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时代的同频共振

2018-02-26 09:30
现代中小学教育 2018年9期
关键词:品德权利道德

张 善 伟

(临沂市杏园小学,山东 临沂 276007)

“道德与法治”课程经教育部审定后,于2016年秋季开学后陆续与全国各地的师生见面。她,面貌全新,活泼生动;她,似曾相识,魅力依然。新课程邂逅新时代,叩响学校德育的新乐章。

一、读懂名称之变:强化社会性的育人目标

1.强化“道德”建设——提高新课程的社会站位

众所周知,“品德与生活(社会)”是小学德育课程的乳名,统编后,课程统称“道德与法治”。细心的师生会发现,课程名称中前后有一字之变,即将“品德”改为“道德”。笔者认为,一字之改,彰显出德育课程的社会站位有了大跨越。

相比之下,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调整人们之间以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相互关系的行为准则和规范的总和;品德是道德的个体化,它是指道德在个体身上表现出来的稳定的心理特征,它是现实社会的关系与道德规范在人脑中的反映。

道德是社会群体中人们行为的规范和准则,是社会现象;品德则是社会道德规范在一个人身上的具体体现,是个体现象[1]。

如此一来,课程名称的一字之微变化,却折射出课程建设的大格局。“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目标将不仅是个体性的,更将是社会性的。它要促进学生个体良好品德的形成,更要着眼于社会道德水平的整体提升,发力于社会文明程度的引领构建,成为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查阅《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课程性质分别界定为生活性、活动性、综合性、开放性、实践性,唯独没有提及社会性。课程名称的此次变更,无疑是对课程社会属性的固化和标识,凸显了课程育人功能的社会担当。

2.强调“法治”取向——顺应新时代的社会需要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从社会层面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理念的凝练,也是人们对美好社会的价值取向。法治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它通过法制建设来维护和保障公民的根本利益,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制度保证。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实现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作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大抉择,不断开辟全面依法治国的理论和实践新境界。十八届四中全会又提出“将法治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从青少年抓起,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具体部署与要求。

统编后的课程名称中鲜明地加入“法治”二字,是利用课程渠道、课堂阵地、课本载体,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积极培育,实现从课程内容到育人目标等诸多维度,对国家意志的高度回应,有助于将原来蕴含在主题活动中隐性、散碎的法治教育资源显性化、条理化,强化师生的法治意识,推进落实法治中国的建设方略。

统编“道德与法治”课程,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国家意志的体现。课程发展衍生的变与不变,旨在促进学生自我品德修养与社会道德建设的和谐统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培养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二、顺应社会之需:奠基新时代的公民素养

统编“道德与法治”基于满足社会发展的主要矛盾变化需要,担负着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立足于学生的当下生活,着眼于学生的未来生活,奠基新时代所需要的公民素养。

1.朴素的家国情怀

统编“道德与法治”沿承“品德与生活(社会)”课程遵循“生活德育”的指导思想,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起点,以生活世界为依托,引导学生学会“过”有道德的生活,提升生活的意义和价值。相比之下,“道德与法治”课程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具有朴素的家国情怀,使其成为立身养德之本。

《孟子》有言:“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延伸。在中国人的精神谱系里,国家与家庭、社会与个人,都是密不可分的整体。

首先,学生要心中有“家”。家庭是精神成长的沃土,家国情怀的逻辑起点在于家风的涵养、家教的养成。“道德与法治”课程注重挖掘利用蕴含在家庭中的育人资源,在低段教材中设置主题单元,让孩子沐亲情、懂感恩、学礼仪、担责任,扣好品德养成的第一粒“扣子”。

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主题单元,选取家庭生活中就餐吃饭的“家常事”开展活动,拉近与生活的距离,提高活动参与度。基于学生已往的家庭生活经验,师生共同探讨“吃饭有讲究”的话题。面对这样的主题,人人有生活,生生有话说。“家”的概念就在一日三餐的记忆中,“爱”则流淌在家庭餐桌上的饭菜茶水间。

吃饭有讲究,卫生最重要,饭前要洗手,千万别忘掉。基于对学生洗手方法的现状调查,教给学生正确、科学的洗手方法,是克服孩子们不洗手、敷衍洗手的生活需要。向学生推介“六步洗手法”,培养孩子们讲究卫生的生活态度和严谨认真的做事习惯,让他们比以前更会洗手、洗得更干净,实现课程对学生们当下生活的指导提升,进而过上更“讲究卫生”的生活。

餐桌是家人就餐吃饭的物理质材,更是培育家风家训的情感讲堂。小餐桌见证大品质,家庭生活成为品德修养的演兵场。在家吃饭时,是不是全家人都侍奉着你,俨然你是餐桌上“座上宾”;进餐时,你是否挑肥拣瘦,将可口饭菜占为己有,吃一人独享的“霸王餐”;吃饭时,你是否吃相贪婪,不管不顾,上演汤汁四溅的“饿痨餐”;就餐后,你是否碗筷一推,起身离席,扬长而去……可现实调查中,这似乎成为孩子在餐桌上常态表现。在餐桌上,他们只是吃饭而已,得到美味的食物,却失去了美好的品质。

“我在餐桌上”的话题讨论,旨在唤起学生对当下生活的自我反观与对照,在餐桌上重拾培养美好品德的契机。让学生们知道吃饭也“讲究礼仪”,餐桌上传承着文明的汤汁。家庭就餐时,要等长辈入座后,方可动筷就餐;就餐时要文明,喝汤时不要出声响,吃饭的时候不要狼吞虎咽,也不要发出不和谐的声音;要自己加菜,对父母的辛苦与关心表示感谢;饭后要主动帮父母收拾餐桌……知道这些餐桌上“新讲究”。家里的小餐桌,传承着中华民族尊老敬亲、谦恭礼仪、文明担当的美好品德,涵养着良好的家教家风。

其次,学生要胸怀祖国。热爱祖国不是陈规的教条,无需空洞的说教。爱就一个字,需要一个点。祖国在孩子心中,是亲切的符号,是温暖的记忆,是骄傲的事件,是动听的旋律。祖国在孩子们心中应该是有温度的,孩子们才会亲近她、走近她、拥抱她。

一年级上册 “天气虽冷有温暖”主题单元,选取学期末、春节前的时间节点,组织学生开展“快乐过新年”实践活动,邀请“大家一起过春节”,让孩子们在体验传统节日的过程中,触摸祖国悠久的历史与灿烂的文化,在孩子们幼小的心田种下民族自信与文化自信的种子。

热爱一个国家,要从热爱这个国家的文化开始。“大家一起过春节”,通过听故事、讲传说、访民俗,了解春节的由来与演变,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读懂传统春节蕴含的文化内涵,读懂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创设学生亲自参与的春节年俗活动,通过集春联、剪窗花、贴福字,让浓浓的年味去感染、陶醉学生,增强中华传统文化的向心力与凝聚力。

祖国很大,大到可以容纳万千世界;祖国很小,小到凝结在砖陶字画间。抓住生活中身边的真切的小事件、微场景,就能撼动孩子们心中伟大的家国情绪,激荡起最朴素、最美好的爱国情怀。

2.内生的公共意识

新课程指向学生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为学生认识社会、参与社会、适应社会,成为具有爱心、责任心、良好行为习惯和个性品质的公民奠定基础。现代社会的公民素养必备强烈而鲜明的公共意识。公共意识的树立,可以是外界刺激的强化,更需要公民主体的内生。而后者奠基的公共意识则会更稳定、更持久。

二年级上册教材中设计“奠基公共意识”教育主题,安排“我们在公共场所”单元内容。在教学“学校里的公物”课例“这些是大家的”内容时,对于“公共财物”的认识,采取名词解释、机械定义的方式,固然可以让学生分清、认出生活中的公物,但这种认识是冰冷枯燥、没有温度、不含情感的;教学中如果采取情感体验、亲历感悟的方式,认识学校里的公物,将让生活中的公共财物有生命、有温度、有情感。

为帮助学生树立“这些是大家的”公共意识,在教学“学校里的公物”时,以物写意,身体力行,从内心自然萌生“共享—共用—共有—共建—共爱护”的道德情感与认知。课前让学生在校园内自由拍照,开展“我与学校合张影”活动,采取“你拍,我拍,大家拍”的方式,以图示物,在学校的篮球场打球带给我们很多快乐,教室里的空调带来我们凉爽,学校阅览室的图书让我们增长知识,桌椅为我们的学习提供方便等,让学生反刍“共享”校园生活;在共享孩子与学校公物合影的照片中,检索发现大家在相同场景中“共用”财物,“你用,我用,大家用”,这些是大家的,认识学校财物面向公共服务的属性;以学生固定使用的桌椅为题,让学生辨析“这些是大家的还是个人的?”充分激活学生认知的冲突点,结合自身学校生活实际,明晰桌椅在一定时间内供学生专人使用,但“这些仍是大家的”,随着座位定期轮换、班级调整、学生毕业,桌椅归班级、学校“共有”;遍地开花的班级图书角,大多采取学期内学生捐赠、开放借阅、共同管理的运作方式,个人图书捐赠后,“这些是自己的,也是大家的”,要乐于与同学分享自己的图书,更不能以图书的原主人自居自据,要学会与同伴“共建”公共资源。笔者认为,基于以上的体验与认知,爱护学校公物的行为规范,就会由《中小学生守则》的律条变成学生内生的道德自觉,“这些是大家的,大家共爱护”的意识才会萌生,公共场所中爱护公物的行动才会自然发生。

3.牢固的法治思维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指出,加强青少年法治教育,使广大青少年从小树立法治观念,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以宪法教育为核心,把法治教育融入学校教育的各个阶段,全面提高青少年法治观念和法律意识,使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成为青少年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2]。

“道德与法治”不是知识的教学,而是价值观的培养。课程中的法治教育不同于一般的普法宣传,不是对法律知识的专业传授,而是发生在真切、生动的学生生活场景中,以培育法治观念、树立法治信仰为目标的启蒙教育[3]。

一年级上册“校园生活真快乐”主题单元,就是以学生的现实生活需要为基础,以尽快适应新的校园生活为活动目标,引导学生了解从幼儿园到小学校园的生活变化,明确小学校园的上课规范和课间要求。

“校园里的号令”识别与执行,主要是渗透规则意识的教育,是法治教育的雏形,最核心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树立起遵守校园规则学习开心快乐、违背校园号令影响生活秩序的认知观念。

寻找“校园里的号令”,其实就是渗透生活中遇事找法的意识,号令,就是“法治”的卡通变身。楼宇内的铃声、墙壁上的标识、管理员的信号、师生间的班规等,都是指导自己校园生活学习的指令与规则,是“法”的化身、必须遵守的准则。

执行“校园里的号令”,其实就是培养自觉守法的习惯。用号令的方式,去指引、规范学生的校园生活,改变了法律法规生、硬、冷的面孔,符合低段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比较易于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减少抵触情绪与畏惧心理。

尊崇“校园里的号令”,其实就是培育崇尚法治的信仰。校园生活真快乐,正是得益于校园号令的顺畅实施,保障了各种规则与准则的落实,使得校园生活秩序井然、有章有法、按部就班。反之,则会使生活失序,学习受扰。在慢慢的生活习得中,孩子们就会维护校园号令的权威,让遵守号令成为一种生活习惯和行为自觉。

4.辩证的权利观念

《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纲》工作要求中强调,将权利义务教育贯穿始终,使青少年牢固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有权利就有责任的观念。

现实中,青少年学生的权利观念,往往是单向的、利己的,主要表现为维权有余、履责不足、崇尚权力、淡漠责任。片面的权利观,极易造成学生价值观的扭曲和混淆。“学生通过做公正的事成为公正的人,通过节制成为节制的人,通过做事勇敢而成为勇敢的人。”可以推想,没有辩证权利观念的指导,学生会过一种怎样的生活、成为怎样的人。

如果从权利观念的角度来看,一年级上册“家中的安全与健康”主题单元中“玩得真开心”,在处理儿童与他人的关系时,就非常需要辩证地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引导学生树立有权利就有义务的观念。在家里玩耍,玩得开心快乐,应该算是学生的个人的权利;在拥有自由玩耍的权利的同时,也一并需要同时尽到不扰民的义务,不能因为自己的放任嬉戏、大声喧哗,影响到周围邻居的正常休息和生活。这需要换位思考,我们在行使自己权利的同时,是否损害了他人的权利。每个人的权利都是神圣不可侵犯的,行使权利时就要履行义务,在社会生活中尤其需要注意这一点。

在处理儿童与自然、个体与群体的关系时,则非常适合进行权利与责任的教育渗透。二年级下册“我是一张纸”课例中,以拟人化的手法,引导学生认识一张纸的用途和生产由来,引导学生认识到,纸张给我们的生活带来的方便,同时更要帮助学生树立起节约用纸、低碳环保的责任意识。自然界中万物都是平等的,有所求,不苛求,行使自己的权力,就要承担对等的责任。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朴素的家国情怀、内生的公共意识、牢固的法治思维、辩证的权利观念,将奠定新时代公民素养的核心基础。“道德与法治”也将在与时代的同频共振中大有作为。

猜你喜欢
品德权利道德
头上的星空与心中的道德律
我们的权利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股东权利知多少(一)
跟踪导练(五)(2)
道德是否必需?——《海狼》对道德虚无主义的思考
权利套装
品德
用道德驱散“新闻雾霾”
爱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