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

2018-09-06 10:36陈静兴
广西教育·B版 2018年6期
关键词:变式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陈静兴

【摘 要】本文论述变式教学的含义与优势,分析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的必要性,阐明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关键词】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8)06B-0106-02

在当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背景之下,高中数学教学的内容朝着基础与综合并重的方向发展,不再只考查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还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因此教师需要采用有效的教学手段来提升教学质量,从而保障学生能高效地掌握数学知识。在实际教学中变式教学是一种效果较好的教学方法,它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高中教师可灵活运用变式教学,充分发挥变式教学的优势,让学生能更全面地掌握高中数学知识,顺利完成教学目标。

一、变式教学的含义与优势

变式教学指的是在实际教学中,使用变式的方法来变化概念或题目中的非本质因素,从而揭示问题的本质特点与内在联系,达到让学生锻炼知识技能与转化情感思维方式的目的。常用的方式有更改题目中的条件与结论、设定变式题组与实际应用环境、用各种教学语言转换题目形式与内容等。它具有以下优点:(1)有助于学生快速熟悉高中数学的基本方法;(2)有助于学生理解高中数学中较难的知识点;(3)有助于学生自主总结、归纳数学规律;(4)能够帮助学生衔接高中各阶段的知识,让学生能够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网络,使学生更牢固地掌握数学知识,提升数学成绩,帮助学生把数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目标。

二、在高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的必要性

在当前的实际教学中,高中数学教学课堂大多数枯燥乏味,使得学生在学习数学时缺乏兴趣。为了让高中生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创新性,高中教师必须积极寻找能激发高中生的思维的方法。而变式教学正是可以提高学生数学素质的方法之一,比如,通过运用变式教学方法,可以把高中数学问题进行不断变式。在变式问题的引导下,使高中生在回答数学问题的同时接触到其他同类型题目的问题,从不同角度来解答问题,掌握解题思路,并使学生在活用数学知识的过程中活跃思维,扎实基础,练好功底,从而逐渐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提高数学成绩。由此可见,变式教学有助于提高学生数学成绩,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掌握概念和定理

在高中数学中,数学概念所占比例很大,学生掌握新知识的途径大多是通过概念学习,这是学生汲取新知识的主要手段。概念往往是前人经验的结晶,有的甚至是经过几代人才总结得出,它是学习的基础。要想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就需要从概念入手,进行阶梯式的学习积累,逐渐掌握相对完整的知识。因此概念成为学生学好数学的关键。概念教学具有特殊性,这不仅需要学生识记概念的内容,掌握和它相关的知识点的内在联系,而且要能灵活运用概念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但是,概念往往比较抽象,因此,教师要从高中生的实际出发,采取变式教学方法,经过变式,联系实际情况、前后知识对比或创建思维情境等,将相对比较枯燥的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用浅显的方式表现出来,使学生更易理解和掌握,把枯燥的概念学习转变为学生丰富的具体的学习体验。

高中数学中,有相当一部分的公式和定理都相对比较繁杂,学生如果只想单纯地记忆这些公式与定理,那么就很难灵活运用它们来解决数学问题,也很容易忘掉或记混这些公式与定理。例如,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熟悉和掌握下面这个定理:

a,b∈R+,(当且仅当 a=b 时取“=”)

在进行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可对上述公式进行适当的变式处理,并以例题的形式向学生展示,具体如下:

例题:已知 x>0,求 的最小值。根据例题作如下变式。

变式 1:当 x∈R 时,函数 是否存在最小值,原因是什么?

变式 2:已知 x>0,求 的最小值;

变式 3:函数 的最小值是多少?

按照上述模式对原例题进行多个变式处理后,学生在对变式进行解析的过程中,一方面,能够更好地理解例题的相关知识点,掌握该定理成立的基本条件;另一方面,不同变式的练习训练可提高学生对知识的灵活运用能力,为其今后相关知识的学习奠定良好基础。

(二)运用变式教学帮助学生解决数学问题

数学教学的本质,是引导学生探索数学知识的过程,也是一个把具体的问题抽象化,然后采用数学思维与数学方式来进行解决的过程。因此,在数学解题过程中运用变式教学是非常必要并且重要的。

上述变式对同一问题不同知识点进行归类,帮助学生理解问题的本质以及相关知识点之间的联系,使學生能够较为全面灵活地掌握解决该类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实现知识主动迁移的目的。此外,根据当前的情况,在解决数学问题的过程中,为了保证变式教学能够得到有效落实,教师可以利用一题多解(证)、一题多变、多题一解或一法多用等变式,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变式解决高中数学问题,从而有效缓解学生面对题海所产生的疲倦心理。

(三)运用变式教学培养学生思维能力

在对概念、定理与公式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不同层次、不同角度、不同背景的变式,有目的地引导学生从变化中发现不变,明晰并突显出概念、定理与公式的条件、结论、适用范围与注意事项等关键点,从而使学生能够深入地理解所学概念、定理与公式的本质,培养学生形成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运用变式教学正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的高效途经。要激发学生思维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在课堂上,教师有意识地使用兴趣变式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鼓励他们主动钻研、积极思考、克服惰性、培养积极主动性。采用反例变式,培养学生严谨和批判的逻辑思维;采用解题过程的变式练习,引导学生运用新观点、多角度去思考问题,采用自由联想的方法,让学生建立广泛联系,多维度认识事物、解决问题;运用逆向变式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保持训练的经常性与多样性,逐步促进学生的思维品质优化。研讨一题多变与开放性的题目,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在教学中,以加强双基训练为前提,采用一题多变、结论开放性的方式去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从而把重复性学习变为创造性学习。

综上所述,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方法能够较好地帮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好地学习高中数学知识。

【参考文献】

[1]王雄伟.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西安:陕西师范大学,2016

[2]熊振坤.浅谈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7(20)

[3]赵 龙.变式教学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有效性应用[J].考试周刊,2017(83)

(责编 卢建龙)

猜你喜欢
变式教学应用策略高中数学
变式教学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浅析初中数学教学中变式教学的应用途径
透过现象看本质
小组活动在初中音乐课堂中的应用
试分析高中化学教学中概念图的应用策略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
技校制冷专业课程一体化教学探析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