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探究

2016-05-14 08:39郭荣华
教师博览·科研版 2016年8期
关键词:教育改革小学语文

郭荣华

[摘 要] 教育改革不断升级,创新在教育改革整体中占据重要环节和地位,符合小学语文发展的需要,为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了新的出路和思维,是小学语文教学水平不断提高的重要表现。文章针对当前小学语文教学实践发展情况,从教学方法、应用情况等角度开展小学语文创新教学实践的探讨,希望在新课程背景下为小学语文创新实践水平的不断提高提供值得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教育改革;小学语文;发展实践

新课改重视创新型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而这需要依靠有效且创新的教育模式和手段。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在创新方面做了较大改善,但是仍然存在较多问题,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在于教学理念的落后、教学传统的束缚和教学观念的陈旧。

一、小学语文教学创新能力不足原因分析

根据本人多年的教学实践,综合分析当前小学语文教学方面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目标老套

虽然新课程已经推广许多年,但是陈旧的教学观念仍然在不少教师心目中占据重要位置;虽然新课程对小学语文教学方向给予了明确的要求和提示,对于新课程的研究成果也不断深化,不可否认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方面取得了较大进步,但是仍然存在和新课程不相适应的观念和理念,集中表现为“侧重知识、忽视能力培养;关注成绩,忽视过程完善;重视工具性建设,缺乏人文关怀;强调机械化反复记忆,不重视创造性思维开发”。这些陈旧的教学手段和理念导致教学过程中应试痕迹过浓,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思维的开发和培养。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当前中国教育的大环境仍然是应试教育,对于升学率的过分追求导致教育思维仍然停留在应试阶段,教育的目的仍是分数为上,教育的衡量标准仍是成绩为主,这种环境和机制造成学生学习心理负担过重,教师教学无暇将精力放在教学手段创新上,导致教学创新不足。

2.教学方式落后

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教师占据课堂的主导地位,对学生实施填鸭式的知识灌输,学生更多地充当倾听者的角色,这种现象普遍,更谈不上教学创新。在这种课堂环境下,教学氛围较为沉闷,学生对于教师知识的灌输更多地表现为无可奈何。这种现象之所以发生,主要是落后的教学方式和过时的教学手段的大量存在。这种教学模式下,教学的主体是教师而不是学生,教学的编排和内容的消化不能结合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谈不上有效的教学指导,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对学生的创造力是一种无情的扼杀。

以小学语文教材中著名的文章《江雪》为例,某小学语文教师在讲解时,利用诗配画的方法提高学生对诗词的理解力,本来这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但是教师具体手段却背离了初衷。不是让学生配合诗词的意境去绘画,而是教师本人在课堂上作画讲解,学生则在下面安静地看、听,没有了具体实践,也就难以产生丰富的想象力,教学效果也就严重弱化。这种教学方法产生问题的重要因素是教师对学生学习能力认识不足,对学生的创造性缺乏正确认识,对学生的想象力估计欠缺。一般情况下,学生的创造潜能大大超过教师的想象,只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条件和信任,在不背离小学语文教学规律的基础上,让学生大胆创新,必能很大程度上提高教学效果,语文教学创新能力也会得到较大提升。

3.教学对策和教学过程需要完善

前面提到,在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目标不明确、教学手段老套、教学理念陈旧等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难以有效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创新水平。要改善这种情况,必须借助有效的教学理论,如果只从教学对策和教学过程进行完善,没有有效的教学理论支撑,难以真正起到提高小学语文创新实践的目的。有些教师不注重教学对策和教学过程的完善,只是象征性地改变教学形式,有的直接从网上下载现成的课件,创新只能停留在纸面上,教学实践也仅仅为一纸空谈。这些教师对于学生的特点没有认真分析,学生在生理、心理及学校能力方面存在阶段性特征,不同的阶段需要按照不同的规律进行学习,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特点和特定的教学内容,采取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教学手段,提升创新教学实践能力和水平,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综合素质。

二、提高小学语文教学创新策略研究

1.教师需要强化创新思维能力

这要求教师必须更新固有的教学理念,具备充足的创新思维,许多特级教师都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如张玉周在讲解《与象共舞》一文时,对于这篇课文在两个班级采用两种不同的教学方法和思路,第一种教学目的是以提高学生阅读水平为载体,重视教材内容的深入理解,思想感悟和知识积累;第二种教学目的在于侧重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重视语言表达方式的深入理解,思想感悟和知识积累。这两种不同的教学目的都用一个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思路不同,讲解方法不同,却取得了同样的精彩,达到了同样的效果,都较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也赢得了其他教师的认可和赞美,这种“同课异构”的教学方式就是教学创新思维和意识的良好体现。

2.教师应强化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唐代著名诗人贾岛的《推敲》为例,在进行课堂讲解时,笔者同样采用“同课异构”授课方式,第一种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在阅读中发现矛盾,带着批判的精神阅读为目的,激发学生全面剖析教材内容的积极性;第二种教学方法以引导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学以致用的目的,鼓励学生用推敲的精神分析这篇课文,发现精髓之处并学以致用。两种教学方法比较而言,后者创新意识更强,给学生足够思考空间,使学生的积极性得以明显提高。

3.教师需针对学生特点开展个性化教学

作为一门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应该着力于学生语文实践性和应用能力的培养,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语文课堂的不断实践,而不应该过分强调语文教材内容的系统性和完备性。作为母语课程内容,语文学习资源和实践机会随处可见,因此,应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应用语文知识,进而培养学习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以大家耳熟能详的七言绝句《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为例,正文内容是“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我首先引导学生对绝句是否为送别诗进行思考和讨论,从题目看属于送别诗,但是根据内容,却是作者对西湖美景的赞誉,对碧绿荷叶的赞美,根本看不出送别之意。除此之外,题目中的“晓”意思是天亮之初,和“映日”又有矛盾,这是什么原因呢?我带领学生们查阅了大量资料,也得不出恰当的结论,直到后来在一次优质课中听了刘进衮老师的讲解,才恍然大悟。刘老师引导学生们阅读了杨万里的《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其一)》“出得西湖月尚残,荷花荡里柳行间。红香世界清凉国,行了南山却北山”一文,所有的疑问都得到解决,这种“以诗解诗”也是一种较好的创新教学方法,让学生们在自主学习中加深了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值得每个教师学习。

综上,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充分信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要逐步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大胆创新,在不断积累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应该在语文教学过程中遵循创新的教学理念,敢于打破常规教学方法和手段,善于用创新的眼光从不同的角度进行语文教学。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升小学语文创新教学水平,才能加深创新教学实践,才能为培养创新型人才奠定语言基础,全面推动教育水平向素质教育行列迈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濮坤.推敲是一种境界[J].教育研究与评论,2011,4(2):44-46.

责任编辑 邓 振

猜你喜欢
教育改革小学语文
浅谈“EEPO有效教育方式”
学有所悟,学有所乐
任务型教学在初中英语听说课教学的应用研究
浅谈大学教改中创新型的物理试验问题
动物医学专业面向官方兽医与执业兽医教育改革的探讨
浅谈语文课堂的情感教育渗透
语文教学中师生互动语言沟通探析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