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专业群建设对于职业高等学校办学具有重要的基础作用。经对现有学者研究和职业高等教育办学实践综述,归结出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可分为“一院一群”“多院一群”“虚拟机构建群”三种。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的选择方法是,先理清专业群的基本情况,再运用决策树判断方法分析。运用决策树判断方法,应先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决策组织形态,如不能再计算专业集中程度。如果根据专业集中程度仍不能决策组织形态,再计算并比较专业在二级学院(系)的分散程度和专业群建设任务在虚拟机构的集中程度。以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的电子商务专业群建设为例,运用选择方法分析的结果为“多院一群”的组织形态。
关键词 专业群;组织形态;选择方法;决策树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20)23-0023-05
以专业群作为学校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及各项事业发展的关键平台,已成为当前各职业高等学校①的通行做法[1][2]。专业群可由3~8个具有一定逻辑关系的专业组成[3],这些专业的建设任务往往会跨教研室、跨二级学院(系)。组织专业群的建设团队形成什么样的组织形态比较适合专业群的实际情况?如专业群内的所有专业都在同一个二级学院中,则直接以二级学院作为专业群的组织形态,但在复杂一些的情况下该如何选择呢?这就需要有条理地梳理专业群建设的各种组织形态,并有策略地选择合适的组织形态。本文提出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选择方法并作出案例分析。
一、已有研究提出和实践采用的组织形态
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是指负责专业群建设的团队形成的组织机构的表现形式。目前对专业群建设的具体做法[4][5][6]、职业高等学校组织机构变革[7][8]、校企共同体[9][10]的研究较多,对其组织形态的专门研究并不多见[11],但实践已有很多[12][13][14]。结合理论研究和实践的情况进行归结,可将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分为三类。
(一)第一类:一院一群
一院一群即以一个二级学院(系)作为承担一个专业群建设任务的组织。推崇“一院一群”组织形态的学者和实践者认为这种形态更有利于党建、行政、教育教学等工作通过二级学院(系)这个行政组织机构形成高程度的有机耦合,强有力且有序地推进专业群建设[15][16][17]。许多职业高等学校已经按此思路进行了专业群结构调整和二级学院(系)设置,如长沙航空职业技术学院设置有航空机电设备维修、航空电子设备维修、航空机械制造、航空服务与管理等二级学院,专业群的名称与二级学院的名称相同[18]。
(二)第二类:多院一群
多院一群,即以2个以上(含2个)的二级学院(系)共同作为承担一个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推崇“多院一群”组织形态的学者和实践者认为,应当尊重学校发展的历史情况,不宜随意调整行政组织机构,而应整合多个二级学院的力量和资源,采用互补的方式组建专业群的建设团队。这种组织形态以一个二级学院(系)作为主导[19][20]。如,湖南现代物流职业技术学院现代物流管理专业群,其中的物流管理专业就将各个专业方向设置在多个二级学院,但由物流管理学院牵头,形成合建该专业群之势[21]。
(三)第三类:虚拟机构建群
虚拟机构建群,即组建专门的虚拟机构来主持专业群建设工作。推崇“虚拟机构建群”组织形态的学者和实践者认为,专业群是多个专业的组成而不是多个行政机构的组成,因此适宜用虚拟机构来承担建设任务。这种虚拟机构是按专业群建设的需要而设置的建设过程中最为重要的载体,不是学校的常设机构,具有临时性质,其表现形式可以为产业学院、实训基地、协同创新中心等[22][23]。如,中山职业技术学院按“一镇一产业,一产业一产业学院”的思路,用产业学院这种虚拟机构来建设专业群并对接各个镇的特色产业来办学[24]。
此外,在选择方法的研究上,有决策树、层次分析法、逻辑回归法、德尔菲法等[25]。笔者认为,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的选择方法应当结合专业群建设的实际情况,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操性,并且要比较简便,不要作大量的数据处理和分析,从已有的3种组织形态类型中选择一种并进一步明确组织机构即可,不必采用层次分析法、逻辑回归等相对复杂的做法。
综上所述,对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的研究已有较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基础,归结起来可分为“一院一群”“多院一群”“虚拟机构建群”三类。因此,笔者不打算提出新的组织形态,而是提出一种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的选择方法,并详细解析这种方法的分析过程。
二、组织形态的选择方法
采用哪种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不能由学校领导“拍脑袋”决策,而是应当有一种既简便又实用、有推理过程的选择方法。
(一)选择方法的分析过程
组织形态的选择方法分析过程如图1所示。即:从专业群的组群逻辑出发,理清专业群的构成,再分析专业群内各专业所属组织的情况,结合在至少5年左右时间里要搭建的主要虚拟机构承担建设任务的情况,来决定当前应當采用哪种专业群建设组织形态。
(二)专业群的构成
要理清专业群的构成则应当理清产业关系逻辑、产业业态逻辑、岗位群逻辑、专业构成逻辑这四种逻辑,这些逻辑构成了“产业关系逻辑→产业业态逻辑→岗位群逻辑→专业构成逻辑”的推导关系[26],本文提倡使用这种推导关系来构建专业群。
产业关系逻辑指专业群对接的产业之间的关系,可以是单个产业,也可以是相关联的多个产业,如果是多个产业则应为“一主多辅”或“多业协同”。“一主多辅”以一个产业为主,“多业协同”将多个产业置于同等地位。产业业态逻辑指专业群要对接产业的哪些业态来办学。这些业态既有传统的业态,也有新型的业态。岗位群逻辑指专业群要对接产业中的哪些岗位办学。这些岗位来源于专业群要对接的产业业态,从而推导出这些岗位需要掌握哪些主要技能。专业构成逻辑是指专业群由哪些专业构成,这是由岗位群的主要技能需要哪些专业来培养而导出的。专业的构成主要有“单核心型”(以一个专业为核心)、“双核心型”(以两个专业为核心)两种,事实上绝大多数职业高等学校以“单核心型”构群[27]。
根据该专业群“十四五”建设方案,将搭建2个产业学院(京东·湘商学院、长银学院)、1个实习实训中心(跨境电商生产性实习实训中心)、1个协同创新中心(现代服务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作为虚拟机构,承担的建设项目(任务)情况如表3所示。
(四)组织形态的选择
根据表1所示的可以直接决策的情形清单分析,发现不属于表中的任何一种情形。因此需要计算PD。
PD= ×100%=×100%=60%
由于PD<80%,需要计算PS和V来继续判断。
PS=×100%=×100%=40%
V= ×100%=×100%=32.43%
由于PD>V,故应采用“多院一群”组织形态,牵头学院为核心专业电子商务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经济贸易学院。
四、结论
在理清专业群构成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专业群内专业所属组织的情况和专业群建设主要虚拟机构承担建设任务的情况,从而决策专业群建设的组织形态。运用提出的决策树判断方法,应先判断是否可以直接决策组织形态,如不能再计算专业集中程度。如果根据专业集中程度仍不能决策组织形态再计算并比较专业在二级學院(系)的分散程度和专业群建设任务在虚拟机构的集中程度。从案例分析来看,不能直接决策电子商务专业群的组织形态,也不能根据专业集中程度决策,最终根据计算专业分散程度和建设任务集中程度并作比较发现,应当选择“多院一群”组织形态。这样的决策树实际上是按“一院一群→多院一群→虚拟组织建群”的优先级选择组织形态,简便而又实用。下一步的研究将分析更多的组织形态案例,优化组织形态选择的方法,继续展开对专业群的其他理论研究。
参 考 文 献
[1]郭福春,许嘉扬,王玉龙.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项目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20(1):98-103.
[2]张志庆,闫统江.工科院校建设新动能特色理科专业群的探索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78-82.
[3][27]林克松,许丽丽.课程秩序重构:高职高水平专业群建设的逻辑、架构与机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125-131.
[4]任占营.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变革意蕴探析[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6):4-8.
[5]陈强.“专创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及推进策略——以新商科专业群为视角[J].中国高校科技,2019(11):73-76.
[6]张红.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群建设路径选择[J].中国高教研究,2019(6):105-108.
[7]邓子云,张大方.关于建立支撑现代产业发展的现代职教体系的思考[J].教育与职业,2018(17):44-45.
[8]何文波,刘建强.高职院校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的思考——以湖南省为例[J].湖南社会科学,2019(3):168-172.
[9]陈正江,周建松.基于共同体理念的高职院校治理机制构建与实践[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9(5):155-158.
[10]王振洪.校企利益共同体的价值取向及其实现路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4(2):78-80+94.
[11][26]朱俊.知识编码与组群逻辑:“双高计划”下的高职院校教学组织变革[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20(1):153-159.
[12][28]吴升刚,郭庆志.高职专业群建设的基本内涵与重点任务[J].现代教育管理,2019(6):101-105.
[13]邢晖,邬琦姝,王维峰.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现状及优化研究[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9(2):31-39.
[14]朱乐平.公办高职院校二级学院混合所有制办学探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8(Z3):23-24.
[15]段明,黄镇.公办高职院校经营性资产参与的混合所有制办学模式研究[J].中国高教研究,2018(3):99-102+108.
[16]张栋科.高职院校专业群建设的行动逻辑反思与重构——基于功能结构主义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19(1):17-24.
[17]温贻芳,苏益南,苏华.新技术新经济背景下高职专业升级的战略思考——制造类专业随动产业升级系统方案应对挑战的方略[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8(5):135-142.
[18][19]雷久相,郭广军,欧阳波仪.湖南高职教育适应经济新常态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9(3):12-19.
[20]王正勇,柳兴国,吴娟.基于成果导向的专业群“平台+模块”课程体系构建[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20(2):44-49.
[21]邓子云,石兆,翦象慧.基于区域产业经济布局的高职专业布局研究方法及案例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7(1):24-30.
[22]周大鹏.产业学院:协同育人视角下高职艺术设计专业产教融合的探索[J].高教探索,2018(3):105-108.
[23]金祝年,赵曼.基于“协同创新中心”的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7(11):157-159.
[24]万伟平.基于产教融合的“镇校企行”合作办学模式实证研究——以中山职院专业镇产业学院建设为例[J].职教论坛,2015(27):80-84.
[25]王建军,张米尔.面向集成创新的第三方技术源选择方法研究[J].科学学研究,2009(11):1736-1741.
Research on Selection Method and Analysis Process of Specialty Groups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Form
Deng Ziyun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pecialty groups plays an important basic role in running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fter reviewing current scholarly researches and the practice of running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it can be concluded that the organization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can be divided into three types:“one group in one college”,“one group in multiple colleges”, and“constructing group by virtual institutes”. The selection method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organization form is to clarify the basic situation of the specialty group firstly, and then use the decision tree method to analyze. Using the decision tree method, we should first judge whether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can be directly decided, such as the degree of specialty concentration cannot be calculated. If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cannot be determined based on the degree of specialty concentration, then calculate and compare the degree of dispersion of specialty in secondary colleges (departments) and the degree of concentration of specialty group construction tasks in virtual institutes. Taking the construction of e-commerce specialty group of Changsha Commerce and Tourism College as an example, the result of the analysis using the selection method is the organizational form of“one group in multiple colleges”.
Key words specialty group; organizational form; selection method; decision tree
Author Deng Ziyun, professor of Changsha Commerce and Tourism College (Changsha 410116)
作者簡介
邓子云(1979- ),男,长沙商贸旅游职业技术学院经济贸易学院院长,湖南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教授,工学博士(长沙,410116)
基金项目
2019年中国职业技术学会课题“与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专业群布局战略研究”(1910657);2019年全国物流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课题“一流专业群的建设与规划实践——以现代商贸服务业专业群为例”(JZW2019064);2020年湖南省社科成果评审委员会课题“2020-2035年湖南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高端化发展的战略研究”(XSP20YBZ022),主持人:邓子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