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

2020-01-07 00:52钟银贞
荆楚学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职业教育

钟银贞

摘要:创新创业教育是近年来我国教育的重要发展方向。文章以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为研究对象,结合高职院校“培养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特色以及生源特点,探究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路径,提出了基于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基于跨学科工作室的创新创业竞赛、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基于创新思维的课题式专业课程学习、基于互联网的校际创客空间等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职业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0768(2020)04-0084-04

一、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的现状

(一)高职在校生创新创业成就与问题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以及创新创业口号的提出和倡导,我国高职院校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得到了明显的增强。在此背景下,各地高职院校在政府的支持下,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活动。2015年,由高等职业院校和相关企事业单位自愿组织而成的“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创新创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国家示范高职院校、知名创新型企业,以及部分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纷纷加入联盟,为高职创新创业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目前联盟成员单位已有110家,企业40余家[1]。通过不断地努力,依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首批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认定工作的通知》,我国已批准200所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其中24所高职院校入围。

但是,创新创业教育仅仅依靠高职院校和政府机构是不够的,由于高职院校的特殊性,其创新创业教育也逐渐暴露出了“模式僵化、资源低端化、实践条件匮乏”等问题,导致创新创业失败率较高,极大程度地遏制了学生的创新创业行为,逐渐打击了学生的创新创业积极性。高职院校在生源学情、社会地位两大方面的独有特点,造成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问题。由于入学条件和教学环境的影响,高职院校的生源情况、教学目标、社会资源甚至是教育模式等都与一般高校存在一定的差异。资源丰富,但并不意味着资源匹配,过于理论化、理想化、高端化的纯工业创新教育资源,反而会误导高职院校学生,这就直接导致高职院校学生无法得到有效的创新创业指导。据不完全统计,高职院校在校生创业失败率高达80%以上[2]。多数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最终都以失败告终,其主要原因归结于其创业计划与实际市场相脱离,创新内容与社会价值需求不协调,创新创业方案如空谈一般,无法实施,导致各类创新创业项目流产。

(二)高职在校生创新创业问题的缘由

1.基础的差异性

高职院校学生的入学条件相对宽松,也就导致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异性较大。这就意味着,学生创新创业的起点差距较大,同一院校的在校学生,其创新创业的知识储备、学习能力、资金背景等都具有明显的差距。这种差距决定了模式化、流程化的创新创业培养模式不适用于高职院校,实现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培养,需要借助更加开放的、多元化的、灵活的培养平台。

2.资源的匮乏性

资源匮乏是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的主要问题。由于高职院校在我国教育领域的特殊定位,其教育資源、学生学情、社会评价等都远远不如一般高等院校。整体社会评价水平决定了资源的调度能力,低定位的高职院校意味着其在校学生的创新创业的资源会相对匮乏,不能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平台以供高职院校在校学生使用,导致学生在市场拓展、资源整合甚至是人才引入等方面遇到重重阻碍。

二、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原则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原则,是保障创新创业教育精准实施、有效落实的依据,也是引导教师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指导院校合理组织教育工作的理论框架。因此,为了实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的优化,需要对其培养原则进行精准的定位。

教育部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划分为意识培养、能力提升、环境认知、实践模拟四个部分,并指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应面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不同创业需求的学生群体,提供形式多样的创业扶持,包括教育、政策、资金、资源等多个领域[3]。从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整体规划上来看,高职院校作为我国教育机制中的重要环节,其在教育领域的独特价值定位,也决定了其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特殊性。依据此背景,为确保创新创业项目的实施设计与当前产业环境相一致,引导学生把握创业机会,合理规避创业风险,帮助学生提前做好心理防线,避免因创新创业失败造成的不良心理影响,并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专业理论的前沿知识,补齐高职院校教育的短板,应坚持以下原则:

(一)坚持实践与理论融合

脱离了实践的创新创业是纸上谈兵,脱离了理论的创新创业是不切实际。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就需要坚持实践与理论相融合。在教学中,紧密结合理论学习和实践实习,为学生提供多元化的培养平台,帮助学生在实践的基础上,进行新领域、新思想的探索。而对于高职院校而言,以实训教学为主的教学模式,必然在专业的实操教育中具有较为成熟的体系,但是在理论学习方面却相对薄弱。因此,与普通高等院校不同的是,高职院校应更加注重理论的学习,特别是要积极地将一些先进的学术观点、前沿的技术理论引入到课堂中,引导学生在关注实践工作的同时,也对前沿科技知识有所了解。

(二)强调项目的孵化与扶持

目前,我国高职教育水平有限,无论是在师资能力还是办学条件方面,实现全面的创新创业教育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在当前阶段,结合高职院校发展水平和社会人才需求特点,突破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瓶颈并不只是在于高职院校本身,更在于社会资源的融入。因此,应充分引入社会资源,强调项目的孵化与扶持。高职院校或地方教育牵头,让社会组织、企业、教育机构,甚至是政府机构等都参与到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当中。因此,应结合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活动,融入相关扶持政策,并联动企业及社会组织,建立高职院校创新创业项目基金,通过规范化的创新创业路演,为一些优质项目提供资金扶持。

三、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手段

针对目前高职院校创新创业存在的“模式僵化、资源低端化、实践条件匮乏”等问题,以“坚持实践与理论融合、强调项目的孵化与扶持”为原则,实现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优化,可采用以下手段:

(一)基于专业特色的启发式创新创业课程

高职院校是以实操性、技术性专业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教育机构,其课程设计更加强调学生的操作能力,强调专业技能的应用。因此,与普通高等院校相比,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更加具有指向性,行业领域细分更加明确,且与企业的实际经营联系更加紧密。在此背景下, 为了凸显“专业属性”,实现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定向”培养,可以充分利用高职院校课程“专业化”的特点,建立基于专业特色的创新创业课程,将职业生涯规划、专业基础知识、行业操作技能、创业活动方式(包括创业市场评估、创业融资、创办企业流程与风险管理等)等融为一体,形成以创新创业为目的、以专业知识教学为过程、以心理建设和能力培养为核心的融合性课程。

同时,为了实现“启发式”教学,还应充分利用课题小组的学习机制,补足高职院校专业教学“研发缺失”的短板,使得学生能够掌握基本的创新创业能力和对专业学术的探索能力。为了更好地吻合课题式学习需求,在专业教学课程中,教师可适当安排一定的课时,用于指导学生结合专业知识进行课题研究。在基于创新思维的课题式专业课程学习中,以班级为单位设定课题组,主要是考虑到高职院校学生的学情,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因学术能力不足而产生的课题研究压力,同时又能保障学生适当地接触学术创新知识,并了解课题研究的完整过程,培养学生专业创新的意识和能力。

基于專业特色的创新创业启发式课程更加强调创业项目的实操性,其作为传统专业课程的一种升级,可采用“选修”的方式开展。对此,可将高职院校的课程分为“通识课程”和“选修课程”两个方面。其中,“通识课程”是指高职院校学生应当学习的基础课程。“选修课程”则为学生在完成通识课程后可对专业深造方向进行选择性学习的课程。学生通过对自身未来发展的思考,在现有专业选择(由专业初选所形成的专业深造范围)的基础上,按照创新创业项目的类型,对创新创业课程进行精选,与传统专业课程呼应,形成进阶式的专业学习。在丰富的职业规划课程支持下,帮助学生实现“专业学习”向“项目体验”的延伸。

(二)基于跨学科工作室的创新创业竞赛

创新创业竞赛是我国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围绕创新创业教育要求,开展了职业技能大赛、挑战杯赛、计算机设计大赛、电子设计大赛、大学生创业大赛等一系列形式多样的竞赛活动,有效提升了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效果,为广大创新创业学生提供了良好的展示和学习平台[4]。但是,学校作为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主体,其在创新创业竞赛中的培育作用却未能得到充分的挖掘。多数高职院校只是针对各类创新创业竞赛开设了短期培训课程,或安排专业教师对参赛学生进行指导,但未能形成系统化的、常态化的教育体系。对此,应围绕创新创业竞赛,立足高职院校的专业课程和学科划分,建立基于跨学科工作室的创新创业竞赛培养模式。跨学科工作室是对传统竞赛培训和高职专业课程的一种突破,其将教学的平台从过去的教室转化为工作室,并实现了学科之间的融合交流。学生不再以班级进行划分,而是以工作室进行划分。在跨学科工作室模式中,学校不再是传统的教学平台,而是演化为众多小微工作室的集群。每一个学生在工作室中所担任的职位有所不同,其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也有所不同。跨学科工作室与传统教室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传统教学是平行教学,学生的学习内容完全一致。而跨学科工作室则是交叉协作的教学,学生之间更像是同事或合作伙伴,不同的学生担任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角色中实现差异化的学习。该方式体现了创新创业活动的复合型,打破了专业局限性,尊重了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多种专业融合”的诉求,对于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配合能力、交流能力等具有显著的作用。

(三)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实践性是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重要方向,也是保障高职院校在校学生创新创业联系实际的基石。传统的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是建立在专业课程基础上的,主要以“课堂教学”为方式。该方式虽然便于学生更好地接受专业知识,但是却容易与校外市场脱节。在以往的创新创业竞赛中不难发现,很多高职学生的创新创业项目虽然在“新”的方面具有一定的突破和想法,但是大多数项目却无法实施。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无法较好地与真实的市场环境和企业生产相融合,所构思的新观点、新思路与真实的产业情况相脱离。对此,为了保证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走出象牙塔,实现具有可操作性的创新创业活动,可建立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

基于校企融合的创新创业实训基地作为课堂教学的延伸,可采用“2+1”的教学机制。即学生入学的前两年为基础课程学习,其学习内容与传统的学习内容基本保持一致,通过基础学习,使学生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在最后一年中,选拔一批具有创新创业精神的学生入选实训基地,帮助其将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并利用实训基地平台,为其创新创业项目提供优化资源,使其能够结合真实的生产经营环境,对个人和团队的创新创业点子进行调整和实施。在此过程中可以获得一定的报酬,作为激励以实现学生早期创新创业活动的收益,激发学生创新创业的积极性。

(四)基于互联网的校际创客空间

高职院校的教学资源有限,学校的教学能力容易限制学生的发展,局限于校内的创新创业教育显然不符合创新创业“开拓视野”的要求。特别是在一些院校中,由于教育安排不合理等原因,教育资源往往不能得到充分地利用,造成了教育资源的浪费。因此,开展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需要依托互联网技术,将校内的教育发展为校外的教育,从线下的课堂教室转向线上的社交软件当中。对此,可构建基于互联网的校际创客空间。在此空间中,学生在完成课内的基本知识学习后,可通过线上平台,与其他院校的学生甚至是教师进行沟通,并与一些志同道合的外校同学建立合伙人关系。这种院校间的思想碰撞,更有利于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为创新创业教育提供更加丰富的可能性。

四、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的保障条件

结合高职院校目前的创新创业教育条件,为更好地实现其创新创业教育优化,保障创新创业教育有序进行,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高职学生的实际学情,不断提升创新创业教育的专业性、先进性、科学性,除了教育手段的改革外,还需要对评价机制和教师团队两大保障条件进行改进。

(一)构建多元化评价机制

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目标包含了“认知、能力、心理、专业”四个方面[5],因此,在教学评价中也应充分关注学生的显性能力和隐性能力,摒弃以“成绩为王”或“实操为王”的高职院校评价方式,建立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并利用主观和客观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对学生的综合素养进行系统化的评价。对此,在现有评价体系中,应融入心理素养评价、创新意识评价、交流沟通评价、资源整合评价等面向非专业知识的评价内容,引导学生创新创业不仅仅要关注专业学习,更要加强个人心理素质建设,加强个人与社会的接触与交流,加强人才的联动与整合,让学生意识到创新创业能力是多元化的能力,而不是一味追求单一的专业知识。

(二)打造实践型教师团队

高职院校教师长期处在校园环境内,容易与社会工作脱节,不利于教师将一些先进的企业思想、技术方式等引入到校园内,从教师层面直接造成创新创业教育与现实产业环境脱节。对此,应打造实践型的教师团队。一方面,鼓励教师走出校园,参与到真正的企业工作当中。高职院校教师可以以兼职或者顾问的形式成为企业的非正式员工,帮助企业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也提升自身对行业的了解程度,时刻保持教师对行业发展的敏感性,确保教师能够保持高度的专业先进性,进而在教学中向学生传授更多符合当今时代和产业环境的专业知识。另一方面,将校外的企业人才作为教师资源引入到校内教学环境当中,采用双师型的教学模式,企业与社会应当鼓励高级人才积极参与到学校的教学工作当中,鼓励各企业的专业人士以“兼职教师”的身份走进高职院校。

五、结语

高职院校在校生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不仅需要高职院校进行教学改革,同时也需要社会各界给予良好的支持。高质量的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是社会化的培养。为实现良好的创新创业教育,高职院校应努力加强资源的整合,在教学模式上予以全面地改进,为学生提供更加广阔的创新创业空间。

参考文献:

[1] 孙爱武.创新创业教育视域下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的现实镜鉴[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6(34):161-165.

[2] 吴茂辉. 广州地区高职院校大学生创业关键影响因素分析[D].广东:广东技术师范学院,2018.

[3] 陈桂香,揭滢,陈少平.我国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与实践研究综述[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4):13-18.

[4] 李浩泉.论“产教融合、以赛促学”的职业院校技能大赛[J].教育与职业,2019(18):104-108.

[5] 李巍,席小濤,王阳.理工科大学生创业能力结构模型与培育策略[J].现代教育管理,2017(10):79-85.

[责任编辑:黄康斌]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能力培养职业教育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创新创业教育融入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的实施路径研究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探析
基于CDIO的大学生职业素养培养研究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