知识并进行初步练习时,个别语音面貌不理想、语音基础较差的同学,会因羞怯心理而对练习产生抵触情绪,大大减少了语音知识的吸收。而在翻转课堂中,学生在较为宽松的环境里(如家中)自主学习,既不影响知识的吸收,又可以避免因为羞怯等社交压力而逃避发音练习。
而线下课堂的内容,则变为教师对学生练习效果的检测,以及一对一的指导。这样的安排既符合课程内容的特点,又有利于教学效率的提升和学习效果的保障。任务型学习法成为语音课的主要学习方法。每一节课,学生都是带着一个任务来的,课前大量的练习和准备,既保障了语音练习的时间,又弥补了语音课课时较少的缺憾。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资源和智能客户端App,为学生布置如配音、表演等形式多样的任务,以刺激学生的学习动力,做到真正以学为中心。
2.朋辈辅导形式的引入
朋辈辅导(Peer Tutoring)指的是具有相同背景的人在观念、信息或行为技能等方面,通过分享实现教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法。[4]《英语语音》课程中,师生之间的语音互动和学生之间的语音互动构成了最重要的环节;因此,在《英语语音》“金课”建设的过程中,引入朋辈辅导的形式,有助于提高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强朋辈之间学习引导的作用。
朋辈辅导的机制主要由两种形式构成:一是学长/学姐辅导学弟/学妹的形式。这是最常见的朋辈辅导形式,也被证实是效果最佳的形式。在《英语语音》的“金课”建设中,鉴于学生均为大一新生,教师可以选取大二或大三的学长/学姐来对其进行语音辅导。根据每年学校的英语演讲比赛结果,选取获奖者进入课堂对学生进行辅导。鉴于获奖者人数较多,可以每次课程邀请不同的获奖者来参与,以增加新鲜感和多样性。学生在情感上更倾向于向学长/学姐咨询关于语音方面问题,社交需求的刺激下,发言表现也更为积极,提升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反过来,学长/学姐对新生进行语音指导,可以复习所学过的语音知识,在解答学生疑问的过程中,加深对语音知识的理解,促进自身语音面貌的改善,一举两得。
二是同班学生之间的朋辈辅导。教师可将同班学生进行分组和配对,要求学生之间通过任务训练进行纠正和提议。同班同学的身份使学生更加放松,可以直言不讳地指出同伴的语音问题,而同伴亦不会因此而觉得被打击或冒犯。通过同班同学的朋辈辅导,学生可以对自己的语音问题有更加清晰和全面的认知,便于后续逐一改正,并向教师或学长/学姐寻求帮助。朋辈辅导的形式亦可放在线上进行,通过班级内部随机互选,让学生互相修正彼此的语音作业音频。通过线上与线下混合的形式,强化学生之间的互动,做到真正的以学生为中心,形成有应用型大学特色的创新性《英语语音》“金课”。
吴岩所说的挑战度,指的是课程一定要有难度,需要学生和老师一起跳一跳才能够得着。[1]3换言之,学生需要花费一番力气才能完成学业,这一点最直观地体现在教学评价上。因此,打造《英语语音》“金课”,可以尝试从以下三方面来完成教学评价,增加课程的挑战度:
1.加大过程性评价的内容和形式
对于语音课程而言,传统的评估方式就是朗诵后教师给分,主观又单一。在加大课程挑战度的理念指导下,评估的环节被分散为多种形式的组合,强调过程性评价,如微课学习的时长保障分、课堂提问互动分、每项任务的课堂表现分、朋辈辅导中助教给出的综合表现分,等等。过程性评价不仅可以更好地检验学生的学习完成情况,还可以促进学生的参与度,尤其是对于语音基础较差的同学,亦可通过主动参与课程的积极表现获得分数,避免少数语音基础较好的学生出现吃老本的投机心理,保障了教学效果;而其评价的指标分散至日常学习的各个环节,保障不同基础的学生都有表现突出和得到高分的环节,刺激学生的学习动机。一般《英语语音》课程都是考查课,原本就不是以考试为主,加大过程性评价,既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又可以提升课程的挑战度,符合“金课”建设的目标。
2.借助Praat软件测评具体语音指标
教师在语音评估的过程中,对语音细节往往无法进行空耳评判;因此,课下评估,可借助语音分析软件Praat来分析学生语音的音高、振幅、共振峰等数据,通过直观的表格来指导学生如何改进。同时,保存开课前和结课后的数据,通过对比分析研究学生的进步程度,找出学生发音的普遍性问题,为以后的教学找到改革和努力的方向。
3.通过校企合作完成反馈
我院英语专业学生每年参与的校企合作项目,亦可作为课下评价的参照。语音面貌和口语表达是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点,而此项能力对于学生的可雇佣性起到提升作用。由合作方企业对我校派出的学生的语音面貌给予反馈,可看出学生的整体语音水平是否有所进步和提升。
教育部号召“金课”建设已有两年多,作为应用型大学的一员,打造符合“两性一度”要求的“金课”,需要有全局思维,并进行系统规划。《英语语音》的线上线下混合式“金课”建设,需要教师提升自身的技术水平和专业知识,需要学生的积极参与,更需要学校政策上的强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