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望 缪礼红 唐 婵 凌 启 晏 燕
(成都职业技术学院,四川 成都 610000)
“互联网 +教育”是教育信息化在教育教学新常态背景下的重要体现,催生了新的教育形态,为师生创设了一种新的教学环境[1]。蓝墨云班课是一款基于移动终端开发的即时反馈教学互动工具,本文以蓝墨云班课APP与外科护理实践教学相结合,探索实践教学改革。
1.1 传统实践教学忽视学生的主体性:外科护理实训采用“理论讲授-操作演示-巡视指导”的传统教学模式,首先教师讲解一项实训项目的操作目的、用物准备和注意事项,然后教师按步骤演示操作,学生观摩,最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视指导。课后,开放实训室,学生自主练习并完成实训报告。学生被动的去“学”,参与课程程度有限,导致学生学习主动性很难被激发,而评判性思维及创新能力的培养不足。
1.2 传统实践教学无法满足学生多元化学习需求:教师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内容单一,没有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操作,与临床实际结合不紧密,学生学习兴趣不高。
创建设置和加入“外科护理”云班课,在外科护理实训项目中选取“伤口护理技术”作为试点项目。
2.1 课前:①发布教学资源:课前3天教师将实训项目的理论知识课件、实训项目操作指导书、案例、拓展知识等教学资源上传班课,发布学习任务要求。学生通过云班课手机端进入查看资源,预习相关知识。②实操视频推送:在护理专业教学资源库中,根据实训项目的能力目标,教师制作了“伤口护理”实操视频,针对操作中的重、难点进行演示及讲解,推送给学生,学生在手机上反复观看熟悉操作流程。③自主学习反馈:在讨论答疑活动中,学生可以提出疑问,可以开展小组讨论,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进行互助解答,教师也可以在线答疑。
2.2 课中:①操作演示讲解:教师结合临床实际要求,演示实训项目具体操作,并强调重、难点步骤和注意事项。操作演示完成后,根据学生课前反馈的问题,有针对性的解答。②训练作品反馈:学生进行分组练习,并发布作业/任务,要求学生在操作结束后提交伤口护理作品的实训照片或视频,由教师进行评价或学生互评。
2.3 课后:①课后习题检测:针对该实训项目的知识点,教师整理与护士执业考试相关的习题并发布,学生在规定时间独立完成习题,提交后即可查看评分、答案和解析,巩固知识。②反思日记记录:课后开放实训室,学生自主练习巩固技能,教师开展头脑风暴活动,学生将自己对操作过程、练习体会等反思记录提交。
3.1 重视学生的体验,满足个性化需求:通过自行设置问卷,了解学生对该教学模式的满意度情况,结果显示:75%的学生对手机上使用蓝墨云班课进行学习是非常满意,25%认为比较满意,10%的学生反馈“一般”。云班课改变了传统教学模式,使教学空间从课堂延伸到网络,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碎片化时间进行学习,获取信息[2]。教师根据实训项目的教学目标和学情分析,通过云班课发布视频、网页、图片等多种形式的教学资源,并根据教学反馈及学生的需求及时更新,实现学生个性化学习。
3.2 灵活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教师将教学资源上传云班课资源库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相关资源进行学习;学生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自主参与、完成各种云班课活动,学习方式更为灵活[3]。问卷调查中,72%的学生认为“云教学“的学习效率较高。
同时,蓝墨云班课可以将整个教学活动数据化,实时记录学生观看资源、参加班课活动的情况,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并通过数据分析,了解学生学习习惯,调整教学计划,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提高教学效果。
3.3 多元评价考核,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在采用蓝墨云班课教学时,学生参加活动、学习资源、答疑等都会赋予相应的经验值,各类活动的经验值按一定的权重折合计入学生的期末总评,可以实现多元形成性评价。
实践中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经验值的关注度高,通过学生比较自己与同学间的经验值差异,促使其深入了解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尤其是教师在活动中的点赞及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会为了获得额外的奖励,自主探究学习,从而激发了学生的思考深度和范围,有利于评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的培养和提高。
通过这种评价方式,不仅考核了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同时也对学生的学习态度、自主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从而使教师对学生综合评价结果更加真实、全面[4]。
在外科护理实训教学中试点应用蓝墨云班课,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优化了实训操作项目教学效果,促进了教学形成性评价,培养了学生的移动阅读的习惯,学生知识的宽度和广度得到提升。在今后的实践中进一步完善移动教学模式,不断提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