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 亭
(江苏省木渎高级中学,215000)
解析几何就是在建立坐标系的基础上,利用“数”的办法来解决“形”的问题.其运算量大,过程繁琐,对思维要求也高,是高考的难点之一.如果我们能够充分挖掘图形的几何关系,结合严密的代数运算,就可相对巧妙地处理圆中的范围问题.
例1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圆O:x2+y2=1,圆M:(x+a+3)2+(y-2a)2=1(a为实数).若圆O与圆M上分别存在点P、Q,使得 ∠OQP=30°,则a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
分析 问题中的圆心M动中有定,它在定直线2x+y+6=0上运动,P,Q分别是定圆O与动圆M上的动点.可以考虑将等量关系“∠OQP=30°”转化为关于“线段OQ长”的不等关系,从而求出参数a的取值范围.
解 过Q作QR与圆O切于点R,则∠OQR≥30°,得OQ≤2.又OM-1≤OQ≤OM+1,
评注 在动态问题的分析中,将动点与定点、定直线综合考虑,巧妙地将动态问题向静态问题转化,可以有效避免盲目地寻找方程或不等式和进行相对繁琐的代数运算.
例2 已知圆C:x2+y2=4和直线l:x+y-3=0,若圆C上存在两点A,B,使得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有公共点P,则点P的横坐标范围是_______.
分析 实际教学中,学生对“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有公共点P”的处理感到棘手,易被问题导向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而转化为∠APB=90°,问题则变得常规而亲切了.
解 由以AB为直径的圆与直线l有公共点P,知∠APB=90°.过点P作PQ、PR与圆C切于Q、R,则 ∠QPR≥ ∠APB=90°,即∠OPR≥45°,故OP≤ 22.设点P的横坐标为x0,则,解得
评注 定直线上的动点与圆上两个动点构成定角的问题是学生熟悉的,在变换表述方式后,我们需要通过对条件的挖掘,根据学生已有的经验作出判断,将未知问题向已知问题转化.
分析 问题中的条件“直线l交圆于A,B两点”和目标“”均指向弦AB的中点,根据垂径定理发现弦AB中点的轨迹是以CP为直径的圆.
评注 垂径定理和“隐圆”在圆中应用广泛,教学时要注重对学生“隐性”轨迹意识的培养,将两者结合起来考察,体现了分析问题时对常规思路的重视.当然,阿波罗尼斯圆在圆中的考察也很普遍.
例4 已知定点M(-1,2),动点N在单位圆x2+y2=1上运动,以OM,O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MPN,则点P到直线2x+y+5=0距离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分析 从条件“OM,O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MPN”出发,可以得到点P在以点M为圆心,1为半径的圆上.然而点P的轨迹不是整个圆,还需要去掉两个点.
评注 在利用轨迹法巧妙发现“隐圆”时,需要检验轨迹的纯粹性.剔除“隐圆”上不合题意的点,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严谨性.另外,可以作如下变式:
变式1 将“以OM,ON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OMPN”改为“”,则轨迹中不需要剔除直线OM与圆M的两个交点,(答案为:
变式2 将问题中的“直线2x+y+5=0”改为“直线3x+4y+15=0”,我们发现点P的轨迹“隐圆”依然要去除两点,而这两点到直线的距离却不被剔除.(答案为:[3,5])
例5 已知圆C:x2+(y-1)2=r2(2≤r≤3),点A为圆C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过点A作圆的弦AB,记线段AB的中点为M.若OA=OM,则直线AB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
分析 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利用垂径定理可以发现OAMC四点共圆,之后的代数法选择正弦定理或者韦达定理计算量都较大.此时不妨分析几何图形特征,由点A为圆C与x轴负半轴的交点,联想到圆C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D与A关于原点O对称,得OA=OM=OD.又CM⊥AM,知M、C、D三点共线,则问题迎刃而解.
解 设圆C与x轴正半轴的交点为D,则OA=OM=OD,易得 ∠AMD=900.又∠AMC=900,故M,C,D三点共线,所以kAB·kCD=-1.因为,所以
评注 借助圆的几何特征,发现关系OA=OM=OD,并与平面几何中的结论“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长等于斜边长的一半”建立联系,巧妙地将复杂计算变得十分简洁.
例6 已知圆O:x2+y2=4,两个定点A(2,2),B(m,1),P为圆O上任意一点,且PA
(1)求常数m的值;
(2)过点E(2,t)作直线l与圆C:x2+y2=m交于M、N两点,若M点恰好是线段NE的中点,求实数t的取值范围.
分析 第(1)小题利用恒成立可得m=1;第(2)小题可以利用中点坐标公式将问题转化为两圆位置关系,也可以借助垂径定理,通过图形中的几何关系来解决.
评注 由垂径定理构造直角三角形,巧妙利用勾股定理建立关系,最终转化为动点与定点之间的距离问题.
圆中的范围问题本质是以圆为背景的动态问题.通常从建立动点与圆心或弦中点的关系入手,充分利用圆的几何性质,挖掘隐性轨迹,辩证认识动静的关系,考虑将动态问题向静态问题转化.从而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平面直角坐标系进行定量运算,数形结合,化繁为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