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军良
摘 要:本文在运动技能三个阶段——泛化、分化、巩固(自动化)的形成规律和阶段特征视角之下,探讨体育教学方法选择和运用的有效性问题,以提升运动技能课堂学习效益。
关键词:泛化;分化;巩固;练习方法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2410(2016)02-0024-01
一、泛化中关注重点,建立动作表象
一般在新授课上,即学习动作技能的初期,学生对动作技能的暂时性联系还未稳定,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呈扩散状态,还未集中,对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只停留在感性层面,还未完全理解。[1]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学生对动作技能整体观的建立,根据动作技术主要环节容易出现的错误动作,加强针对性、辅助性练习,不急于追求动作的细节,对学生运动负荷与练习密度的大小应根据具体的项目灵活调节。
如在体操课——肩肘倒立第一次动作技能学习中,注重练习的内容,切忌过多的追求大运动负荷量而导致学生产生厌烦心理,练习密度重点不在多、大而在精。在教学中注意让学生体会身体快速后倒同时举腿的练习,注重重心的稳定练习,使之能够在同伴的帮助下完成动作。因此在准备活动中,加入仰卧举腿练习、仰撑(两手叉腰,虎口向前,肘部撑地练习)练习、仰卧手撑腰骑自行车练习、两手臂压垫举臀等练习,使学生在进入基础部分学习之前相关的肌肉、关节得到充分的伸展练习,使肌肉形成正确的本体感觉,为动作技能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分化中强调细节,预防错误动作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建立了动作技能的暂时性联系,但还不巩固,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新异刺激对基本动作技能的干扰,因此要注重关键环节中的细节动作教学,在这一阶段的动作技能教学中要反复强调细节动作及其易出错环节。[2]反复练习加强对运动技能的熟练掌握程度,但不宜过多地使用一种练习方法进行训练,这样易使学生产生厌学厌练心理,淡化学生练习的兴趣,教学效果也不明显,课时教学目标不易达成,延长各个阶段动作技能形成的时间,延长大脑皮层产生兴奋的时间。因此教师在学生动作技能形成的分化阶段应注重在练习方法多样化的基础上,注重变换练习方法,适当加大练习密度、运动负荷,合理调节学练与间歇时间,促进动作技能的提升。
如在一节排球垫球技术教学中,学生易出现屈肘翘腕、垫球部位不正确、手臂未夹紧等错误动作,主要原因是还未熟练掌握动作技术的各环节,动作还未定型,动作技能的暂时性联系还未巩固,因此需要教师在学生练习过程中,多做徒手动作,垫固定球,强调抬臂的同时要压腕、手臂夹紧,体会身体各环节的协调用力。但在学生学练的过程中,要注重练习方法的变换,如果一味的徒手练习或是自垫球练习,学生很容易失去兴趣,练习效果不佳。因此教师可组织学生进行一抛一垫、垫球进圈、一高一低垫球等练习,也可组织学生进行垫球接力赛,融入游戏、竞赛元素,使垫球教学手段多样化,提高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投入度,增加学生练习密度,但在练习的过程中教师要巡回指导,注意强调易出错环节,及时纠错,缩短学生动作技能掌握的时间,提高学生动作技能掌握的熟练度、灵活性。
三、巩固中定期强化,尝试技术运用
随着练习次数的增加,大脑皮层的暂时性联系得到了巩固,在这一阶段的动作技能条件反射也已建立,并得到巩固,基本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动作,如高水平篮球运动员的运球动作就是在无意识状态下完成的,动作技能已定型,但并不是完全定型,需要定期的强化练习,不断巩固提高动作技能。[3]只有动作技能达到这一阶段,动作技能的运用才会得到有效提高,才会在比赛中抢占时机,篮球的运球达到自动化阶段,才会在比赛中运用自如,达到自动化阶段,才能给同伴传递出好球,为同伴更好的发挥水平奠定基础。
体育教学不仅要传授学生运动技术,更要教会学生在体育活动中运用技术,体验运动快乐。例如在足球脚内侧踢球教学中,教师教会学生脚内侧踢球技术后,可设计线路,让学生尝试学生用脚内侧踢球技术射门,一定情况下还可以安排守门员,这样既巩固了脚内侧踢球的动作技术,又提高了学生参与运动的积极性。又如健美操、武术等巩固课堂教学中,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创编——展示,既能提高学生对动作的熟练度,又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合作意识。
参考文献:
[1]胡均升.按照动作技能形成的规律组织体育教学[J].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2(2).
[2]王瑞元,苏全生.运动生理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12.
[3]梁波,商伟等.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的教学设计对动作技能学习影响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