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前后的“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思考

2016-05-14 08:39段豪杰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问题探究课改品德与社会

段豪杰

[摘 要] 新课改后的品德课堂教学面貌有了很大的改善,但依然有一部分学生处于新课改以前的学习状态。落实新课程改革,需要学校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安排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加大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加强对专职教师特别是专职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

[关键词] 课改;品德与社会;问题探究

一、课改前的思想品德教学

在新课改之前,品德教育主要依靠《品德》教材完成。课堂教学大多是说教式,内容空洞,严重脱离儿童的生活实际。课堂上的内容有的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非常遥远,对当下指导意义不大;有的理论高度超出了儿童的认知范围,学生难以理解;有的内容过于陌生,很难引起儿童共鸣;有些内容甚至是虚假的,是为了对儿童进行某种思想品德教育而编的故事。这种情况下的思想品德教学,不是“基于儿童的社会生活”,不是学生真正体验过的,当然也很难内化成学生学习的精神动力。

在传统课堂中,一些教师拿着教科书照本宣科,根据课本中文字、图片的呈现顺序进行讲解、叙述。要求学生必须时刻保持正襟危坐,神情严肃而恭敬,不得随意嬉笑、玩闹,那些随意说话的学生往往会受到教师的严厉训诫甚至是讽刺挖苦。在这种情况下,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基本上是教师按部就班地提问,学生小心谨慎地回答。运用这种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模式往往会出现如下现象:离下课还剩下一段时间,教师就领着学生早早地学完了课文。在剩下的时间里,有的教师就会随心所欲,东拉西扯,讲一些与教科书无关的内容;有时候教师觉得实在无话可讲,也懒得讲,就放任学生自由活动。在这种内容枯燥乏味、机械重复的课堂教学模式下,学生体验不到思想品德课学习的乐趣,没有情感上的愉悦感受。时间一长,学生不愿意上思想品德课,也不愿意听教师讲那些空洞的道理,学习积极性逐渐降低。这种教学活动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教师也缺乏创造性使用教材的教学动力,不能有效地指导学生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自然谈不上培养学生在社会生活中做一个合格公民。

二、课改后的思想品德教学

为了改变思想品德课“针对性、实效性以及主动性差”的现状,教育部于2002年颁发了《全日制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实验稿)》,创造性地把品德课和社会课融合起来,编写了小学《品德与社会》《品德与生活》等教材。从此,小学品德教学被引向了一个新领域,回到了“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基础,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促进社会性发展”的正确轨道上来。

为了让教师们尽快理解、掌握新课程标准、新教材的内容以及正确的教学方法,教育部门组织担任“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的教师参加了多种形式的培训活动。通过学习交流,教师们加深了对新课程设置的意义的认识,掌握了很多新理念、新经验、新方法,并且积极地在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尝试运用。他们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从儿童的现实生活出发,对教材进行创造性的开发和使用,精心设计了各种丰富多彩、有意义的活动。在这些开放式、探究式的活动中,学生加深了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明白了生活是要讲规则的,对他人的责任感逐渐增强,在与人交往中找到了自己的价值,变得越来越阳光、快乐,越来越爱动脑,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健康。同时,教师看到了学生的变化,感到自己的努力付出有了回报,增强了成就感和自豪感。

但是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在新课程改革中获得了“红利”呢?事实上,获益的只是一部分学生,另一部分学生仍然处于新课改以前的学习状态。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笔者对本地区一部分学校展开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了分析,发现造成上述状况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学校缺少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大多数品德与社会课教师是由语文、数学、英语或者其他学科的教师兼职,而且这些教师其中有的人还同时担任班主任。学校或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学期都要对所谓“主科”的教学情况开展几次严格的检查,因此家长和学生对这些“主科”成绩还有班级管理排名情况非常看重。由于检查结果涉及学校的利益,所以教师不敢有丝毫懈怠,他们把主要的精力和时间都用在语文、数学、英语等课程教学以及班级管理当中。教师工作任务繁重、压力大,总觉得“主科”教学时间紧张、不够用,挤占和挪用品德与社会课时的现象普遍存在。至于品德与社会课时间不够用的问题,他们觉得这种“副科”不组织统一检测,即便是糊弄讲下也没什么大不了的,于是就领着学生走马观花般地快速讲一遍,或者干脆把几个课时的内容放在一节课中草草讲完。这种教与学的效果可想而知。

二是教师缺乏教学创新能力。有的学校虽然安排了一些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但往往是些老教师,大多五十岁上下,有的甚至面临退休。他们普遍缺乏与时俱进的进取心,不愿意付出精力和时间去开发课本内容、创造性使用教材;有的教师主观上想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利用、开发教材资源,也做了不少探索,但是由于缺少相应的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能力,不会制作图表、影像视频等多媒体课件,好的创意实现不了,只好照本宣科。

三是学生和家长不重视。上好品德与社会课,需要学生与家长的配合。但现实情况是他们不重视品德与社会课,只重视“主科”的学习,不愿意花较多精力和时间去完成实物准备、调查研究、搜集信息素材等课前准备工作。这样一来,很多有意义的创新教学活动就无法开展,教师的新课改愿望也落空了。

三、落实品德与社会课程改革的探索

如何改变上述情况,落实思想与社会课程改革的任务与目标呢?笔者所在的学校做了一些探索。

学校领导对新课改教学非常重视,合理分配师资力量,安排了专职的品德与社会课教师。加大对品德与社会课教师的培训力度,经常邀请有丰富经验的专家到校讲座,争取在学校开展市、区级的公开课、研究课、优质课比赛等教研活动。组织教师走出去,到外校观摩学习。由校领导牵头,组建了教研小组,每周组织集体备课,每两周开展“一师一优课”教研活动。领导不定时“推门”听课。加强对专职教师特别是专职中老年教师的信息技术培训。建立激励机制,鼓励教师参加上级组织的公开课、研究课的选拔活动,对优秀者给予荣誉和绩效奖励。利用召开家长会的机会,向家长宣讲品德与社会课的意义和学习方法,使家长重视起来,进而配合学校的教学工作。

采取了以上措施以后,学校的教师尤其是中老年教师的新课改理论水平、教学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创造性使用教材成为常态化。例如,一位老教师为了提升自己的理论水平和教学能力,积极参加讲区公研课,有节课的内容是山东美术版《品德与社会》第十课《做明白的消费者》。在备课时这位老教师发现课本中有的内容脱离了当地生活实际,其中的几个活动设计也达不到指导学生完成课程标准 “学会选购商品,具备初步的独立购物能力”这个要求。于是,在区教研室专家和校教研组成员的指导下,他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重新依次设计了如下活动内容:

(1)模拟怎样才能购买到经济、实用的学习用品。通过对买的学习用品对比、计算,研究出合理的购买方案。

(2)模拟购买合格、安全食品。分组观察实物,详细了解食品包装上的各种信息,明白哪些信息能帮助消费者买到满意商品。

(3)引导学生对课前调查了解的使用压岁钱的情况进行分析,明确哪种消费是合理的。

为了使活动发挥实效,这位老教师虚心地向同事学习制作幻灯片、影像视频。在这个过程中,他花费了很多的精力和时间。由于课前准备充分,课堂效果很好,得到听课专家的一致好评。这位老教师表示喜欢上了课件制作,坚定地表示要把创造性使用教材这条路走下去。由此看来,只要善于学习,敢于接受新事物,“墨守成规”将不再是老教师的标签,品德与社会课教学面貌也会焕然一新。

参考文献

[1]赵亚夫.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品德与社会)[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张淑光

猜你喜欢
问题探究课改品德与社会
浅谈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把课堂还给学生
如何在初中化学课堂运用体验式教学模式
基于“茶文化”背景对中职旅游专业课改的思考
课堂教学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精心设计,开辟品德与社会课新天地
农村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品社课堂结合时事教学初探
高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浅谈微课在PHOTOSHOP课程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