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校本培训”有效策略

2019-05-14 11:05张晓辉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9年5期
关键词:校本培训互联网

张晓辉

摘 要:乡村教师作为乡村教育持久发展的动力与重要支撑,如何将常规式的校本培训做成落地的研究大餐,如何打造更优秀的教师队伍,正成为我们农村小学着力破解的新命题。

关键词:互联网+ 校本培训 双师同堂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9)05-0189-01

1 前测——需求导向

教师在教育行业随着教龄的增加,逐渐趋于成熟,大部分教师开始思维固化,教育缺乏新思路,教学缺乏新方法。因此,教师培训力度不断加大,培训的次数、人数不断增多,教师中逐渐产生一种“厌培”现象,表现为不想、不乐于参加培训,甚至逃避培训,培训效果差强人意。部分教师认为:普遍的培训既耗时又费力,但收效甚微。原本是为了加快教育现代化进程,建立一支高质量的,能适应教育教学改革的教师队伍,提高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从而促进教师专应现代化教育发展,结果却事与愿违。我们应要深思:到底什么样的培训才是教师真正需要的?笔者以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1 教师培训需求调查

多渠道对教师专业能力现状与需求进行调查。现在可以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进行收集整理与数据分析,找准目标。教师在登录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后,根据自身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和内在发展的需求,表明自身培训的需要。经调查,就目前而言,教师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主要问题在于教法单一、缺少专家专业引领等。其次是教育观念比较陈旧。再次是教研意识及组织教研能力较为薄弱,以及缺乏应用现代先进教育技术的能力、科研能力等。因此,教师急需提高组织教学的能力、先进教育技术的能力、多媒体信息应用的能力、教育创新等能力。

1.2 培训导向聚类划分

利用平台的大数据分析整理,将学习群体进行的聚类划分。学校教师培训管理平台公告中显示教师群体的基本信息和需要培训的主题,学校根据平台提供的相关信息研制校本培训方案。只有这种从实际情况和真实需要出发的校本培训才会如一场渴求已久的及时雨,给老师们带来实惠,让培训的知识在人的心田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2 实施——“视—研—创”培训模式

2.1 “视—研—创”培训模式的内涵

从当今发展和未来趋势而设计的“视—研—创”校本培训模式,是指用先观摩名师的教学视频,再通过集体教研进行研课磨课,最后再进行个人和集体的创新。不仅要学,还要悟。对于一堂课的评价是多维的,因为不可能是“完美”,也不可能是“最好”,所以评课磨课的环节,必定会产生新的思维碰撞,这样才有收获。让参培者能够学以致用,实现自身素质从量到质的飞跃。可见,在“视—研—创”模式中,“视”为起点,“研”是提升的过程和形式,“创”才是要到达的目标。

2.2 “视—研—创”培训模式的实施

2.2.1 观摩视频

播放名师视频是“视—研—创”培训模式的起点。第一,名师课堂经历过时间和经验的打磨,观看名师的课堂,可以起到“手把手”帮带作用,更能挣脱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老师领略到更多名师的课堂风采,学到教学技巧。第二,学习者借助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平台实现新型的因材施教,这是一种自由且高效的学习形式,足不出户却可见识到各地名师的风采,推开这扇窗,有教育改革创新的十里桃花,有课堂精彩绽放的万家灯火。

2.2.2 研课磨课

研课磨课是在视听名师课例后的反思、评课和讨论。“学而不思则罔 思而不学则殆”。课后的研课与磨课才是消防与吸收的重要阶段,是为今后成就自己的精彩课堂蓄力的关键环节。但要做到与传统课堂评课的区别,我们更注重是研,再磨。研要突出深入的思考功能,磨要突出是实用的创新功能。所以这是一种更深层次、更高水平的讨论。例如《长相思》,在校本培训时,教师们就这首词的 “阅读层次” 展开了激烈讨论。部分教师认为,词在五年级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教师应该以教读为主,自由读为辅;也有教师认为,既然学生是第一次接触词,那么教师更应该教给学生读词的方法:(1)读准字音:强调“更,聒”的读音;读出每句末字韵母,强调古代ing、eng同韵,在这首词中一韵到底。(2)读出节奏。(3)读出意思:词读到这里,你仿佛看到了什么?(4)读出味道。

2.2.3 创新创造

学习者要学以致用才是最终要到达的目标。通过各种对内容有全面深刻理解以及思路充分打开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甚至于进行创造,真实实现自己由“受血者”成为“造血者”,让自己的教学风采独树一帜,这也是我们所理想的活学活用,避免只打“拿来主意”而出现生搬硬套现象。所以说“创”是“视—研—创”的核心。

教师受培训的过程就好比是学习射箭。在培训中,专家名师言传身教的是经验与智慧的结晶,是一支支闪光的“好箭”,而得到的“好箭”总得射出去,所以老师们要练“射箭”的本领。这种本领只能在实践中练就,往往更需要大家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

3 后测——物化成果

眾所周知,成人学习的特点是目标性强,利益收获特征明显。因此,学习时需要不断的引导性鼓励、适时的目的性跟进、任务性驱动以强化约束力。培训中,我们会邀请参与“双师同堂”活动的名师加入我们的培训平台同教师们互动交流、排疑解惑。培训对教学任务繁重的一线教师而言是一种考验和挑战,作为学校更应该关注教师的转化力,形成丰富的研修成果。培训者应及时引导教师提炼学习成果,包括教学反思、教学设计、案例论文等,以便成就自己的专业成长。为了便于资源共享,我们要求每次培训后大家都要将自己的学习资源上传学校培训平台,点击量将作为教师参与校本培训的一个评价维度。

教师是学校发展的基石。如何把常规式的教师培训做成落地的研究大餐,如何打造更优秀的乡村教师队伍,正成为我们农村小学着力破解的新命题。我校紧跟时代需要,创新培训机制模式,借助“互联网+校本培训”构建学习共同体,实施“视—研—创”培训模式,在学校这块试验田,切实做好实施校本培训的“最后一公里”,让每项培训任务都落地生根,催生教师专业发展,从而让每位教师都能从解决“真问题”中得到“真发展”。

参考文献:

[1] 陈耀华.中外公开课对比分析与优化发展研究[J].中国电化教育,2013(8).

[2] 陈琳.高校教材建设的时代性要求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1(10).

[3] 陈琳.信息资源建设的战略意义与模式创新[J].现代远程教育,2012(4).

[4] 谈松华.中国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发展[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25).

[5] 杨叶.移动学习资源的技术实现与设计研究[J].现代教育技术,2013.

猜你喜欢
校本培训互联网
提升中职学校教师专业素质的校本培训探析
研析小学校本培训质量管理的方法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雏鹰学校校本培训之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