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黄莺
摘 要:电子书包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移动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终端,以“箫”一课为例,面向全体学生,利用电子书包,使音乐更有型。通过电子书包的信息数据共享特性使教师能够灵活调整音乐教学步骤和节奏,从而打造出更多元,有效的音乐课堂。
关键词:小学音乐;信息技术;电子书包;个性化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4-0025-03
信息技术成为学科教学中一项必不可少的教学辅助媒体,特别是电子书包pad的应用较广泛。电子书包是建立在网络技术、通讯技术与移动技术基础上的一种学习终端,具有支持个性化学习与泛在学习的数字化学习空间。笔者以小学二年级歌唱课“箫”为例,对基于开放云平台的个性化创新音乐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本课主要结合电子书包pad,让学生在开放云平台环境下,初步探索了解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类乐器“箫”,在聆听、感受、体验、歌唱、表演、演奏等丰富的教学手段中提高音乐素养,调动学生参与电子书包相关音乐活动的积极性,将主题形象“箫”贯穿于整堂课中,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书包关注中国民族乐器,传承中国民族音乐文化。
一、电子书包,面向全员
电子书包涵盖信息量庞大,多元化的信息给学生翻阅资料带来极大便利。学生可以在课前进行预习,根据教师课前导学单,对本课相关知识进行视频和音频的查找自习,更可自由地围绕学习内容选择喜欢的音乐进行聆听,帮助学生提前解决在课堂上空间受限的不足,增加拓展的途径。在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为主,学生为辅,教师提问,个别优秀学生举手回答,课堂反馈限于局部,大部分学生只能当静听旁观者。而在借助电子书包的音乐智慧课堂中,通过人手一台pad,学生动手参与作答,动手进行连线、填卡、游戏等实体操作,教师可在电子书包的数据反馈中,实时了解学生喜好,了解每位学生对课堂音乐学习技能的掌握实情,课堂学习效果更加明晰,大大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有效落实全员互动。
在“认识箫”导入环节,教师先引导学生复习已学过的歌唱作品“唢呐和喇叭”,引导学生拓展思考:“唢呐和喇叭都是中国民族乐器中的吹管类乐器。你还知道,有哪些乐器也属中国民族的吹管乐器?”教师在学生积极开动思维、各抒己见的基础上播放视频短片,帮助学生具体、直观地认识笛子和箫,引导学生根据已有的音乐经验听辨判断,通过观察两项乐器的外形、色泽、长短,对比其音色、奏法异同的基础上,达到系统认识笛子、箫两种中国民族吹管乐器的目的。传统课堂,到此环节就已基本完成教学任务。但为了能进一步更全面、及时地了解全体学生是否真正理解、区别笛子、箫这两种吹管乐器,增强学生个体学习的针对性,教师借助电子书包pad连线、填卡、统计功能辅助,让学生完成相对应的表格连线、填写作答。教师向学生推送事先在备课时设计好的作答表格,让学生自主在电子书包pad上完成连线、填卡作答,为笛子、箫两种乐器选择各自对应的音色、形状、吹奏等相关知识,通过电子书包后台数据的信息反馈,授课教师当堂及时了解全体学生现场作答的速度、正确率等知识掌握信息,并请作答速度最快、质量最高的学生进行回答,帮助全体学生更深入地巩固知识,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从中,教师也能及时了解作答失误率较高的学生实情,了解其失误原因,及时进行纠正。这样的教学达到了扎根课堂、面向全员、以生为本的目的。
二、电子书包,音更有型
电子书包能够充分利用其信息数据共享的特性将学生学习的过程全面而生动地反馈给教师,教师通过此反馈信息及时地掌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动态情况,进而根据学生的需求,及时进行分层辅导,灵活调整音乐教学中的主要步骤和教學节奏。
音乐,是一项抽象艺术。在传统音乐课堂中,教师讲解为主,学生背记为辅,致使音乐素养成为一种乐理知识的负担。大部分学生下课后就把知识还给教师,学习兴趣不高。在借助电子书包的音乐智慧课堂,教师可以借助电子书包里的图片演示功能,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形象了解音乐形象,结合听、唱、说、动、奏等实际操作,将虚化的音乐化为具体的色块、造型、图案,使枯燥的音符变为流动的旋律线、图形谱。
在“感受箫”欣赏环节,教师要重视课堂聆听,一听整体、二听乐句、三听音高,达到循序渐进、层层深入的教学效果。一听整体,教师与学生一起安静、完整地初听歌曲,初步感受作品优美、清新的民歌小调曲风与轻松、愉悦的情绪特点;二听乐句,教师结合电子书包pad呈现的流动图形谱,引导学生一起感受每个乐句起伏跌宕、连绵悠长的旋律走向,在形象生动的竹节旋律线带动下,思考“歌曲可以分成几个乐句,每一句结尾的旋律走向有什么特点”。学生用手指,跟着pad呈现的图形谱划出旋律线,体会歌曲由6个不规则乐句组合而成的不对称结构特点,并发现每个乐句最后一个音落在长音上的相同之处,体验乐句之间起承转合的内在联系;三听音高,教师在学生了解乐句走向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书包pad虚拟钢琴键盘,实践、巩固认识每个乐句的句尾长音“1和5”,找出“1和5”的不同音区、音高位置。学生在边弹、边划、边唱中,反复练习,巩固解决了“1和5”的音高概念和音准问题。教师可根据学生电子书包及时反馈的学习对错率信息,进行及时的纠正与引导,达到以乐为本、化虚为实、音更有型的教学效果。
三、电子书包,动听相融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教学越来越注重学习的交互性与系统性,电子书包能较好地体现这一特点。电子书包的使用,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教师只需要在学生学习过程中予以监督,发现其偏差和错误,及时纠正。同时,教师可以利用电子书包中的多媒体信息数据等开展各种讨论与交流活动,让学生交流思想、相互探讨、相互学习。常规音乐课堂以一听、二唱、三奏为基本结构。听需要静听、带问题听、有评价听,唱要求唱准节奏、音高、节拍、和声,奏则需要借助各种类型繁多的大小型乐器,包括键盘乐器、打击乐器等。要在短短的40分钟课堂涉及这么多内容和项目是不可能的。但在借助电子书包的音乐智慧课堂上,教师以电子书包pad辅助,可以挖掘科学、简单操作的音乐软件、配套资源,面向全员、个性发展。
在“演唱箫”“演奏箫”互动环节。教师及时在电子书包pad上推送教材谱例,引导学生读谱、识谱,在熟悉旋律基础上,填入歌词,跟琴轻声、完整演唱歌曲,并关注一字多音等难点细节的演唱。在学生基本掌握歌曲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借助电子书包pad的打击乐器功能,结合2/4“|× ×|和|×× ×|”节奏型,人手一台虚拟打击乐器,以小组合作的形式,为歌曲做适当的伴奏,并进行展示、交流、评价。教师先以简短微课江南丝竹音乐乐队表演视频抛砖引玉,引发学生思考:“这首作品,除了演唱,还可以有哪些表现形式?”学生通过商讨,选择了用小型乐器为歌曲伴奏的表现形式。教师及时在电子书包pad上,引导学生选择随身乐队软件中适宜的小型打击乐器进行当堂训练。人手一台pad,就相当于人手一个虚拟打击乐器,有碰钟、有三角铁、有木鱼、有双响筒等。它们信手拈来,为我所用。学生根据教师课前的要求提示,及时切换、有序有效进行选择操作,并变换演奏速度、更换演奏乐器、体验、感受不同的演奏效果。这样的教学,以动带听、方便快捷、乐上添彩,有效落实以学生为主体、以提升能力为手段、以经验积累为目的的音乐课堂。
四、电子书包,完善成长
电子书包pad的快捷、高效、易操作性,方便学生音乐学习自主化,通过多媒体和网络实现合作、探究式学习。有机会还可以进行多学科融合,激发学生更高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自学能力,提高综合素养。但在课堂实践中我们也发现,由于电子书包对文字处理的便捷性,从而使学生在学习中大量的操作会变成复制与粘贴,许多需要记忆的东西会被忽略,从中会影响到对书写功能的提高;音乐学科更需要情感的表达,陶冶情操,如果长期使用电子书包,会稍微影响学生情感的沟通,学生在使用电子书包的过程中,习惯使用各种通讯软件进行在线交流,日常学习生活中与人的交往能力会减弱,特别是在口头表达和肢体语言上,并且影响视力和干扰身体因素;实践中,我们还发现,音乐学科相关的优质数字化学习资源相对比较紧缺,资源库还需要更加清晰完善。
电子书包作为教育技术的新生产品,可以当做音乐教学改革的试金石,过程比结果重要。将来,丰富且优质的音乐数字化学习资源是电子书包能够在音乐课堂稳步推进的基础和保证,这需要音乐学科骨干教师和教育教学方面的专家在不断实践中提炼、完善。教育的数字化是全球的一个趋势,尽管电子书包目前的应用还处于尝试阶段,存在很多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是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的电子书包在音乐学科相关的功能上会有更大的提升,在应用上会逐渐走向普及。
今后,我们将秉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总结反思,深入开展研究,继续发挥电子书包信息技术的优势和特点,探究教学过程中运用于音乐知识结构的科学性、认知结构的合理性和教学手段助长性相结合的最佳途径,把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把枯燥的问题趣味化;把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加强音乐课堂与信息技术更加有效的深度整合,切实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充分发挥电子书包的媒体平台优势,取长补短,将电子书包与音乐学科教学方式有效融合,提高电子书包在教学中的常态化,力争在今后研究活动中取得更丰硕的成果,让电子书包更好地为我们的音乐學科教育教学服务。
【责任编辑 王 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