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滋养心灵 自主提升能力

2018-01-23 20:51高晓东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17年12期
关键词:期待自主阅读

高晓东

[摘 要]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现状沉闷得令人窒息。阅读教学要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就必须弄清阅读教学的现状,探究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把握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内涵,在创建和谐的自主阅读环境,明确自主阅读的具体目标,激发学生的自主阅读期待等方面下功夫。

[关键词]阅读;自主;能力;环境;目标;期待

[中图分类号] G633.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17)34002402

学习方式的变革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尽管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管高中语文课程改革已强势推进了十多年,但占据高中语文教学半壁江山的阅读教学现状依然沉闷得令人窒息。为数眾多的教师依然习惯于“我讲,你听”,绝大多数学生仍然习惯于“你讲,我听”。改变传统的阅读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促进学生由被动阅读向主动阅读、自主阅读转变,让阅读点亮人生,对培养高中生的自主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

从大的方面看,从本质上讲,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现状,还是多年前的“旧状”:少、慢、差、费。十年前与十年后相比,并没有什么大的实质性的变化。阅读教学活动中,仍然以高考考试说明为依据,将阅读活动与考点两相对照,有明显的“应试化”“试卷化”倾向,缺少批判性阅读、创造性阅读、探究性阅读、个性化阅读、独立性阅读等有深度的阅读体验活动。阅读教学中教师解读多,学生读书积累少;教师注重技巧分析,忽视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重视考点训练,忽略学生的独立思考;师生依赖题海战术,忽视阅读主体的情感体验。学生被动阅读,阅读量不足,缺乏阅读兴趣和方法,阅读教学效率效益低下。凡此种种,不一而足。除此以外,高中语文阅读选修课还存在严重的伪选修、被选修、不选修现象。课外阅读则不同程度地存在娱乐化、消遣化倾向。

二、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的特点

语文阅读活动就是人的生命运动。自主阅读就是开拓精神空间。只有出于发展自己本质能力的基于内在需要的行为,才是自愿、自主、自由的行为。人的自主性表现在对自己活动能力的调控上。高中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决定高中阅读教学必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高中阅读教学学生自主学习有如下特点:一是自立性,包括阅读教学中学生自我计划、自我监督、自我控制、自我管理、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等方面,它注重学生在阅读中的自主管理与自我选择。二是自为性,内含阅读的自我探索性、自我选择性、自我建构性和自我创造性四个层面的结构关系。三是自律性,即学生对阅读的自我约束性或规范性。三者之中,自立性是自主学习的基础,自为性是自主学习的实质,自律性则是自主学习的保证。这三个特性都说明了同一个意思:学生是阅读活动的主人,阅读归根结底是由学生自己主导和完成的。

三、高中语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注意点

(一)营造适于自主阅读的环境和氛围

一是要营造民主、平等、自由、融洽的教学气氛,打造一个无拘无束的阅读空间。反对“唯上、唯书”,反对“唯师命是从,唯师训是依”,反对不加选择、不辨是非的盲从。阅读教学中的师生关系应当是一种以平等、尊重为基础的积极的合作关系。合作就应当是双向的、平等的、和谐的,而不是上与下、管与被管的关系。教师如果以教材的解释者、答案的最终裁判者的身份出现在阅读教学中,便会不自觉地陷入“权威者”的角色中去。阅读教学需要的是“群言堂”,而不是“一言堂”。二是教师要把学生当做有血有肉的、有个性的、有灵性的大写的“人”。阅读教学活动的本质是一种对话、一种沟通,既然是一种对话与沟通,那就要还学生以尊重,正视学生作为一个“活生生的人”的存在。作为交流、沟通的“对话”,必须要有个宽松、和谐的“对话”环境,必须要有个理解、平等的“对话”平台。教师要学会换位思考,想学生之所想,感学生之所感。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越是能站在学生的角度上看问题,就越可能理解学生、贴近学生。要让学生有发表自己意见的机会,要允许学生“异读”哪怕是“误读”。三是要在课堂上努力挖掘与学生对话、沟通、合作的渠道,将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利交还给学生。鼓励学生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超越文本、超越教师、超越前人,通过学生与文本的对话,学生与学生的对话,学生与教师的对话,达成多向、互动、叠跃的交流、沟通、反馈网络,真正实现阅读课堂上学生主体性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

(二)明确自主阅读的目标和内容

阅读的终极目标是心灵哺育。在阅读活动中,阅读目标是出发点与落脚点。阅读目标的明确性、具体性,有利于提升阅读的效率,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一是要在充分尊重学生主体能动性的前提下,根据学生个体差异,有的放矢地提出不同的阅读目标。目标是一切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心理学研究表明,有明晰的学习目标作引导,就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并促其对自己的学习状态做出正确的评价和调整。目标驱动教学,任务引领课堂,已成为新课程的重要理念,也是每位教师上课之前不得不考虑的问题。二是要结合阅读目标,引导学生自我感悟、自我探究、自我评价。阅读目标与阅读活动始终是一致的。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阅读目标的建立,需要由学生自主确定。但是在现行的、现实的阅读教学模式下,学生必须在课堂规定的时间内,完成相应的学习任务,其自主选择阅读内容,确定学习目标的机会少之又少。在多数情况下,阅读目标实际上还是由教师来确定。教师所设定的目标要体现课程改革的精神,体现教学的重点与难点,要具体明确,便于学生理解。三是不可“一刀切”地用集体阅读目标取代学生自己的阅读目标。只有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发展学生的个性阅读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学生在阅读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课内要敢于、乐于、善于把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自己走进文本,在文本中做一次深呼吸,在文本的字里行间做一次穿行,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探索文本迷人的风采。四是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张志公先生说: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好像鸟之双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教师必须引领学生拓展阅读内容,开阔阅读视野,在大量而有效的课外阅读中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增强能力,丰富情感,磨炼意志,滋养心灵,为漫漫人生之旅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激发自主阅读的期待和兴趣

叶圣陶先生在谈到阅读时曾说过:认为阅读好像还债务,那一定读不好。阅读要保持这么一种心情,好像腹中有些饥渴的人,正面对一桌甘美的膳食似的,不能自已。叶老先生所说的这种饥饿得“不能自已”的心情,其实就是学生的“阅读期待”。在应试教育的现实背景下,要想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和期待,一是要让学生尝到自主阅读提高语文考试成绩的甜头。读书既是情感的熏陶、知识的积累,同时也是最有效的阅读应试综合能力训练。学生自主阅读能力大体有三个层次,呈螺旋式上升:低层次的是理解字面意思;较高层次是能够领会字里行间蕴含的意思,领会文章表达的情感;高层次的阅读能力,则是从审美层次上阅读、欣赏,获得审美的愉悦。根据阅读能力的形成规律,通过久久为功的阅读积累,学生理解、分析、判断、鉴赏能力一定会有较大的提高,其综合应试能力也会相应地有长足的进步,其自主阅读的内部动力问题也就解决了。二是要推荐适合高中生阅读的文本。教师必须向学生推荐既有经典性,又具时代性,既有知识性,又有趣味性、可读性的文本。一方面使学生在青春岁月里不至于与那些流芳百世,曾给人们以精神滋养的传统经典擦肩而过,另一方面又能为学生打开一扇面向现实社会的窗口,让学生读到那些充满朝气和活力,散发着浓郁时代气息的优秀作品。三是要教会学生自主阅读的方法,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要精读与略读相结合,读与思相结合,读与记相结合,读与写相结合。通过开展读书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评、手抄报展览、知识竞赛、诗歌朗诵比赛等生动活泼、形式多样的课外活动,检查阅读情况,巩固阅读成果,让学生享受阅读的乐趣,让阅读成为学生的一种生活习惯。

(责任编辑 陈剑平)endprint

猜你喜欢
期待自主阅读
浅谈低年级识字教学的实效性
“以学习为中心”的Checkouttime板块教学实践
让学习在复习课中真正发生
寄宿制学校的班级管理更需要“以人为本”的心灵沟通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语文课堂中的小组合作学习研究
“骑驴”出发在思辨中前行
阅读教学:“吻醒”文本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