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坤
摘 要:小组合作就是教师将班级学生按照组间同质和组内异质的原则分成若干小组,引导学生在自主思考的基础上展开合作探究,进而使得班级学生互相影响,互相启发,共同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高中语文是高中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小组合作有效地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团结互助能力,还能够增强生生之间的互动,更能够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不妨让小组合作成为高中语文课堂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进而使之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关键词:小组合作;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性
合作学习是新课标中积极提倡的一种学习方式,其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的机会,因而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此,教师要将小组合作这一教学模式科学地运用到高中语文科目的各个教学内容中,进而将小组合作在课堂教学中的价值充分发挥出来。
一、巧用小组合作,提升语言运用教学的有效性
语言文字应用是高考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语言文字运用历来是高考命题改革的实验田。无论语言文字运用考核的是什么样的题型,其本质是考核的都是学生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如成语的选择,题目中会给出若干组含义相近的词语,让学生选择。如果学生对各个成语的运用了如指掌,那么学生就能轻松选择出最恰当的一组词语。但是成语运用能力的提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学生多加积累和总结的。既然成语的运用需要花费学生较多的时间和精力,那么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展开互助学习。
例如求全责备和吹毛求疵这两个词语,乍一看,含义相近,细细推敲的话,吹毛求疵含贬义,指故意挑剔为难人,而求全责备是对人对事物要求十全十美,毫无缺点。因此,这两个词语就很好区分了。如在这句话中“我们应该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对待网红,给他们创造更加开阔的空间,没有必要一味()”。根据句子的含义以及对求全责备和吹毛求疵这两个成语的分析,就可以判断出应该选择求全责备。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要进行成语的自主分析与选择。然后学生们聚在一起,对各自的解题思路进行分析和交流,进而使得每一个学生都能对成语的含义以及运用展开深刻的理解。
二、巧用小组合作,提升阅读教学的有效性
大语文时代背景下,阅读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而且随着高考制度的改革,更有“得阅读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的说法。确实,阅读不仅能够增强学生对字、词的理解运用能力,还能够陶冶学生的情操,更能够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高考中涉及到了论述类文本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实用类文本阅读以及文言文阅读。大量的阅读题目,既考核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又考核了学生的阅读速度。既然阅读考核的是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那么教师同样可以运用小组合作展开阅读教学。
首先,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共同探索阅读文本中的重难点。如《谈中国诗》,这篇课文的重难点就是引导学生从段落构成的分析入手,了解作者构思的奇妙之处,品析文章中比喻的妙用。教学时,教师可以引导小组学生分别总结文章的写作框架,如作者具体描写了中国诗成熟早、篇幅短,韵味长,词气和,中国社交诗多,宗教诗几乎没有,等特点。而且在整个描写过程中,作者先是开篇立论,然后分别论述,期间还运用了比喻论证、比较论证等写作手法。然后小组学生进行合作探讨,优化整理出最终的文本框架。进而教师再结合小组的分析讨论,展开针对性的引导,课堂教学的有效性非常高。
其次,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阅读交流活动。学生在课下会阅读到不同的课外读物,即便是同一篇阅读文本,不同的学生也会有不同的理解。小组合作模式下,每一个学生会分享自己的阅读心得,进而每一个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均能得到发展与提升。
三、巧用小组合作,提升写作教学的有效性
写作同样是高中语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高考试卷中占有半壁江山。部分学生的写作能力欠缺,不是内容空洞就是词不达意,亦或是中心不明确,主题不突出。传统的写作教学中,教师基本上就是进行写作技巧的讲解,或者是进行优秀范文的展示,然后就要求学生开始写作。新课标背景下,教师不妨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展开写作,让学生在互帮互助的氛围下提升写作能力。
首先,是写作前的互助合作。如一个材料作文,学生需要在理解材料的基础上进行准确立意,然后经过拟题,选择素材,组织文章结构等全过程。小组合作模式下,小组学生会集中所有力量优化每一篇写作提纲,让学生有一个好的写作开端。
其次,是写作后的互助合作。学生写作好一篇文章后,小组学生可以互相检查,互相评阅,互相指出每篇文章中的不足,以及改进意见。小组合作模式下,学生们会更加认真地展开写作,学生们的写作能力会得到有效培养和提升。
總而言之,小组合作是一种非常适合高中语文科目的教学模式,教师要将小组合作科学地运用到高中语文教学中,使之更好地提升课堂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高中语文教学中的合作学习模式研究[J].贾翠.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8(12)
[2]小组合作学习在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李桂香.中国校外教育.2016(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