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芳敏
【摘要】文本解读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至关重要,有效生动的文本解读不仅能帮助学生提高阅读能力,加深阅读体验,而且对学生情感体验的培养和价值观的形成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却出现了表面化、碎片化、游离化等一系列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了适用于初中语文教学的语境理论,并以八年级语文上册《老王》一文为载体,通过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认知语境这三个层面,形成相对明晰的分析框架,尝试寻找深化文本解读的科学依据和操作途径,力求达到把握文本基本内容、挖掘文本深刻内涵、拓宽文本广阔外延这个三位一体的目标。
【关键词】小语境理论;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众所周知,文本解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指的是读者走进文本,走近作者,形成自己对文本的理解。其价值在于实现读者与文本、作者的交流。经过细致而完整的文本解读,可以充分展现其内涵和外延,可使本次阅读体验变得丰富而深刻。然而,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中,初中语文文本解读却出现了一系列不可小觑的问题。
一、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文本解读的现状
(一)文本解读程度表面化
笔者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经常与学生沟通与交流,多数学生表示,扫清字词障碍后,读懂一篇文章并不难。但学生所表示的“读懂”,指的是对文本整体的印象。事实上,这种整体的印象是朦朧的、模糊的,不够细致和深入,这是一种浏览似的泛阅读,没有达到震撼人心、深入肌理的效果。
(二)文本解读方式碎片化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有些老师越来越注重文本解读,有意识地抓取一些字、词、句进行分析,却忽略了其与整体的联系,与主题和中心无明显关联。这种不顾整体语境,只抓只言片语的碎片化解读,也是对深化文本解读无益的。
(三)文本解读范围游离化
目前有些老师认为,文本分析是读者的个性化解读,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自己的观点,以实现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化作用。提出这种观点的初衷是可取的,但读者的主体性一旦失去文本作者主体的制约和限制,就会信马由缰地随意发挥,导致文本解读出现游离化。
二、语境运用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理论依据
(一)语境理论的提出
“语境”在词典中的解释是“语言环境,话语或文句的意义所反映的外部世界的特征”。“语境”这个概念是1923年由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提出来的。1932年,我国的陈望道也在《修辞学发凡》中提出了“题旨情景”。
语境对文本解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将语境理论引入阅读,对救治文本解读中出现的表面化、碎片化、游离化等问题具有实践价值。
(二)语境理论的分类
根据初中语文课程内容的特点,笔者查阅了相关资料,把可以运用到其中的语境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认知语境。
“上下文语境”是文本的语言文字层面,文本的意义只有在前言后语中得以准确解释。
“情景语境”是指言语行为发生的实际情况或艺术世界,对应着文本所呈现的客观事物、真实的生活世界,以及主观精神世界、意象、意境等。
“文化认知语境”是指文本所反映的深层次的思想文化、审美情趣、价值取向、社会历史变迁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的大系统等。
三、语境理论运用于初中语文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
本文以课文《老王》为载体,展开教学研究,通过将语境理论运用到初中语文课堂,寻找深化文本解读的方法。
《老王》是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文章,这个单元以“爱”为主题,本单元的课文都在述说对普通人,尤其是对弱者的关爱。《老王》一文描述了一个生活在底层的劳动者,身份卑微却心灵高尚,作者一家也善待他,却依旧心存愧怍,文章语言平淡、诙谐幽默,却引人深思:我们该以怎样的心理和姿态面对弱者?通过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认知语境,笔者尝试并分析总结了一系列解读文本的有效策略。
(一)结合上下文语境,把握文本基本内容
1.联系前后语段,琢磨精彩字词的内在含义
《语文课程标准》提出,第四学段(七—九年级)的学生,应“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
可见,重要语句、字词在全文扮演了不可或缺的角色,它们可以使人物形象更鲜明,文章主旨更明确。但是如果只着眼在单个字词上,学生是很难体会到其内在的深刻含义的,把前后语段的内在语境联系结合起来,就能助学生们一臂之力了。
在布置“老王是个______的人,从(事件)中可以看出”这个任务后,学生很自然就找到了“老王到‘我家”一事,也很自然地找到其中精彩描写。“有一天,我在家听到打门,开门看见老王直僵僵地镶嵌在门框里”这句话中,有“直僵僵”和“镶嵌”两词,如果光着眼于这两个词,是很难想象老王当时的身体状况的,也很难理解为什么要用这两个词,尤其是“镶嵌”,但结合上一段老王生病的情景,那就不难理解老王那种身体僵直、步履维艰、毫无生命力的状态了。
2.融合内容形式,透彻写作方法的具体作用
文本写作手法是语言各要素的综合运用,如修辞手法、人物描写手法、景物描写等,这些形式自然不能脱离语境,倘若脱离了上下文语境,那就很难解读出它们的作用和意义。因此,要把上下文内容的内在联系和写作手法的外在形式相结合,给文本解读提供恰如其分的坚实平台。
《老王》一文,运用了大量的人物描写手法,如在老王病入膏肓时的神态和外貌描写:
他面如死灰,两只眼上都结着一层翳,分不清哪一只瞎,哪一只不瞎。说得可笑些,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就像我想象里的僵尸,骷髅上绷着一层枯黄的干皮,打上一棍就会散成一堆白骨。
在学生分析老王人物性格特征,找到这一部分描写的时候,笔者这样追问:
(课堂实录1)
师:这段运用了哪些人物描写手法?有什么效果?
生1:“面如死灰”这个词语运用了神态描写,“他简直像棺材里倒出来的”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王神情憔悴,形容枯槁的身体状态。
师:老王的病已经如此严重了,为什么他还要来给“我们”送鸡蛋和香油呢?
生2:因为“我们”曾经有恩于他,他想要报答我们,写出了他知恩图报的性格特征。
这样提问,便可把人物描写手法和修辞手法与后文他“第二天就去世了”这一情节结合起来,老王把知恩图报当作人生最后要完成的奉献和心愿,这是一个何等善良与淳朴之人!
以上课堂实录通过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把它与文章相关情节相联系,以相关事件的语境为制约和标尺,来实现内容与形式相融合的目标,透彻了文章写作方法的具体作用。
(二)利用情景语境,挖掘文本深刻内涵
情景语境包括文本所创设的事件场景、人物关系等,文字表达的情景语境只局限于文本的字里行间,若是能用生动的情景语境将其表现得显著且有效,那么对理解文本深刻的内涵便能起到重要的作用。
1.创设表演环境,感知人物形象
描述人物形象,作者一般会运用各种人物描写手法、修辞手法和形象生动的语言。但如果文本解读时只是局限于文字层面的阅读和想象,便显得过于单调,如果能让学生将其中涉及的人物场景演一演、观一观,调动视觉、听觉、触觉等各种感官,就能收到出其不意的效果了。
在涉及老王送钱先生去医院看病后,“我”给他送钱这一情节时,有一个颇为精彩的语言描写情节:
他说:“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我一定要给他钱,他哑着嗓子悄悄问我:“你还有钱吗?”我笑着说有钱,他拿了钱却还不大放心。
在学生分析老王性格的环节中,谈到这一情节的时候,笔者组织学生两人一个小组进行表演,之后挑选一小组学生在全班示范表演,并请其他学生进行评价。
(课堂实录2)
师:你认为刚才的同学表演得怎么样?
生:“我送钱先生看病,不要钱”这句话说得干脆利落,“你还有钱吗”这句话声音较轻。
师:这么表演有什么作用?
生:第一句能让我们感受到老王语气的坚决,他的乐于助人。第二句可以感受到老王很照顾我们的面子,替我们着想,所以读得比较轻。
……
通过以这段语言描写为基础的表演,学生们在精彩处会心一笑的同时,也能进行较为中肯的点评,对人物形象的感悟就更为细致而深刻了。
2.再现文化时空,力求知文论事
于漪曾指出:语文教学要重视文化背景。作家的生平经历与家庭背景往往决定着他的思想、性格和对生活的感悟,这些会自然而然地反映到文学作品里,倘若我们只单单从文本内容本身解读,未免显得片面,只有知其人,才能知其文,论其事。
《老王》一文的主旨句为“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运的人的愧怍”。在谈到“幸运的人”的时候,笔者适时发问: “‘我们真的是‘幸运的人吗?”这个问题带给学生广阔的思考空间,倘若不结合当时“文化大革命”的生活背景,不把这个独特的语境再现、转移到我们现在的文本解读中来,学生无法辨明“我们”幸运与否,笔者当时给学生补充的时代背景与作者经历如下:
文章作于1984年。这是一篇回忆性的散文,作者记叙了自己从前同老王交往中的几个片段,当时正是“文化大革命”时期,是一个荒唐动乱的年代,作者夫妇被认为是“反动学术权威”,被下放到干校学习。
这样一来,学生自然就能理解当时处于“干校”的“我们”并不幸运,也在这个荒唐动乱的时代饱受折磨。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还时时不忘关心照顾老王,这样的热心和善良,就显得更弥足珍贵了。
3.设立深层问题,落实内在主旨
一般来说,文本的内容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目了然的,学生能对其进行简单的理解和感悟,但这样的领悟是表面的、浅显的。“课堂教学的提问,就是要通过教师对问题的设置,去引导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文本内涵与自己的理解之间存在的这种落差,尽可能缩短学生的理解与文本内涵之间的距离。”江苏省昆山震川高级中学的崔国明老师如是说。所以,通过深度提问,把学生引领入深层主题的语境中是文本解读的重要一环。
(课堂实录3)
师:既然老王与“我们”都善待对方,那么为什么作者还要说“那是一个幸运的人对一个不幸者的愧怍”呢?你是否可以从文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呢?
生1:老王来“我”家送鸡蛋和香油,那是他临死所要完成的最后心愿,但“我”给了他钱,好像有点侮辱他的感觉。
生2:老王生病的时候,文中说道:“不知什么病,花钱不知吃了什么药……”,“我”在那个时候却没有去老王家里看看他,关心一下他的情况,所以他感到愧怍。
生3:老王来“我”家送香油和鸡蛋的第二天,他就去世了,但文中说道:“过了十多天,我碰到老王同院的老李……”,说明老王离开“我”家后,我是在十多天后才想到关心一下他的情况,才知道他去世的消息的。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愧怍。
师:是啊,这些小事情都成了后来“我”愧怍的理由,这些小疏忽与“我们”对老王的“好”比起来,实在是微乎其微了,为什么“我”还要感到愧怍呢?
生4:我觉得这是一种自我反省精神!
生5:还有一种平等观念。
……
这样,文章的主旨就呼之欲出了:我们不仅要关心生活中的不幸者,更要以自省精神、平等观念和人道主义精神来善待他们。
通过创设表演环境、再现文化时空、设立深层问题这几个语境运用策略,可以很大程度地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强学生对阅读的兴趣,提升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更深层次理解,以拉近读者与作者、文本间的距离。
(三)放眼文化认知语境,拓宽文本广阔外延
社会文化包括民俗习惯、民族思维、民族心理、社会规范、经济方式等,不同的社会文化,导致不同的人对同一事件有各异的理解和认知。比如大众认知、读者认知、作者认知和文化生活环境等,置身于这样的社会文化与认知的大环境中,有助于引领、启发学生多角度、更深入广泛地理解文本。
1.引用读者典型认知,丰富自身体验
读者是文本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话说: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文本的意义有时会因为读者所处时代的不同和观点的各异发生变化。较为典型且蕴含深刻的读者观点,也有助于学生对于文本的多元化解读。
如在讲到“愧怍”一词的内在含义时,笔者适时呈现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孙绍振先生在《贴近发现“愧怍”的自我》一 文中,对其进行的评价:
“同情、宽容不幸者,是俯视的姿态,而最后的‘愧怍却变成仰视的姿态。”
这样一来,学生对“愧怍”一词的理解就显得更为深刻和丰富,同时这句话也给我们在当今社会应如何对待不幸者这个问题,提供了深思的平台和学习的机会。
2.置身文化生活环境,树立人生观念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生活即语文,生活即作文。”语文教学与生活实际休戚相关,生活中处处是语文,如果把文本解读置身于生活大舞台这一语境中,更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其有身临其境般的感觉。
老王这一不幸又善良的人物,在当今社会也比比皆是。面对他们,我们应当怎么做?要注意些什么?学习了本文后,特别是感悟了文中“我们”身上带有的自省精神和平等观念的善良后,这个问题亟待思考。在处理这个环节的时候,笔者用多媒体呈现一组处于社会底层的劳动者的图片,并配以轻音乐《让音乐充满爱》,让学生充分进入到相关的社会生活语境中,并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
社会上还有很多像“老王”这样不幸又善良的人物,请你从中选择一个你印象最为深刻的,用今天所学的人物描写手法对他进行描述,并说说面对他们,我们应该怎么做。
这样,生活中相关的文化生活语境就被带入本课的解读中。学生的作业上交后,笔者发现收效明显,有些学生描写身边打扫马路的清洁工、修车的残疾人、卖早饭的老奶奶……更有些学生对当今社会中的一些相关热点进行描述和评论,如年轻女孩为残疾老人撑伞值得赞扬,年轻人看见老人摔倒后扶不扶等等。这些小作文的描写细致生动,观点也独特明确。
利用语境理论来把握基本内容,挖掘深刻内涵,拓宽广阔外延,是文本解读的明智选择。从字词句段到主题思想,从人物形象到人生理想,从课内到课外,语境理论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既是基础,又是推手,把握好语境理论的运用策略,是深化文本解读的一把金钥匙。
四、结语
通过《老王》一文的教学,我们可以找到一些利用语境理论深化文本解读的有效策略,虽然不能在其他文本中全部通用,但至少能达到抛砖引玉、举一反三的效果。通过贯彻语境理论,深化文本解读,可以使文本的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广阔外延得到相对完美的融会贯通,它在促使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掌握语言运用规范的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丰富了他们的文化积淀和文化底蕴。
但是,学生是有思考的人,教师只能给学生提供尽可能多的方法、平台和支架,让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而不能代替和强制学生进行选择。另外,对于以上所提到的种种思路和方法,具体涉及每一篇文本的解读中,也应根据其不同的情况而定,因材施教,制定出一套最适合的方式。
基于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文化认知语境三个层面,环环相扣,层层递进,提供了解读文本基本内容、深刻内涵、广阔外延的有效策略,可使师生对文本的解读更细致、更深入、更宽广,有所理解、领悟、生成和共鸣,值得我们重视并实践。
参考文献
[1]王荣生.语文教学内容重构[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2]徐通锵.基础語言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