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学堂
内容摘要:朗读是学习语文的重要方法之一,书声琅琅的教学情景是每个读书人从自幼起就记忆犹新的情景。语文教学方法不管如何变化,但是朗读的方法永远是有生命力的教学策略。朗读有助于学生积累语言和词汇,还有助于帮助他们理清文章思路,熟悉课文内容,训练口头表达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述能力。
关键词:语文 朗读训练 训练方法
朗读是一种学习语文的基本方法,即运用普通话把书面语言声音响亮、感情充沛地呈现给别人,即读出来,把文字这个直觉转变为听觉,给别人以视、听的双重感受。同时,朗读也是一种口头语言的表达艺术,这需要朗读者创造性地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自己丰富深刻的感受融入其中,从而读出令人愉悦的视听作品。这些是现代社会人所追求的现象,同时也是一种对知识的再创造。
一.明确目标,因材施教
不言而喻,朗诵时需要真挚和充沛的情感支撑,以情带声,当感情激动时,如果把握不好,会出现声音中的过分强调某些地方,高调处读破音,声音带哭腔等现象。所以,在情感投入的前提下应注意声音的控制。课堂不仅是教师的,更是学生的。语文课堂上,要把有效的时间交给学生,让他们认真阅读课文,自己根据平时的阅读习惯作出相应的符号记录,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读书不仅需要识记,更需要理解记忆,以加深对课文主题及作品本身的理解。
1.初读。这是第一阶层,要求学生在读中正音正字,理解字词,整体感知。
2.细读。要求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
3.再读。读文章的精华之处,逐步进入情境,体验精彩片段,感悟作者思想。以一篇课文为例,我们可以制定出阅读计划:(1)初读课文,划出生字词,查字典找出正确读音,认清字形,理解字义,正音正字。(2)通读课文,看作者运用怎样的手段绘制春天的。(3)精读课文,摘录文中你最喜爱的句子,摘录并诵读。诚然,每一级朗读都有不同的目标和任务,不是为了读而读。
二.多彩朗读,各得其所
我们在平素的学习中,有许多朗读的方法,如有自由朗读、齐声读、指名读、分角色读、熟读、配乐诵、范读等等,训练之初究竟用哪一种方法因人而异。一般的认为,自由朗读适用于新课文的初步学习阶段,齐声朗读实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进一步的品读课文。一片课文刚刚接触,学生不太熟悉,可以自由朗读,进行正音正字,让学生初步了解课文的重点,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在朗读中有所重视,圈点勾画出课文的重点。齐声朗读的优点在于能够督促学生准确读出原文,做到不丢字、不加字,不倒读。细心的教师会听出里面的“南郭先生”,便于对症施教。指名朗读是大部分教师在课堂上喜欢使用的一种朗读方式,指名读的好处,一是给学生们以警戒,二是可以提升同学们的整体朗读水平。在语文的课堂教学过程中,指名朗读重要的是要读得及时,读得恰到好处,这样学生便可以更快速的理解文意,掌握中心与主题。分角色朗读是学生比較喜欢的一种朗读形式,常用于主人公或人物较多的作品,这种朗读方法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征,发挥其特长,让大家在记忆犹新中掌握作品的主要内容。熟读背诵常用于篇幅较短的诗文,适合采用读背结合的方式教学,尤其是古诗文教学,可以达到当堂背诵的目的。配乐朗诵是朗读教学的较高艺术形式,可以达到试听和文章两者的兼并之美。范读是在学生熟读了课文之后,教师为了引导学生突破朗读难点而做的下水示范教学,这就要求语文老师平时注重自己在朗读方面的修养,做到高水平快节奏的当堂演奏。当然,范读也可以由朗读水平较高的学生来读。总之,高水平的朗读,才能真正起到引领与教学的作用。
三.感情朗读,读中悟道
语文教学中,朗读教学是贯穿于教学的始终的,我们的追求就是读中体会,读中感悟,读中提升。充分发挥朗读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重要作用。教师要求学生“有感情朗读”,那么,究竟何为感情,在朗读中要带怎样的感情,这只有学生有足够深刻的内心体验,并且积极自觉的根据自己的体会读好课文,才能有所感悟。比如在古诗教学“僧推月下门”一句时,孩子们有的说感受到诗人对作诗的热忱,有的说自己感受到了贾岛的专注,还有些学生则说他感受到诗人治学严谨等等。孩子们用自己的方式理解文章意思,这充分体现了学生思维的独特性和创造性,这种所得也是学生们感情朗读的收获。
四.掌握方法,巧中提升
课文朗读有许多方法和技巧,只有自己不断揣摩,体会,才会有提升。我的感悟是:
1.力求读准。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语文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学生的实际,因为课本是注音的,作为教师,我们要充分利用好这一有利因素,对学生加强看拼音读文字的训练。第一,要读正确。其次,要多训练,让他们掌握更多的字。第三,教师在课堂上要学会倾听,发现读错的字时要及时纠正,保证学生在朗读过程中有所收获,做到不读错字,不添一字,不漏一字,语速平稳,张弛结合。
2.读出节奏。节奏就是朗读过程中的舒缓和停顿,如逗号、分号、句号、感叹号及段与段之间的停顿等。教师要引导学生用适当的速度朗读课文,不能过慢,也不能过快,可以用听录音和教师范读、带读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3.追求语感。在初步的朗读训练中,要注意停连结合,连缓自如,停连有序。一篇文章各部分段落之间及层次之间存在声音的停顿或连接。另外,在朗读作品时,需要解决中的字有的需要着重强调,做到尽量在不改变这些字词原有声调的情况下,运用加大音量,拖长字音等方法予以强调,就是重音。
总之,朗诵是一种把富于感情的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深受广大青少年喜爱的语言学习形式之一。朗诵有助于提高青少年的语言表达能力,朗诵的是规范、标准、富于表现力的艺术语言形式,朗诵学习会使少年儿童的吐字发音更加准确有力,声音更加响亮优美,语调更富情感和亲和力,语言表达能力得到显著提高。另外,朗诵有助于训练青少年对事物的辨别能力,朗读对于感知和区分事物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再加上有声语言对文学作品进行生动的图解,通过响亮生动的有声语言,会对作品产生具体鲜明、栩栩如生、久久难忘的印象,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其次,朗诵有助于培养青少年的乐观豪迈的自信心。朗诵是一种综合的有声艺术表演,青少年通过朗诵表演,不仅可以提高语言表达能力,更重要的是拓宽了与他人的沟通和交流渠道,还可以是自己在学习中得到锻炼,提高了自己与社会的交往能力。朗读是一种语文学习过程中所运用的基本方法,语文教学中离不开多种方法的朗读,我们平时要从实际出发,探讨出运用各种方法开展朗读教学训练,这需要朗读者长期创造性地坚持训练,会对自己的教学或学生的成长不无裨益的。可以说,朗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作用非常明显。在语文教学实践中,语文教师要重视朗读这个环节,精心设计每一节课,把朗读训练作为长期的一个目标,做行之有效的朗读设计与指导,长此以往,朗读教学的效果必将会真正地发挥有效作用。
(作者单位:甘肃省会宁县甘沟驿镇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