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MC与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

2019-10-09 04:09黄丽春
中国卫生产业 2019年20期
关键词:教学有效性

黄丽春

[摘要] 目的 分析PCMC与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8年1—12月隨机将该医学院妇科护理实习护生38名分成两组,对照组19名实习护生实施传统带教教学模式,观察组19名实习护生实施PCMC联合多元评价教学的带教模式,对比两组教学后的带教效果差异。结果 两组实习护生带教后的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满意度评分、带教认同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妇科临床带教中实施PCMC与多元评价教学模式的带教效果较为显著,提供实习护生的护理技能,促进妇科临床带教教学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 PCMC;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妇科临床带教;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 G642;R-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5654(2019)07(b)-0131-02

妇科护理带教属于实习护生学习过程中较为重要的环节之一,对于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理论知识及实践操作技能来说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1]。现阶段,随着整体护理意识的强化及医学模式的变化,以往传统带教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实习护生的实习需求,阻碍了实习护生全面发展[2]。因此,有效的临床带教教学模式显得尤为重要,为了分析PCMC与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在妇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该医学院针对2018年1—12月实习护生38名进行了对比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将该医学院妇科护理实习护生38名分成两组,对照组19名实习护生均为女生,最大年龄24岁,最小年龄18岁,均值为(21.10±1.33)岁,其中中专学历9名,大专学历7名,本科学历3名;观察组19名实习护生均为女生,最大年龄23岁,最小年龄18岁,均值为(21.08±1.35)岁,其中中专学历10名,大专学历8名,本科学历1名。

对两组实习护生的基线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组间差异小且可比性高。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19名实习护生实施传统带教教学模式,主要包括结合妇科教学知识点以制作PPT的方式开展理论教学,后通过“传-帮-带”这一固定教学流程引导实习护生看、学、实践带教教师的护理操作,在实习结束后采用统一理论及实践考核的方式进行评价。

给予观察组19名实习护生实施PCMC联合多元评价教学的带教模式,具体如下:①PCMC带教教学:首先在妇科带教之前,教师结合妇科临床疾病准备好典型的护理病例,结合实习护生实际情况及教学计划等搜集具有典型临床特点、临床症状及具有教学意义的护理病例进行探究。教学过程中采用多媒体课件及实际影像护理记录播放的方式完成相应的教学,做好相应的课前准备。在课堂上教师结合给出的护理病例向学生提出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学习、探究、思考及解答,加深学生对于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及护理本质的了解,帮助学生构建独特的护理思维。引导学生深入临床护理过程中去,详细对患者病史、体格等进行实践检查,掌握基础的护理技能及实践能力,在学生们护理实践过程中教师应运用所学的妇科护理学知识点引导学生解决临床病例问题。最后由带教教师与学生们共同对护理带教理论问题进行探究及分析,利用护理理论知识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得出正确结论后进行归纳总结。②多元评价教学模式:转变以往带教中的评价模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进行评价,确定学生为教学评价的主体,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采用多人参与学生评价的方式,如学生自我评价、学生互相评价及带教教师评价等相结合的形式,通过课后调查及实践分析引导家长或社会人员进行评价。最后对南华医院的妇科护理专业实习生实施问卷调查,了解其对PCMC及多元评价的满意度及认同度,强化学习过程的控制,提高实习护生的护理能力。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后的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满意度评分、带教认同率等指标的差异;①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3]:针对妇科护理临床理论知识、实践操作训练等进行考核,总分各100分,分数越高护理人员掌握妇科理论知识及实践考核的程度越高。②带教认同标准:主要分为认同及不认同,由实习护生自主接受问卷调查评定。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实习护生临床带教后的带教效果进行处理,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满意度评分为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行t检验,带教认同率为计数资料[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实施传统临床妇科带教的对照组实习护生带教后的带教认同率为63.16%(12/19),实施PCMC与多元评价教学模式带教后的观察组实习护生带教后的带教认同率为100.00%(19/19),两组相比(χ2=8.58,P=0.00);两组不同带教模式下对比的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满意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不同带教模式下对比的理论考核评分、实践操作考核评分、满意度评分[(x±s),分]

3  讨论

随着信息化产业的发展及社会教学模式的更新,妇科临床带教中培养适应当代社会发展的综合素质较高的护理人员成为护理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任务。新的护理教学形式下应在各环节内融入相应的创新因素,引导实习护生积极思考问题、启发实习护生主动学习护理知识[4]。

PCMC属于加拿大学者提出的启发式临床教学方式,主要指导实习护生实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教学途径及师生互动的教学原则,旨在培养实习护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5]。多元化教学评价模式主要是指按照一定的教学目标,实施科学有效的多种评价方式对教学过程、教学成果进行判断,强调评价主体、评价内容及评价方式的多元化特点,重视实习护生学习能力、职业道德及思维方式的培养。在妇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实施PCMC联合多元教学评价模式具有较为积极的意义,能较大程度上培养实习护生的思维能力及创新意识,促进实习护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为日后从事护理专业操作奠定基础[6]。创新的教学模式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及师生相处的紧张关系,让学生亲自参与教学实践活动中去,实现自我价值,引导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引导及带领下提升护生护理技能,克服以往高分低能的现象。在PCMC联合多元教学评价模式下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进一步实现创新型的教学理念,促进妇科临床带教效果的提高[7]。

综上所述,在妇科临床带教过程中实施PCMC联合多元教学评价模式的教学效果较为显著,建议临床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谢圆,范东英,潘蓉.PCMC教学模式结合案例分析法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分析[J].内科,2016,11(5):787-789.

[2]  赵冰,崔世红.多模式教学方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7,33(15):2398-2399.

[3]  Huguelet PS,Chelvakumar G,Conner L,et al.Improving Resident Knowledge in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An evaluation of the North American Society for Pediatric and Adolescent Gynecology Short Curriculum[J].Journal of Pediatric & Adolescent Gynecology,2018,31(4):S1083318818301700.

[4]  杨花峰,莫秀珍,孙成花.护生参与临床教学模式在妇科带教中的效果评价[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5(3):4-6.

[5]  陈建伟.案例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带教中的應用研究[J]. 中国卫生产业,2017,14(6):64-65.

[6]  Page JM,Christiansenlindquist L,Thorsten V,et al.Diagnostic Tests for Evaluation of Stillbirth: Results From the Stillbirth Collaborative Research Network[J].Obstetrics & Gynecology,2017,129(4):699-706.

[7]  季庆华,范秀丽.探讨目标管理教学法在妇产科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8,257(5):132,134.

猜你喜欢
教学有效性
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研究
加强学法指导 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浅谈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创新设计导学案,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
新课程背景下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新课标下初中语文作文教学有效性的策略探讨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初中政治课的“激趣”研究
提高物理校本作业有效性的教学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