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新花
摘 要: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导入新课则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一环。一段好的导入将唤起学生的兴趣,激发学生的热情,让学生从心里真正地喜欢去学,并以最快的速度投入到课文中,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关键词:新课导入;情境创设;故事导入
精彩的导入对一堂新课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好的导入语就像唱戏的开台锣鼓,未开场先叫座儿。它可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所以在语文教学中,更应重视新课的导入,利用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小游戏式引入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学生喜闻乐见,又能高度集中他们的注意力,通过动手做小游戏来增强他们的好奇心。如,在讲授《卖油翁》这篇课文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的:上课前,我先准备了一只葫芦、一枚铜钱、一瓶矿泉水。学生一开始就很感兴趣,以为做游戏。上课铃一响,我请一位同学上讲台,面对着全班学生,把矿泉水倒入葫芦里,这位同学很轻松地做到了,我又举起一枚铜钱盖在葫芦口,再请这位同学将水倒入葫芦,结果一滴水也倒不进去。学生的兴趣高涨,都想上来试试,后来又上来了两三位同学,结果都一样。我马上左手举起葫芦,右手举起矿泉水说:“有一个老人,他能够将葫芦放在地上,站直身子倒油,油从钱孔入,但钱不湿,今天就带大家去认识认识这位老人,看看他有什么神奇的功夫,请看课文《卖油翁》。”
二、温故知新式导入
温故知新式导入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已学过的有关知识或生活经验导入新课的方式。这种方式是新旧知识过渡的桥梁,既可以帮助学生复习巩固旧知识,同时又带出新课。比如,我在教授鲁迅先生的《故乡》这篇文章时,设计了如下导语:“同学们,我们到过鲁迅先生小时候的‘百草园和三味书屋,欣賞了百草园的妩媚,并聆听了寿镜吾老先生的读书声,今天我就带大家一起到鲁迅的《故乡》,去结识一下闰土和杨二嫂。”这样导入,不但把以前所学的鲁迅先生的文章全连了起来,而且还自然而然地引出了新的内容,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调动起来了,并很快进入了学习状态。再如,我在教学《背影》时,采用这样的导入设计:“请同学们回顾一下我们学过的哪篇文章是写父母亲的?体裁、作者、语言风格及主要内容都是什么?《回忆我的母亲》是朱德同志写的,体裁回忆录,写他的母亲对他的教育、影响和熏陶。这是一位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歌颂母亲的‘勤劳一生,表达作者深切真挚的感情。今天,我们要学一篇各方面都比较类似的文章,那就是朱自清写的散文《背影》,只是人物由母亲变成父亲,体裁还是散文,语言风格与《回忆我的母亲》有异曲同工之妙,他用平实质朴又饱含深情的语言写出了父亲对自己的关爱及自己对父亲的感激、思念之情。”这种导入自然地将新旧知识衔接起来,使学生温故而知新,实现了以旧带新的过程。
三、讲故事式导入
运用民间故事、幽默故事导入新课,这种方法更容易吸引学生的眼球,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我在讲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时,设计如下导语“今天上课前我想先请一位同学来讲一个我们都很熟悉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学生马上来兴趣了,纷纷举手要讲这个民间故事:“从前有一个牛郎……”当学生还沉浸在民间故事的时候,我适时引入新课“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的现代诗《天上的街市》,看看诗人笔下的牛郎织女的故事又是怎样的”。学生很快进入到现代诗歌里,感受诗人天上人间的丰富想象。再如,在教授新课马克·吐温的《我的第一次文学尝试》时,我就先用马克·吐温的一则幽默故事“死是千真万确”,“某一个‘愚人节,有人为了戏弄马克·吐温,在纽约的一家报纸上报道说他死了。结果,马克·吐温的亲戚朋友从全国各地纷纷赶来吊丧。当他们来到马克·吐温家的时候,只见马克·吐温正在写作。亲戚朋友们先是一惊,接着都齐声谴责那家造谣的报纸。马克·吐温毫无怒色,幽默地说:‘报道我死是千真万确的,不过把日期提前了一些。”学生听完后大笑起来,我适时问他们:“你觉得马克·吐温是怎样一个人?他的第一次文学尝试会怎样呢?”学生快速阅读课文,迫不及待地想认识这位幽默大师。
四、情境式导入
情境导入就是根据课文内容渲染某种气氛、创设某种情境以激发学生情绪导入新课的方法。这种方法着眼于先让学生具体地感受课文设定的情境,然后在特定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比如我在讲《皇帝的新装》这一课时,我先问学生小时候看过哪些童话故事,学生马上就七嘴八舌说开了,《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海的女儿》《拇指姑娘》等等,我看火候已到,就提问学生:“哪个童话故事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你最喜欢谁写的童话故事?”从而引入新课安徒生的《皇帝的新装》。
导入新课虽然仅仅是一个小小的开头,却熔铸了教师的智慧,凝聚了教师的心血,体现了教师的素养。新课导入的方式林林总总,精彩纷呈。在语文教学这片土地上,它们犹如一株株奇花异草,弥散着诱人的芬芳,焕发着灿烂的光彩。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教学方法是灵活多样的,新课导入的方法也是灵活多样的。但不管怎样,新课导入语必须具有针对性、启发性、趣味性等,只要正确、巧妙地导入新课,就一定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振和.新课的导入[J].生命世界,2009(8).
[2]郑亚梅.语文新课导入的三种方式[J].文学教育(下),2009(8).
新课程·教师2017年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