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农村初中学生写作兴趣的几点做法

2017-12-01 09:02韦会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11期
关键词:写作兴趣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韦会

【摘 要】写作教学是初中语文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现阶段农村地区初中生的写作水平不容乐观,教师们在开展写作教学时也会遇到重重阻碍。其实,学生们写作能力不理想的重要原因是学生们缺乏写作的兴趣。因此,教师应该积极思考培养学生写作兴趣的方法。这样才能逐步提高他们的写作水平。本文就如何培养农村初中生写作兴趣提出了几点做法。

【关键词】农村初中;语文教学;培养;写作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基础,也是学生成长、发展的内驱力,对于“谈文色变”的农村中学生来讲,他们之所以“畏惧”写作,在很大程度就是因为受生活环境、空间的限制,他们的视野相对狭隘,接触到的信息有限,缺乏对写作的兴趣和写作的素材。因此,在初中写作教学中,教师要从培养写作兴趣入手,提高学生的写作认知能力。 笔者结合多年教学经验就如何培养农村学生写作兴趣展开论述,望给广大教师带来帮助。

一、充分發挥主体地位,多途径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农村学生害怕写作文是一件不可否认的事实,而实际表现是,他们在写作时无从下笔,无话可说,导致写出的文章空洞、乏味,他们依照教师设定好的题目生搬硬套,将作文练习看成一件负担,不能主动、愉快、高效的完成,在教学中,教师的首要任务,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地位,采用多种途径来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

比如,在带领学生进行以“老照片的故事”的主题进行作文练习时,首先,我请学生利用课下时间,找一找家中的老照片,并请自己的爸爸妈妈或者爷爷奶奶讲一讲这张老照片背后的故事。然后,在上课时,我带领学生开展了一次“老照片,承载的记忆”的主题活动,请学生拿出自己找到的老照片,到讲台上讲一讲自己所了解到的其背后的故事。在活动开始的初步阶段,许多学生表现的扭扭捏捏,不好意思,见此情景,我鼓励学生要勇敢的表达,在学生表述中,我安静的聆听,当学生出现语序混乱,或思维混乱时,我用眼神鼓励,当学生流利表达,讲述老照片背后的故事时,我笑眯眯的瞅着他们,以示表扬。学生尽情的讲着,下边的学生认真听着,他们时而感动、时而大笑,课堂气氛变得活跃起来,一节课在不知不觉中溜走了,快下课时,我对学生们说:“每一张老照片,虽然画面有些模糊,但是都有他背后的价值,这些价值是无法计量的,今天听大家讲了这么多老照片的故事,老师发现,我们很大一部分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进步了许多,当然我们要戒骄戒躁,继续努力,老师希望你们能将今天讲述的故事,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进一步感受老照片的意义。”学生们跃跃欲试,迫不及待的想要拿起笔,大展身手。

将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带领学生开展有意义的教学活动,将写作教学从“要我写”逐步转向为“我要写”,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活动氛围中,激发写作兴趣,在兴趣的驱动下,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让文章更具可读性。

二、注重言传身教,从根本上激发学习兴趣

初中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以教师为典范,习惯模仿教师的一些言谈举止,尤其对于农村的学生来讲,他们的辨识度相对较低,在思想里认为老师讲的、做的都是正确的,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成为学生的引路人。作文教学也亦如此,教师要自觉练笔,不断进行自我充实,力求教法灵活,这样才能使课堂更具吸引力,学生才能跟随教师的步伐,从根本上激发学习兴趣。

比如,在我校举行的作文比赛中,在刚刚开始时,学生的参与积极性都不高,他们消极逃避,为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为学生做好示范,我率先报名参加了教师组的比赛,学生们见我报名,也纷纷要求参加活动。在拿到规定好的作文题目后,我认真按照规则,全力以赴的完成作文题目,学生每当见到我伏案写作、反复修改写好的文章时,都深受影响,他们努力在有限的时间内多阅读、多收集资料,当遇到问题时,主动与我交流,为取得比赛胜利努力。最终我在此次比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对学生的起到了良好的情感促进作用,使学生从心底产生由衷的佩服之际,对我也产生一种信任感和亲切感。这样当学生对教师产生好感之后,自然地也会喜欢语文作文课堂。又如,在平时的时候,我都会随身携带一个积累本,将平时看到的优美文字或是意义深远的语句记录下来,学生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许多学生也我潜移默化的影响中,也养成了积累的好习惯,在平时的阅读中不错过任何一句认为对自己有帮助的文字,日积月累,学生积累的东西越来越多,在写作时对于许多句子、词语都能够信手拈来,写出的文章更加规范、具有可读性,写作的自信心也逐步树立起来了。

俗话说:“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只有在教学中以身作则,亲身示范,才能成为学生学习、效仿的榜样,在作文教学中,教师只有不断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更新知识体系,做到会讲能写,才能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把握时代脉络,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随着信息时代的不断发展,人们接触到的新鲜事物也越来越多,许许多多的社会新现象源源不断的流入到农村,这些新的社会现象不仅改变了农村人的生活,也激起了农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求知欲,新的社会形势,为教师的作文教学也提出的新的要求,教师要善于将这些火热的社会信息融入到作文课堂上,激起作文课堂“涟漪”,唤醒学生写作的欲望,引领农村学生走出课堂,走向社会。

比如,前不久发生的“九寨沟地震”,地震再次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虽然学生们正处于暑假期间,但是从铺天盖地的新闻报道和家长的议论中,能够或多或少的了解到地震对人们的生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极大危害。在开学时,在以“让世界充满爱”的主题作文课上,首先,我请学生根据自己对这场地震的了解,进行简单的复述,然后,请学生谈一谈自己对这场地震的感受,学生们分别以“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危难时刻伸援手,地震无情人有情”“众志成城,抗震救灾”为话题,谈了自己深刻的感受,在谈论的过程中,学生们感受到了来自于社会的温暖,体验到了人间温情,这时,我将2008年汶川地震时人们抗震救灾的画面,利用多媒体的形式播放出来,让学生更深层次的感受地震对人们的生活产生的极大影响,以及发生在地震中发生的令人感动的事例。最后,我请学生自己讲述在日常生活中所了解到的,让自己深受感动的充满爱的事例,学生们纷纷站起来,从自己生活中见到的小事或是听到的社会热点出发,讲述自己所认为的可以论证“让世界充满爱”的例子,这样的教学形式会在无形之中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活学生思维,保持对作文课堂的学习热情。

在教学中,我也会带领学生从所处的生活环境出发,以新农村的发展的为主体,自主进行写作练习,如,写一写自己眼中家乡生活的变化,这样可以使学生在写作过程中激发写作热情,生发灵感,升华思想,陶冶情操,了解更多的社会焦点问题,拓宽视野。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兴趣不是天生的,但是可以后天培养,在农村初中作文教学过程中。因此,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策略,结合农村地区语文教学的现状来提高教学质量,想方设法的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让他们养成正确的写作态度。这样一来,才能让学生井井有条的记录生活,表达情感,促使作文教学走出低谷,实现质的飞越,进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参考文献:

[1]黄淑红.激发学生写作兴趣之浅见[A].基础教育理论研究成果荟萃 下卷(一)[C].2006(8)

[2]熊风齐.巧激学生的写作兴趣[A].国家教师科研专项基金科研成果(华声卷2)[C].2015(12)

[3]李道勋.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J].新作文.2016(11)

[4]钟一梅.激发学生写作兴趣的三种方法[J].课外语文.2016(9)

猜你喜欢
写作兴趣农村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提高高中语文作文能力
农村初中英语口语教学之我见
谈学生敏锐的观察力与写作兴趣的培养
对九年级化学家庭小实验的实践与探索
高职英语写作教学中的体会
浅谈农村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效率的提高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