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 金坚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江苏省苏州市东中市实验小学 金坚敏
我国传统的教育事实上将人的大脑作为“知识仓库”,采用“灌输式”“填鸭式”的教学法,向学生传授知识,忽视理论与实际的联系,忽视学生创造能力的培养。随着课改的推进,这一现象正在被慢慢地改变,数学课堂中如何激活每一个体的潜能,引发不同层次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我认为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些尝试:
亚里士多德说:思维是从惊讶和问题开始的。
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置身于情景之中来探索与学习显得尤为重要。可结合生活创设情景,借助演示或操作创设情景,通过讲述故事或事件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利用现场表演创设情景等。在教学中一个好的问题情境往往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问题意识和探求动机。
例如,在教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分类”时,教师让每个学生都做了各种三角形的纸片,让学生给不同的三角形进行分类,并说出分类的依据。学生通过测量、观察、比较,并展开了交流:
生1:有的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我们把它叫作锐角三角形。
生2:每个三角形中至少有两个锐角。
生3:一个三角形中有直角就没有钝角,有钝角就没有直角。有时直角和钝角一个都没有。
教师在肯定和欣赏了学生的发言之后,继续追问:刚才只有一个小组把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归为一类,取名锐角三角形。其他三角形呢?
生4:我觉得有一个角是直角的三角形就叫作直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的三角形就叫作钝角三角形。
生5:刚才我们说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才能称锐角三角形,现在光凭一个角判断,是不是太武断了?
生4:在一个三角形中,你能找出三个直角或者三个钝角吗?我们发现一个三角形中只能有一个直角或一个钝角,所以就这样大胆地命名了……
教师的课堂提问注重思维的广度和深度。考虑到学生已有的对于角的分类的经验,教师提出了思维空间比较大的问题,让学生思考怎样对三角形进行分类。问题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开放性,有一定的思维深度,对四年级的学生来说是有挑战性的,有利于培养勤于思考、积极探究的学习品质。当学生经过初步思考,认识到三个角都是锐角的三角形应为一类,思维不能深入的时候,教师又及时进行追问,在肯定学生探究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继续深入思考。值得一提的是,教师没有在学生遇到困难时,就急于给学生提出一些琐碎的提示性问题,避免了问题密度的过于频繁对学生思维力度的减弱。高质量的课堂提问应当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灵活做出调整。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发散式思维与创造力有直接关系,它可以使学生思维灵活,思路开阔。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训练是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有效方法。学生思维发散后,当一种方法不能解决问题时,就会主动放弃这一方法,寻求新的可能。例如:“有一箱苹果,小星已经分得6个,小兰已经分得10个,现在怎样才能使两人分得的苹果个数同样多?”同学可能会有不同的想法:①小星再从箱子中拿4个;②小兰把4个苹果还到箱子中;③两人分得的苹果合并,再各取一半;④将小兰比小星多取的部分对半分。当出现多种解题思路时,可以比较这些方法的联系与区别,这样就能更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的内涵和外延。
在教学四年级数学“角的度量”时,大多数老师都采用了“讲解示范—模仿操作—强化练习”的程序开展教学,教师在课堂上只是反复强调了量角的步骤。“角的顶点和量角器的中心点重合,一条边和0刻度线重合,看另一条边所对应的刻度。”在这样的课堂上,学生几乎成了老师教的附庸和工具,他们在课上的活动似乎是玩偶式的活动,少有学生的笑声。
一节课下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苦,不少学生还是不会量角,量角器不知该怎样摆放,两圈刻度也茫然不知该读哪一圈。究其原因,是教师没有讲透量角的实质,缺乏整体的把握,犯了“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大忌。怎么让传统的技能训练成为学生探索与发现的沃土呢?
强震球老师将“角的度量”的教学,别出心裁地改编成创制量角器的创造之旅。把学生的角色从“量角器的使用者”提升为“量角器的制作者”,追踪量角器设计者的思考轨迹,凸现种种矛盾冲突,不断激发学生深入思考,展示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理解“用量角器量角的原理”,理解“量角器上为什么要有两圈刻度”。引导学生进行对量角器的再创造,在探索和实践的过程中理解量角的实质,并进一步理解角的概念,掌握知识的原理。
例如,在一年级(下册)“认识图形”内容的学习中,练习中有这样的一道题:在一个四边形中画一条线,使它成为符合要求的两个图形:分成两个三角形;分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分成两个四边形。经过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了学生的结果。
接着,提出问题:仔细观察这些由长方形分割出的图形,你发现了什么?学生观察得出:画的这条线,两端连着长方形的顶点就是两个三角形;如果有一端不在顶点,把一条边分成了两条,另一个图形就多了一条边,就分割成一个三角形和一个四边形;两端都不在顶点,就分割成两个四边形。也许,这样的问题只需要会操作就可以了,学生还不太会用准确的数学语言来表达分图形的过程,但至少在教师的问题引导下,学生初步体会了图形变化的过程,体会了怎样画线能够使图形的边数更多一些。否则,学生只能停留于操作活动本身,而不能体会其中图形变化的过程。“只有将数学思维方法的分析渗透于具体数学知识内容的教学之中,我们才能使学生真正看到思维方法的力量,并使之真正成为可以理解的,可以学到手的,可加以推广应用的;只有深入地揭示隐藏在具体数学知识背后的思维方法,我们才能真正做到把数学课‘讲活’‘讲懂’‘讲深’。”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只有教师真正树立了创造的意识,为学生建立起数学思维的运动场,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多维度思考,多层次探究,多形式操作,学生的创新思维才能得以发展。