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海燕
摘要:化学知识抽象难懂,学生在学习中自然地形成了被动听课习惯,缺乏自主意识,且化学部分难解的知识容易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形成思维定势,通过合作的方式反而能够打破学生的思维桎梏,多视角分析问题以化解难点。因此初中化学的教学中,应注意对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初中化学教学中,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化学兴趣点,参照学生的兴趣爱好等,围绕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发学生潜在的主观能动性,并鼓励学生在合作中充分表达表现,提高合作默契度。
关键词:初中化学;教学;自主;合作意识;培养分析
自主意识的形成要求学生正视化学知识,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可在化学的疑问前提出自己的分析思路,将化学的有关知识整合起来,构建化学的逻辑思维,摸索化学的解题规律。合作意识的培养中,也需要学生逐渐磨合,通过你一言我一语的思路拼凑,碰撞出化学的思维火花,消除疑惑化解难题。学生只有在自主意识下才能形成合作思路,在合作意识下也能激发自主潜能。教师应合理构建教学方案,通过对学生自主意识、合作意识的培养而提高课堂效率。
一、巧设悬念,诱发兴趣
化学教学中,教师可尝试改变照本宣科,直接说出化学定义、化学概念的方式,以免让学生产生思维定势,而是导入悬念信息,让学生先产生好奇心理,使其急不可耐地想要对化学一探究竟,这时候教师抓住化学重点的主线,让学生在这条线路上摸索着前进,逐渐揭开化学的面纱,看到化学背后的内涵,这样层次递进可以让学生自主完成化学的探索,还能通过探究中合作讨论分析,拓展学生的化学视野,让学生对化学的理解更为深刻。如教学苏教版“酸和碱的反应”时,教师先神秘地说出这样的故事:“上次暑假的时候我回老家,家里有蔬菜园、果园,然后我就进去采摘,准备做晚饭,当时没注意穿了一条白裙子(男教师可以说自己的亲人),出来的时候可有意思了,白裙子成了花裙子了,我赶紧用水泡一泡,拿出乡下的肥皂洗裙子,结果你们猜怎么样了?”学生有的猜洗于净了,有的猜没洗干净,教师继续说故事:“结果紫色变成了蓝色,红色变成了黄色和绿色!”学生都很惊奇,怎么还会变色呢?故事性的悬念充分引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这时候教师再利用类比的方式提醒学生:“生活中的物质都是有性质的,就如同我们有男性、女性一样,花园、果园、菜园里也有不同性质的物质,就是酸性和碱性。”而后教师就可以让学生独立猜想,这个故事中什么东西是酸性的,什么是碱性,再通过课堂上准备好的教具,一块白布,一些酸性的花叶汁、肥皂,进行课堂的酸碱故事还原,在故事化的实验中,教师让学生合作进行分析:“酸或碱具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呢?凡是生成盐和水的反应都是中和反应吗?pH值小于7,等于7,大于7的溶液加水稀释,其pH值将分别出现怎样的变化?酸碱如何区分?,从一开始的故事悬念营造出轻松的化学气氛,而后让学生独立思考故事的背后含义,最后结合实验操作让学生合作解答重点问题,激发学生的自主意识。
二、创设情境,直观启示
化学的主要问题在于知识的抽象性,学生在抽象的化学互动中,感到迷茫无措,通过情境来进行化学的直观启示,可帮助学生找到独立自主学习的思路,进而让学生在自主与合作中具有明确的学习方向。如教学苏教版“构成物质的基本微粒”时,教师先利用“红糖水”展开生活的情境思考:“同学们,喝一口水杯里的水,什么味道,这时候如果加入红糖,又变成了什么味道?这些我們平时觉得稀松平常的事情,如果用化学思路去分析,得到什么启示呢?”此时学生有的开始了构思,有的还是一团乱麻,教师先不予肯定否定,让学生自主思考,但暂时不讨论,而是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同时融合多媒体的情境:“湿衣服放在太阳下,阴凉下分别晾晒,这时候视频中显现出一些水分的蒸发微粒运动,这些平时很难看到的细小微粒运动,通过多媒体直观地展现出来,白墙边上堆放了煤炭,而煤炭黑色的微粒钻人白墙中,将煤炭挪走墙体变黑,且将墙体刮开里面也变黑了,此时展现出微粒的钻墙运动。”学生都被多媒体的直观情境深深吸引了,这时候教师让学生回想刚才红糖水的微粒运动,学生的理解就较为深刻了,此时教师鼓励学生自主说出类似生活中常见的情境,猜测他们可能存在的微粒运动形式,最后通过实验:在盛有少量蒸馏水的烧杯中滴入2-3滴酚酞试液,观察现象并思考“微粒是否存在空隙,不同物质之间的空隙是怎么样的?微粒是如何运动的?”可结合实验与概念进行合作探究,期间教师进行适当的鼓励与引导,帮助学生了解微粒运动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蔡香兰.初中化学教学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分析[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1,25(2):84-87.
[2]张磊,牛姗姗.初中化学教学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分析[J].成才之路,2015(29):37.
[3]杨梓文.初中化学教学自主与合作意识的培养分析[J].化学教学,2007(7):29-31.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