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 实现主题班会的变革
——银川市中小学主题班会变革6年的实践研究

2018-02-26 09:3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班会课班会道德

马 丽

(银川市教育科学研究所,宁夏 银川 750001)

一、问题的提出

在学校咨询实践中,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是由于成人对学生身心发展特点认识不清、教育方法不当导致的。班主任与学生朝夕相处,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最直接的管理者。如果班主任懂得教育心理学的智慧,就有可能预防学生心理问题的产生,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主题班会是班级活动中最重要、最高效的教育形式,是打造班集体的重要手段,也是班主任教育能力、教育素养、教育智慧的集中体现。然而,我们看到更多的主题班会是学生在进行才艺展示或励志演讲,学生成长中的很多困惑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在学校听评课过程中,看到中小学普遍存在着“训话式”“传达上级指示式”“励志教育式”“才艺展示式”的主题班会课。

“训话式”主题班会:每周班主任都会利用班会课的时间对班级存在的问题进行梳理,表扬先进,批评落后。在班会课上,班主任严明纪律,学生洗耳恭听,班会气氛沉闷,暗藏着矛盾和冲突,在初、高中学校中,偶尔会有师生在班会课上发生冲突的现象。

“上传下达式”主题班会:班主任通过班会课传达上级部门的指示和要求,布置需要学生完成的任务。

这两种班会,经常混在一起开展,一节班会通常要完成学校和班级的多项任务。这样的班会实际上不是主题班会,而是一种常规班会。

“励志教育式”主题班会:班主任提供一些励志教育的故事、视频、箴言,让学生谈感想,这些具有正能量的内容学生耳熟能详,确实能起到激励人的作用,现场有一定的鼓动效应,大部分学生都能迎合教师,谈感受头头是道,表达决心铿锵有力,但是没有真实情感的投入和体验,往往停留在表面的感动上,遇到现实问题,丧失对道德标准的理解和判断能力,学生仍然我行我素。“励志教育式”主题班会主要采取的是自上而下、由外到内的观念训诫、思想诱导和价值观强加的方法。“这种强调道德知识和道德箴言的传授、道德规范的教化、道德信仰的植入和道德理性形成的辅导方法,忽视了人的主体性和能动性。”[1]学生没有参与的热情和活动兴趣,是被动的道德接受者,没有产生共鸣,不能获得道德体验。而中小学生自我意识逐步增强,对成人的说教往往产生逆反情绪。他们更注重体验、感悟,由他们体验感悟后形成的认识才更容易被他们所接受。只有经过他们思考和内化的道德理念,他们才能去恪守、实践并且履行这些道德准则。

“才艺展示式”的主题班会:班主任退居“二线”,由学生自编自演,主持人照本宣科以诗朗诵的语调朗诵着华丽的主持串词,按照严格的仪式和程序指挥,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活动接二连三,歌舞小品样样有,班会像是文艺节目演出。学生的表演只是对班会课的配合,主持人的点评都是事先写好的固定台词,往往与学生现场的表现相脱节,大多数学生是看客或局外人,没有参与的积极性,这样的班会缺少实实在在的教育实效。小学中低年级,还经常出现学生化妆开主题班会的情景,这样的班会没有心与心的沟通和交流,有的就是假模假样的表演。主题班会的形式化、灌输性、表演性、虚假性、应付性、低效性,使教育实效和教育价值大打折扣。“学生德性的成长,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能只是开展各种热闹的活动,而是需要教师在学生人生经验和活动体验的基础上,引发观点间的碰撞和冲突,然后通过智慧的引导,达成师生视界的融合。”[2]学生心灵的成长是德育目标的出发点也是归宿。

经过调研和访谈,学校领导和教师已经形成了共识,认为主题班会就是这样的模式,教师们心照不宣地应付着主题班会的比赛或检查。这样的主题班会,没有把社会的道德要求内化为学生的品德,无法实现学生心灵的成长。

鉴于此,笔者查阅了大量主题班会的国内外文献,欣喜地看到很多人都在极力倡导改革主题班会的现状,也有一些零星的改革举措。于是决定运用心理教育方法,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开展银川市主题班会变革的行动研究,解决学生成长中的问题,提高班主任的教育管理水平。

二、学生心灵成长的规律性认识

1.捕捉学生成长中的教育问题,提高问题意识

“主题班会是在班主任的主导下,全体学生共同参与,为解决班级或学生成长中存在的教育问题,围绕某个主题而实施的班级教育活动。”[3]它是班主任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重要手段。主题班会需要尊重学生的个体情感差异、个体情感选择和个体心理需求,减少空洞的道德说教和徒有其表的德育形式,有针对性地设计实用的德育活动,从操作层面上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让德育活动再现学生生活实际。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走出道德困境,真诚地面对现实生活中的人和事。最动人的德育一定是与学生产生道德和情感共鸣的德育,最真实的德育一定是符合儿童心理特征和发展规律的德育。为此,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广泛征集存在于中小学实际生活中的问题,尤其是那些带有共性的、令班主任比较棘手的学生成长中的问题。对调查访谈的材料进行归类,并将访谈中教师描述的只言片语和表述不准确的问题,以案例的形式编写成简明、通俗易懂的素材,在众多素材中再选择城乡学生普遍存在的共性素材,作为班主任开展主题班会的依据。6年共收集、整理、凝练并编写了60个中小学具体的教育案例素材,所有素材都是基于班级存在的教育问题和学生成长中的原创问题。以文件的形式下发到各学校,督促各校结合本校班级实际,直面教育问题,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开展主题班会,层层选拔、以赛促研,推动了主题班会的变革。

2.研究问题、研究学生,把握教育的内在规律

“研究问题,就是结合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理论,透过问题的表象看出其所蕴含的教育本质问题。研究学生,就是结合一般的认知规律和本班级学生特点,分析现象背后学生的认知水平、行为特征和情感态度价值观。”[4]

学生中共性的问题主要是因为年龄阶段的心理特点引起的。引导教师对所有素材从心理学、教育学角度进行分析:首先,思考教育案例是什么,哪些属于心理问题,哪些属于品德问题;其次,思考教育问题产生的原因是什么,从而普及教育心理学相关的基础知识;最后,思考解决这一教育问题的干预策略,帮助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心理特点和矛盾冲突。只有问题找得准,才能确定恰当的主题,也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突破口。6年共对60个教育案例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了解决教育问题的建议。通过送讲座到县、区、校的方式,为主题班会变革做好充分的准备。

3.以心理教育方法为抓手,促进学生心理成长

教育部《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提出:“学校应将心理健康教育始终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同时要将心理健康教育与班主任工作、班团队活动、校园文体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有机结合。”[5]

“心理教育方法比较重视学生主体性,强调学生的接受性,通过与学生建立良好的辅导关系,唤醒他们的内心感悟,通过设身处地换位思考或体验,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真实的情感体验与同学分享,发展学生的反思、辨别是非和价值判断的能力。”[6]

学生经过多年的教育,基本能够分清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所以,当前德育重点不是晓之以理,而是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例如,初中生抽烟问题是令学校棘手的问题,有的教师在主题班会课上用大量的图片展示抽烟的危害,并让学生谈认识,学生说得头头是道,当场表决心不抽烟,课结束后仍然有学生在厕所偷偷抽烟。同样话题的主题班会,有的教师不从抽烟入手,而是让男、女生分别谈你喜欢的异性的品质有哪些,不喜欢的品质有哪些,结果很多女生谈到不喜欢男生抽烟,并分享了理由。久而久之,班里抽烟的现象少了。这种方法奏效的原因是:初中生非常在意同学尤其异性对自己的看法,这样的教育引导激发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引起了情感的共鸣。为了能够取悦于异性同学,他们就主动改变道德行为,有点“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的感觉。为此,德育必须触动学生的心灵,必须切入学生的情感层面,感染他而不是强迫他。主题班会如果无法切实从情感层面改变学生的态度,就很难让学生从内心深处心悦诚服地接受主题班会所要传达的观念。

三、促进学生心灵成长主题班会的五个要点

1.聚焦班级的教育问题

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有一定情绪色彩、以形象为主体的、具体的、典型的、学生成长中的现象或真实案例场景,引导学生进入实际情景中体验思考自己和他人,从而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案例内容尽可能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必须是每个学生有可能涉及的问题,或是学生经历的事件。学生在阅读、思考和讨论每一个真实案例时,不仅感到熟悉亲切,也比较容易结合自身生活环境去思考和反馈。学生反馈的想法,正是他们对此事件的真实态度,遇到相似或相同情景时能更加有效地处理和解决。

教师可以通过视频、音频、图片、信件、叙述或文字等方式呈现真实、鲜活的案例。引用学生生活中真实的案例,要隐去个人信息,并进行改编,案例的呈现方式要根据班会的主题和学生的特点而确定。例如,在一节“学会与父母沟通”主题班会中,教师编排了生活中真实的母子冲突的视频,在呈现视频时告诉学生,视频中真实的故事并非是发生在扮演者生活中,只是他们母子为了给大家提供一个真实的情景,以便于我们分析母子冲突的原因,按照老师提供给他们的情景编排的,这样可以起到保护学生隐私的作用。当视频出现后,学生发出嘘声:“我妈就是这样的!太真实了!”……教师通过设置问题,与学生对话。在分析彼此的沟通语言和思维方式时,截取片段回放,学生就可以放下心理防御机制,沉浸在情境中分析别人。实际上,学生所表达的思想就反映他们的自我观、价值观。这种方式很好地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投射效应。

案例是为主题班会服务的,如果是文字类的案例,最好掌握在150~200字;如果以视频、音频等展示案例,时间最好控制在1~2 min,不宜过长。信息量大的文字和视频,不仅容易引起歧义,还会影响学生对案例信息的接纳与思考,难以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

2.以科学的问题引领道德对话

内尔·诺斯丁在《学会关心:教育的另一种模式》中谈道:“对话永远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探寻,人们一起探寻一个在开始时不存在的答案……在这样的对话过程中,孩子可以学到很多东西。”[7]

道德对话是一种视界融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观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更加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学生也会思考教师和其他同学的看法,寻求他人观点的合理性,重构自己的认知。

道德对话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问题是否科学。科学的问题应具体明确,具有启发性、开放性、层次性。例如,直接问:“如果你是小明,你怎么想?”和“你们猜猜小明现在的想法是什么?”这两种问法,在表达和接收信息时的效果是完全不同的。第一种问法,学生会有心理防御,因为中学生不希望在众人面前暴露自己的想法。

问题的开放性是指教师不能为寻找答案而提出问题,而应该与学生共同去探寻,把教学的重心放在探寻的过程中,而非得出结论上,双方在探寻、澄清的过程中寻求共识。开放式提问往往用“你能否谈一谈……”“你对这一观点有何看法?”“猜猜他在以后的数学课上会是什么状态?”“对他的变化你有什么看法吗?”而封闭式提问往往用“是不是”“有没有”等形式。例如,面对学生很明显的错误行为,教师问:“你喜欢他吗?他的这种行为对吗?”答案简单而且限定,容易使对话受到抑制。

要避免有明显价值导向的提问。例如,“同学无意中把他的本子弄脏了,他这样对待同学对吗?”“他这样给同学起外号对吗?”“如果你换位思考了,还会这样对待同学吗?”“你以后还这样责怪同学吗?”等等。学生只能选择教师希望的答案回答,这是价值观的强加。还要避免“是非式”提问引导,有些教师在提问时,先把答案说出来后再问“是不是”“对不对”。例如,“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认为应该……你们说是不是?”这样的对话,学生动口不动脑,答案就在教师的嘴里找。

对话离不开语言。主题班会的语言是一种沟通语言,强调的是亲切、自然、口语化。不是诗朗诵、读课文、演话剧、演讲,如果主题班会课的每一句话都抑扬顿挫、高亢激扬、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师生的对话就有了表演的成分。

3.追求有价值的质疑和生成

生成即生长和建构。生成是在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基础上与教育资源相互碰撞而产生的。“教师如果能促使学生动脑、动口、动手,使其获得真正意义上的发展,就是在落实生成。有人认为生成就是预设外的课堂意外,这是片面和狭隘的。不能有效解决课堂意外,生成的内容脱离了目标,那就是无效的。”[8]

质疑和追问能加深学生思考的深度与高度。在学生对预设问题进行回答与讨论时,班主任作为参与者要适时介入,在冷场时挑起思维冲突,在捕捉到有价值的生成性内容时进行追问,在讨论偏离主题时把话题引向本质问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做出对问题的对或错的回答,还要培养学生能说出判断的理由以及说明过程中所包含的推理方式[4]。“比如,在一节高中有关爱情话题的主题班会中,根据素材故事教师提出开放性的问题:‘当故事中的他产生了对异性喜欢的情感时,可能会怎样做?’学生说:‘表白、转移、单相思’;又提出:‘在表白遭到拒绝后他会怎样?’大部分学生说:‘转移注意力、化痛苦为动力。’有一个学生却说:‘自杀。’对于课堂生成的极端消极想法,教师追问:‘一个人在什么情况下会想到自杀?’学生说:‘绝望。’第二次追问:‘什么是绝望?’第三次追问:‘一个人不喜欢另一个人会有几种可能性?’第四次追问:‘他人不喜欢我,就说明我活得没有价值,这样的思维合理吗?为什么?’通过四次开放式地质疑和追问,学生找出了这种极端消极想法的不合理思维,这就是有价值的质疑和生成。”[8]

4.体验、感悟促使道德认识、道德情感的内化

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多次提出:“心理健康教育不是一个灌输过程,不是一个价值判断过程,而是一个讨论的过程,一个心灵沟通的过程。它以尊重为基础,以同感为前提,意在以心灵的沟通来强化当事人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的意向,促进其健康成长……小学以游戏为主;在初中,应以活动和体验为主;在高中,应以体验和调试为主。”[9]

体验是情境陶冶与内心感悟的有机融合,是基于经验和直觉的内在提升。“主题班会只有让学生产生情感的共鸣,才能实现道德移情,进而改变他们的道德行为。”[3]只有在活动过程中,学生获得的感受才最真切,对他们影响也最大。也唯有如此,学生才能亲历“做到—悟到—知道”这一心灵成长的过程。

在主题班会中,针对班级和学生中存在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开展师生、生生之间的民主与开放的对话,在对话中及时捕捉互动中产生的有探究价值的新信息、新问题,了解学生不当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的内在根源,并根据情况,适当调整预设的引领思路。把师生互动和探索引向纵深,产生新的思想碰撞与交锋,在逐渐创生的具有丰富不确定性的氛围中,启发和引导学生加深认识,使学生在体验感悟中达成主体间的视界融合,实现德性成长[2]。常用到的心理体验方法有:心理换位、角色扮演、心理剧等。心理换位主要用于人际关系类主题班会,比如,在如何解决人际冲突问题上,教师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通过心理换位理解对方。一节“学会倾听”的主题班会课,可将学生置于一个不被倾听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进而理解倾听的重要性。心理剧在主题班会中的引入,不是在一节课中演绎一部心理剧,而是通过生活情景的当堂再现,引导学生在情境中体验、感悟、讨论、反思,解决学生成长中困惑的心理问题。

5.在讨论、分享中澄清价值观

南京师范大学班华教授曾指出:“德育是在教育者的组织引导下,教育者、受教育者共同参与的活动[10]。学生德性的发展,自我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通过各种轰轰烈烈、热闹异常的活动就能实现的,而是需要教师以学生人生经验和活动体验为基础,引发彼此间观点的碰撞和冲突,然后通过智慧地引导,达成师生视界的融合。

分享可以是学生之间,也可以是师生之间的。教师可以分享自己对当时主题班会内容的现场感受,还可以分享自己有关人生的经历和情绪体验。分享要注意时机,当绝大部分学生产生冲突或矛盾,而这种矛盾又与主流价值观相悖时,就是教师分享的时机。例如,在高一“适应高中的学习”主题班会课中,当学生提出对有些学科听不懂,对个别教师有微词时,大部分学生都有同感,班里一下沸腾起来了。此时教师就分享了自己上高一时的不适应状况,一下拉近了与学生的距离,让学生感受到他们的不适应是正常的。然后教师又分享自己是如何度过适应期的,这样的分享就是恰到好处的。分享可以有正向的,也可以有经验教训。教师分享不能太多,内容过多就会喧宾夺主。分享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不能搞成教师讲自己的成长经历。分享不能太深,涉及个人隐私的问题分享后让教师感到不安,影响情绪。分享不能产生负面效果,在一节“我的网络我做主”主题班会课上,教师分享了自己现在每天也无法控制自己上网购物、看韩剧,以至于耽误了备课。也许这种现象确实存在于这位教师的身上,但是,我们不能忘却自己的教师身份,主题班会课的目的是什么,教师都不能做到的凭什么让学生必须做到?

三、学生心灵成长的成效

6年来,通过以赛促研活动,推动了主题班会的变革,推出了一些比较成熟的主题班会课到各市、县、区巡回示范,班主任对主题班会的认识加深了,参与的积极性提高了,教育技能在逐渐提升,学生的心灵得到了成长。例如,实验中学祁丹枫老师一节“沟通理解、拥抱亲情”的主题班会结束后,几位家长都反映孩子对父母的态度发生了转变,无礼的举动没有了,能够主动表达学习中的烦恼,还能及时指出父母表达方式带给自己的感受。育才中学何佳老师的一节“提高学习适应力”的主题班会结束后,很多学生发出肺腑之言:如果老师今天不上这节课,我们还以为自己基础差,羞于问老师,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怎样改变学习方法适应高中生活,何老师让我们知道了怎样学好的方法,不像某某老师那样一味责怪我们学习目标不明确、不努力。欧红老师一节“如何做到适度表露自我”的主题班会到各县巡回示范,学生、教师、领导听后备受震动。学生说:通过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秘密,哪些秘密不能公开,怎样适度表露自我。

运用心理健康教育方法,以学生心灵成长为目的的主题班会变革,得到了大多数班主任的认可,已经成为银川市德育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也给我们的班级管理打开了一扇窗。看着学生从生命成长面临的现实道德困境中解脱出来,并体验道德成长的快乐,我们已经看到了实现主题班会有效教育的希望。

猜你喜欢
班会课班会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主题班会
谈班会课的主题及组织形式
初中生主题班会创新策略
小学主题班会课中德育的实施策略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主题班会共话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