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学单”促进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转化

2020-04-12 03:22张岚
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课程版 2020年12期
关键词:学困生转化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张岚

摘   要:重读教材,提炼重难点,设计好语文“助学单”系列问题,帮助学困生和语文学科之间架起一座充满学习欲望和兴趣的“桥梁”,激发学困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在落实语文素养教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促使其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语文;助学单;学困生转化;语文素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0X(2020)34-0008-03

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产生,一方面是农村孩子普遍隔代抚养,家庭亲子教育长期缺失,导致语文学习习惯差,知情意行不能协调统一;另一方面就是传统语文教育观念下学生习惯于被动接受语文的学习,导致语文自主学习能力的缺失。承认上述事实,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有效的语文助学课堂模式,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以语文助学单的设计和实施,克服学困生语文学习中的心理障碍,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语文的自信,激发学困生自主学习的内驱力,促使学困生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获得全面发展。

一、语文“助学单”的概念来源

语文“助学单”的概念来源于仲广群校长《教学密码》中所提出的助学课堂模式中。他指出:“助学课堂”即可以作为一种理念,又可以理解为一种方法。理念强调学习在本质上是学生自己的事,具有不可替代性,教学作用在于帮助、促进与催生这一行为的发生。作为方式,助学课堂强调“三助”。除此之外,作为促使“助学课堂”理念和方法有效实施的途径就是“助学单”。“助学单”是课前老师针对所有学生原有的知识基础,提炼出实现本节课教学目标和突破本节课重难点的问答题单。当学生逐一回答并解决了这些问题后,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掌握了本节课的知识点。这种“问题意识”思维和“答辩”式教学过程,既落实了“助学课堂”学生自主学习的理念,又实现了“助学课堂”师生之间教学互助相长学习的方式。语文助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通过设计语文助学单这种有效的教学途径,通过师生间“自助”、“生助”和“师助”的互助学习方式,以提问、补充、反驳和总结等一系列的生成性学习行为和过程,来培养语文学困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激发学生语文学习的兴趣、形成良好的语文素养。

二、学困生在语文“助学单”实施过程中的转化

仲光群校长在《教学密码》中指出:“‘自助倡导先学后教,在助学单的引领下不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而语文助学单的课前“一探二学三生疑”的学习过程,正是学困生“自助”学习能力培养的关键环节。带着“助学课堂”的理念,根据一节课的教学目标及重难点,设计出具有语文学科特点的助学单,语文助学单在前一天晚上发放给每一位同学时,预示着语文助学课堂教学模式的开始。语文学困生在助学单的完成过程中要先自己探索学习,搜集资料,来解决助学单中的问题,在学困生学而不得时,鼓励他们把学习产生的疑问,带到课堂中和老师同学一起解决。语文学困生在助学单中所产生的疑难问题,通过语文助学课堂“自助”“互助”和“师助”三种模式被解决的过程,也就是语文学困生有效转化的过程。

(一)语文助学单的设计要营造宽松的学习氛围

语文助学单中的问题数量不定,40分钟的课堂一般不超过三个,但设置的问题必须是开放式的,学困生可以自主地选择适合自己难度的问题来作答,让学困生有发现、思考和想象的余地,有利于学困生主体精神、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健康发展。这样学困生可以量力而行,不但有选择的余地,还可以在系列开放式问题的解答中,循序渐进地实现教学目标、突破重难点,克服语文学习的心理障碍。与此同时,学困生不断地探索和解答语文问题的过程中,使学困生在不知不觉中建立了学习语文的自信,感受到学习语文的轻松氛围,激发其学习语文的兴趣。

(二)语文助学单的宗旨是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助学单的完成是学困生自己一个人在家里独立思考完成的,宽松的学习时间可以让学困生有自己的思维;便捷的网络学习资源可以促使学困生主动探索知识;遇到学而不得的问题时可以标注出来,准备在课堂上和老师、同学一起探讨,带着问题意识来到课堂,学困生的注意力就会很集中,学习的目标很明确,学习的效果也会很好。与此同时,学困生在回答开放式语文助学题的过程中,也感受到了老师对自己的理解和认同,感到自己被尊重,找到了存在感和自信心,认识到学习不光是旁听者的身份,还是主动参与者的角色与担当。如此一来,让学困生明白了自己存在的意义,确定了目标,让快速提升成为一种自觉行为。马斯洛心理需求层次理论的一个重要表现,当安全感或者存在感得以满足时,学困生自然而然地就愿意主动去改变,自主去转化。这种先学后教和“一探二学三生疑”的语文自助预习策略和有效教学模式,不光给语文学困生营造一个宽松包容的学习环境,而且也帮助学困生端正了学习态度,认识到学习就是自己的事,只有在学而不得时,才求助老师和同学,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学习。

(三)语文助学单的学习是生成性合作学习

当语文助学单在课堂上开始展示时,生生之间和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才能真正发生。通常语文助学课堂模式中,第一个展示语文助学单学习成果的一定是学困生,因为只有学困生的学习成果中才能暴露出更多真实的语文学习中的“问题”,这种语文助学题的“问题”暴露,一方面可以体现出大家对学困生自身能力尊重和信任;另一方面可以催生师生间合作型互助学习行为的有效进行。其他同学在聆听学困生学习成果展示过程中,和自己的原有知识进行融合和碰撞,再通过提问、质疑、反驳辩论等形式,帮助学困生改正学习中的错误,补充学习中的不足,最后又一起总结出解决该问题的方法和规律。整個学习过程中,只要是学生之间能解决的问题,老师都不需要解释,真正的把语文课堂和讲台的站位交给了学生,老师的角色退居在教室中间。把问题的解决过程交给了学困生和其他同学之间的互助学习活动中,在平等对话、帮助提醒的交流中解开了每一个问题的真相。王连军老师在《如何快速提升后进生》中提出:“改进后进生的教育,不仅要借助被教育者自身的力还要借助集体、家长等众人之力,这样才能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并称这种改进后进生的教育方法为“借力打力”。以班集体的力量带动和感染后进生,帮助后进生克服学习中的心理,建立自信,促使他们全面发展。语文助学单的学习过程,就是学困生以语文助学单为契机,借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助合作学习的动力,激发了学困生一直想探索语文学科的求知欲,逐渐形成自主探究学习的良好习惯,并在落实语文素养教育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健全的人格,在不知不觉的学习中实现了完美的转化。

农村小学生语文学困生的形成,除了自身智力因素外,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传统语文课堂“教”的活动和“学”的活动模式单一,学困生没有自主学习的载体或者途径,没有展示的机会,在课堂上也没有和教师交流的机会,这种忽视以学困生为主的“学”的过程,学困生的转化也就无从谈起。陆其勇老师在《创意新课堂》中认为:“用创造性的教学构思设计好活动丰富,思维活跃的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语文学习本色的回归。”语文助学单的设计就包含了语文老师个性化的创意,问题的设计就是注重简化教学思路、丰富教学活动,在生成性的合作交流学习中让学困生的思维活跃起来,让语文的学习快乐丰满起来,才会更好地转化学困生,落实语文学科素养。

通过改变语文课堂教学模式,探索和研究出适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模式、适合转化农村小学语文学困生的教学方法,已经成为农村一线教师刻不容缓的教育教研任务。经过近三年对语文助学课堂模式的尝试,通过对语文助学单的精心设计和研究,发现在语文助学单的作答、展示、修改、补充以及助学单问题交流过程中,学困生表现出了极大兴趣和自信,同时,在坚持实施助学课堂模式的过程,发现学困生特别喜欢语文助学单,也会在助学单作答过程中搜集出让全班学生惊叹的知识点,促使学困生学习语文的求知欲倍增,语文成绩也是随着学习的兴趣逐渐递增,成功地转化为中等生甚至优等生,并在初中的学习中培养了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学困生转化后,有效的语文助学课堂教学模式开始向优质的语文课堂模式迈进,学生通过助学单的学习和展示,小手一直举、小口一直开、叽叽喳喳的童言交流不断。与此同时,作为语文老师看似退居幕后,其实是对课堂的把控更有思想、更有智慧、更有激情、更有文化,真正地实现了师生之间教学相长的深层含义。

事实证明,这种语文助学单课前有目的性学习,可以端正学困生的学习态度,使他们明白学习就是自己的事;这种学而不得,并且鼓励学困生带着问题进入课堂的语文学习策略,可以帮助学困生建立学习自信心;助学单中学困生的疑难问题,是在師生间提问、补充、质疑、辩论等一系列的语言和互助合作学习活动中逐渐清晰和掌握的,这种社会性的真实互助学习过程,可以帮助学困生建立集体归宿感和荣誉感,还可以为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仲广群.教学新密码[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7.

[2]于春吉.教师怎样驾驭课堂[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5:12.

[3]王连军.如何快速提升后进生[M].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14:103.

[4]佘文森.有效教学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

[5]陆其勇.创意新课堂[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18.

【责任编辑 李幸阳】

猜你喜欢
学困生转化语文素养小学语文
探索如何转化初中英语学困生的教育策略
不抛弃,不放弃
时事资源让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
开放教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开展高中语文综合性学习探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