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军
【摘 要】 音乐课堂教学中的审美体验,是教师以教学内容为主线,运用一定教学手段,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具有一定人文情感色彩、以音乐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场景,从而激发学生情感,帮助学生音乐素养的养成。情境教学中的“情境”,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与学生共创的一种能激起学生学习音乐兴趣的场景。这种场景能把学生带入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氛围中,师生在此情此景中进行情境交融的教学活动。
【关键词】 审美体验;情境教学;情境创设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089(2016)36-0-02
新课程标准下的课堂音乐教学,追求创造的是审美的品味。而兴趣则是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学生与音樂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美化人生的前提。①当代中小学音乐教学注重的更多的是培养学生的学习音乐兴趣、乐趣、志趣;培养学生的音乐的审美情趣、理趣、意趣;领略音乐鉴赏的美趣、谐趣、雅趣,而课堂之中的情境教学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之一。②
情境教学主要以教师为主题,学生为载体,通过运用声、图、演示等各种现代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入老师特定的课堂艺术氛围,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音乐、学会学音乐。
作为一个音乐老师,与其说是一个教者,不如定位是一个在课堂上“导演”的角色,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是把“课本”作为剧本搬上课堂的总负责人,是用“演员”表达自己思想的人。作为音乐课堂艺术创作中各种艺术元素的综合者,导演组织和团结课堂上所有的“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和“演出人员”,发挥他们的才能,使众人的创造性劳动溶为一体。
一、怎样是一个合格的课堂“导演”
在新时期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音乐教学的形式越来越趋于丰富多变,在现实中不仅仅只拘泥于室内的学习,更多的是让学生回归生活,身临其境,感知自然的声音,在脑海中形成具体鲜明的形象,达到在感受音乐的同时获取直观符号的效果。那么,怎么才是一个合格的新时期音乐课堂上的“导演”呢?
(一)演“景”先导“情”
新《标准》指出,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音乐课的基本价值在于通过聆听音乐、音乐创造活动为主的审美活动。教授,而不是仅仅把音乐的意义和价值放在一些作品本体以外的东西。
所以一名合格的课堂“导演”,想要达到“剧本”(教材)中所要表达的教学目标,应该从“情”入手运用一双“上帝”的手和“发现”的眼睛,以及“涓涓”的思想情感。所谓手,是手中的权力,并用权力变为执行教学的手段;眼睛,则是发现美并能使之创造美的媒介;而情感,既是教学的源泉,又是有效的执教手段。
音乐教学要“有情”。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的使命是培养人的情感。因此,音乐教学最重要的是要有情感。俗话说“强扭的瓜不甜”,人的情感是不能被逼迫的,只有在充满情感的教学中才可能有效地培养人的情感。
那么怎么使课堂充满情感呢?笔者觉得,“导演”首先要自己做功课,要在音乐专业技能方面做功课。情感的呈现与交流是要靠音乐技术来表达的。作为音乐教师要想在互动教学中进行情感教学必须要会“唱”会“演”,既能用自己优美的范唱歌声吸引学生,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热情,又会借助舞蹈的功能,能通过自己的肢体语言与学生交流,这样学生必然乐于互动、勤于互动。②
(二)“悟”情善取“景”
做一个“导演”往往在拍摄一部作品之前都会在片场“踩点”,“踩点”也就是“取景”,课堂里所谓的“景”是指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和年龄特点的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才能有做出审美观察和审美体验的可能性,教师也才能在无法选择“演员”的条件下,根据教学内容去探求更加全面的、精湛的教学方法。例如给一年级的小学生选择一些具有动物形象的歌曲,学生就比较乐于接受,但反之教授一些高年级所学的爱国歌曲,学生就无法领会期中意图,既使会唱了,也显得苍白、乏力。
其次,教师在对音乐教学作品的选择应当遵循音乐自己的艺术性的原则,把教材内容溶于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例子,为了实现有情感的互动教学,音乐教师能要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借助“生活”教学便是有效的“取景”教学,并把生活中的素材用多媒体手段转化在课堂上。
如人教版第一册中的《小青蛙找家》,我制作了几个可爱的青蛙头饰,通过扮演小青蛙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又例如在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电声的魅力》一课中,我通过让学生观看一些学生喜好的现代乐队的演唱会,来使学生认识电声。学生在这些强烈的心理状态下,体验音乐情感,积极参与学习,通过场景创设,扩伸了音乐教学的空间,也就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也最终“悟”到了音乐中对于生活的情感。
二、怎样做一个合格的课堂“导演”
一个好的导演能够从剧本出发,通过演员的唱、念、做、打、形,并结合一定的场景设置,更加深刻的诠释剧本所要述说的思想感情。有人说演员的素质至 关重要,但是当演员一张白纸,又如何去“导”呢?教师就利用不同的情境来引导和激发课堂中的“演员”,去演绎教材、回归教材。
(一)让学生“动”起来
新课程标准提倡“对学生进行理想的教育,让每一个学生都享受到成功的体验。”自动是学生“动”的最高层次,学生能自动,关键是教师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己,懂得“天生我才必有用”,给学生提供尽量多的自我表现的机会,帮助学生能够运用自身的优点更好地参与到学习中去。每教一个班,我都会了解班上学生有哪些特长,在实际教学中,更是创造机会,让学生各尽其才。
例如在人音版第十册教材中的《欢乐的村寨》这一单元,所学的歌曲多是少数民族的歌曲,具有浓郁的民族风味,单纯的教唱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在教唱《迷人的火塘》这一首歌时,我从一开始便没按常理“出牌”,让排排坐的学生围成一圈,创设了“火把节”这一情境,这使得学生充满了新鲜感。
“老师为什么这么坐?”学生一开始便充满兴趣。
“因为我们今天我们要去侗家村寨,一起跳篝火舞”我答。
“老师,篝火舞是怎么样子的?”学生又一次好奇地问。
于是,我在学生围成的圈中“生”了一堆篝火(用红绸子代替),并且用歌曲作为背景音乐播放,一边学舞蹈动作,一边学歌,一节课跳下来,即学会了篝火舞,又顺利的把这首歌背唱了下来,让学生体验了一把侗族的舞蹈。这节课学生从启动、互动到自动,“导”戏的过程轻松不费力。
(二)让课堂“乱”起来
有学者说,课堂上学生“乱”被有些教师认为是“最大的失败”,就像是“打仗”的場景。然而从某种意义上讲,只有学生“乱”起来,课堂才更有效果。活而有序的乱是学生被老师的激情所感染,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充分体验音乐并发表自己对音乐的见解,整堂课的气氛欢快活跃,这样的“乱”恰恰是学生思维活跃,体验充分的外在表现③。
在小学音乐课堂中,往往是低段音乐游戏更能让孩子们更好地体验音乐,这时教师要经常设计一些音乐游戏来活跃课堂气氛④。
例如:人音版第一册《咙咚呛》一课中,所要达到的一个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充分的认识打击乐和敲击方法,首先让学生观看了“舟山锣鼓”,创设了热闹的情境,为课堂教学做了铺垫,然后我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敲锣打鼓放鞭炮”的游戏,一只手做提锣状,另一只手从侧面做敲击状,学生根据动作发出“锵”的声音,节奏随着击鼓的节奏而不断变化,学生发出“咚”的声音,我用表演的形式一只手往前伸直,做点鞭炮状,学生发出“咝咝”的声音,然后我双手迅速地捂住耳朵,学生就大声地发出“嘭”的声音……虽然教授打击乐的课中,课堂显得“吵”、“乱”常常有是“噪音”,但是却锻炼孩子们的节奏和音乐感受性,增加了对打击乐的认识。
又例如,在一节公开课中,我担心课堂上的乱不受控制,只让少数几个学生用铃鼓、木鱼做节奏的训练,而没有让大部分的学生接触乐器,课后一些老师就提出来:音乐课就要不怕“乱”,让更多的学生接触到乐器、感受到音乐才是课中的本意。从那以后,在课堂上,就常常“放肆”让学生乱了。
除此之外,在空余的课堂时间中,让学生自由地随着音乐律动、哼唱,用他们的方法来理解音乐,也是一种“放纵”教育手段。
(三)让课堂“安静”下来
在中小学的音乐课上,有些是需要“热闹”的情境,有些需要“欢乐”的情境,但是更多的欣赏音乐时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在一个安静的环境下,更能使学生做到全身心的聆听,这要使得教师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导一出学生乐于接受的“情感戏”。
例如在教授人音版第五册中的《妈妈的歌》一课中,在课堂上插入汶川5.12地震中一个母亲屈身护儿,自己却被石板砸成两段的故事。这一课中,学生的情感被故事充分的调动,课堂之上没有一点杂音,一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也静静聆听,一些学生甚至泪眼汪汪,在这样的情感之下学习这一课,加深了学生对于歌词的理解以及对歌曲情感的进一步深入,教学效果也就显而易见。
再例如,在教授人音版第九册《我怎样长大》一歌中,我花了两节课的时间让学生看《烛光里的微笑》这部电影,本人觉得学生平时对电影接触不多,容易激发她们观看的兴趣。而故事恰恰讲述了一个个活生生与学生同龄的的小学生成长片段,赞颂了王老师无微不至的蜡烛精神,让学生加深了“我怎样长大”这一对成长的思考,增强了对老师的尊敬感和崇拜感,影片中王老师一遍遍的对学生唱的主题歌《我怎样长大》深深的映入了学生的脑海,看完影片,不用老师另外教授便全部会唱了。我庆幸自己既偷了一会“懒”,又达到了我所要预计的教学效果,可谓“事倍功半”。
所以,音乐教师在平时上课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情境的一些巧妙创设,往往就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这就是一个课堂上“导演”所起到的重要作用。这更使得“演员”渐渐跟着导演的思想走完整个课堂,久而久之“导”和“演”越来越显得默契。
做一个课堂上的导演,每一部作品也就只有短短的三、四十分钟,而在这短短的三、四十分钟,正是音乐与生活结合的精髓、情感与技能交融的结晶,教师对于课堂导演,具有着不可剪辑的逆反性,当然也使得课堂更加的真实,真实的前提是教师能够创设更加适合的教学情境。
音乐课的情境教学能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浓厚兴趣,使学生“乖乖”的从“要我学”向“我要学”的角色转换。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根据教学目标,更多的去利用小学生好奇、好动、好问的心理特点,紧密结合新课程标准下的课程特点,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创设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使他们在生动、活跃、愉快、和谐的气氛中引起积极的情感共鸣,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付三红;别怕音乐课“乱”[N].音乐周报,2004(006)
【2】程琳;音乐课改中的问题与反思[N].音乐周报,2006(006)
【3】李君;音乐课如何“静悄悄”[N].音乐周报,2012
【4】李乘论;音乐课情境创设的思考[N].张掖日报,2014(003)
【5】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J].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6】林兰;音乐教育成为审美教育之对音乐教师的若干建议[N].大众文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