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的现实困境及治理创新研究

2020-10-09 11:15杨梅张金福
职业技术教育 2020年23期
关键词:良性发展协同效应学生社团

杨梅 张金福

摘 要 高校学生社团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它对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创新有积极作用。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规模日益扩大,学生社团活动范围逐渐从校内走向校外,社团活动形式逐渐从文艺娱乐性向专业性和特色化拓展。但目前仍然存在发展瓶颈:社团发展制度不够健全、社团发展不平衡、活动资源匮乏、发展空间受限等。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治理要实现良性循环,就必须围绕自生能力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增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生存能力,如树立“治理”理念、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完善组织架构、聚焦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等。此外,也要主动依靠外部力量,与社会组织共建、与公益基金合作等。

关键词 学生社团;应用型本科;自生能力;协同效应;良性发展

中图分类号 G648.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3-0016-07

当前,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规模日益扩大,学生社团活动范围逐渐从校内走向校外,社团活动形式逐渐从文艺娱乐性向专业性和特色化拓展。从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政策文件精神来看,国家层面越来越重视群团组织在高校人才培养和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努力通过制度设计和政策引导来推动高校学生社团的建设和发展。2017年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指出,推动实践育人,创新育人载体,支持学生成立创新创业类社团,发挥学生社团在创新人才培养中的重要作用。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加强社会治理制度建设,提高社会治理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基层治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对于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和创新有积极作用。对于高校而言,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校园文化建设、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有效载体。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社团组织目标不仅在于活跃校园文化,而且体现出很强的学科和专业特色,服务于应用型人才培养。这些专业型社团利用所在高校学科和专业优势,在大学生科技创新、学科技能竞赛、社会公益服务、城市文明建设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获得了良好的声誉和发展空间。

一、问题的提出

从现有文献看,英国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很早就有大学生社团活动的实践。20世纪后,美国高校“学生人事服务”和“学生服务”思想逐渐盛行,学生社团逐渐成为美国学生课余活动的重要教育载体。美国学者研究重点也随着大学生社团的发展而发展,经历了从重视校规管理到强化智力培养,再到培养“完整学生”[1]的转变,主张大学对学生不只是智力训练,更多的是将学生培养为完整的人。

国外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比较成熟,主要表现在:首先,在发展理念和功能定位上,美国的高校社团把培养“完整学生”作为社团发展目标,注重大学生社团的服务功能。其次,从社团组织的管理来看,欧美高校大学生社团有比较健全的社团管理机构和组织架构、完善的规章制度。从学生社团的成立到运行都有严格的规定。美国高校的学生社团突出其自组织属性,绝大多数学生社团都是由大学生自主管理[2]。再次,从大学生社团的功能发挥来看,美国高校重视学生社团的服务功能,同时充分发挥其服务功能之上的管理功能。还有,欧美大学生社团经费来源渠道多样,且经费管理规范,有严格的年度审核和监督机制。

与欧美国家相比,我国高校社团还存在较大差距。尽管我国高校近年来制定了一些政策和措施,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社团的持续运转,但目前高校学生社团呈现出数量增长快、质量提升慢、发展不平衡的特点。尤其是对于众多的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社团,无论是社团管理、社团功能发挥,还是社团运行机制、经费管理等方面,都面临着发展瓶颈,急需通过制度和机制创新来推动学生社团的良性运转。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现实困境

为了更深入了解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现状及影响因素,本文选取长三角地区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进行调研。为确保本次调研的科学性,在选取样本的过程中,课题组分别以长三角地区10所应用型本科高校大学生、社团负责人、团委负责人为调研对象,展开线上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其中以大学生为调研对象,共发放2000份问卷,剔除无效问卷,实际有效问卷1616份。以社团负责人和团委负责人为对象进行电话访谈或实地访谈。

(一)調研对象概况

从问卷调查对象来看,男生占49.56%,女生占50.44%;学生干部占54.11%,非学生干部占45.89%;文科占41.69%,理工科占41.11%,体育艺术占7.97%,其他占9.23%;大一学生占57.34%,大二学生占32.68%,大三学生占8.07%,大四学生参与调研的人数较少,如表1所示。电话访谈和实地访谈学生社团负责人20位,高校团委负责人10位。

(二)调研结果分析

1.学生社团的参与情况

在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3.08%的大学生加入了社团。从参与学生社团的态度来看,有58.66%的大学生积极热情地参与社团活动,大学生社团参与度较高。比较受大学生欢迎的学生社团是文化艺术类、公益实践类、体育健身类、创新创业类,较不受欢迎的社团类型是理论学习类和网络虚拟社团类,可见,社团活动越贴近学生需求,就越受学生喜爱。随着社会对公益服务活动的需求增加,以及创新创业活动的持续开展,高校也将其纳入学分制管理,大学生对此类社团的参与积极性越来越高。大学生参加社团的动机呈现多样化,对于多数学生而言,主要出于自己的兴趣,发挥自己的特长。也有很大一部分学生认为参加社团能锻炼自身能力,拓展交往圈子,能为未来就业和创业打下坚实的基础,但也有少数大学生加入社团是为了增加学分。访谈结果显示,对于“活动频率一般,社员参与积极性较高,且人员相对固定”这点,无论基于社团负责人的访谈还是基于大学生个人的调研,对此项的认可度较高,说明大学生社团活动在活动吸引力、活动的创新性上还有很大提升空间。而从社团开展活动与大学生实际参与情况来看,社团负责人所认为的活动开展情况与大学生实际参与情况有一定差距。

2.社团自身建设的认知与评价

高校学生社团组织具备很强的自组织特征。但由于高校学生社团承担着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载体的使命,使它很难完全像民间组织一样独立运转。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理解和认知也存在一定的偏差,如在“您对下列社团要素比较了解的有?”调研显示,社团的机构设置、社团规章制度、社团经费来源使用情况、社团与团组织的关系、什么也不了解、其他这六项要素分别为49.57%、48.38%、36.94%、34.62%、15.46%和0.15%;在“您认为学生社团是一种什么组织?”调研中显示,78.17%的大学生认为是自发组织、10.97%的大学生认为是学校的官方组织;在“怎样看待学生社团与学生会之间的关系?”调查中显示,平行关系、竞争关系、隶属关系、独立运转分别占47.72%、8.46%、29.06%和14.18%;在“您对学校管理学生社团的印象是?”调研中显示,不够重视、限制太多、审批复杂、管理得当等分别占12.64%、15.49%、23.34%和33.31%。可见,大学生对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认知较少,这也是学生社团发展过程中比较突出的问题。

绝大多数社团负责人和团委负责人表示,多数学生社团有章程、有指导教师,但在社员培训、社团奖惩、评奖评优等方面的制度仍然不健全。他们认为高校学生社团和学生会是平行关系,都接受团委直接指导管理。但学生社团的管理上呈现多样化,多数学生社团由高校社团联合会直接管理指导,而自己会对学生社团给予积极鼓励、经常指导,并给予学生社团实际支持。

3.学生社团管理的评价

学生自管已成为当前大学生社团日常管理的主要方式。学生社团有明确的运行规范,换届、选举、决策均有流程可循。总体上看,学生社团人事管理制度执行的民主性较好,如换届具有规范的流程、所有会员具有提名和被提名的权利、换届结果向上级部门报批、社团干部具有推荐权但无一言堂。在学生社团制度建设的调研中显示,66.67%的团委负责人认为有效的奖惩制度、团干部考核制度、会员培训制度是学生社团中最需要完善的制度。多数团委负责人认为学生社团需要建立规范的录用、试用、辞退等管理制度,尽管很多社团规定社团成员退出社团需要提交申请并经社团审批通过,但流程的规定更需要落实到社团退出机制的操作细节上。从社团负责人的调研得知,社团成员的退出机制是社团发展中的一个突出问题。多数学生社团退团比较随意,门槛过低,导致很多大学生低年级以满腔热情加入社团,而随着年级升高又因失去热情退出社团。这就导致社团每年招新且陷入人才短缺、低层次发展的恶性循环。此外,社团成员“断层”也容易导致社团的核心成员或骨干只重视自己任期内的活动开展,而缺乏对社团发展的长远规划,更不会关注继任核心成员的培养,阻碍了社团组织的可持续发展。

(三)结论

1.学生社团发展不平衡

从调研大学的社团发展现状来看,数量急剧增长,种类过多集中于文体艺术类。此类社团容易贴近广大学生兴趣和爱好,满足大学生丰富课外生活的需求,对活跃校园文化生活、提升学生素质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而社团发展过多集中于文体艺术类,有趋同发展的趋势,难以打造高水平、高质量的特色社团,同时也可能因为缺乏差异性使得社团间沟通交流不畅,不利于社团整体功能发挥。此外,社团发展的不平衡还体现在很多学生社团挂靠二级学院,每个学院对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也不同,别的学院学生担任社长与社员间沟通不畅,导致社团在团队建设、活动开展、长期规划等方面都受到限制。

2.社团的规章制度不够健全

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学生社团都建立了包括章程在内的规章制度,但往往流于形式,社团活动的随意性较大。社团管理部门对指导教师的职责和权限未作明确规定,部分指导教师积极性不高,指导不力。高校对学生社团的制度执行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对社团活动中的问题没有及时纠正和整改。特别是激励和培训机制不健全,虽然诸多高校建立了学生社团星级考评制度,但多重结果轻过程,对学生社团的建设激励不够。除了星级考评机制之外,高校也可以探索多样化的激励方式,如把学生社团发展与指导教师工作量考核、大学生创新项目管理、学校发展基金筹资能力等结合起来。对于培训机制,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缺乏常态化的社团培训机制。加之“负责人—各部门—成员”的“三级制”的管理模式,社团负责人在社团发展中承担了“核心”作用,社员成员的能力未能得到足够展现。一旦社团负责人由于能力不足或管理不善,该社团就会迅速陷入困境。

3.社团活动资源匮乏

对于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来说,办学经费和教学资源相对紧张,这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最突出的问题首先是经费不足。绝大多数应用型本科高校社团活动经费来源于社团主管部门划拨和会员缴纳会费,少部分来自社会赞助和活动创收。这种单一的经费资助模式严重制约了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其次是学生社团活动场地受限。大学生活动中心是学生社团日常的活动场所,可使用的场地有限,常常出现社团争抢场地的情况。再次是缺乏专业性的指导。应用型本科高校文艺体育类社团占了很大比重,这部分学生社团专业性强,需要在这些方面具备专业能力的教师给予指导,而此类高校人文艺术类专业较少,这方面的指导教师资源稀缺,经费的限制也难以通过外聘的方式来解决。即使对于学科型社团,校内资源较多,但教师们多忙于教学和科研工作,存在对学生社团指导不到位的问题。

4.学生社团发展空间受限

绝对大多数應用型本科高校跨校区办学给学生社团活动的协调带来一些困难,加之部分学生社团主动性不够,资源较少,社团活动多局限在学校内部,缺少对外交流,与社会联系较少,导致部分学生社团缺乏持续发展的动力。尽管有些学生社团在与社会资源对接方面作了一些有益的探索,但受益面非常有限,对学生社团发展的促进作用也未取得明显成效。要推动大学生社团的良性发展,高校管理部门应对学生社团进行分层、分类管理,积极搭建社团与社会对接的渠道和途径,同时通过一系列的激励措施引导社团“走出去”,服务居民、服务企业、服务社会。

三、自生能力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创新发展的分析框架

组织自生能力是一个组织持续发展的源泉。自生能力( Viability)是新古典经济学的概念,起初被用来解释企业创新,林毅夫将其界定为“一个企业通过正常的经营管理,在没有政府或其他外力扶持或保护的情况下,预期能够在自由、开放、竞争的市场中赚取社会可接受的正常利润的能力”[3]。虽然社会组织创新与企业创新存在不同,但仍然可以用自生能力的概念来分析社会组织创新。本文认为社会组织的自生能力是在缺乏外界力量支持的前提下,社会组织能够独立解决自身问题和发展瓶颈,并具备自我维持、自我完善的能力,这种能力包括社会组织的规章制度制定、社会组织的服务能力、社会组织的资源筹集、社会组织规则的约束力、社会组织集体行动的能力等。高校学生社团作为基层社会组织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同样可以用社会组织创新的自生能力概念来解释。

高校学生社团虽然是根据大学生的兴趣和爱好成立的群众性组织,具有自组织属性,但由于其接受高校团委的领导,承担着丰富和活跃校园文化生活的重任,又使它具备半官半民的天然属性。因此,高校团委的政策导向、管理方式、资源配置、激励机制等,直接影响着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可以说,二者的关系很大程度上决定了高校学生社团自生能力的发挥。从治理的视角看,在高校团委与学生社团的关系中,高校团委更多扮演了“管控者”角色。因此,高校团委需要进行理念和制度创新,由“管控者”向“合作者”转变,最大程度地调动资源,引导和推动学生社团积极应对各种挑战。借鉴杨文歡(2019)社会治理创新的分析框架,构建高校学生社团治理创新的分析框架[4],如图1所示,高校学生社团的治理创新可以分为四类,第一类(I类)是社团自生能力弱、团委因势利导作用也弱的情形,第四类(IV类)为社团自生能力强、团委因势利导作用也强的情形,第二类(II类)为社团自生能力强、团委因势利导作用弱,第三类(III类)为社团自生能力弱、团委因势利导强的情形。第一类(I类)是最不希望看到的治理创新类型(二者都弱),第四类(IV类)是最理想的治理创新类型(二者都强),第二类(II类)和第三类(III类) 是最常见的类型。由于学生社团治理的实践并不是永恒不变的,所以在社团自生能力和团委因势利导程度的交替作用下,社团组织治理创新也呈现出动态演进的态势。学生社团自生能力的强弱与高校团委的角色定位及角色扮演是密切相关的。

(一)行政管理的方式挤压学生社团自治的空间

高校团委是高校党组织领导下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是高校党组织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这就决定了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团委的首要职责,通过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使青年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接受感染和教育。高校团委惯用行政管理的方式对高校学生社团进行管理,如按照党委和上级团委的文件精神,制定学生社团的活动计划、定期开展主题教育活动、摊派志愿服务任务等。过分的管理干预让高校学生社团缺乏独立性而出现组织涣散、能力不强的景象,很容易陷入“管理介入—自生能力弱化—更强的干预”的恶性循环,直接导致Ⅲ型和Ⅳ型的学生社团组织直接滑向I型。还有一种表现形式就是高校团委因为怕出事而强化对学生社团的管控。有的高校管理部门因循守旧,跟随政策和文件精神,导致高校学生社团缺乏应有的草根性、突破性和创新性。近年来,高校管理部门出现跟风的现象,国家出台什么政策,高校就相应跟风推进,如公益服务兴盛之时,高校公益类学生社团风起云涌;互联网+兴起的时候,高校大力扶持各类创新创业类学生社团、网络社团。这种管控式的高校学生社团管理方式挤压了学生社团自治的空间,多数时候推进了学生社团从Ⅲ型向I型衰退。

(二)有限的资源配置导致学生社团目标的短期化

国内高校学生社团的经费来源一部分来自团委的拨款,另一部分来自社员缴纳的会费。而高校的学生社团种类和数量都很多,有限的经费难以支撑社团发展的需求。高校团委作为经费管理部分,千方百计地让有限的经费发挥最大效用。多数高校对学生社团进行星级评比,根据考评等级来决定学生社团的经费资助力度。也有些高校通过项目化的指标对学生社团进行考评,如科技创新计划、社会实践项目、公益服务项目等,经费也以项目的形式进行划拨。这就导致了学生社团为获取经费,而围绕星级评定和项目化的指标来制定社团的年度目标和活动计划,短期化的目标使学生社团缺乏长期规划。这种资源配置方式也很容易使学生社团向I型衰退。此外,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的官方属性使其自带政绩考核的目标导向。与“经济领域的为增长而竞争”类似,高校团委在学生社团管理中有些时候为政绩而创新,为政绩而凸显特色。这种政绩的目标导向让高校学生社团管理部门不仅要在短期内做出成绩,而且要更快地做出成绩。为政绩而创新的学生社团管理必然导致目标短期化和碎片化,严重阻碍了学生社团自生能力的提升。

(三)分散化的组织架构削弱社团治理的聚合效应

高校学生社团的组织架构呈现出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特征。有的高校依托学生社团联合会或学生联合会的学生社团中心、社团总会来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也有的高校大学生社团挂靠学院(部),同时接受高校学生联合会或学生社团联合会、学院(部)团总支或学生会的双重管理。第三种情况是,大学生社团(一般学科型社团居多)挂靠学院(部),学院(部)团总支或学生会按照高校社团管理的总体要求,对挂靠的学生社团进行日常指导和管理。对于学生社团联合会或学生社团中心、社团总会直接指导和管理学生社团,他们与高校团委的关系更加密切,在政策供给、经费资助、人员配备等方面具有天然的优势,很容易成为Ⅳ型学生社团。而对于挂靠学院(部)的学生社团,更多地是直接受学院(部)的指导和管理,且不同的学院(部)对大学生社团的扶持力度有差异,这就得这些学生社团呈现差异化的倾向,学院(部)支持力度大的向Ⅳ型转化,学院(部)支持力度小的学生社团向Ⅲ型甚至衰退到I型。这种多样化和分散化的组织架构加剧了学生社团发展的不平衡性,严重削弱了社团治理的聚合效应。

四、以组织制度创新为核心: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治理的良性循环

(一)提升自我生存能力,是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基石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要实现向Ⅳ型转变,就必须围绕自生能力建设,通过制度创新,在高校管理部门的因势利导下,增强学生社团的自我生存能力。首先,着眼于学生社团的自身建设,如制度架构、目标定位、经费资助方式、能力提升等,通过管理和制度设计,并在社团发展实践中不断增强社团凝聚力和战斗力。

1.树立“治理”理念,扮演搭台唱戏的角色

治理理念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创新理念,对学生社团的创新发展和制度设计起着先导作用。对于高校团委来说,在承担思想政治教育职能的同时,充分考虑“组织性、民间性和自愿性”的第三部门特征[5],树立治理理念,把对学生社团的管理从具体管理转向宏观指导,从过程监控转向结果评估,从短期目标导向转向制度设计,为学生社团自我管理和自主发展扮演好搭台唱戏的角色。如高校团委与其他部门联合设立社团发展基金,引导社会公益基金支持社团发展,培育品牌社团,让学生社团在社会服务和社会治理中发挥更大作用。

2.完善治理结构,强化学生社团自身建设

高校学生社团是由高校相关部门授权,由学生自发成立的非正式群体。社团发起人自愿承担社团的发起和管理工作,社团成员按照自愿的原则参加社团活动,其作为自组织的“开放性、非平衡性、协同性以及自觉能动性”特征显而易见。应用型本科高校应更多地着眼于学生社团的自组织特征,首先从完善机构设置和组织框架着手,理顺学生社团联合会、学生社团中心、社团总会与学生会的关系。其次,在高校團委的指导下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分工,理顺学生社团与学院(部)的挂靠关系,建立高效、明晰的治理结构,明确组织使命和组织目标,从顶层设计上保证学生社团作为独立学生组织的功能和作用发挥。再次,高校应通过顶层的制度设计,建立和完善学生社团组织的规章制度,特别是学生社团的申建、审批、退出机制。

3.强调“契约”与“激励”,促进社团组织的良性发展

尽管高校学生社团组织的体制结构看上去较为松散,但从很大程度上说,这也正是学生社团作为一种较为松散的非正式组织的开放性,让其在接纳社团成员方面具有天然的组织优势。高校学生社团是遵从相同的兴趣和爱好基础上不同专业背景学生的聚合体,社团成员围绕组织目标,基于“组织人”的自律形成契约式的规范、惯例和习俗,实行自我控制、自我约束、自我管理。学生社团行为的规范往往难以形成强制的约束力,而主要依靠成员的自觉、自律和自为。激励机制是学生社团运行的核心要素,是学生社团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高校管理部门除了通过评选“明星社长”“五星社团”“突出贡献奖”“优秀社员”等方式进行荣誉激励和精神激励外,更多还应基于学生社团的长远发展,通过制度设计进行激励机制的制度创新,如通过经费支持、场地设施等优先选择权给予物质激励;通过提供公益活动和社会实践机会、创新创业项目对接、与社会基金合作等方式提供机会激励。

(二)积极与社会力量对接,是学生社团自生能力建设的重要途径

应用型本科高校社团组织的良性发展,固然要有内部力量的支撑,而且外部力量也不可或缺。内部力量需要高校管理部门和学生社团的自我创新,树立“治理”理念,进行顶层制度设计,完善组织架构,聚焦培训和激励机制建设,等等。外部力量则是政府的政策引导与支持、企业和社会组织的公益基金及联合培训机制,与其他学生社团的交流合作等。

由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存在制度不够健全、发展不平衡、资源匮乏等发展瓶颈,单单依靠内部力量来培育学生社团的自生能力是有限的,因此外部力量的大力支持将是其自生能力提升的必要条件。这种外部力量集中表现为国家和地方政策与高校发展的契合度、区域第三部门的发达程度、政府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的供给能力以及教育政策对高校学生社团的倾向性等[6]。具体来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

1.借力高校产教融合的平台,助推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向创业项目转化

近年来,学科型社团在应用型本科高校发展迅速,在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因此,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部门应借助产教融合的平台,引导创新创业型学生社团与企业、社区资源对接,逐步打造有特色的公益项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向“公益创业”转化。一是高校管理部门联合高校教务部门、创新学院等,开展创新训练,提升学生社团的服务能力。高校创新创业型社团担负着支撑创新创业教育生态系统构建的功能,通过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模拟训练、创业知识宣传和普及活动来实现这一功能。二是借助高校产教融合的教学和学科建设平台引企入赛,促进创新创业教育成果转化。很多学科型社团可以借助产教融合的协同创新平台、实践基地、孵化基地、培训中心的资源,以其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参与各项创新创业大赛,把学生社团创新项目与教师的科研项目相结合,在此基础上采用“平台+项目+导师+团队”模式,借助学科建设和科研项目平台,以创新创业推动企业孵化,推动创意项目向创业项目转化。

2.与社会组织共建,在双赢中谋求发展

应用型本科高校学生社团活动较为单一、吸引力不够,且自身服务能力和水平较弱。而社会公益组织无论是在专业性、筹资能力还是活动组织、社会影响力方面都比高校学生社团有优势。但社会公益组织由于其辐射面较广,人力保障不足,在这方面高校学生社团则具有最大的优势,大学生精力旺盛,积极性高,学习能力强,这为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的合作提供了契合点。在学生社团与社会组织共建过程中要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基于顶层设计与科学规范,制订相应的制度和规则,规范并引导高校学生社团和社会组织在共同开展相关活动过程中的行为,以达到学生社团发展与社会公益组织目标的有机联合。具体而言,高校团委作为连接高校学生社团和社会公益组织的协调者,一方面从落实国家相关方针政策、发挥学生社团思想政治教育功能方面考虑,另一方面着眼于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合作的可续发展,促成双方达成协议,制订切实可行的合作方案。二是联合共享资源,在联合中谋求发展。高校学生社团在利用社会组织的培训课程、沙龙活动、工作坊等以及公益服务的机会,提升自身服务能力,缓解资金短缺问题。社会公益组织在公益服务中也获得人力资源保障,为后续公益服务项目的持续开展储备人才。

3.联合校内其他力量,参与社会公益服务

首先,由高校团委搭台,积极参与社会公共服务。对于发展比较成熟的高校公益服务类社团,可以由高校团委牵头,运用政府购买服务,在扶贫教育、环保公益、城市文明等基层社会治理中,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同时也能弥补学生社团建设的资源不足。其次,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引导学生社团与学校发展基金会合作,拓展筹资渠道。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可以引导学生社团“走出去”;挖掘校友捐赠资源,搭建学校需求与社会资源对接平台,通过设立学生社团发展专项基金的方式,获取更多的校友资源和社会资源。再次,高校社团管理部门创造条件,引入社会公益基金进校园。“公益项目大赛”“創新训练计划”“创新创业大赛”等活动,都是社会公益基金参与校园公益创投的有效方式。社会公益基金通过这些活动,选拔指导优秀项目团队,培育大学生社会公益组织和公益人才。高校管理部门应创造条件,引进社会公益基金,把学生社团“人”和“服务”的优势与社会公益基金组织“资源”的优势结合起来,发展壮大高校的公益服务力量。

参 考 文 献

[1]Madison. Richard: Mental Health Care in the College Community The 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 2011(6):1123.

[2]吕春辉.西方大学学生社团的发展变迁及启示[J].现代教育科学,2009(1):12-17.

[3]林毅夫.发展战略、自生能力和经济收敛[J].经济学,2002(1):269-300.

[4]杨文欢.因势利导与自生能力:可持续基层治理创新的分析框架[J].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7):134-142.

[5]杨帆,夏之晨,许庆豫.高校学生社团教育功能的优化路径[J].高等教育研究,2016(12):71-79.

[6]陈龙涛,张骊睆,潘虹,尤世红.构建高校学生社团与社会公益组织联合体系探析[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4):61-64.

A Study on Practical Predicament and Innovation Governance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Yang Mei, Zhang Jinfu

Abstract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colleges are effective carrier for the innovating talent training mode, optimizing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improving the overall quality of students. As a part of grassroots governance, it plays a positive role in promoting grassroots social governance and innovation. The scale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has been expanding. The scope of activities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has gradually moved from inside to outside the colleges. The form of associations has gradually expanded from literary entertainment to professional and characteristic. However, there are still development bottlenecks, the society development system is not enoug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society is not balanced, the activity resources are scarce, and the development space is limited. To achieve a virtuous circle in the governance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in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it is necessary to build on self-reliance and enhance the self-survivability of student associations through system innovation, such as establishing the concept of“governance”, conducting top-level system design, improving organizational structure, focusing on training and building incentives mechanism, etc. In addition, we should actively rely on external forces, co-construct with social organizations, and cooperate with public welfare funds.

Key words  student associations; applied undergraduate colleges; self-survivability; synergistic effect; virtuous development

Author  Yang Mei, lecturer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Shanghai 201418); Zhang Jinfu, professor of Shangha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作者简介

杨梅(1980- ),女,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规划与政策法规研究室讲师(上海,201418);张金福(1965- ),男,上海应用技术大学经管学院副院长,教授,教育学博士

基金项目

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大学生社团发展影响因素及路径创新研究”(DEA170333),主持人:杨梅

猜你喜欢
良性发展协同效应学生社团
课程思政视角下英语课堂教学改革与实践
解决南海争端的“双轨思路”
关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社团良性发展的几点认识
新媒体在高职艺术类社团中的应用研究
新时期学生社团组织在学生管理中的作用探微
全域旅游与经济增长的协调效应
论“专车”模式及其良性发展
衡水湖湿地生态环境现状及对策分析
蓝黄两区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