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疗效

2018-01-20 11:28袁本泉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23期
关键词:大环内酯过敏性类药物

袁本泉

(聊城市肿瘤医院儿科,山东 聊城 252000)

近年来,随着社会不断发展进步,患有呼吸系统疾病的婴幼儿逐年呈上升趋势[1],其中最为常见的疾病为小儿过敏性咳嗽,其明显临床症状表现为慢性咳嗽,实质为隐匿性哮喘[2],多发于12岁以下儿童,由于该年龄段的小儿身体器官尚未发育完全,抵抗力较弱,因此容易受到外界各种因素干扰,从而引发炎症,最终导致小儿发生过敏性咳嗽[3]。国外文献报道,小儿发生过敏性咳嗽可能与支原体感染有关,但是在临床治疗中,使用针对支原体感染的药物治疗效果并不理想,例如,抗生素药物与止咳类共同使用[4]。有学者认肺炎支原体感染是诱发小儿过敏性咳嗽的主要因素,这种观点曾获得医学界的广泛关注,但是其诱发机制,就目前的医学水平而言,尚不明确[5]。还有一部学者认为,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效果显著[6]。因此,本文主要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现将探究结果进行如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次探究将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小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小儿的入院时间顺序的奇偶性将小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小儿40例。实验组小儿中,男性小儿为22例,女性小儿为18例;年龄在8个月~11岁,平均为(6.87±0.32)岁,病程为3~16个月,平均病程为(10.65±0.12)个月;对照组小儿中,男性小儿为20例,女性小儿为20例;年龄在7个月~10岁,平均为(6.11±0.12)岁,病程为2~15个月,平均病程为(11.65±0.35)个月,两组上述一般资料间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能进行比较。

1.2 方法:本文主要对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进行探究,将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在我院治疗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小儿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小儿的入院时间顺序的奇偶性将小儿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小儿40例,实验组小儿使用大环内酯类药物进行治疗,对照组小儿使用抗生素以及止咳类药物进行治疗,观察两组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后复发率以及3个月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对照组小儿采用常规的治疗方法,使用抗生素以及止咳药物进行治疗,并配合雾化治疗,雾化药物为β2受体激动雾化吸入剂,每次雾化使用的计量为50 μg,一般情况下,小儿用药后起效的时间为30 min左右,24 h给药2次,每次时间间隔为12 h,小儿连续治疗4个疗程,1周为1个疗程。

实验组小儿在对照组小儿的基础上使用大环内酯类类药物进行治疗,将30 mg/(kg•d)的红霉素与浓度为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混合,小儿进行静脉滴注,控制注射的时间在2.5 h以内,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停药,口服阿奇霉素继续治疗,用法为:10 mg/(kg•d),1天服用1次,连续用药3 d,停药4 d,同样为1周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

两组小儿出院后3个月需要回医院复查或者做好回访工作,查看小儿是否复发,以及检测小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1.3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小儿的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3个月后复发率以及3个月后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

1.4 疗效评价标准。两组小儿的治疗效果主要分为3个等级:显效:小儿的各项均在正常范围内,临床症状消失,部分小儿存在症状偶尔发作的现象,不需要使用药物干预,小儿的临床症状能够自行缓解;有效:小儿的临床症状得到明显缓解,但是小儿仍然需要使用药物维持,不能停药;无效:小儿治疗后,临床效果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甚至还有部分小儿的病情加重了,两组小儿的治疗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7]。两组小儿的不良反应症状根据小儿是否存在恶心、头晕、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进行判断。

1.5 统计学分析: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小儿的各项检测指标以(±s)表示,采用t检验,治疗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复发率以百分率(%)表示,行χ2检验,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小儿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实验组小儿中,1例小儿治疗无效,30例小儿治疗显效,9例小儿治疗有效,其治疗有效率为97.50%;对照组中,6例小儿治疗无效,20例小儿治疗显效,14例小儿治疗有效,两组小儿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914,P=0.048)。

2.2 两组小儿的复发率比较:全部小儿3个月后,均回到医院进行复查,实验组小儿中,无小儿复发,求复发率为0.00%,对照组小儿中,4例小儿复发,其复发率为10.0%,两组小儿3个月后复查复发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211,P=0.040)。

2.3 两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实验组小儿中,无小儿发生恶心、头晕、呕吐、食欲不振以及腹痛、腹泻等不良反应,起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00%,对照组小儿中,食欲不振小儿1例,无小儿发生恶心、头晕、呕吐、以及腹痛、腹泻等临床症状,两组小儿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13,P=0.314)。

2.4 两组小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比较:实验组小儿的C-反应蛋白水平、血清总IgE以及外周血嗜酸性粒细胞[(11.25±1.56)mg/L、(90.32±31.26)U/mL、(152.25±20.64)×109/L]与对照组相比[(19.25±3.56)mg/L、(109.25±22.59)U/mL、(228.14±30.64)×109/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在医学中,可以将小儿过敏性咳嗽称为咳嗽变异性哮喘,通常情况下,12岁前的儿童发病率较高[8],该病的发病因素与多种因素有关,如气候、遗传以及小儿的体质等,相关报道表明,小儿过敏性咳嗽具有病情难以控制、发作频繁等特点,在小儿发病过程中,由IgE作为介质,并且由多种细胞以及细胞因子参与带其中[9]。

在以往的治疗过程中,小儿过敏性咳嗽常被误诊为上呼吸道感染以及支气管炎进行治疗,并在治疗过程中使用大量抗生素,效果并不明显[10],一方面是没有对症治疗,另一方面,会使小儿的耐药性增加,长时间不能够治愈,会对小儿的生理以及心里都造成伤害[11]。当下,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药物有很多种,例如,抗糖皮质激素、解痉类药物以及茶碱类药物等,效果不明显[12]。本文主要探究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所有抗生素类药物统称为大患内酯类药物,常使用的大环内酯类药物有阿奇霉素、罗红霉素以及红霉素等,该类药物具有易吸收、效率高的特点,能够对支原体起到抑制作用[13]。因此,该类药物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效果显著。

综上所述,大环内酯类药物治疗小儿肺炎支原体感染诱发过敏性咳嗽效果显著,具有较高的安全性,应在临床中广泛使用。

猜你喜欢
大环内酯过敏性类药物
多肽类药物药代动力学研究进展
基层医院内科住院患者大环内酯类抗生素使用情况及合理用药管理研究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儿童过敏性紫癜IL-17、HPV-B19检测的临床意义
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研究进展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研究他汀类药物联合中药治疗心血管疾病的临床实践
这类药物值得警惕
喹诺酮与β—内酰胺类联合大环内酯对老年重症社区获得性肺炎的疗效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