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辉+栾俊毓
[摘要] 蓝黄两区建设的协调互动和协同增效关系到蓝黄规划的顺利推进。从现有条件和客观需求出发,地理位置比邻交叠、功能定位各有侧重、发展优势差异化互补,以及面临的现实问题和发展使命一致是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现实基础;从协同学的理论内核出发,服务协同与资源协同、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是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理论预期;从局部到整体推进协调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规划是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实现路径。为此,需要从内部对接与外部协调、加强省政府引导、促进政策一体化、加强合作组织化与制度化、推进产业发展等方面积极实现两区建设协同效应。
[关键词] 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统筹发展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673-5595(2015)06-0027-05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既是促进山东省经济腾飞的重大举措,也为统筹规划两区协调发展提出了新的课题。面对经济发展的重大机遇,要实现蓝黄两区建设的重大使命,关键在于从宏观层面上统观全局建设、明确发展思路,从山东省、全国乃至国际区域发展的视野,着力实现蓝黄两区建设的协调互动和协同效应。本文拟就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现实基础、理论预期及其实现路径进行分析,并提出实现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对策建议。
一、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现实基础
依照战略协同观点,子系统间协调合作进而实现协同效应需具备必要的条件,如相邻或相互交叠的区位条件、既相互关联又避免同构战略定位、差异化的资源分布、共同的问题和发展使命等等。总体而言,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主要依赖于以下方面:
(一)地理位置比邻、交叠
与国内其他经济区规划相比,“蓝黄规划”重要特征之一在于蓝黄两区均位于山东省境内,两区相互比邻,且部分区域存在交叠。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主体区由陆域和海域两方面共同组成。其中海域面积1595万平方公里,包括山东省全部海域;陆域面积64万平方公里,涉及青岛市、东营市、烟台市、潍坊市、威海市、日照市及滨州市的无棣县、沾化县所属的陆地区域。山东省其他地区作为规划联动区,与主体区联通互动、共同发展。①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总面积为265万平方公里,共涉及6个市的19个县(市、区),主要包括东营市、滨州市全部,以及潍坊市北部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德州市的乐陵市、庆云县,淄博市的高青县,烟台市的莱州市等区域。②从两区规划范围来看,东营市全部区域,滨州的无棣、沾化两县,烟台的莱州市,以及潍坊的寒亭区、寿光市、昌邑市,同时归属蓝黄两区。这些相邻特别是交叠的区域,同时具有蓝黄两个区域发展规划带来的政策优势和发展机遇,又同时承担着两区建设的使命。应当说,这是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最直接来源。
(二)功能定位各有侧重
尽管两区地理位置比邻、交叠,但两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各有侧重,有利于错位发展,避免产业同构和重复建设。从两区功能定位来看:蓝区功能定位在于发展现代海洋经济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其核心任务在于抢占蓝色发展制高点,为中国从海洋大国向海洋强国转变倾注力量;黄区的功能定位在于全国重要的高效生态经济示范区,其核心任务在于建构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环保有机统一的新模式。②蓝区建设以海洋和高科技产业为核心产业;黄区建设则着眼于传统资源型产业升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高效生态农业。蓝区着眼于合理开发和高效利用海洋资源,保护海洋环境,建设海洋生态文明;黄区则着眼于推进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集约开发和利用土地资源,保护湿地、地质公园和黄河口生态环境。
(三)发展优势差异化互补
差异化是形成互补型协同的必要条件。蓝黄两区发展优势的差异化主要体现在区位优势、资源优势和产业优势三个方面。
从区位优势来看,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地处环黄海两岸,北临环渤海经济圈,南接长三角经济区,对内可辐射内陆无海区,对外是中国距离日韩最近的区域。山东是中国唯一拥有3个亿吨大港的省份,拥有184个沿海港口深水泊位。[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位于京津冀和山东半岛之间,与辽宁沿海经济带隔海相望,向西可连接中西部腹地,向南可通达长三角,向东可与东北亚各国连接。②总体而言,蓝区位于环黄海两岸,是黄区连接长三角的必经途径;黄区地处京津冀和半岛的结合部,是蓝区连接京津冀腹地的必经通道。蓝区依托港口的巨大优势也是黄区连接中日韩等经济区的巨大引擎。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年12月
第31卷第6期李辉,等:蓝黄两区建设的协同效应及其实现
从资源优势来看,山东半岛是中国最大的半岛,陆地海岸线总长3345公里,海岸线曲折,具有建设海运良港的基础条件;半岛海洋油气资源、金矿资源、卤水资源储量丰富,海洋生物种类繁多,开发潜力巨大。[1]因此,丰富的海洋资源是蓝区建设最明显的资源优势。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则主要依托矿产资源和生态资源,其矿产资源、油气资源、风能资源和地热能资源都十分丰富,是中国重要的能源供给与加工基地。②该区还是世界上典型的河口湿地生态保护区,多类生态系统交错分布,具有巨大的高效生态经济开发的潜能。
从产业优势来看,以现代海洋产业和高科技产业为代表的蓝色经济区的产业优势日趋凸显,相关产业的集聚效应已初见雏形。山东省现代海洋产业保持较快增速,其中,渔业、盐业、海洋工程建筑业以及海洋电力增加值均居全国首位。[1]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产业优势在于原油、原盐、纯碱、溴素、金矿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在原油生产、石油装备制造、黄金加工等方面已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
(四)面临问题和发展使命一致
优越的地理区位条件、丰富的资源、相对良好的产业基础,以及国家对区域发展规划的政策支持,是两区建设均具备的有利条件。但同时,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局部开发过度与整体开发不足、环境恶化、科技成果转化不足、基础设施建设有待加强、公共服务碎片化等是两区建设中面临的共同问题。以蓝色经济区产业结构为例,其现存问题主要表现为: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第三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二是产业分布不合理,近海和临海产业发展明显滞后;三是产业集聚不明显,以现代服务业和I T业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的集聚效应与大连及珠三角和长三角等地区相比存在一定差距;四是产业向心力不足,面向经济核心区域的向心力尚显不足;五是城市间产业同构问题突出,尤其是港口建设、发展临港经济等方面的同构现象较为突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中对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挑战也有明确论述:一是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相对滞后,特别是港口建设和疏港铁路建设滞后;二是产业结构层次偏低,服务业发展滞后,工业技术含量低;三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近海地区生态保护及堤防修复压力较大;四是大企业嵌入式特征明显,开放型经济发展滞后。在共同的压力下,两区建设实际面临着共同的使命,即统筹区域发展、优化产业结构、保护生态环境、合理开发和利用资源、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区域公共服务能力和水平。
二、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理论预期与实现路径
协同并非简单的合作或集体行动,而是有其特定的理论渊源。德国物理学家哈肯指出,协同就是指整体价值高于各独立部分价值简单求和的一种状态和结果,可形象理解为“1+1>2”的效应与现象。[2]1美国战略学家安索夫也阐述了基于协同理念的企业战略,即子公司之间如何实现资源要素的良好匹配、行动关联的协调顺畅,进而实现整体价值的增值,这是大型集团在企业并购和多元化经营中必须积极思考的问题。[2]15两种理论虽归属不同的学科领域,但具有共同的学理指向,即协同包含两个层面的内涵:协同的状态和协同的效应。协同的状态即指哈肯所提到的部分之间井然有序、相互促进的结构,或安索夫所提到的“资源要素的良好匹配、行动关联的协调顺畅”;协同的效应即指哈肯所提到的“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或安索夫所提到的“整体价值的增值”。协同概念的理论内核对于理解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预期与实现路径具有启发意义。
(一)蓝黄协同的理论预期:服务协同与资源协同、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
从协同学的基本理念出发,系统中各部分间一切关联的价值取向在于实现各部分无法独立实现的功能,或实现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的协同效应。从成本—效益的视角来看,这种效应可以体现为两个方面:一是资源交换或整合所带来的成本降低或最大化利用。正如安索夫所认为的,协同效应是多元化经营或兼并行为的初衷,而衡量协同效应的标准就在于,在给定的投资水平下联合行动比单独行动节约了成本。[2]34二是效能增值所带来的收益放大。即哈肯和安索夫所关注的“1+1>2”。在公共领域内,由于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和服务性的本质属性,这种成本的降低主要指公共资源共享后的节约或公共资源的最大化利用。这种收益放大主要指公共服务水平的提升。为此,在区域治理中可以将协同效应理解为资源协同和服务协同。蓝黄两区建设中的资源协同,不仅包括基础设施等实体资源的共享,还应包括品牌、经验等隐形资源的共享。如,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和投资融资等方面的共建共享;实现人力资源协同开发与共享,提升山东省人才整体层次;围绕文化、旅游等方面打造蓝黄品牌;促进两区间资源交换与循环利用;等等。蓝黄两区建设中的服务协同应指通过地方间的合作,打破行政壁垒所带来的公共服务的碎片化,实现服务的整体性、连续性、便捷性和人性化。就目前蓝黄两区现实情况来看,首要任务是实现区域内公共服务协同,为区域间公共服务协同奠定基础,其中,特别是人、财、物等要素流动相对频繁的地方之间,应率先实现公共服务协同。如青岛—日照的“一小时都市圈”内应实现交通、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协同。
从区域治理的一般规律出发,区域一体化的基本困境在于资源和要素自由流动的需求与行政区划所带来的地方间利益割据、各自为战之间的矛盾。区域间的政策不协调以及由此带来的管理不协调是这一矛盾的主要表现之一。与之相对的理想状态恰恰是哈肯在协同学中所倡导的部分之间“井然有序、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区域之间或区域内部各部分之间的协同状态往往体现为政策本身及其政策执行过程中的协调性和有序性,可理解为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为了实现服务协同和资源协同,需要不同地方和政府部门在政策和制度制定上相互配合、达成一致,可称为政策协同。蓝黄两区建设中的政策协同主要指两区建设中政策的兼容性、匹配性和延续性。同时,在执行政策过程中,需要管理制度和管理流程上的衔接和配合,即实现管理协同。管理协同主要表现在地方间在跨区问题管理中分工合理、关系顺畅,有效克服越位、错位和缺位等现象。
(二)蓝黄协同的实现路径:协调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规划
尽管协同学认为,协同是系统内外能量达到临界点时所发生的突变现象,即“突变论”,但仔细研究不难发现,这一突变的结果是系统与内外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经过量的积累所达到的结果。蓝黄两区建设协同状态和协同效应的实现,也必然要经历一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局部到整体、由微观到宏观的逐渐积累的过程。协同难度和协同程度由低到高的顺序可以包括:一是协调联动,是指联合多主体力量,解决共同面临的问题,亦可称为“共济型”,如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领域。二是优势互补,是指交换差异化资源,满足各自的发展需要,亦可称为“互补型”。蓝黄两区应依托黄河三角洲的土地资源优势、能源优势、高效生态农业优势,蓝色经济区的海洋资源优势、港口优势、高科技产业优势和人才优势,寻找合作机会,实现互利互惠。三是资源共享,是指整合趋同性资源,特别是品牌、技术、信息等无形资源,亦可称为“共享型”协同。四是统筹规划,是指从共同利益和长远发展出发,共筹未来、共谋发展,亦可称为“共建型”协同。“共建型”协同是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最高级阶段。
三、实现蓝黄两区建设协同效应的对策
无论服务协同与资源协同、政策协同与管理协同的理论预期,抑或协调联动、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统筹规划,从根本上说都离不开两区政府间的协调与合作。为此,两区地方政府的领导者及各级政策的执行者都应打破传统区域竞争的短视思维和认知,树立全局眼光和共赢观念,从山东省协调发展、科学发展的战略性和前瞻性的高度来把握区域竞合关系,求同存异,积极探求合作的利益结合点,正确处理彼此的利益分歧。与此同时,省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在充分尊重合作主体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同时,也应在规划与协调方面起指导和规范作用,实现区域协同与共赢。对此,山东省社科院郑贵斌研究员也指出,应科学确定政府定位、全面推动两区对接、构建合作长效机制、完善两区协调推进制度、科学制定协调发展政策体系。[3]
(一)统筹发展思路,重视蓝黄两区建设的内部对接与外部协调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任何一个区域的经济发展都离不开与其他经济区的合作和竞争,就是区域内部也必须处理好利益与发展的关系,如此才能实现区域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4]蓝黄两区建设的内部对接,是指蓝黄两区的主体区及其与交叉区、联动区、辐射区和延伸区的对接。一是主体区内部要素的自由流动和有效衔接。主体区作为两区建设的重点区域,其整体建设水平决定着蓝黄两区的综合竞争力,而达到内部要素自由流动和整体协同的状态是其实现的关键前提。这就需要区域内“各个城市之间既要发挥各自优势、进行合理分工,又要看到共同的产业衔接点,加强互利合作。”[5]二是交叉区域对两区建设的有效衔接。例如,东营市同属于蓝黄两区建设的核心区,要充分利用两区建设的双重资源,努力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放大。三是联动区对两区建设的有效衔接。按照《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主体区以外的其他区域都是蓝区建设的联动区。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的规划中,除东营市、滨州市以及潍坊市和烟台市的部分地区之外,其他区域均是蓝色经济区的联动区,其发展不可避免地与蓝区规划对接。四是辐射区对两区建设的有效衔接。社会科学的辐射效应是指发挥中心对外围及周边地区的核心效应和扩散影响。蓝区和黄区均处于山东省境内,且均处于华东地区,东北和中部地区均可作为两区的辐射区域。蓝黄两区对内陆省份的辐射作用主要体现在区域联结和产业布局两个方面:一方面将打破区域割裂状态,将内陆省份与外部沿海经济区联结为一体;另一方面,促使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产业转移,形成以海带陆、海陆统筹、协调发展的良性产业格局。实现两区对辐射区域的有效衔接,完善政府间协调合作机制是关键,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是基础。五是延伸区对两区建设的有效衔接。对国内,两区延伸区域主要指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对国外,两区延伸区域主要指日韩等东北亚国家。对接方式仍然是加强协调与合作,特别是蓝区作为中日韩自由贸易先行区要加强与日韩国家的贸易合作。
蓝黄两区建设的外部协调,是指蓝黄两区与国家重大战略规划间的互动协调。要积极呼应“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搭乘国家经济发展的顺风车。“一带一路”是一个复杂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战略,涉及国家众多、经济总量巨大,为包括山东省在内的沿海省份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历史角度分析,山东省一直是古代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参与者,为中外文明的交流作出了重要贡献;从现实角度分析,随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的提出,山东已被确认为“一带一路”重要的海上战略支点。将蓝黄两区建设与国家整体战略协调互动,将为山东省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二)立足顶层设计,加强省级政府引导与协调
蓝黄两区均隶属于山东省行政区划,这是两区建设区别于国内其他区域的重要特征。这一特征决定了两区合作中,省级政府的引导与协调作用不可或缺。山东省发改委蓝色经济区建设办公室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办公室,以及省财政厅、国土资源厅、人事厅、科技厅等具体部门都应在两区协调合作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作用主要体现在:宏观上通过制定区域发展规划等方式进行统筹规划,确定两区协调发展的方针与进程;微观上以论坛、研讨会等形式为载体,为两区地方政府间的合作沟通搭建有效平台。横向上引导、协调地方进行合理的功能分工、产业布局和权责划分,解决矛盾纠纷;纵向上适时合理放权促进两区地方政府间充分沟通和有效合作。在时机成熟时,可尝试整合两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从顶层设计上实现两区协同。
(三)创新工作方法,促进两区公共政策一体化
政策一体化是两区建设一体化的重要条件,对此郑贵斌研究员也指出,要构建具有“蓝黄”战略区域特色的政策体系,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就目前两区建设发展阶段来看,应着力在财政税收、投资融资、产业发展、土地使用、资源开发与保护、节能减排与环境保护、教育、医疗与社会保障等方面尝试推进政策一体化进程。依据政策协同的理论预期,政策一体化应避免政策“打架”和政策“脱钩”。一方面政策一体化需要两区地方政府在充分协商、谈判、妥协的基础上达成共识;另一方面,促进各方一致认同的区域性行政机构的有效运作需要各行政主体让渡部分行政决策权力。在现有的蓝黄两区建设组织机构下,山东省政府以及蓝黄两区建设指导委员会和办公室可以适度承担这样的职能;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应建立这样的专门决策机构。对此,下文将进一步论述。
(四)深化地方合作,加强合作组织化和制度化
由于区域间合作的组织化和制度化水平较低,所以限制了国内区域政府间合作建设的进程。与世界发达区域合作组织相比,国内区域间合作既缺少在统一合作框架下的各类区域性的合作法规体系,同时也缺少类似“欧盟协会”之类常设性立法组织,在法规体系和制度层面明显滞后。[6]为此,在组织层面上,要建立两区地方政府领导者联席会议,加强联系与沟通,相互学习借鉴经验,研究探索新经验、新方法。在时机成熟时,要建立跨区专业职能管理机构,下设交通、工商、环境保护、公共服务等方面的工作小组,并使其成为常设机构。在制度化层面上,要完善行政协议制度。在明确双方权利义务、违约措施的基础上,将现有的“会议纪要”“合作协议”等转化为行政协议,规范区域整合的过程。在制度执行层面上,还应构建两区合作的考核与监督机制。考核与监督要由两区共同协商成立新的权威性组织来执行,在区域内各方平等协商基础上形成考核和监督标准。
(五)以点带面,推进蓝黄两区特色产业园区建设与重点产业的发展
推进蓝黄两区建设,要以特色产业园区建设和重点产业的发展作为依托,在空间布局和产业格局等方面产生以点带面的效果。一方面,要充分发挥蓝黄两区特色产业园区强大的经济辐射力。在推进蓝黄两区特色产业园区的建设过程中要避免重复、低效建设,可以以现有省级以上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为依托,打造和完善园区发展的集约平台,使其成为区域科学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最大程度上放大特色产业园区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另一方面,要重视以现代海洋优势产业和高效生态产业为代表的重点产业的带动作用。在加大对重点产业扶持的同时,创新政企合作模式,通过产业联盟等形式搭建政府与政府、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沟通交流的平台,以国际视野和前沿眼光占领创新制高点,形成产业发展合力,树立行业标杆和区域品牌。同时,要以现代海洋优势产业和高效生态产业的发展为切入点,为产业结构升级注入强大动力,真正实现提质增效。
注释:
① 参见《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发展规划》。
② 参见《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
[参考文献]
[1] 徐锦庚,马跃峰.山东面朝蓝海绘蓝图[N].人民日报,20110107(10).
[2] 安德鲁·坎贝尔,凯瑟琳·萨姆斯·卢克斯.战略协同[M].第2版.任通海,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1.
[3] 郑贵斌.蓝黄规划协同实施和蓝黄两区协调发展的战略与对策[J].山东社会科学,2012(1):5.
[4] 种效博.基于区域合作的黄河三角洲发展战略[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5):31.
[5] 魏学文,刘文烈.黄河三角洲城市群发展格局与战略研究[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32.
[6] 徐吉.论长三角区域一体化下地方政府合作的制度化[J].经济与法,2009(9):168.
[责任编辑:赵玲]
The Synergy Effect and Realization of the "Blue and Yellow"
Areas Construction
LI Hui, LUAN Junyu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Qingdao, Shandong 266580, China)
Abstract: The key to smooth progress of the "blue and yellow" plan i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interaction and synergy effect of the "blue and yellow" areas construction. Analyzed from the realistic level, the two areas have the realistic basic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that is, adjacently overlapping geographical position, the function focusing on its own orientation, development advantages of differentiated complementary, facing the common problems and development mission. Analyzed from the theoretical aspect, resource synergy, service coordination, policy coordination and management coordination are the theory expectation of the two areas constructing coordination effect. Therefore, we can see the coordination linkage, complementary advantages, resource sharing and the overall planning as the accessible path of the two areas to construct coordination effect. Therefore, we have to focus on the internal coordination and external cooperation, strengthen the guidance of provincial government, promote the policy integration of the two areas, improve the systematization and institutionalization of cooperation so as to realize the coordination effect of the construction between two areas.
Key words: "blue and yellow" areas construction; synergy effect; the overall develop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