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森
摘 要: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学科的基本特点,然而在平时的高中语文课堂中,工具性明显强于人文性,合理利用时事资源,让沉闷的高中语文课堂锦上添花,实现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语文素养。
关键词: 高中语文 时事资源 语文素养
语文学科不但要注重学科的工具性,更要注重学科的人文性,要培养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提高文化品位,真正达到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时事资源接近生活、源于现实,具有较强的影响力、吸引力,能较教材更好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学科的兴趣,让语文课堂锦上添花,从而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
笔者认为,时事资源包括两大类目:一是最近所发生的时事类新闻,二是各大时评网、时评人所发的时事评论,二者都能很好地提高学生的审美、认知能力。当然,后者在教学运用上能更直接地为学生提供是非曲直、审美认知,而单纯的时事类新闻对学生的审美认知、思辨深度等都有更高的要求。
二
2016年福建高考加入全国卷高考行列,全国高考语文卷对学生的审美、认知、思辨等方面有着更高的要求,特别是任务驱动型作文的出现。那么,在高中语文教学中穿插时事资源的教学,其利好的一面便呈现无遗。
1.合理利用时事资源能提高学生综合的思维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首先,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忽略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高考指挥棒下的教学较难调动学生的独立思考,从而形成自有的思维创新。时事类新闻或时事评论通过具体的事实、独特的时代感和新鲜感,更好地触动并引发学生的判断分析、概括总结,从而实现自主思维的提升。
例如,近期闹得沸沸扬扬的青岛大虾事件,以及时文评论《“撞翻变道车”的快意》、《黑衣壮汉地铁该不该打人》等,这些时事类新闻和时事评论涉及多方面,能引发学生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并且形成自己的见解,有利于学生自主思维的提高。相对于课本教材,学生对于这类材料更有兴趣更愿意阐释见解,那么长期坚持下来会对学生的理解力、分析力、综合力、判断力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学生的自主思维能力也能得到极大的提高。
其次,时事类新闻的报道总会夹杂新闻媒体的某些主观臆断,时事评论更是观点纷乱的文字战场,而这些时事资源再借助网络的传播,特别是微信、QQ、微博的大量传播、转载,成人尚且会受到蒙蔽,更何况学生。因此,教师在讲解过程中会注重对学生的导向,让他们明辨是非,区分对与错,在此过程中更好地培养学生的社会观察力。
这些是学生自主的思考探究过程,是一种思维能力的锻炼和提升。同时,这一过程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观察能力,教会他们透过现象看本质,不随波逐流,不人云亦云,有独到的观察力和见解。
2.合理利用时事资源能更好地激发学生写作兴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学生学习兴趣及综合思维能力的提高,观察力、判断力的提高,最终都要反馈于作文上。作文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也是教学效率较低的一环,其主要原因在于学生写作兴趣低下。相对于枯燥的作文题目,时事资源让学生想说、愿意说,也更愿意写。
例如杭州图书馆允许拾荒者、流浪汉入馆,因此,杭州图书馆被称为“史上最温暖的图书馆”,如此有温度的图书馆,一下子引来学生的热烈讨论,在师生的共同讨论下,很快就确定中心立意,写作上的讲授与完成就水到渠成。
2016年全国卷作文明确提出了任务驱动型的作文概念,明确任务,就事说理,防止套作。这与平时语文课堂利用时事资源,让学生分析、概括、明确观点的做法不谋而合,平时语文课堂的这一教法成为锻炼作文思维的一种妙招。
3.合理利用时事资源能更好地让学生关心、了解社会,为未来社会培育合格公民。现代学生身处家校的双重呵护,加之物质生活的充裕,他们很少对社会有深刻的认识。学生很难明辨善恶是非,更无所谓社会责任感,时事资源能更好地让学生关心了解社会,明白这些都在我们身边。作为社会的一分子,我们有参与管理社会的责任,增强他们的责任感,这样将来的他们才能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2015年全国卷女儿举报父亲开车使用手机,开车使用手机危及他人生命安全,提醒、劝告他人包括亲人,这是你我的责任,毕竟生命安全大于一切。全国卷的这一题目很好地促进了学生对责任感的认识。
对社会的责任感,光凭课堂上教师的照本宣科,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课堂多样化的教学使学生将来走出校园,走进社会,有更强的社会责任感,更愿意参与社会的各项工作,成为未来社会的合格公民。
三
当今时代,网络便捷,资讯变得唾手可得,各种时事资源纷至沓来、良莠不齐。那么,我们就要学会甄别并有效、合理地利用时事资源,只有有所选择,择优而用,再加之有效使用,才能让时事资源成为真正点亮课堂的明烛。
1.选材需积极向上,负能量不可过多,能有多方面多角度地思考,接近平时生活,切不可过于脱离生活。只有注重选材才能让学生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有判断力,以此促进语文的表达与交流。
2.多多关注一些站位好、价值高的时评网或报刊,例如关注新华时评、人民时评、时评界、凤凰网、搜狐时评、搜狐明说吧等时评网站,关注《南方周末》、《南方都市》、《新京报》、《中国青年报》等报纸。
3.多方式、有效合理地使用时事资源。时事资源的使用只是语文课堂的一种有效补充,万不可喧宾夺主或者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必须多结合语文学科的特殊性,特别是结合作文教学。方式可多样性,例如,可让学生分组讨论并反馈成书面材料;每周开一次时评课,但要求一小作文的方式体现出成果;也可以利用平时课前几分钟讨论时事,赏析时评等。
总而言之,时事资源作为一股新鲜的泉水注入高中语文教学,辅佐语文课堂由内延伸到外,一定可以使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学更具活力和生机,更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语文素养,让高中语文教学更上一层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