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伦秀
【摘 要】在2~6岁之间,幼儿的语言发育能力将处于最快速的状态之中,所以幼儿时期也被看成是语言教育的黄金期。其中,语言能力并不仅是指幼儿的听说能力,还包括幼儿的阅读能力,因为现在的绘本资源日益丰富,以图画资源为中心,可通过图画观察、语言表达活动逐步形成阅读能力,而这也可直接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将对幼儿的一生成长产生积极影响。在近些年来,亲子阅读活动备受关注,那么,家长应该如何通过亲子阅读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呢?本文将对此进行综合分析。
【关键词】家庭教育;亲子阅读;阅读能力;培养策略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阅读活动必然会伴随着人们的一生成长过程,且我国也直接形成了“全民阅读”“终身阅读”的社会风气,证明了阅读的重要性。在幼儿教育阶段,语言发展领域也已经成为幼儿教育的五大领域之一,需要综合发展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其中,阅读活动直接关系着幼儿的整体语言水平,受到了广泛关注,而这不仅需要通过园本活动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还需借助家庭教育力量逐步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有序提升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教师要主动参与家庭教育指导,由家长陪伴幼儿自主阅读,科学辅导幼儿、启发幼儿,促使幼儿形成良好的阅读能力。
一、读前要和谐对话,唤起幼儿的阅读兴趣
许多家长虽然渐渐认识到了绘本阅读的重要性,也会为幼儿购买一定数量的绘本资源,但是却并不会亲自陪伴幼儿阅读绘本故事,而是放任不管,让幼儿独立观察绘本内容。显然,这种做法是无法及时培养幼儿阅读能力的,甚至无法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为了改变这一现实问题,家长则应在绘本阅读开始之前主动与孩子沟通,围绕绘本故事抛出对话主题,让幼儿自主表达,据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使其产生阅读欲望。就如在《我爸爸》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则可主动询问孩子对爸爸的印象。虽然在幼儿成长阶段,孩子会比较亲近、依赖母亲,但是父亲对孩子的影响也是非常显著的,幼儿也能在家长的鼓励下阐述自己对爸爸的印象,比如聪明能干、吃苦耐劳、爱玩活泼、稳重成熟等等。虽然幼儿并不能准确说出这些词汇,但是却可展开类似表达,而这就有利于促使幼儿认真阅读《我爸爸》这个绘本,使其通过绘本故事寻找爸爸的影子。如此,则有利于让幼儿实现有效阅读。
二、读中要尊重幼儿,突出幼儿阅读行为
不得不面对的一个现实问题是,许多家长所形成的教育思想是比较落后的,在绘本阅读活动中也有所表现,即家长会无意识地掌握话语权,详细讲解每一副图画的具体内容,以“讲故事”的方式让幼儿熟悉绘本故事。在这时,幼儿只需认真聆听即可。但是,这种做法虽然可以让幼儿积累语言素材,却并不能最大限度地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为此,家长应该要解放幼儿,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关注并突出幼儿的阅读行为,让幼儿懂得思考、表达。
就如在《大卫不可以》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在引导幼儿观察大卫行为表现时,要适当沉默,引导幼儿自主表达。实际上,幼儿在现实生活中已经积累了简单的成长经验,明白在一些特定场合不可以吃东西、随意跑动、乱喊乱叫等,而这就可促使幼儿将个人成长经历代入绘本故事中,使其认真分析大卫的行为表现。通过解放思想,幼儿可以总结出大卫的不良行为,也能由此明白在幼儿园、图书馆等公共场合需要遵守公共秩序。当然,如果幼儿的表述出现了问题,家长则可留心记住绘本故事的页面,引导幼儿重复观察相关画面,指出画面的重要信息,启发幼儿,让幼儿自主修改绘本阅读结论。
三、读后要启发幼儿,深化幼儿阅读理解
之所以要在幼儿教育阶段强调绘本故事的重要性,除了要据此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发展幼儿的语言水平之外,还要利用绘本故事的主题思想熏陶幼儿、启发幼儿,无形中优化幼儿的品格发育情况。對此,家长则应在以幼儿为中心的阅读活动结束之后主动启发幼儿,引导幼儿梳理故事线索、主要内容,帮助幼儿客观分析绘本故事的主题思想,从而逐步完善幼儿的阅读理解,提升幼儿的阅读认知能力。就如在《你还爱我吗》亲子阅读活动中,家长在辅导幼儿阅读绘本故事时,要引导幼儿自主阐述整体的故事线索,帮助幼儿概括绘本内容。当然,家长也应结合绘本故事来展现主题思想,告诉幼儿即便幼儿犯错、有各种各样的缺点,家长都会永远无私地爱着孩子,永远不会离开、放弃孩子。这种真情流露活动可以直接让幼儿感受到爱与温暖,直接优化亲子关系,也有利于保护幼儿的心理健康,让幼儿变得自信、乐观与坚强,同时也可让幼儿懂得表达爱、感受爱。
总而言之,在幼儿成长阶段,绘本资源至关重要,丰富科学的绘本阅读活动可以切实提升幼儿的阅读能力,初步培养幼儿的学习习惯。因此,教师与家长都要重视阅读指导,积极组织亲子阅读活动,以便为幼儿的长远发展做好充足准备。
参考文献:
[1]李月红.父亲参与幼儿亲子阅读的现状及指导策略研究[D].扬州大学,2018.
[2]刘子璇,田兴江.论学前儿童家庭教育中亲子共读的困境与策略[J].吕梁教育学院学报,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