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是一首大野之歌

2019-11-07 11:38高维生
文学教育 2019年10期
关键词:篝火光芒诗意

以篝火为主要基调,不顾一切的释放,精神的烈焰,发出巨大的光芒。火单纯朴素,真简热烈,散发的光带着温暖和丰瞻的意象。

作家刘德远散文《篝火的诗意光芒》,从题目中读出不同于一般的作品,当篝火和诗意组合在一起,相互融合和碰撞,产生的光芒,是新生命的激情爆發。篝火对于作家来说,是一首诗,热切的呼唤。穿越黑暗的长夜,烧尽世俗的污浊脏腻,开拓出一片洁浄的空间。在这里滤去人心的焦虑,平静下来,可以自由飞翔。

传输引起环境的另一场革命,图像成为统治者,战胜一切。今天不需要物理移位,我们就能看到想读的东西,人和物缺少情感交流。作家刘德远写道:“从古至今,篝火作为人们最初的精神家园,在人们的心中生生不息,赋予其更多的含义。《全唐诗》中描写篝火的诗歌不多,我努力搜寻了一番,发现点点篝火在历史的荒芜上闪烁着诗意的光芒。”作家刘德远面对穿越时空的篝火,感受在时间中的意义,捕捉火焰上跃动的诗意之光。这是作家独特的发现,和对历史的思索的呈现。未经雕琢,充满野性的激情,光芒四射,发出迷人的色彩。

火是时间的灵魂,把作品中的经典和现实生活的文学活动,紧密联系起来。一静一动,构成文字的画卷,记录作家的心路历程。

在蚕式生活的今天,人们被数字化的网络捆缚,人与人,人与事的情感疏远和淡漠。人和无情的图像交流,陷入孤独的包围中。人们的精神状况出现危急,写出的文字,也带着流行的味道,远离经典。纯净的文字,余味绵长,反倒变成陌生。在这困境中,作家坚守与抵抗,执著地守护精神的篝火,向前艰难地行走。

作家记下的生活经历,不是一个小故事共赏玩,得到点赞。在大自然中,人在天空和大地之间燃起篝火,以文学为主题活动,是一次精神的冶炼,接通大地的血脉,让自己的激情,保持原生的狂野状态。

作家刘德远钟爱篝火,火焰跳动出一串串音符,谱写一部宏大的交响曲。他动情地说:“当我的记忆在一串篝火的火光前选择复活,我知道她是所熟悉的生命中一个美丽瞬间,每一颗为文学而跳动的心,令我心醉神迷。爱可以点燃时间,时间的篝火之上,跳动着无与伦比的诗意光芒。” 文章最忌讳空腔虚调,堆列大量的形容词,只是美丽的外壳,内容陈腐不堪。文学不是工具,通过它去加工产品。文学是精神现象,复杂的情感过程,创造出崭新的生命。作家刘德远的这段文字,渗出的情感,是作为诗人的赤子之情。这时的心清净,无一点杂质,完全沉在精神的享受中。他用“心醉神迷”,出神入迷的兴奋状态,表达自己对文学崇拜到极点。

作家刘德远做事低调,为人忠厚。他朴白的文字中透着野露的滋润,少了俗气的油滑,漫出清纯的质地。在无边的黑暗中,虫声鸣鸣,露珠降临,青草香味扑鼻。在喧闹的时代,人们带着文学的理想,聚集在一起,畅谈理想,沉浸于憧憬之中。

作家刘德远是诗人,写出许多的诗作,出版过诗集。他的散文继承诗的精神,表现诗的情致和韵味。好的散文不囿于文字的华丽,端出琐碎的生活拼盘,应是生命的长诗。

读过作家刘德远的很多作品,这篇《篝火的诗意光芒》更具代表性,表现坚定的创作态度,在阅读中的思考和敬畏。一些人的写作是随意性的,挤牙膏似的挤出文字,不是情感的酿造,丧失精神的核动力。写出所谓的作品,不过是一锅大杂烩。

大作家维克多·雨果指出:“诗人应该和大自然一样行事,也靠对比显现。不管他刻画的是人的心灵,也不管他刻画的是外部世界,处处都应拿阴暗和光明对比,拿不可见的真和可见的实对比,拿精神和物质对比,拿物质和精神对比;天地万物是整体,人是部分,诗人要通过差异的剧烈碰撞,或细微差别的融合,让天地万物使人能感觉得到。事物及其对立面两者之间永无休止的对抗,对诗,犹如对天地万物,乃是生命。”雨果深刻的说出一条不可颠覆的道理,作家刘德远的篝火,是对此的回应。

作家刘德远是虔诚的文学信徒,没有限于自娱自乐中,在漫长的创作道路上,执著地追录,在热闹的时代,保持一颗清纯的心,忠于自己的热爱,是难得的耿耿之心,这也成就他的梦想和追求。

在茫茫的大地上,篝火驱逐黑暗,给人一种希望。鲁北平原的酷夏,几乎燃烧起来,读作家刘德远的文字,使燥热的心平静安稳,随着文字走向远方。

高维生,著名散文家,出版散文集、诗集三十余种,主编“大散文”“独立文丛”等书系,现居山东滨州。

猜你喜欢
篝火光芒诗意
大地上的诗意栖居
虫子的诗意奇旅
永恒
冬日浪漫
你是我遥不可及的光芒
爱的光芒
空中的光芒
秋火
赏不尽璀璨光芒
雨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