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永群
摘 要:一直以来,小学语文对学生的阅读能力要求就一直在提高,阅读能力是学习语文的中心环节。学生的阅读能力对他们日后的写作,口语表达,知识理解都起到了关键性作用。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学生不仅要掌握课内阅读,还需要掌握一定量的课外阅读,教师不可能一直监督学生完成所有的阅读,所以,这时候,就体现出了学生个人阅读能力水平的差异。
关键词:阅读兴趣;阅读习惯;阅读能力
阅读的过程是语文知识综合运用的过程,阅读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语文素养的能力,所以,阅读能力的培养自然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那么,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在这里,谈谈自己几年语文阅读教学的点滴体会。
一、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要提高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必须先激发其浓厚的语文兴趣,小学生天生胆小怕事,课堂上回答问题总怕犯错挨老师批评,即使自己的想法正确也不能主动发言,只等待老师的“正确答案”。在这种情况下,我放下教师的威严,走下讲台,融入学生中间,课堂上做他们的“引路人”,和他们一起探讨问题,课外做他们的知己,和他们一起谈笑,做游戏。渐渐地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学生心中的顾虑逐渐消失,课堂上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我始终牢记一点,学生回答问题有误或者无法回答时,绝不批评,而是示意他们继续思考或及时点拨引导,直至问题解决。学生在潜移默化中不知不觉喜欢上了语文,对其产生了浓厚兴趣。
二、指导阅读方法,培着良好的阅读习惯
从事教育工作的人都深有体会,优秀的教学成绩往往出自经验丰富的老师之手。学生的阅读能力也如此,也需要技巧,因此,我在教学中注重教给学生具体的阅读方法。
(1)指导学生积累好词佳句,体会语言文字的魅力。
教学中,每学一篇文章,我都会要求学生把文中的好词佳句积累下来(如成语、名言警句、歇后语、对联等),一有空闲时间就拿出来反复朗读琢磨,体会其合义,领会其语言文学的博大精深,生动有趣。
(2)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每遇到一篇好文章,我都要求学生反复朗读,先懂得文章的主要内容,然后指导学生从文章的内容去想,想一想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表达了怎样一种情感?如在教学《桃花心木》一文时,我首先指导学生反复朗读课文,知道了课文借助树苗的生长,来比喻人的成长,再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种树人种下树苗后,常来浇水,可是浇水都没有规律,为什么要这样写呢?”学生沉思想来,我及时引导他们分析浇水时间不定的特点,学生反复阅读,终于体会到“作者是让桃花心木在不确定中找到水源,拼命扎根,自己会奋斗”。這样,学生不但体会到了作者的写作目的,而且领悟到了“借物喻人”这种手法。
(3)分析手法,学会表达。
修辞,描写等手法的运用会使语言生动传神,事物形象逼真,表现效果倍增。在教学中我除了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感情外,还常常引导他们分析优美句子、片段及文章的写作特点,让学生会到比喻,夸张描写等手法的神奇效果,了解到作者的选材,别出心裁的构思,新颖的立意会使文章与众不同。
三、加强阅读训练,提高阅读能力
掌握阅读方法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只靠课堂上的时间远远不够,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课外阅读一篇文章或一个片段,并根据我的指导做好阅读笔记。我隔三间五的检查并抽空指导,熟能生巧,时间长了,阅读能力自然提高了。
四、读写结合,促进阅读能力的再提高
教学中,我还注意将学生的阅读与写作紧密给合起来。每次写作前,我都要求学生回想自己阅读过的文章,哪些材料安排有特色,表现手法特别,适合本次习作,就把他们借鉴过来,草稿完成以后,我又要求学生翻开积累本,找一找哪些好词佳句能增强文章的语言效果,增添于文中,这样反复修改,直至满意为止。天长日久,积累的词句、方法不能满足写作需要,学生便会努力寻找好文章,认真阅读,在阅读中不断琢磨、积累,阅读能力也越来然高。
只要我们做老师的用真诚赤热的心去耐心不厌其烦指导,我们的学生一定会养成自觉阅读的良好习惯,阅读能力也会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 郑岩君. 浅谈小学生语文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J]. 学周刊,2016(1):173-173.
[2] 郭海民. 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J]. 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130-130.
[3] 孟伟华. 浅议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J]. 学周刊b版,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