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逍遥游》的智性与诗性的二律背反探微

2020-01-01 22:45吴颖茵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0年11期
关键词:逍遥游智性诗性

吴颖茵

(华南师范大学城市文化学院,广东佛山 528225)

“逍遥游”作为庄子散文中的关键词,是中国思想史、艺术史上极其重要的关键词,也是解读道家文艺思想和中国古典美学思想的核心词汇。 庄子散文以“诗性”的艺术表达传递其冷静而客观的“智性”思考,同时在逻辑严密、审慎求真的“智性”基础上又展示了对于生命哲学的象征性、譬喻性、天才式的艺术呈现,在二律背反、对立互补的矛盾语境中,展示了道家生命哲学与文艺美学的广度和深度。

1 逍遥游的美学内蕴

所谓智性,是指庄子哲思的体现,折射出庄子的智慧。 庄子在《人间世》篇中曾言:“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1],与“苟全性命于乱世”有相通之处,即庄子拒不入仕的智慧体现。 于庄子而言,这是他在乱世中保全性命待时而出的权宜之计。所谓诗性,则是指庄子在写作时运用诗意的艺术手法。“庄子善于运用想象、异化、夸张、比拟等艺术手法将抽象枯燥的哲理幻化为具体可感的意象”[2]。通过雄奇怪诞的意象,庄子具体生动地传达了他对自然与社会的洞察之深,以一种诗意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的思考。

提及庄子美学, 我们总离不开对其智性与诗性的探索与体悟。庄子以一种极度客观、冷静的思维和态度去阐释生命的向度,却又采取了一种诗意的、玄妙的语言和文体进行类比、譬喻和象征,在看似矛盾的行文中体现了智性和诗性的交互辉映。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读《庄子》本分不出哪是思想的美, 哪是文字的美。 那思想与文字,外形与本质的极端的调和,那种不可捉摸的浑圆的机体,便是文章家的极致;只那一点, 便足注定庄子在文学中的地位”[3]。

逍遥游是庄子人生哲学的最高, 它体现了庄子关于自由的深刻见解。在《逍遥游》一文中,庄子将逍遥之境分为两个层次。

其一是“有待”逍遥。有待,就是对外在条件有所凭借。 庄子在《逍遥游》的开篇描绘了鲲鹏扶摇而上九万里,直达高空的浩大场景,让读者误以为这便是逍遥的极致。其实不然,鲲鹏翱翔天际、蜩与学鸠低飞、擅长治理国家的官人、 不顾世俗的宋荣子以及乘风而行的例子,虽然他们都达到了不同程度的逍遥境界,但在庄子看来,他们的活动都依赖外界,受到外在条件的限制,由此而得的逍遥是相对的。

其二是“无待”逍遥。 这也是庄子追求的理想生存状态,“它涵盖了庄子的人生追求和人生哲学的根本旨趣”[4]。 无待的逍遥是指在“不知所求”“不知所往”的条件下“游”,这是十分自由的,是没有实用目的,不受束缚的。 同时,它也是庄子提出的处世之道。 庄子的游世思想实指在现实纠纷中消解自我,做到“游刃有余”,达到内心的“无为”。但“无为”并不是无所作为,而是超越主观与客观的二元对立, 顺应自然发展规律,“不为物累,不为形役”,实现“无为而无不为”的逍遥。徐复观先生曾提出,庄子只是“顺着在大动乱时代人生所受的像桎梏、倒悬一样的痛苦中,要求得到自由解放,而这种自由解放不可能求之于现世, 也不能如宗教家的廉价的构想一样,求之于天上、未来,而只能是求之于自己的心——心的作用、状态,庄子即称之为精神即是在自己的精神中求得自由解放”[5]。这是一种绝对逍遥,正如庄子曰:“若夫乘天地之正, 而御六气之辩, 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顺应天地万物的习性,遵循宇宙万物的规律,驾驭“六气”的变化,自由地遨游于无穷无尽的境域,在其中体验内心安宁自在的乐趣,便是人生难以实现的逍遥游。

2 智性的存在反思

生存于个体的自由空间极其有限的年代, 生活贫困与社会纷乱迫使庄子终其一生都在向往着精神自由的理想生活,到达逍遥之境。

《知北游》中有言,“圣人者,原天地之美而达万物之理,是故圣人无为,大圣不作,观于天地之谓也”,其中“天地之美”便是庄子思想中的“道”。 “道”是指天地的本体,是万物最本真的存在形式,即万物之源。 庄子认为“游于物之初”是实现游心于“道”的方式,进而步入“至美至乐”的自由之境。

观照者为实现游心于“道”,应做到心胸开阔,排除一切关于生死得失祸福的考虑,即保持“无己”的心态。而普通人都是“有己”的,“‘有己',就有生死、寿夭、贫富、贵贱、得失、毁誉种种计较”[6]。 于庄子而言,只有达到忘我境界的“至人”,心中没有功名和事业的“神人”,对名誉和地位无所追求的“圣人”才能真正地游心于物之初,游心于“道”。

“从思想形态上看, 中国艺术的生命精神是由儒、道、佛3 家共同成就的。 道家哲学最富艺术气质,它对中国艺术生命精神的形成起到了关键作用”[7]。 庄子智性的艺术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庄子提出的“心斋”精神状态对后来人的艺术创造过程有着启示作用。 例如,纵观中国艺术史,有许多艺术家喜欢在酣醉后发挥艺术才华。诗仙李白“斗酒诗百篇”,书法家怀素“枕糟藉麯犹半醉,忽然大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这因为“一个人清醒的时候,往往很难超越世俗的利害得失观念, 很难达到庄子说的‘心斋'、‘坐忘'的境地”。醉酒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让艺术家进入一个无己的状态, 其创造力在酒后得以释放,实现了自我的超越。

其次,庄子在美学史上开创了一种和孔子“文质彬彬”的主张迥然不同的审美观。在庄子的作品中出现了大批残缺、畸形、外貌丑陋的人,有严重驼背的人、双腿弯曲或是被砍掉了脚的人, 而这些相貌奇丑的人却受到了人们的喜爱和尊重。 庄子有意地塑造极其丑陋的人物形象,旨在启示人们“道有所长而形有所忘”,即人的外形是否整齐美观并不是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人的内在精神面貌。 庄子认为,人的外貌奇丑,反而可以更深刻地表现人的内在精神的崇高及其潜在力量,因为他们能做到“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因此“德之至也”。

3 诗性的存在抒情

《庄子》一书作为中国早期浪漫主义文学的集大成者,其中处处散发着散文的瑰丽多姿,洋溢着散文的诗意美感。 李泽厚先生曾说:“庄文以奇特夸张的想象为主线,以散而整的句法为形式,使逻辑议论溶解在具体形象中而使其说理具有一种高举远幕式的‘飘逸'”[8]。庄子拥有诗人的气质,通过情感、理解、想象诸因素的不同比例的配合或结合, 填充上丰富饱满的情感和想象,而使其说理性的文字成为散文文学。

“庄子不仅是大思想家,而且是诗人”。闻一多先生在《古典新义·庄子》一文中这样评价庄子:“他那婴儿哭着要捉月亮似的天真,那神秘的怅惆,圣睿的憧憬,无边际的企慕,无涯岸的艳羡,便使他成为最真实的诗人”。 对深奥的人生辩论进行文学浸染与艺术修饰,是《庄子》之所以能在先秦诸子文学中独树一帜的奥妙之处。

“道”作为生命的本源,是世间的“大美”,它亘古有之,于天地之间既无处不在,但又难以把握。庄子认为,通过“象罔”可以得到“道”,其中,“象罔”象征有形和无形、虚和实的结合。 “道”是无限和有限的统一,又是混沌和差别的统一,庄子对“道”的思索为其散文增添了朦胧的诗意美感。

庄子的历史影响主要体现在哲学思想与文学成就两方面, 就其哲思而言, 确实存在着消极与积极的思想。但单纯考察其文学成就,其作品发散出的积极态度是毋庸置疑的。 从《庄子》一书中的广阔题材我们可以看出庄子对自然生活与社会生活的无限探索, 他是一位对生命怀有真诚挚爱的诗人, 积极探索自由精神的诗意表达方式。就中国美学发展史而言,庄子超脱功利的艺术创作与审美追求, 以及诗文结合的浪漫主义创作手法无疑是跨时代的进步。 他通过变化多端的写作笔法,借助其想象力与创造力,将高深精湛的哲学思想与怪诞雄奇的意象构造相融合,其作品散发着文学的浪漫主义。 《庄子》 一书为中国的美学史注入了全新的文学色彩,这对后人的文学创作发挥了极大的积极作用。

4 智性与诗性的共舞

“庄子的很多哲学命题,同时就是美学命题”。对待现实生存状态的困惑, 庄子以智者的心态从未放弃对自由的心灵世界的追求。于是,他在语言中建构了诗性的精神世界,而这个世界也只能存在于语言之中,从而使庄子的文章成为可以栖息心灵的诗性家园。其中,以“诗性”展示“智性”是《庄子》一书在抽象玄思之外,营造的更具现实意义的生存场景的一种写作手法。 他仔细留意身边的事物,挖掘其代表的意境,运用想象、夸张、 比拟等手法生动地展示了其蕴含的社会意义。 因此, 研究庄子智慧时我们不能只停留在奇特意象的表面,而是用心去体会庄子的言外之意。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体悟到庄子美学的智性与诗性共舞的精彩之处。

闻一多先生说:“有大智慧的人们都会认识‘道'的存在,信仰‘道'的实有,却不像庄子那样热忱的爱慕它。 在这里,庄子是从哲学又跨进了一步,到了文学的封域”。 庄子对道的真挚感情透露着一种可贵的气质。阅读庄子的人生,我们很难离开其哲学思想,同时也很容易发现庄子的生活处处展示着诗性的气质。 他将对“道”的信仰和体悟贯穿于生命,对“道”的追求融入生活中。 因此,庄子的生活充满了“诗性”。

“老、庄思想当下所成就的人生,实际是艺术的人生,而中国的纯艺术精神,实际系由此一思想系统所导出”[5]35。 《庄子》一书的出色之处在于它借助文学的形象性来表达哲学的抽象性,在看似矛盾的行文中,智性和诗性的交互辉映。 因此,《庄子》也被后人称赞为“哲学的文学”与“文学的哲学”。

综上所述, 从老子到庄子, 从哲学到文学,“逍遥游”的审美反思与智性思维,极大程度上反映出早期中国诗性智慧的生成途径,也奠定了《庄子》作为中国文化元典的地位。 “逍遥游”作为哲学、艺术和美学关键词,也成为透视古代中国艺术思维的经典词汇,深刻地展示了古老中国对立互补的“二元论”思维的多维性和复杂性。

猜你喜欢
逍遥游智性诗性
诗性想象:英国当代女性小说之超验叙事
诗性的叩响——罗周剧作中“诗”的重塑与探寻
做解放儿童的智性教师
智性恋
《逍遥游》中“而”字的用法与读音
庄子的人生境界探析
大鱼海棠——中国动画的逍遥游
宋荣子:《逍遥游》中不应被忽视的人物
匠心与诗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